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持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7542764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维持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尤其涉及一种维持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巫山脆李是我国的优质李品种之一,有“中华名果”的美称,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商业潜力巨大。巫山脆李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嫩绿的外皮和爽脆的质地是它区别于其他李品种的重要生理特性,也是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原因。目前,巫山脆李主要以鲜食为主。然而,巫山脆李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且采收期为夏季高温高湿时期,呼吸作用强,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后熟反应,加速果实成熟,促进软化等,导致果实的营养品质下降,使其更易受微生物侵染,显著缩短果实货架期,影响其长期贮运和远距离销售,制约巫山脆李产业发展。

2、目前,巫山脆李以鲜销为主,且鉴于巫山脆李自身生理特性和销售季节的高温高湿环境,冷链物流是其主要流通方式。采摘后的巫山脆李果实经过预冷散去田间热后,进行冷链运输。冷藏的品质维持效果显著,但高能耗也决定了其高成本。另一品质维持方式是使用1-mcp熏蒸。在密闭环境下,将含有1-mcp的纸片用水沾湿,缓释1-mcp气体,品质维持效果显著,但操作相对繁琐。

3、随着电商物流的快速兴起,小包装物流市场份额占比显著增加。在此过程中,巫山脆李销售主要通过泡沫箱+冰袋的方式进行冷链运输。而冷链物流的能耗、包装成本、快递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几乎与巫山脆李果实成本持平,导致巫山脆李整体销售价格远高于果实本身价格。且泡沫箱+冰袋运输的实时温度难以保持恒定,巫山脆李果实可能在过程中发生冷害或由于温度骤变发生其他不良反应,显著降低果实的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

4、随着商品化分选设备在巫山脆李产业中的逐步推广,现有技术与设备兼容性不足,冷链物流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日益凸显。为降低巫山脆李的流通成本,同时维持采后巫山脆李果实的品质,探索一种安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与现有商品化处理技术兼容、在常温条件下保持巫山脆李品质的处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大幅降低包装、物流、劳动力成本和冷链能耗成本,实现巫山脆李的常温物流。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维持大批量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在巫山脆李商品化分选设备中增加浸泡环节,调节传送速度,使果实滚过肌醇溶液槽,并与溶液接触浸泡3-5分钟。

4、优选的,所述肌醇溶液的浓度为50-150mg/ml。

5、优选的,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浸泡结束的果实经滚动风干后进入分选环节进行分级,并按照等级装箱。

6、优选的,所述肌醇溶液为将设定量的食品级肌醇用清水充分溶解得到。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维持小批量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巫山脆李果实采后需要在肌醇溶液中浸泡3-5分钟,捞出晾干。

8、优选的,所述肌醇溶液的浓度为50-150mg/ml。

9、本发明利用浓度为50-150mg/ml的肌醇溶液浸泡巫山脆李,其中肌醇,又称环己六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水溶性多元醇化合物,价格低廉。在我国,肌醇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国家标准gb14880-2012中规定,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和风味饮料中的肌醇使用量应在60mg/kg至120mg/kg之间,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中的肌醇使用量应在210mg/kg至250mg/kg之间,可见肌醇是安全的。使用肌醇作为保持巫山脆李果实品质的处理方式,具有绿色安全、环境友好、成本低的优点。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该处理方式与目前市场主推的巫山脆李商品化处理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用肌醇处理,在保持巫山脆李物流期间食用品质的同时,物流过程中无须冷链,大幅降低能耗成本;且包装中不含冰袋、泡沫箱,重量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可进一步降低快递成本。其有与商品化处理设施的兼容性,也有助于简化工序,大幅节省劳动力成本。并且与清水处理的巫山脆李相比,肌醇能够显著降低巫山脆李的腐烂率、失重率,提高果实品质,将采后常温环境下巫山脆李果实的贮藏期延长3天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维持大批量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巫山脆李商品化分选设备中增加浸泡环节,调节传送速度,使果实滚过肌醇溶液槽,并与肌醇溶液接触浸泡3-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醇溶液的浓度为50-15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浸泡结束的果实经滚动风干后进入分选环节进行分级,并按照等级装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醇溶液为将设定量的食品级肌醇用清水充分溶解得到。

5.一种适用于维持小批量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巫山脆李果实采后需要在肌醇溶液中浸泡3-5分钟,捞出晾干或风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醇溶液的浓度为50-150mg/m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持巫山脆李果实采后常温物流品质的处理方法,属于水果保鲜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浓度为50‑150mg/mL的肌醇溶液浸泡巫山脆李,在保持巫山脆李物流期间食用品质的同时,物流过程中无须冷链,大幅降低能耗成本;且包装中不含冰袋、泡沫箱,重量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可进一步降低快递成本。其有与商品化处理设施的兼容性,也有助于简化工序,大幅节省劳动力成本。并且与清水处理的巫山脆李相比,肌醇能够显著降低物流过程中巫山脆李的腐烂率、失重率,提高果实品质,将采后常温环境下巫山脆李果实的贮藏期延长3天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莉,刘玲,韩赛影,王礼磊,曾凯芳,明建,向芳,刘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