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9347发布日期:2023-10-14 18:0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发酵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红茶发酵,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室。


背景技术:

1、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

2、根据中国专利cn215873312u,所公布的一种红茶连续发酵机,包括发酵机主柜,所述发酵机主柜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温控机箱,且自动温控机箱与发酵机主柜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温控机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数值控制模块,且数值控制模块与自动温控机箱固定连接,所述发酵机主柜的内部设置有茶叶发酵腔室,且茶叶发酵腔室的两侧均设置有电热丝壁板,所述电热丝壁板与发酵机主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茶叶发酵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摊晾发酵柜屉,且摊晾发酵柜屉有多个,所述摊晾发酵柜屉与电热丝壁板用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摊晾发酵柜屉之间设置有隔断吸湿板,且隔断吸湿板与电热丝壁板通过卡槽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翻料碾磨辊放置到摊晾发酵柜屉的内部,并将其与两侧的抬架轨道和收纳滑槽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翻料碾磨辊的转动功能,之后将摊晾发酵柜屉一侧的收纳滑槽对准轴承滑块进行安装,使翻料碾磨辊通过转接锁杆与轴承滑块完成对接,通过翻料碾磨辊的转动可以对摊晾发酵柜屉内部的茶叶进行自动翻卷,在提升接触面积的同时还可以再次对红茶进行碾磨促进内部的多酚酶进行氧化。

3、上述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温控机箱,但是自动温控机箱没有采取散热机构,这使得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自动温控机箱内部零件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内部电器件产生老化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茶发酵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发酵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上述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温控机箱,但是自动温控机箱没有采取散热机构,这使得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自动温控机箱内部零件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内部电器件产生老化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发酵室,包括发酵室,所述发酵室的顶部设置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换热铜板,自动温控机箱,吸收管,抽风机,输送管,双层卡槽盒子,所述透气口的顶部固定安装自动温控机箱,所述自动温控机箱的背面固定连接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底部和抽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风机的底部和输送管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双层卡槽盒子。

3、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窝减震层,所述蜂窝减震层的顶部和自动温控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固定口的内部和吸收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侧外壁和螺纹口的内部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换热铜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中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和吸气管的顶部相互连通。

6、优选的,所述双层卡槽盒子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铜板,所述铜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双层卡槽盒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双层卡槽盒子的背面开设有螺纹口。

7、优选的,所述换热铜板的内部包括透气口,固定口,换热板,缓冲板,缓冲腔,所述换热铜板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板,所述换热铜板的背面开设有固定口,所述换热铜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口,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气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计的散热组件;利用透气口输送进入换热铜板内部冷空气可以进行热冷替换,因为换热铜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板,所以通过换热板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因此上述两种降温方式,能避免热量积蓄在换热铜板的底部,防止换热铜板内部的零件老化的同时,插接在发酵室内部的吸气管可以在换热的同时将内部蒸发的水汽,一并收入抽风机的内部,在散热的过程中还能对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收集,提高实用性的同时,还能增加多种使用效果。

10、2、通过设计的双层卡槽盒子和缓冲板,利用出液口会将顶部凝结的液体输送到双层卡槽盒子的内腔底部进行储蓄,在使用完毕后,通过拆卸的方式可以将内部的储存的液体去除,进行清理和使用,并且在自动温控机箱在受到一个向下的冲击力时,通过缓冲板内部固定安装的蜂窝减震层能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工作的过程中导致自动温控机箱会受到冲击造成损害,继而能提高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茶发酵室,包括发酵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1)的顶部设置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铜板(2)的内部包括固定口(202),换热板(203),缓冲板(204),缓冲腔(205),所述换热铜板(2)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板(203),所述换热铜板(2)的背面开设有固定口(202),所述换热铜板(2)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口(4),所述缓冲板(2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气管(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04)内部开设有缓冲腔(205),所述缓冲腔(2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窝减震层(206),所述蜂窝减震层(206)的顶部和自动温控机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卡槽盒子(8)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801),所述螺纹杆(801)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铜板(803),所述铜板(803)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口(805),所述双层卡槽盒子(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804),所述双层卡槽盒子(8)的背面开设有螺纹口(8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口(202)的内部和吸收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7)的另一侧外壁和螺纹口(806)的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铜板(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中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和吸气管(207)的顶部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室,包括发酵室,所述发酵室的顶部设置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换热铜板,自动温控机箱,吸收管,抽风机,输送管,双层卡槽盒子,所述透气口的顶部固定安装自动温控机箱,通过设计的散热组件;利用透气口输送进入换热铜板内部冷空气可以进行热冷替换,因为换热铜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板,所以通过换热板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因此上述两种降温方式,能避免热量积蓄在换热铜板的底部,防止换热铜板内部的零件老化的同时,插接在发酵室内部的吸气管可以在换热的同时将内部蒸发的水汽,一并收入抽风机的内部,在散热的过程中还能对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收集,提高实用性的同时,还能增加多种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红,陈治,任仲滋,方政宗,张炳福,刘唱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祁门红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