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85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果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干果加工炒制设备,特别是用于炒制葵花籽类(西瓜籽、南瓜籽等)、花生果、榛子、栗子、核桃等干果,适用于广大农村和城市市民,更适于从事炒货业或在市场上出售干果的商贩所使用的干果炒制机。
花生果、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榛子、栗子等干果,是人们日常比较喜爱的,特别是佳节假日招待客人不可少的小食品。但炒制加工这些干果,人们常常是用铁锅炒制,炒制时将干果和砂子一起放入锅内,加热时需不停地用锅铲上下翻动;用这种称为“干式炒制法”来加工炒制干果,加工效率低,加工后的干果易出现糊粒或生果现象。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用“湿式炒制法”来加工带有调味的葵花籽之类的干果炒制机,该炒制机是将用调味汁浸泡后的葵花籽,放入一个较大的圆筒内,圆筒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不断地转动,采用电加热方式;利用该设备加工炒制干果,虽然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它只适于干果炒制加工厂使用,而不大适用于广大农村和城市市民。
中国专利CN86204903U号公告了一种“肉皮无油膨化与干果炒制兼用设备”。该设备在桶形转锅内设筛桶(复式)或不设筛桶(简式),炒制干果时需要加砂,均是将锅内热砂与被加工物不断接触使其反复均匀受热而达加工目的。它是利用砂子来传递热量的,因此,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低,热能利用率也不甚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果炒制机,该炒制机加工干果时不用加砂子,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可炒制花生果、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榛子、栗子、核桃等干果,柴、炭、煤均可作为加热燃料,适于广大农村和城市市民,更适合于炒货业或在市场上出售干果的商贩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干果炒制机,是由转锅(7),转动装置,翻动装置,加热炉等组成。
转锅(7)为一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其上有一便于装取被加工物的长方形的投放口(9),投放口(9)上安有一插板(6)。
转动装置包括沿转锅(7)中心线固定在转锅(7)两圆端面上的前轴(17)和后轴(10),固定在前轴(17)和后轴(10)上的轴承(3)以及与前轴(17)相连接的摇杆(1),轴承(3)活络地置于固定在加热炉炉体(15)前后两侧壁上的呈半圆形的轴承托(2)上。
翻动装置是由两支承杆(11)和一架杆座(13)做成呈“∏”形的翻动架,两支承杆(11)的端部分别固定一呈“U”形的支承碗(4),支承碗(4)上有一定位销(19),支承杆(11)前端有一插管(5),架杆座(13)置于固定在炉体(15)右侧外壁上的架托(12)上,支承碗(4)置于前轴(17)和后轴(10)上。
点燃燃料时或炒制完毕,要用翻动装置将转锅(7)翻转到加热炉炉体(15)的外侧。翻动时,将0.7-1.0M长的金属管的一端插入插管(5)中,手握另一端,向上向力,转锅(7)在翻动装置的支承下作圆弧形的移动,转锅(7)就从加热炉上翻转到炉体(15)的外侧,使金属管的另一端接触地面,转锅(7)在金属管支承下,可防止炒制机的倾斜翻倒。
加热炉的炉体(15)是由金属板焊接而成,其上设有炉条(18),左右两侧壁下部设有风口(16),炉体(15)上还安有四个脚轮(14)和推车杆(8),将干果炒制机移动起来方便省力。
在加工炒制时,还可罩上机罩(20),这是为了使炉内热量不散失,同时可使燃料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从机罩(20)上的烟囱排出。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干果炒制机的操作过程叙述如下利用翻动装置将转锅(7)翻转到加热炉炉体(15)的外侧,点燃燃料。
将转锅(7)再翻转到加热炉上,从投放口(9)处装入被加工物,插上插板(6),摇动摇杆(1),转锅(7)慢慢转动,热量从被加热的转锅(7)锅体上直接传递给被加工物,被加工物在转锅(7)内翻动并均匀受热以达到加工目的,转锅(7)不能转动的太快,以防止被加工物紧贴转锅(7)锅体不动而出现糊粒,要使被加工物与转锅(7)产生滚动声。一般装入被加工物的量,为转锅(7)容积的70-80%为好。
炒制时要适当掌握火候根据被加工物的干湿程度与颗粒的大小,来确定炒制时间。如炒制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等籽类干果时,炒制时间约为15分钟,炒制花生果、榛子、栗子、核桃等,可根据果实的大小及果皮的厚度适当延长炒制时间。为了保证干果的加工质量,可随时取出被加工物进行检查试尝,当被加工物的果皮出现微黄色,已经熟透时,停止转动,将转锅(7)翻转到炉体(15)的外侧,使投放口(9)向下,被加工物即从转锅(7)内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干果炒制机,具有以下的优点1、不但可以加工炒制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松树籽、花生果、榛子、栗子、核桃,还可以加工蚕豆,又可以烘干中草药、干菜、烟叶等,采用“湿式炒制法”也可以炒制带有调味的葵花籽。
2、设计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操作简便;不需电源,山柴、木柴、木炭、焦炭、块煤、型煤等均可作为加热燃料。
3、炒制时不需加入砂子,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如每次加工葵花籽20-25公斤,日加工量可达600-800公斤。加工后的干果没有糊粒。不丢失香气,熟透率达100%,并可保持干果的清洁卫生。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机盖示意图图中1、摇杆;2、轴承托;3、轴承;4、支承碗;5、插管;6、插板;7、转锅;8、推车杆;9、投放口;10、后轴;11、支承杆;12、架托;13、架杆座;14、脚轮;15、炉体;16、风口;17、前轴;18、炉条;19、定位销;20、机盖。
权利要求1.一种干果炒制机,包括圆筒状的转锅(7),转动装置前轴(17)、后轴(10)、摇杆(1)。以及加热炉等,其特征在于a、转锅(7)上开有一长方形的投放口(9),投放口(9)上安有一插板(6);b、在转动装置的前轴(17)和后轴(10)上,有与轴(17)(10)相固定的轴承(3),轴承(3)活络地置于固定在加热炉炉体(15)前后两侧壁上呈半圆形轴承托(2)上;c、设有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果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翻动装置是由两支承杆(11)和一架杆座(13)做成呈“∏”形的翻动架,两支承杆(11)的端部分别固定一呈“U”形的支承碗(4),支承碗(4)上有一定位销(19),支承杆(11)前端有一插管(5),架杆座(13)置于固定在炉体(15)右侧外壁的架托(12)上,支承碗(4)置于前轴(17)和后轴(1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干果炒制设备,是由转锅,转动装置,翻动装置。加热炉等组成。本干果炒制机加工干果时,可不用加砂子,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不需电源,可用柴、炭、煤作燃料。
文档编号A23L1/01GK2078094SQ902232
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5日
发明者宗士岐 申请人:宗士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