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

文档序号:44586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将茶叶制成锭状的过程中以蕃石榴或人参为天然添加物,将经特别选取的茶叶嫩叶先经习知的制茶过程处理后(如萎调及烘焙、发酵),再施以干燥、造粒、成形稳定等特殊制锭过程,可使茶叶具有高度益于消化吸收及芬芳入口的滋味。
目前人们因生活品质急速提升,甚多的食品皆过于精致,而造成人们因为经常食用美食而会令肠胃有不利排泄及过于敏感的不良影响。因此已有很多对饮食注意的人士乃对饮食的取向渐要求忠于原味,高营养成分的摄取;因此天然饮品亦逐渐跃升为饮料的重点,天然食品的取得一般分为三个方面(1)水果(2)蔬菜(3)天然产物的汁液抽取。以水果而言其取得容易,可直接吸取未经加工、营养成分未遭破坏的产品果实帮助肠胃蠕动消化,为较佳的天然食品,然由于某些水果的纤维质过于粗糙在吸取汁液后,其渣质部份不易入口或入口后难以消化,以致存在于纤维质内的营养成分未被吸收殊为可惜;以蔬菜而言,其食用方式有二一为生菜直接食用;二为加热后食用,生菜食用可忠于原味,且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然其缺点亦为纤维较粗,不易吸收而加热后的蔬菜,其纤维质内的营养素又遭破坏,以致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易破坏流失,得不偿失,且纤维质过粗者则不易消化终必排泄出甚或造成排泄的困难。再以直接抽取天然食物的汁液吸食而言,只能部分的抽取食物内纤维素的营养而大多数存在于纤维素中的营养成份却未能形成汁液被吸收,非常浪费。
就茶的饮用而言;如古书本草纲目所载与研究结果得知茶具有提神、除烦渴、化痰、利尿、解素、助消化及减肥等功效,且其效果亦由于多年来人们的饮用而被肯定,且近来更是被普及化而成为通俗饮料而为消费者所喜爱,而事实上,茶含有大量纤维,矿物质及维生素,与天然植物中含量最高的单宁原即为最好的天然植物食品。故无论于国内或国外市场外,已逐渐成为最普遍使用的饮料用品,除冲泡容易,口味芳香且能于各种场合上使用外,茶本身存在有提神、降压活络、杀菌消炎、保护内脏器官、解除放射性元素的伤害、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保护牙齿、防止腹泻以及助消化、减肥等的功能,非常令消费者所喜爱。
然以现行茶叶的饮用方式而言,对茶叶本身的营养成分仍未能完全吸取。茶叶本身的成份可区分为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的纤维,而不可溶性的纤维内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此类营养单靠冲泡并不能有效地被人体所吸收,十分可惜;又单靠茶叶可溶性的纤维所提供的营养素,并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均衡营养素,是以再适量的补充确有其必要性。又有人将茶叶直接咀嚼取其汁味,唯由于该茶叶中含有许多不可溶性的粗纤维质,吞食在肠胃中不易消化,而无法为一般人所接受。故若能制造出来一种茶叶食品,能让食用者完全吸收茶叶本身所存在的营养素,又不失茶叶原有风味的情况下,应更能发挥茶叶的存在价值,本案发明人乃基于此一前提下,配合多年现场的工作经验,将茶叶自选茶开始即加以考虑配合该已有的制茶制程及研究后最宜的制锭方法,而提供一种锭状的茶叶形态,以适应人们对饮食调养的需求。
茶叶的制造过程因不同的茶叶(如是否需要发酵及发酵的程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制造过程;但制茶的概略制造过程如下所述1.首先选用于春季采集的茶叶嫩叶(一般的茶叶并不一定要选用嫩叶,本发明由于必须制成可为人食用的产品因此特别必须采用嫩叶)为原料。
2.新鲜茶叶在自然光下自然晾晒[日光萎调],可使茶叶中水份得以适当的蒸发,以使茶叶具有恰当的柔软度。
3.将茶叶再移入室内,置于竹笼中约60至110分钟,并控制该竹笼的温度于摄氏20-24度及相对湿度70度的湿度下,以间隔15-30分钟搅拌一次(全过程共搅拌4-5次),以使茶叶缓缓进行发酵作用,此时,相对湿度则渐加至95-98度,可使茶叶形成馥郁的香味。
4.其次,再以大釜加热搅拌炒菁,以减缓发酵的进行速度,并可使茶的色泽及香味稳定。
5.为确实掌握萎调的程度,尚须有[揉捻]的程序,其主要的目的乃在使茶叶揉成较细小,并藉此给予茶叶初步的整形作用,可使其外形更为美观并使茶香能充分溢散出去。
6.再则,将茶叶置于摄氏70-80度的高温通风处,以木炭持续烘焙约8小时左右,目的在使发酵作用停止,并使茶叶的颜色、香味稳定,于此可使其产生干燥的效果、方便储存。
7.此时将高温干燥后的产品移入烘焙专用室,以进行[第一次烘焙]及[第二次烘焙]可使茶叶的品质稳定度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选用优良品种的茶叶,经采收后适当经由习知的制茶过程后,再施以本发明的特殊制锭方法,尤其在制锭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崩散剂等而使不可溶性的纤维质可以适当的膨松到可为人体食用后为胃及肠壁所接受,而不会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并可加速肠胃对纤维营养成份的吸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锭的制法,其在于将茶叶制成锭状以可保存茶叶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的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份,不但能帮助胃蠕动,而且促进消化更能补充一般人矿物质、维生素普遍不足。又,于口感上仍保留其原有风味,且因不须再冲煮,直接放入口中食用,故可改变原有须茶具冲泡的不便方式,具有携带方便的功能。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以茶锭制造过程中,适量的加入其他天然本草植物(如蕃石榴、人参等)以便具有其他不同的营养补给及更芬芳可口的滋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食用者可不因环境或时间的限制,随时可品尝茶锭的方便,摄取所需的营养素,提高茶锭的使用功能。
本发明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其主要是将茶叶原料经过适当的制茶过程再予以制成茶锭,其特征在于以烘焙过的茶叶经[切碎]及[研磨]的步骤将茶叶磨成细茶末,经磨粉后的茶叶再在摄氏70-80度的温度予以干燥,以去除不必要的水份,此时再加入适量的赋形剂,使其易定型再加以搅拌经由颗粒机挤压成条状颗粒;
由于条状颗粒仍为潮湿物质,故再以烘焙一次以再次蒸发水份;
条状颗粒再经由筛网筛选成适当原料,加入崩散剂,结合剂,润滑剂,使成型后的茶锭易于消化,且外表光滑容易脱模;
经由打锭机机器加工后,即为可为人体使用的茶锭。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讨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前先必须就人体肠胃吸收的状况加以分析说明1.首先人体在食用食物时,必须吸收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如水质、铁质、··及纤维等。其中,所述的纤维可分为可溶性及不可溶性二种,可溶性的纤维可以为人体顺利的吸收。
2.对所述的不可溶性的纤维而言,人体吸收比较困难,但也必须适量的吸收,因为适量吸收不可溶性的纤维有利于肠胃蠕动及排泄。但是,不可溶性的纤维素若不经适当的处理则不易被食道与肠胃所接受,若量多时恐会造成便秘;然该种纤维不足时亦可能造成排泄不顺畅的情形;因此该种纤维素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其是否会造成肠胃不舒适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纤维素是否已经适当的处理,而使食道及肠胃可以适当的接受,并可顺利的排泄出。
在选用适当的茶叶经过前面所述的习知的制茶程序后,再将制好的茶叶以本发明如下所述的特殊制程制成茶锭(请配合参看流程图)1.再以烘焙过的茶叶经[切碎]及[研磨]的步骤将茶叶磨成细粉末;
2.将经磨粉后的茶叶在摄氏70-80度的温度予以干燥,以去除不必要的水份,此时除原料外,可适当加入如蕃石榴或人参等添加物,所述的添加物在摄氏40-50度干燥30分钟,再经研磨成粉末后加入原料中充分混合;
3.此时,再加入溶剂使粉状的茶叶凝结,该溶剂与粉状茶叶混合比约为1∶1.72,溶剂的成份为水+酒精+赋形剂(GS-P),其比例为14.8∶10∶1,其中酒精的作用是使纤维素比重加大,并使混合均匀而且具杀菌的消毒作用,酒精+水的比例=10∶14.8此时必须注意赋形剂与茶粉的重量比例应在2.2-2.5∶100的范围内,因赋形剂过多,会导致混合不均,成型后内聚力不够,内部结构松紧不均,若剂过少则无法成型;
4.利用U型粉液混合机将凝结一起的粉状物均匀搅拌;
5.利用颗粒机将搅拌后的茶粉挤成细条型。
6.由于条状颗粒仍为潮湿物质,故必须再经烘焙干燥以蒸发水份。利用干燥机先以风干方式,将条状颗粒内部的酒精成分蒸发,该过程约需60分钟(因酒精易燃的关系不宜以高温加热约55℃为宜)待酒精挥发完全再加温至摄氏55-70度,该干燥过程约需370-400分钟,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干燥温度,以免破坏维生素成份,在加热干燥过程中每30分钟须搅拌一次使得内部均匀干燥;
7.经烘焙后的茶粉利用不同网目筛网筛选成适当颗粒的粉末,再加入(a)Primojel崩散剂,(b)AD101结合剂,(C)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其加入比例分别为2%、2%、1%。
所述Primojel崩散剂为一种淀粉的衍生物,遇水瞬间溶解并可帮助纤维膨胀约5-10倍,以使人体食用后容易消化吸收;所述的AD101结合剂为二氧化硅 Silicon dioxide(SiO2)防水剂,其作用是可使茶粉的结合程度更佳且具有阻绝外界空气及细菌的作用;所述的硬脂酸镁为一润滑剂使成型时外表光滑而不与机器模具沾粘。
8.打锭将每颗茶锭的重量控制为约300毫克,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一般食用茶锭具有高浓度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的纤维素及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其不论素材茶叶的选择加工烘焙皆有特殊的方式外,最特异者则在于造粒,打锭的程序既要保存原有风味且不使营养成份消失而能易于人体所接受吸收,其过程如溶剂的选择,赋形剂、崩散剂、结合剂、硬脂酸镁等的施用皆有其特长为一再试验所得的最佳方式,而非一般简单制程。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茶锭不但为一种可方便携带,且粉末结合,可为胃及食道所接受并适当的予以吸收及排泄出来,又可保有原茶叶具有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甚至可添加其他的调味营养剂食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其主要是将茶叶原料经过适当的制茶过程再予以制成茶锭,其特征在于以烘焙过的茶叶经[切碎]及[研磨]的步骤将茶叶磨成细茶末,经磨粉后的茶叶再在摄氏70-80度的温度予以干燥,以去除不必要的水份,此时再加入适量的赋形剂,使其易定型再加以搅拌经由颗粒机挤压成条状颗粒;由于条状颗粒仍为潮湿物质,故再以烘焙一次以再次蒸发水份;条状颗粒再经由筛网筛选成适当原料,加入崩散剂,结合剂,润滑剂,使成型后的茶锭易于消化,且外表光滑容易脱模;经由打锭机机器加工后,即为可为人体使用的茶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茶叶必须选用高品质的嫩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茶叶可适当加入蕃石榴或人参等天然营养物,可得一品质品味极佳的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过程中,除原料外,可适当加入蕃石榴或人参等添加物,所述的添加物皆在高温的蒸气下杀菌,再经过摄氏40-50度通风干燥30分钟处理,再经研磨成粉末后加入原料中充分混合以制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散剂的加入可使粉状的茶叶具有足以令人体肠胃及食道接受的程度,Primojel崩散剂、AD101结合剂以及硬脂酸镁的加入比例分别为2%、2%、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茶叶制成锭状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选用较易于吸收的嫩叶在最佳的温度及湿度下处理后,再经由制茶过程(如萎调、发酵、釜炒、烘焙等)加工程序予以处理后,运用本发明的制锭过程将其制成易于携带及易于吸收的锭状。于其制锭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天然物(如蕃石榴或人参等)以成为高纤维营养价值及多口味变化的保健食品。
文档编号A23F3/00GK1069857SQ91108550
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5日
发明者高清脑 申请人:协兴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