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片快速去涩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68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柿片快速去涩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品的加工方法。
柿子为柿科植物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啖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中国柿资源非常丰富,鲜柿熟后存放时间很短就烂,熟的时间也很快,因而难以存放和运输,以至绝大部分都烂在山野乡村。中国传统柿子制法只限于农户使用,难以工业化生产。《中药大辞典》记载,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纳瓮中待生白霜乃取出,即柿饼。自然晾晒法约需56天左右,在晒的过程中多元酚自然氧化,去涩。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工业化进行,而且因日晒夜露不太卫生。
日本专利JP60234544“柿的涩味被除法”(申请日1984年5月7日),公开了一种“加入乙醇和碱到一个装有柿子的密闭容器中,密封存放去涩”的方法,例如取10公斤柿加80克干冰(固体二氧化碳)100毫升30%的乙醇,和50%克碳酸氢钠粉,包装密闭,存放三天即可祛涩。该法所用物质种类较多,所需时间仍然较长,故而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柿子制成品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使之具有能工业化生产,且去涩时间短,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为取鲜柿或青柿,切成片状或条状,放入密闭容器,使容器内充入汽化或雾状的乙醇,然后调整容器内温度在38—42℃,保持温度密闭存放。
上述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片状或条状的柿子放入负压容器内,充入汽化或雾状的乙醇后恢复常压,然后保温密闭存放。
上述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负压为700mmHG。
上述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容器内的乙醇含量为0.001—0.008%。
本发明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的机理柿内涩素系多元酚衍生物(丹宁类),溶于碱水,易氧化、聚合。与涩素伴存有涩素水解酶,如果柿细胞受损,酶即释放出,导至涩素的酶解,如果同时给予酶激活条件,及化学能即可达到快速去涩的目的,本发明旨在生造成伴有酶的释放,激活酶的活性促进酶解去涩。本发明仅用乙醇一种物质,但以汽化或雾化兖入容器内与柿与接触,故而有良好的去涩效果,可以在26小时左右达到完全去涩,随后柿片即可进入糖化工艺,制成柿片制成品,常年存放和食用。
在密闭容器中先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使柿片中的空气渗出,然后再充入乙醇,加快乙醇对柿片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缩短去涩的时间,真空度越高,去涩时间越短。当真空为700mmHG时,去涩时间可缩短到16小时。
乙醇在容器中的含量以0.001—0.008%为宜,低于0.001%则去涩的时间和效果不好,高于0.001%即可有较好的效果,但高于0.008%效果并无明显增好,故以0.001—0.008%为宜。
例如取鲜或青柿,纵向切成片状或条状),柿片立即置于真空室内,减压除去室内空气,真空度达700mmHG,真空条件下喷雾95%乙醇,使醇含量达0.002%,升至常压,升温至39℃,保温闭存16小时,即去尽柿片涩味。
本发明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与传统和现存的工艺相比,具有可以工业化生产,去涩时间短,所用物质少,成本低廉之优点,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的柿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对于老、少、边、贫地区的经济开发具有特殊的意见。
权利要求
1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鲜柿或青柿,切成片状或条状,放入密闭容器,使容器内充入汽化或雾状的乙醇,然后调整容器内温度在38—42℃,保持温度密闭存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片状或条状的柿子放入负压容器内,充入汽化或雾状的乙醇后恢复常压,然后保温密闭存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负压为700mmHG。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其特征在于容器内的乙醇含量为0.001—0.008%。
全文摘要
柿片快速去涩工艺,取鲜柿或青柿,切成片状或条状,放入密闭容器,使容器内充入汽化或雾状的乙醇,然后调整容器内温度在38-42℃,保持温度密闭存放。本发明仅用乙醇一种物质,但以汽化或雾化充入容器内与柿片接触,故而有良好的去涩效果,可以在26小时左右达到完全去涩,随后柿片即可进入糖化工艺,制成柿片制成品,常年存放和食用。
文档编号A23L1/015GK1125051SQ94119279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0日
发明者谭文界, 陈世凤 申请人:谭文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