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89470发布日期:2024-04-01 13:5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豆制品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豆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豆类指双子叶植物中离瓣植物豆科的泛称,亦称豆子,主要用于供作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豆类植物种类极多,全世界有近二万种,大部分用作蔬菜,如豌豆、菜豆、刀豆等,也可用作油料作物和作为粮食的辅助主食,如黄豆制作豆面,小豆制作红豆沙等。豆科植物由于一般具有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帮助吸收空气中的氮,所以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有的豆科植物在汉语中不叫“豆”,如花生,也有非豆科植物称作“豆”的,如咖啡豆、可可豆。类似豆子形状的物体有时也称做“豆”,如铜豆子。

2、豆豉便是一种用利用豆类经泡透蒸(煮)熟,发酵制成的食品,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豆类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3、传统的豆鼓做法首先将大豆放在高压锅里煮熟。然后将煮好后的豆子放在漏水的篮子里将水沥干,将沥干水的豆子用荷叶包好,放在盒子里,让豆子在里面怄72个小时后,待豆子上有一层白色的而且有丝就可以了,将怄好的豆子拌些盐,然后铺平,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将干辣椒粉和豆子一起拌起。放在坛子,再在上面放些许酒就得到成品。

4、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得到成品,但是成品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同时,该方法生产成本较高,大豆的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同时该方法不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的不易大规模加工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加工的一种豆鼓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豆鼓,按照重量分数包括以下成分:

3、

4、作为优选,所述豆子为黑豆、黄豆或黄豆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5、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6、作为优选,所述食品添加剂为山梨酸钾、辣椒红色素。

7、本发明还提供了加工上述一种豆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a、清洗:首先用清水洗净附着在豆子表面的泥沙、灰尘、虫及虫卵、农药、化肥、微生物和杂质;

9、b、蒸煮:将清洗好的豆子放入加有姜丝的开水中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15min;

10、c、发酵:将蒸煮过后的豆子进行接菌种,将菌种喷雾在豆子上,使菌种与豆子充分混合;

11、d、油炸:待发酵结束后,将发酵过后的豆子进行真空油炸,油炸温度为105℃,油炸时间为6~11分钟,压力为0.09mpa。

12、e、调色搅拌:将油炸好的豆子与植物油、盐、味精、食品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腌制,得到豆鼓。

13、f、将腌制好的豆鼓放入灭菌室灭菌。

14、作为优选,所述菌种为根霉、毛霉、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菌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1、本发明改变传统配方以及加工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保质期,同时更好的保护了豆子的营养成分,也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豆鼓,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豆子为黄豆或黑豆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添加剂为山梨酸钾、辣椒红色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豉,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为根霉、毛霉、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中的至少一种菌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一种豆鼓,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成分组成:豆子100份;植物油3份;姜丝5份;盐4份;味精2份;食品添加剂7份;辣椒粉6份。本发明改变传统配方以及加工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保质期,同时更好的保护了豆子的营养成分,也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方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