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屠体段回收肉的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1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动物屠体段回收肉的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动物屠体段回收肉(也称剔骨)的一种改进方法和装置。它可应用于大规模屠宰各种家畜时的剔骨。本发明实质上是一种批量剔骨加工的工艺过程和装置。
传统的剔骨方法主要是由使用手工工具(如刀、锯、砍刀)的单个屠夫构成的生产单元进行,一个屠夫将一个屠体段置于工作台上,自始自终地对该屠体段进行加工,直到着手剔下一个屠体段为止。另一种熟知的剔骨方法是间歇式的,在一系列各自分开的工位上雇用若干个屠夫,每个屠夫在给定的单个屠体段上,完成连续剔骨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然后由动力机械装置将该屠体段依次输送到下一个工位,供下一个屠夫作业,或从最后一个屠夫处输送到收集点。
这些公知的方法,需要相当熟练的手工技巧和解剖学知识,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总的来说,这种剔骨方法与自动化生产不协调。再则某些存肉部位太小而够不着,挖它又很不经济而造成浪费,因此,考虑到世界市场有利的肉类销售价格水平,深感需要快速的工艺和更高效的剔骨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的屠体段剔骨工艺方法和装置,同时适当考虑到操作者的安全和便利。另一个目的是把肉的分离回收过程分成若干个工序,在这些工序上相应地配备适当的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设备,并将这些设备按操作顺序排列在动力机械传送线上。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的动物屠体段剔骨工艺,该工艺使得施加于屠体段的操作量减少,相应地使肉的污染减至最小,该最小值由细菌数决定。
本发明的首要方面是提供一种从多个类型相同、大小相近的动物屠体段回收肉的连续工艺过程,该工艺包括如下过程a).将各屠体段依次固定在连续运动的动力传送带上,b)、使移动中的每个固定的屠体段通过一系列工位,在给定工位中由手工操作者、或自动工具,或者由二者结合处理,c).在各工位上一步步地依次分解每个移动中的屠体段,逐渐使肉与骨分离,d).回收分离下来的肉。
由于骨头能进一步加工生产出骨粉等有价值的产品,故分离下来的骨头最好单独回收。
用于工序b)的典型自动工具是劈刀、切割刀、圆锯、屠体段移出部件或凸轮、高压导向喷射装置以及刮刀。这些工具都装在静止的固定装置上,这些固定装置安装于传送部件的上方,或者装在该传送部件的一边或两边。当传送带携带屠体段向前运动并与和传送带不共同运动的工具接触时,有些工具可以弹性偏移,以适应传送带上顺序排列的各屠体段的不同尺寸,并且让变截面屠体段内的骨头通过。但是劈刀不需要弹性偏移,圆锯则不能弹性偏移。
固定于传送带上的各屠体段要牢固,以便于在骨头相对于传送带没有移动的情况下,使手工操作者、自动工具、特别是刮刀可以接触软组织一直到骨头表面。由于这种原因,可以将固定件和/或夹具和/或穿孔部件设置于传送部件上,用于紧固屠体段以利于手工操作者和自动工具的操作。在本发明工艺过程的连续工序之间,上述部件至少有些可以暂时松开和/或复位,也就是可在分割屠体段过程中,变换屠体段的方位。例如在某些阶段屠体段可能需要翻转、掉头或向前。
一种较好型式的传送带,有一个由许多链板组成的环形链,该链条绕在位于垂直平面中的终端传动轮和从动轮上并被带动。这些链板组合起来形成水平移动平台,所说固定件,夹具、以及穿孔部件垂直装于其上,这些部件最好是以协调动作的成对成组的形式排列于相邻的传送带链板上,因此,每对或每组部件便把一个屠体段紧固在该些部件之间。在传送带上部或水平部分,每对部件之间的间隔是定值,必要时,可增加绕终端传动轮和从动轮运行的部件的对数。从传送带的一端喂入屠体段,而剔去肉后的裸骨恿硪欢诵断隆4痛谷胱饕底詈糜檬郑豆鞘亲远模馐怯捎谠谛豆墙锥慰康及遄爸没蚣虻サ乜恐亓Χ寄苁迪肿远W魑徊降母慕茄兄谱远谷胱爸谩 本发明回收肉的加工方法的附属自动工具有清洁装置,如旋转刷及将清洁液供到屠体段的装置。
在某些情况下,或仅仅由于屠体段的状况,要求用于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的某些自动工具可以机械地转换位置(如可旋转),从而使之可按照某一要求进入或退出某一工位。这样的工具可以先固定在传送方向上,并由屠体段传感器的伺服机构控制某个工具的位移。例如可以使用带控制微型开关的传感器。如果在加工操作中,屠体段预定的顺序发生偶然的中断,利用上述机构则可以消除可能出现的障碍。在更精细的设备中,可以设置这样的传感器,仅对屠体段的一个方位进行检测,以通过检验,使屠体段处于给定的工具能达到的方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从多个类型相同、大小相近的动物屠体段回收肉的连续工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a)具有由多个链板组成的环形移动链条的动力机构传送带,b)借助于两个相邻链板或其延伸部分的共同作用,把屠体段固定在传送带上的装置,c)至少一个安装在传送带附近的固定的自动剔骨工具,用于处理依次移过的屠体段,d)完成屠体段切割的一个步骤的每个所述工具。
沿传送带顺序排列的自动工具之间的间隔最好能充分配合所有工位手工工人的需要。
就本发明足够宽的应用领域而言,本发明包括取自动物所有部分屠体段的剔骨,本发明优先适用于设想的最困难的部分,即头部,特别是猪头剔骨。
在下面的描述中,除了根据上下文显然有不同的含意外,方位词如左、右、上、下、前、后等都是针对站在水平地上的一个假想的普通的猪而言。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工艺过程,该工艺过程是用一个与眼球同心的管状旋转切割刀具,把已去掉口鼻部的头上的眼窝部分从每边面部上挖去,使经过这样处理的头通过刮刀组,将左、右面部上的肉从头上也就是从左右面部刮到耳朵处,每个面部在眼区周围都有统一的圆孔,其中与眼球或其他软组织没有牵连。
早于本发明的这方面的设计,往往是当使面部与头分离时,将眼球、视神经和相邻的组织与面部一起从头上分离出来,然后用手工操作刀具将与面部连接的眼球和内部软组织分割下来,从而在面部留下一个大的、锯齿状的、不规则的、浪费的大孔。因此,这种新的、统一的圆孔将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必要,每个面部在完成了与头的分离(但与耳朵在一起)之后,沿着上唇到耳朵下部的大致中线,用手将其拉过固定的倾斜刀片,使每个面部分成上半面部和下半面部,把该两半面部置于板式或台式传送带上,并使其侧面皮肤同台板相接触,由该传送带将它们喂送到旋转剥皮机,该上半面部前端被向前送入剥皮机(在去掉耳朵后),而下半面部则是以其末端先被送入剥皮机。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当先喂入端是皮下肉层最厚的部位时,以这样的方式将半面部喂入旋转剥皮机将可得到最高效率的加工,该皮下肉层最厚的部位在上半面部的前端截面处,而在下半面部的末端截面处。上述剥皮机喂入工艺是按照并服从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工艺方法,将在前面所说的工艺过程中穿过孔的上半面部,通过将该孔套在从传送带的移动表面伸出的牵引销上的方式,将该上半面部固定于传送带的边缘部位上,这样,与面部相连的耳朵便悬挂在传送带的边缘,或者通过固定的导引装置固定悬挂,当上半面部移动时,与设置在与传送带边缘部位相近的、刀刃对着与传送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个固定刀具相撞,便可在该半面部尚未到达剥皮机之前,高效地将耳朵从其上割下。
眼部的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固定点,使固定于传送带上并被其带动的牵引销,能对上半面部提供一个足够的牵引力,使耳朵能从其上割下,因为在传送带表面和该半面部之间的这种普通摩擦力便可足够用来达到这一目的。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整个面部(左面部或右面部)或对继而分离得到的上半面部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是将它们穿到如上所述的牵引销上,使之横跨在传送带的边缘部位上,其上的耳朵伸出到所说传送带边缘之外,并使之向上述固定刀具前进,在牵引销和固定刀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将耳朵割下,然后以其前端送入剥皮机。
本发明也同样适合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并试图使其成为尽可能快速的批量生产的连续剔骨过程。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同于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固定挡块,还有用于使该口鼻部向该挡块移动的装置,该挡块可阻挡并截住每个移动装置上的口鼻部中的骨头,该移动装置则将肉从被截住的骨头上分离并使之倾倒,以排除挡块造成的障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对割下的猪口鼻部剔骨的装置包括,在不构成对切割表面或鼻梁或鼻下部的阻碍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其前部和侧部而形成的割下的猪口鼻部收容装置,还包括沿从鼻梁到鼻下部的延伸线移动该固定着的猪口鼻部的装置,以及包括固定在该猪口鼻部移动路径上的固定挡块。该移动力应足够大,使得该口鼻部的肉可脱离被截住在挡块后面的骨头,并向前移动。该挡块的位置和尺寸应使其能清洁地通过该口鼻部收容装置和移动装置而没有污物阻塞。
口鼻部收容装置最好是在两端(即引导端和尾端)开口的U型截面容器,其尾端有一个减小的截面,更佳的方案是,较大的和较小的截面间的过渡部分,以一个具有向前锐角边的台阶为界,这个台阶用来防止口鼻部整体向后移动,当骨头被挡块截住并相对于口鼻部向后移动时,锐角边用来使骨梁上的肉易于从骨上分离下来并成为一片状,从而使骨头易于以口鼻部脱离出来。
口鼻部的移送装置最好是一个动力驱动的环形传送带,其上具有多个牢固地固定于其上的上述容器,它们在传送方向上间隔排列,这些容器的槽的中心线在共同的传送轨迹线上排成一行。
每个口鼻部被固定在各自的容器中,该口鼻部的鼻梁和鼻下部表面分别位于U型槽的前端和后端,而其切割面则位于U型槽的顶部或者说位于U型槽的U型开口部位。
固定的挡块最好是一个长的平行六面体块,它安装在一个坚固的牢靠的固定部件上,并且前面所述的传送轨迹为其中轴线,它的横断面与容器的U型内部相似,并留出间隙,使当骨头被它挡住并截在它后面时,肉可以向前滑过该间隙并向前移动。用于固定挡块的装置当然应是一种利于在工作过程中避免阻塞该容器的装置。
在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每个口鼻部相对着固定挡块移动,以便相对于各移送部件阻碍并截住骨头,使肉前移并脱离被截住的骨头,同时排除了挡块造成的障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不形成对切割面或骨梁或鼻下部的阻碍的条件下,通过固定猪口鼻部前部和后部对其进行收容;沿从鼻梁表面到鼻子部表面的延伸线传送该固定着的口鼻部;向着固定在传送路径上的固定挡块移动该口鼻部,以足够大的传送力使肉向前脱离被阻挡并截住在挡块后面的骨头,同时不使收容和传送口鼻部的部件受到污物阻塞。
用于猪头剔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参见高度概括的附图,描述出无限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a是用于猪头剔骨工艺过程的传送带的前半部分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所示传送带的后半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前两组自动工具的、如图1a所示传送带前半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传送机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图2和图3右部的剔骨工具组切割部分的放大立体剖视图,图5是与图4比例相同的猪头翻转工具和传送带有关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工具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切骨圆锯和传送带有关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传送带细部立体图,其中剖去了部分盖板,表示了猪头固定部件,图9是猪头一侧面部(即左侧)的带有上、下半面部分界线的猪头侧面视图,图10是表示把猪头的面部送到剥皮机处的平型传送带的局部平面视图,其中传送带上有一个上半面部和一个下半面部,图11是从图10上部中间看的固定刀装置的细部侧视图,图12表示和图10和图11相似的平型传送带的平面图,其上固定着两个整体的猪头面部,图13是图12所示传送带的侧视图,图14是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局部装置被剖去。
图15是图14所示装置的细部结构侧视剖视图,其剖面线沿传送带从左至右剖开,剖在与挡块的表面相邻近的位置上。
现在参见附图,传送带1包括可由动力驱动的不锈钢链节3组成的环形链条2,环形链条围绕着垂直安置在一端的驱动链轮和另一端的从动链轮,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5和齿轮箱6(见图1b),而链轮、开关装置、及控制装置均为常规部件,故在图中未表示。
每第二节或是隔一的链节3分别与一个长方形不锈钢板4制成一个整体,使用时,将这些板连起来置于传送带上,使该环形链2弯成为牢固的连续的移动工作台。
L形不锈钢部件的长度,应能覆盖链条2的移动边,以形成一个固定的工作台7,用作工人操作时的保护罩。工作台7和传送带1均安装在常规的地面支承机架上(图中未示出),该支架也支承着各自动工具。
每对相邻链板4(见图8)用来支承猪头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包括焊接在其中一块链板上的托架8,和安装在垂直立柱10上的一对可旋转的定位杆9,其中立柱10焊接在另一块链板上。杆9有一个逆传送方向的静止位置和顺传送方向的位置,使固定于其上的猪头可以通过绕一轴旋转而翻转到面对另一个方向的位置上。
现在参见图1a和图1b。传送带上具有装在机架上的自动工具,它们在传送方向上以如下顺序排列着猪头翻转装置20,冲洗装置30,切割剔骨工具组40,切骨圆锯80。
以上刀具在下面要详细描述。辅助设备包括用于切掉猪口鼻部的圆锯91,两个剥皮机92、93,它们各带有喂入台94、95,设置于台板下的第二套回收传送带,其传送方向与传送带1反向,
该第二套传送带未图示,用来将回收的肉从第一套传送带喂送给第二套传送带的喂入槽,该喂入槽也未图示。
本发明在操作过程中,手工操作人员A-T在工作台7旁进行自动工具不能实现或还不能实现的中间工序的操作,台上的工件在此是猪头11,其上5~10厘米长的猪口鼻部已被圆锯91除去。安全缆索12(见图3和图5)自由地由杆14上的环13支承着,杆14垂挂在天花板上或挂在其它位于工作台7上面的支承物上,缆索的高度大致为工人眼睛部位的高度,其长度则等于传送带1的总长度,缆索连接着微型开关(图中未表示),以便在传送带工作状态下可以停车或开动。
参见图2和图3,冲刷擦洗装置30上装有三个动力驱动的圆柱形旋转刷及其轴芯,轴芯以常规方式由各自的轴带动旋转,并被安置成可在猪头11前进轨迹上弹性偏移,刷子包括两个垂直面旋转刷15和一个水平面旋转刷16。装置30还包括用多个喷水头对每个前进中的猪头11喷射清水的装置(未图示)。
但最好用高压水冲洗装置代替图2和图3所示的装置30。
切割剔骨工具组40(见图2、图3和图4)包括一个箱型机架41,该工具组便安装在里面的旋转轴上。切割刀42、眉额刮刀43、一对面部刮刀44、和一对颌部刮刀45,分别由液压缸46、47、48、和49来驱动。压力液体由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一对管50所示的方式引入,该液体由马达和压缩机51,从液体源52供给液压缸。(见图1a)。
一套螺线管电磁活门组54,可根据传感器(未图示)的微型开关(未图示)来操纵,通过控制液压缸的动作和刀具组40的作业,使猪头按预定的运动轨迹向前运动。上述操纵和控制部件51~54安装在机架41的顶部,如图1a所示,但在图4中略去了这部分。
切割刀42安装在机架41上的可旋转水平轴55上,该切割刀42包括一块固定板56,该板56上装有向下的可拆卸切割刀片57,该切割刀片57位于含有传送带中轴线的垂直面内。
眉额刮刀43同样安装在机架41中的水平旋转轴58上,它包括一块固定板59,在该板59下方装有一对向下的眉额刮刀刀片60,该刀片60可拆卸地固定在板59的前边缘上,并与含有传送带中心轴线的垂直面相垂直。这一对眉额刮刀刀片相对于上述中心轴线对称排列,切割刀42和眉额刮刀43分别安装成可绕各自的水平轴转动,该各自的轴55和58分别由液压缸46和47驱动。
面部刮刀44和颌部刮刀45,分别通过一对垂直旋转轴61,62装在机架41中,它们各自带有一对刮刀刀片63、64,该两对刀片同上述含有传送带中心轴线的垂直面有一个交角。
剔骨刀具42、43、44、45分别通过各自的一对销钉65、66、67、68,可旋转地固定于液压驱动缸上,该液压缸本身以相似的方式可转动地装在机架41上。
使用中,每个液压缸的液体压力大体上是恒定的,但是在它们的安排上要考虑刀具42、43、44、45在顶住猪头的操作中有一定的弹性,以补偿当猪头向前经过刀具时,各猪头骨外轮廓与上述每一刀具保持接触时的位置变化。
现在参见图5和图6,猪头的翻转装置20包括紧固地装配在支架22上的、向下弯曲的斜杆21,其中支架22固定在传送带机架上。该杆21向下倾斜,对准传送带中心线,杆的下部末端部分23是起定位作用的,以便从中部切入头顶向下传送过来的猪头11a的下颌前部的弯曲部分,并使其向后移动,这样处理的结果,使猪头11a同翻转辅助固定杆9一起绕轴旋转。该过程可参见附图,通过图6a、图6b、和图6c的过程,到达图5中的猪头11b的位置。可以看到猪头11b与11a位置相反,猪头11b是直立的、面朝传送方向的。
我们现在参看图7,其中保护罩被略去了,切骨圆锯被固定装在托架81上,而托架81则被固定在传送带机架上,该切骨圆锯80由驱动马达82和锯片83组成。在传送链2上部的锯片83的下边缘的高度,应能使位于其下的面朝与传送方向相反方向的头顶向下的猪头11c,能被锯成左半面部11d和右半面部11e。
现在参见图8,托架8包括立式靠背部件8c,该靠背部件8c具有两个与传送方向同向的叉8d,用来增强靠背部件8c的夹紧作用,把猪头顶在固定杆9上。
操作人员A从供料箱(未图示)搬过来猪头,送到圆锯91处,割下大约7厘米长的猪口鼻部,把它收集在下面的容器中,待下一步作业。然后,他将去掉了口鼻部的猪头放到槽98中。
操纵人员B从槽98中把割下了口鼻部的猪头放到传送带1的前端,利用凸出在传送链2上链板上的夹具8、9将其夹紧,在此期间,它们将通过终端链轴,此时,猪头头顶向下,猪头面朝传送带的逆传送方向(可见图5中猪头11a的位置)。
使用屠宰刀的操作人员c对猪的下巴进行初切割,以给后面的剔骨工具组40的操作提供便利。操作人员c还割去猪的舌头(如果还有的话。有时猪头内已除去了舌头)。
进行中的猪头遇到翻转装置后进行翻转,使其成为直立的、面朝前的猪头11b的位置,如图5中所示,其转动则见箭头X所示方向。
操作人员D手握电动管形刀具,挖去猪的眼睛。
之后,猪头通过高压水清洗装置或擦洗装置30,通过弹性安装的刷15和垂直刷16,进行充分地冲刷,然后进入刀具组40。
刀具组40有切割刀刀片57(见图4),由传感器和微型开关(图上未画出)进行控制。当猪头到达刀具组时,传感器和微型开关有灵敏的反应,使刀具沿着头部的鼻梁中线,切割肉直深达骨头,从鼻根一直切到耳朵前,以准备把分离的肉分成左右两块。
眉额部刮刀43,受相似装置的控制,降下拦截住口鼻处的肉并一直向后割到眉额部。
面部刮刀44利用左右刮刀,受相似装置的控制,从侧上部靠近猪头鼻根部并把肉向后拉刮,并通过颌部刮刀45的相似动作,使该操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当猪头从刀具组40中移出时,左右面部已被干净彻底地从猪头骨上分离出来,即被从鼻根处一直刮到耳朵处,并留在耳朵处。其中两块面部仍在耳朵处连在一起。
操作人员E和G分别剔各自的猪头,他们更进一步剔下眼睛肉和头后部肉,并切下左、右猪头面部肉放到槽或工作台94、95上。再由操作人员F、H把它们从槽或工作台上送到剥皮机92、93去。关于这一点,在下面还要进一步描述。
然后,把猪头用手工再重新翻转过来,其方向如箭头Y指向,再一次成为图5中11a的样子。
操作人员I-L手握锥子和刀子,进一步进行分离切割操作。
这时,猪头已移动到切骨圆锯80处,如上所述,猪头在此被将下颌骨锯开成左右两半。
操作人员N和O更进一步剔头骨,特别是剔下颌骨,去掉其与头盖骨相连的肉,使其完全分离成两半,然后把它们放在槽96中,被碎骨、废料传送带(未图示)收起运走。
操作人员P-T用手工从剩下的上颌、头盖骨上清除剩余可挖去的肉,包括检查是否有留下肉和狭缝中的肉。
剥挖后剩下的头骨,被倾斜输送装置自动运到位于传送带一端的槽97中,从这里运到如上所述未图示的碎骨、废料传送机上去。
现在参照图9~图13,猪头100先被进行预处理,即锯下猪口鼻部101;然后,沿着猪鼻根到头顶的鼻梁中线102切开肉,深到切开软组织;用手持式电动旋转管形刀具环挖眼部103深至骨头;沿线104切去下颌;从猪鼻根部至耳朵105后部,将左右部分面部剥开;用刀把剥离的面部切下。
链条传送带106提供动力,使猪头沿图10中箭头C的方向运动,经由狭窄的输送台107至常规的旋转式剥皮机92,这里有两套传送剥皮装置,每套包括传送机106、106′和剥皮机92、93,一套用来把左半面部(上下两块)送到剥皮机并剥皮,而另一套用来以相似方式把右半面部送到剥皮机并剥皮。
在每一传送带106的一侧,固定有分开的切割工作台(未图示)它备有固定的,刚性切割刀,切割刀具有直立在工作台表面上的刀片。
在所述工作台旁分别有操作人员F、H,他们把从猪头分离下来的左右头面部,从传送带106、或106′上传送到各自工作台上。
操作人员握住猪头的左面部,送到切割刀处(切割边面朝外),并拉着该面部通过切割刀,于是使其沿线108分成左面上、下半面部U和L。把该半面部放到传送带上,如图所示可见,皮109处于最低部位,而肉110不与传送带接触。在工作和图示位置上,每半面部最先喂入剥皮机的导向端横截面的肉110的厚度应是其最大厚度处。另外,传送带链条上带有沿其两边以一定间隔连续排列固装着的向外伸出的牵引销111,这时,上半面部被固定到牵引销111上,使该销穿入孔112中(在孔的周围是肉),该孔即相当于眼的位置。
割耳刀113的切割刃面对两个金属导杆114、115之间,该导杆114、115装在传送机106的侧面,辅助导杆116对准杆114的顶端部,它的直柄部稍微偏离图中箭头C所示的传送方向而向上并向外倾斜。导杆的联合作用保证带有一只耳朵105的猪头上半面部U有一个与割耳刀113相接触的区域。牵引销111与传送带106一同移动,能有效地拉住猪头的上半面部U,使其通过割耳刀113,并切掉耳朵105,使耳朵落进放在地板上的第一只耳朵收集桶中(图中未画出)。第二只耳朵收集桶也同样置于第二套传送带106′的下部旁边位置上,收集在连续作业中从右半面部割下的耳朵。割耳刀113的刀片备有调节螺钉117和夹紧螺钉118、119,它们都旋紧在导杆114、115的孔中。
在传送带旁边装有固定的弯曲钢丝120,它与传送带的边缘相互重叠,且做成凸轮状偏心形状,以使上半面部U与牵引销111脱离。因此,每一上半面部U便可无阻碍地向前移动,直至预定目的地,即剥皮机的两个辊子92、93之间。应当注意,传送台107比传送带的宽度窄一点(每一边均窄一点),以便允许凸出在传送带106的传送表面上的牵引销能自由通过。
在传送带的表面有塑料条121,每一根条延伸到传送带106的全宽度,并与相邻的条以类似钢琴键的方式连接起来。
在条带121的表面,有许多条相互平行的凸筋121′,其方向沿着传送方向延伸。
现在特别要提到图12和图13,在图12和图13中所表示的部件与图10和图11的号码是一致的。传送带106和剥皮机92联合使用,在传送带侧面有立式牵引销111、割耳刀113、导杆部件114、115,及辅助导向部件116。剥皮机92包括传送台107、上辊122、下辊123、剥皮刀片124、肉传送分离导板125、和传送剥皮导板126。图中箭头表示辊子的转动方向,其中包括传送带导辊的方向。
图12和图13的装置与图10、图11不同,在图12和图13中,有弯鼻状导耳板127,用于导引和限制猪耳,使其进入导杆115、114/116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其均匀到达割耳刀113处。
在工作时,把猪头面部M置于传送带106上,把每个面部放在各自的牵引销上,其放置状态如图12的实线所示。牵引销和割耳刀对于猪面部的联合作用,可以割掉猪耳朵105。剩下的面部移动到如图12中虚线所示位置。
应该注意,先送到剥皮机的猪面部前沿导向截面应是肉层最厚处。
现在参看图14、图15,这是用于对割下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装置。它包括环形链式传送带130,该传送带130由绕过两端链轮并与之啮合的多个链节131组成,其中一个链轮由一个未图示的动力源驱动,由不锈钢制成的猪口鼻部容器133牢固地固结在各自相应的链节131上。每一个容器133的截面为直角U形,其尺寸为在前端134处较大,在后端135处较小。两截面之间的过渡为一个具有前倾边136的台阶,由边136在直角U形截面上形成三条棱边。
坚固的机架137,把传送带130跨架于其间,它包括横梁138、在138的中间伸出的挡块139,挡块139虽然置于容器133的前进路线上,但它不阻碍容器的运动。事实上,它与每个容器133的小截面部分135配合得很紧凑,挡块139也由不锈钢制成。
上面所描述的这些装置,用来实现对割下的分离的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方法,每个猪口鼻部140有前表面a、被包覆的鼻骨b、切割面c、鼻梁表面d、两个侧表面e和一个垂直表面V。
在使用这些装置时,用手把每一个猪口鼻部140沿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传送带130的喂入端送入容器133,并插入容器的大口端。
当带有容器133的链节131前进时,每个猪口鼻部140依次进入工作位置,并与挡块139接触。然后,挡块阻挡并截住骨头b,同时容器133继续前进,具有尖锐边缘的容器133的台阶136,可保证猪口鼻部140保留在原位置上,以助于把鼻梁肉d剥裂成为悬垂于猪口鼻部140的片状部分,该片状部分张开,使骨头b得以移开,同时猪口鼻部140的剩余部分肉继续向传送带的输出端运动,骨头b则向下落入一个未图示出的偏转板上,该偏转板将骨b导入收集容器内。
现在,生产上均采用手工把鼻部的肉依次从容器133中移开,但是执行该动作的自动装置正在不断发展。它把肉收集在传送带一侧的托盘中,带驱动引导装置的托盘被定时移送到下一道肉加工装置上去,同时换上新的托盘。
按照本发明的剔骨方法,比以前的剔骨方法快许多倍,且更为有效,以前的方法皆为纯粹手动。
权利要求
1.从多个类型相同、大小相近的动物屠体段、特别是从切割下的动物头回收肉的连续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过程包括a)把屠体段依次固定在连续移动的动力传送带上,b)使移动中的每个固定的屠体段通过一系列工位,在给定的工位中由手工操作者、或自动工具、或由二者结合进行处理,c)在每个工位一步步地依次分解每个移动着的屠体段,逐渐地使肉与骨分离,d)回收分离下来的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过程还包括回收骨头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至少一个自动切割工具安装在传送带旁的静止固定装置上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所述工具相对于传送带中心线弹性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每个屠体段,保证在使用静止固定装置上的自动工具处理软组织的过程中,防止骨头相对于传送带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借助于支承部件和/或穿孔部件,防止固定屠体段的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件的应用,这些部件成对地安装在由终端传动轮带动的环形传送带的相邻接链节上,在该传送带的喂入端,把屠体段送到一对夹紧部件之间,在到达传送装置的另一端时,把该屠体段的残留总分卸下来,而在传送带运行过程中,屠体段的残留部分保持在夹紧部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在工艺各步骤之间暂时使支承部件和/或穿孔部件松开或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屠体段或相对于传送方向掉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自动工具移到工作位置,以便切割将要到达的或正处在工具面前的屠体段,在其它时间则使该工具移开所述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之一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与松开、复位、翻动、转向或移开装置的诸状态有关的伺服控制中,屠体段传感器的应用。
12.实现从类型相同、大小相近的多个屠体段,特别是从切割下的动物头回收肉的连续工艺过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a)具有由多个独立链节组成的移动轨道的动力机械传送带,b)借助于两个邻接的链节或其延伸件的共同作用,把屠体段固定在传送带轨道上的装置,c)至少一个安装在传送带轨道旁的固定的自动剔骨工具,用于依次处理移动着的屠体段,d)每一个用于完成屠体段切割的一个步骤的工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完成如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工艺过程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说明书所述的实质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说明书中参见附图的说明或附图所示的实质内容。
16.从动物头特别是从猪头回收肉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过程包括将一把旋转的管形切割刀施加于每个与眼球同心的位置,在从头骨割下左右面部之前,在该两面部上各得到一个环绕眼部的孔,而不与眼球或其他软组织相接触,然后把左右面部送到剥皮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分离开来的面部皮侧朝下地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按一定的方位把面部送到剥皮器,这个方位是其引入边是皮下肉层最厚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每个面部通过所说眼部孔套在垂直于水平传送带边沿的牵引销上,并被传送带带动,与固定刀具相对运动,以切下耳朵。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面部被从头骨上剔下来之后,被一分为二成为上半面部和下半面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半面部都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程处理,而仅上半面部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过程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艺过程,用于对整个面部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该面部横跨于传送带的边缘上,使耳朵伸出悬挂于传送带外,利用牵引销和割刀二者施加的力偶切下耳朵,在耳朵切割过程中,使面部重新定向,使其导引边(此导引边处的肉最厚)朝向剥皮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8、20、2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借助于一个定位于传送带旁的凸轮状偏心装置,使面部或半面部脱离开牵引销的约束,使之进入剥皮器。
23.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20、21和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艺过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在其一边顺序装有垂直牵引销的水平带式或链式传送带。
24.对割下的动物口鼻部、特别是对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不动的挡块,和朝该挡块移动该口鼻部的装置,该挡块与移动装置相对运动,以阻挡和截住猪鼻骨,移动装置使肉向前分离出来,从而使肉与被截住的骨头分离,同时消除挡块造成的阻碍。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在不形成对猪口鼻部的切割面、或鼻梁表面、或鼻下部表面的障碍的条件下,由对其前部和侧部进行约束而形成的口鼻部收容装置、沿从鼻梁表面到鼻下部表面的延伸线方向传送这些被约束着的口鼻部的传送装置、在传送口鼻部的路径上安装的一个固定不动的挡块、足够大的传送力驱使口鼻部的肉向前移动,而将被截住的骨头留在挡块的后面,该挡块的布置和尺寸的选定,要使其清洁地通过口鼻部的收容装置和传送装置,而没有污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口鼻部收容装置是一个在两端(即引导端和末端)开口的U型截面槽形的容器,其中末端有减小的截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大、小截面部分的过渡是一个具有向前锐角边的台阶。
28.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口鼻部的传送装置是一个环形动力传送带。
29.根据权利要求26和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上牢固地安装有多个U型槽状容器,这些容器在传送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排列,该槽的中轴线在传送轨迹线上排列着。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挡块是一个固定在一牢固部件上的长的平行六面体块,其主轴线在传送轨迹线上排列着。
31.用于对分割下的动物口鼻部、特别是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说明书结合附图所述或如附图所示。
32.用于对分割下的动物口鼻部,特别是对猪口鼻部进行剔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过程使口鼻部朝着固定不动的挡块移动,以在挡块与移动装置的相对运动中,由挡块阻挡并截住鼻骨,并使肉向前移动,从被截住的鼻骨上分离下来,同时清洁挡块。
3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不构成对切割面或鼻梁表面或鼻下部表面的阻碍的条件下,通过对其前部和侧部的约束来收容口鼻部,沿从鼻梁到鼻下部的延伸线方向传送该受约束的口鼻部,使口鼻部向安装在其前进路径上的挡块运动,并以足够大的传送力使口鼻部上的肉脱离开被截住在挡块后面的骨头,在收容和传送该口鼻部的过程中,装置没有被污染。
34.一种用于对切割下来的动物口鼻部进行剔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说明书中参见附图的描述或如附图所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多个动物屠体段,特别是割下的动物头回收肉的工艺过程,以及完成该工艺过程的装置,所述工艺过程包括将屠体段固定于传送带上,以及驱动传送带将屠体段传送至至少一个自动工具,在整个过程中,对屠体段进行冲刷、擦洗、切割、劈裂、刮削、撕开、割断或类似加工,整个工艺过程和传统工艺过程相比,更加卫生,劳动强度低,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22C17/02GK1031013SQ8810272
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87年3月24日
发明者鲍勃·帕施奇尔 申请人:鲍勃·帕施奇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