一种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7336发布日期:2023-04-19 12:4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滚揉机相关,具体是一种滚揉机。


背景技术:

1、滚揉机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利用物理冲击原理,使肉类食品在滚筒内进行腌渍,在腌渍完成后,将肉类食品取出。

2、一般的滚揉机通过设置滚筒,使滚筒中同一方向上正传或者反转,来实现对筒内的肉类的物理冲击,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但是,单一的滚筒式结构在使用时,在同一方向上的正传或者反转不能实现对肉类各个角度的均匀冲击,不能起到很好的撞击、摔打、按摩、腌渍的作用。

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滚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滚揉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滚套设置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腔中部穿插配合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可与所述外筒体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外筒体外壁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上设置有封盖,所述底板一端垂直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外筒体靠近所述竖板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环形齿圈,所述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圈啮合连接,所述内筒体靠近所述竖板一端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相连,所述内筒体外壁均布且转动连接有若干直杆,所述直杆上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壁与所述内筒体外壁之间。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盖上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形状尺寸与所述添加口形状尺寸相对应。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体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内筒体另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筒体内且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上与直杆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个所述直杆上至少连接有两个翻转板,若干所述翻转板关于所述直杆圆周对称分布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体的设置长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设置长度,所述内筒体两端均置于所述外筒体外。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该滚揉机通过设置外筒体与内筒体配合来对肉类进行冲击,肉类受到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的双重冲击作用,且外筒体与内筒体的转向相反,内筒体转动时带动直杆转动,使得翻转板能够带动肉体翻转,使得肉体在内筒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之间均匀扩散,显著提高了对肉体的冲击和腌渍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滚揉机,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通过滚套设置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腔中部穿插配合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可与所述外筒体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外筒体外壁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上设置有封盖,所述底板一端垂直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一端相连,所述外筒体靠近所述竖板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环形齿圈,所述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圈啮合连接,所述内筒体靠近所述竖板一端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相连,所述内筒体外壁均布且转动连接有若干直杆,所述直杆上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壁与所述内筒体外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上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形状尺寸与所述添加口形状尺寸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内筒体另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筒体内且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上与直杆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揉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直杆上至少连接有两个翻转板,若干所述翻转板关于所述直杆圆周对称分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设置长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设置长度,所述内筒体两端均置于所述外筒体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滚揉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滚揉机,包括底板,底板上提高滚套设置有外筒体,外筒体内转动连接有内筒体,外筒体上设置有添加口,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环形齿圈和主动齿轮配合来带动外筒体转动,通过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动轴配合带动内筒体转动,内筒体上通过直杆设置有若干翻转板,肉类受到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的双重冲击作用,配合翻转板带动肉体翻转,使得肉体在内筒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之间均匀扩散并受到高效冲击,进而提高了腌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纯,郭翠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耕芯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