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5039发布日期:2024-03-28 18:4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滚揉机。


背景技术:

1、肉品在盐水注射完成后需要经过滚揉加工,滚揉是指将肉胚进行翻滚、摔跌和揉搓,使加入的腌制剂、调味料迅速均匀地扩散到肌肉纤维组织的过程,滚揉可加速腌制液的渗透与发色,利用物理性冲击的原理,使腌肉落下、揉搓,导致肉质松弛、肌原纤维断裂,使得腌制液的渗透速率大为提高,也可使注入的腌制液在肉内均匀分布,从而吸收大量盐水,这样不仅缩短了腌制期,还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和嫩度。

2、现有滚揉机通常都是在一个整体式滚筒内安装一组搅拌机构,滚筒一侧设有肉品进出口,肉品进入后搅拌机构的搅拌轴运行并通过搅拌轴上的桨叶对肉品进行滚揉,该种滚揉机具有明显缺陷,一方面肉品的取放都需要从一个位置进出,滚揉机无法持续性工作,完成一组肉品的处理后就需要停机进行换料操作,影响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无法有效的封闭肉品的针眼,使得肉品内相应的腌制液会有一定的泄露损失,也影响肉品对盐水的吸收效果,进而影响肉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连续式滚揉机,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机架、底部框架、滚筒,所述滚筒安装在机架的内侧,所述机架安装在底部框架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与底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滚筒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围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

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滚筒包括前转盘、后转盘、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所述前转盘与后转盘相对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盘以及所述后转盘均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二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第三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三限位孔中,所述第一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二滚揉支撑杆的直径,所述第二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三滚揉支撑杆的直径,相邻设置的第一滚揉支撑杆与第三滚揉支撑杆形成a滚揉组,相邻设置的第一滚揉支撑杆与第二滚揉支撑杆形成b滚揉组,每一个a滚揉组与连续相邻的三个b滚揉组形成一个单元滚揉组,若干所述单元滚揉组围绕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且其内部形成滚揉通道。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四滚揉支撑杆,所述第三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四滚揉支撑杆的直径,两个所述第四滚揉支撑杆相对设置且分别通过螺栓件与一个第三滚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滚揉支撑杆与第三滚揉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位于滚筒内侧。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沿滚筒轴线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限位板套设在滚筒外侧并设有与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用于对由若干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组成的滚筒限位定型。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前转盘的内孔固连有前支撑筒,所述后转盘的内孔固连有后支撑筒,所述机架的前侧设有前滚轮支撑组,所述前滚轮支撑组用于支撑前支撑筒且与前支撑筒滚动接触,所述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后滚轮支撑组,所述后滚轮支撑组用于支撑后支撑筒且与后支撑筒滚动接触。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链轮、传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筒外圆周面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的限位卡块,所述传动链条绕设在链轮及前支撑筒的外侧,所述前支撑筒的限位卡块插入所述传动链条的链节间隙中,所述传动链条通过限位卡块拉动前支撑筒转动。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丝杆升降机,所述第一铰接座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机身与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升降杆连接有鱼眼轴承,所述鱼眼轴承与第二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一侧设有调节摇杆。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组件,所述进气管道组件用于将气体导入机架的内部。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四角处各设有一个滚轮,所述底部框架的前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卡板以及两个左右对称的定位杆。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向下倾斜的弧形下料导引板。

12、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3、1.若干所述单元滚揉组围绕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组成滚筒结构且其内部形成滚揉通道,相邻的滚揉支撑杆之间均留有间隙,由于各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大小不一,使得滚筒的内侧形成凹凸交错的挤压面,当整个滚筒开始转动,肉品在滚筒内侧会在滚揉支撑杆的压迫下相互碰撞、摩擦、挤压,降低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的机械强度,破坏细胞结构,同时,肌肉挤压变形促进溶质迁移扩散,使盐分均匀分布,结合机械作用,提高蛋白质溶解度,从而改善肉类原料的嫩度及食用性,滚揉均匀程度更高,通过该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封闭肉品的针眼,提高肉品对盐水的吸收效果,进而影响肉品的质量,注射孔眼不断缩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肌肉的完整性。

14、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调节摇杆来驱动丝杆升降机的升降杆做升降运动,升降驱动机构可以驱使机架的一端下降从而使得其内侧的滚筒呈倾斜状态,只需要使得后侧的出料口高度低于前侧的进料口高度即可使得肉品在滚筒内滚揉的同时会逐渐向下移动靠近出料口,从而最终可以实现自动出料,而滚筒的前侧则可进行持续进料,进出料同步进行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节省时间。

15、3.肉品自进入滚筒至离开滚筒过程中处于持续滚揉状态,连续式的滚揉可以加速组织结构软化,提高腌制液吸收率,缩短腌制时间,连续滚揉更有利于提高腌制效率,且产品感官品质和风味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机架、底部框架、滚筒,所述滚筒安装在机架的内侧,所述机架安装在底部框架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与底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滚筒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围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前转盘、后转盘、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所述前转盘与后转盘相对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盘以及所述后转盘均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二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第三滚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前转盘与后转盘的第三限位孔中,所述第一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二滚揉支撑杆的直径,所述第二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三滚揉支撑杆的直径,相邻设置的第一滚揉支撑杆与第三滚揉支撑杆形成a滚揉组,相邻设置的第一滚揉支撑杆与第二滚揉支撑杆形成b滚揉组,每一个a滚揉组与连续相邻的三个b滚揉组形成一个单元滚揉组,若干所述单元滚揉组围绕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且其内部形成滚揉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滚揉支撑杆,所述第三滚揉支撑杆的直径小于第四滚揉支撑杆的直径,两个所述第四滚揉支撑杆相对设置且分别通过螺栓件与一个第三滚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滚揉支撑杆与第三滚揉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位于滚筒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沿滚筒轴线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限位板套设在滚筒外侧并设有与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用于对由若干第一滚揉支撑杆、第二滚揉支撑杆、第三滚揉支撑杆组成的滚筒限位定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盘的内孔固连有前支撑筒,所述后转盘的内孔固连有后支撑筒,所述机架的前侧设有前滚轮支撑组,所述前滚轮支撑组用于支撑前支撑筒且与前支撑筒滚动接触,所述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后滚轮支撑组,所述后滚轮支撑组用于支撑后支撑筒且与后支撑筒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链轮、传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筒外圆周面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的限位卡块,所述传动链条绕设在链轮及前支撑筒的外侧,所述前支撑筒的限位卡块插入所述传动链条的链节间隙中,所述传动链条通过限位卡块拉动前支撑筒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丝杆升降机,所述第一铰接座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机身与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升降杆连接有鱼眼轴承,所述鱼眼轴承与第二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一侧设有调节摇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气管道组件,所述进气管道组件用于将气体导入机架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四角处各设有一个滚轮,所述底部框架的前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卡板以及两个左右对称的定位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向下倾斜的弧形下料导引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滚揉机,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机架、底部框架、滚筒,所述滚筒安装在机架的内侧,所述机架安装在底部框架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与底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滚筒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围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本设备可实现持续式自动进出料,肉品自进入滚筒至离开滚筒过程中处于持续滚揉状态,连续式的滚揉可以加速组织结构软化,提高腌制液吸收率,缩短腌制时间,连续滚揉更有利于提高腌制效率,且产品感官品质和风味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明,虎明琪,施明,吴恩光,胡新琰,应伟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