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泡米酒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49239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泡米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精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汽泡米酒及生产方法。
现有啤酒一般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为辅料,通过麦芽中酶类糖化及外加酶的辅助糖化,把原料中淀粉转化成可供啤酒酵母发酵所需的糖份,所制啤洒含二氧化碳气体,能起泡,但不具黄酒的营养和风味;现有米酒一般不含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起泡,也没有白酒那样清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泡米酒及其生产方法,该米酒含二氧化碳气体,清澈透明,具有黄酒的营养和风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汽泡米酒是用大米糖化、发酵、过滤和勾兑所得的含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米酒,米酒中含二氧化碳气体量为0.15%-0.5%(w/w)。其酸度小于或等于0.45g/100mL,以琥珀酸计。
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是按每千克大米用2-2.7kg酿造用水、0.75-0.8mL耐高温a-淀粉酶(国产)、0.7-0.72g石膏放入糊化锅中搅拌升温至50℃,再投入粉碎的大米2250kg,继续搅拌逐步升温至100℃,保温30分钟,然后用酿造用水和盘管冷却水降温至62℃,加入350mL中性蛋白酶(NoVo)、11.25kg糖化酶(国产)、1000mL磷酸,500mL甲醛搅拌,保温至糖化完全(碘试基本不变色),再逐步升温至76℃,得糖化醪液。
在过滤槽中放稻壳,用热水浸洗后,泵入糖化醪液搅拌均匀,开始过滤所得混浊糖液回流过滤槽,待过滤的糖液透明后入煮沸锅蒸发。过滤槽内糟面露出3/4时,用洗槽热水洗糟。
用洗糟水调节煮沸锅内的糖液浓度至18°Bx,加入100kg白砂糖,用内加热器加热蒸发30分钟,加硅藻土1.5kg,最终糖液浓度控制在19°Bx,PH值用磷碳控制在5.2-5.4,送入澄清槽澄清后,用薄板冷却器冷却至20℃,在薄板冷却器出口管道处送入无菌空气,使糖液含氧量达到6-8mg/L,装入发酵罐,20℃保温。
按大米进料量的5/万添加活化后的黄酒活性干酵母于繁殖槽中,通风供氧于糖液,20℃保温30-40小时后泵入发酵罐,保持发酵罐内品温20℃19天,第6天开始封罐,自然升压至2kgf/cm2并排气保持2kgf/cm2,第20天开始降温至5℃,罐压保持在1.5-2kgf/cm2,压力1.5kgf/cm2,5℃保持一天,再降温至0℃,保持15天降压至0.8-1.0kgf/cm2,得到发酵酒液,最后用纯净水勾兑,用硅藻土过滤,过滤浊度控制在1EBC以下。罐装酒瓶的酒温控制在-0.5℃-3℃。过滤槽中稻壳用量为大米原料重量的1/9-1/11。薄板冷却器冷却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汽泡米酒含有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黄酒的营养和风味,幽雅清香,鲜甜爽口,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
实施例将酿造用水4500kg、耐高温a-淀粉酶1750mL(国产)、石膏1600g投入糊化锅中,搅拌升温至50℃,投入经粉碎的大米2250kg,继续搅拌升温15分钟至70℃,保温10分钟,再升温35分钟至100℃,保温30分钟,然后用盘管冷却水和添加酿造用水1500kg的方法,降温20分钟至62℃,再搅拌加入中性蛋白酶(NoVo)350mL、As3.4309糖化酶(国产)11.25kg、磷酸1000mL、甲醛500mL,保温60-90分钟至糖化完全(碘试基本不变色),然后升温15分钟至68℃,保温10分钟,再升温10分钟至76℃,得糖化醪液。
在过滤槽中放稻壳230kg,用85℃以上的水浸洗三次,再泵入糖化酵液搅拌,使稻壳与糖化醪液混合均匀,开始过滤的混浊糖液回流过滤槽,待过滤的糖液透明后入煮沸锅,过滤槽内糟面露出3/4时,用1吨洗槽水第一次洗糟,第一次洗糟液与过滤的透明糖液一起入煮沸锅,第二次、第三次洗糟水留作下一料的酿造用水。
用洗槽水调节煮沸锅内过滤的透明糖液浓度至18°Bx左右,加入100kg白砂糖,用内加热器加热蒸发30分钟,添加硅藻土1.5kg左右,用于吸附沉降蛋白颗粒,最终糖液浓度控制在19°Bx左右,用磷酸调节糖液的PH值至5.2-5.4,送入澄清槽待50分钟后,用薄板冷却器冷却至20℃(糖液出口品温),在薄板冷却器出口管道处泵入无菌空气,使糖液含氧量达到6-8mg/L,装入发酵罐,20℃保温,每罐进料80吨左右。
按大米进料量的5/万添加活化后的耐较高渗透压的宜昌黄酒活性干酵母于繁殖槽中,通风供氧,20℃保温30-40小时后泵入发酵罐,保持发酵罐品温20℃19天,第6天开始封罐,自然升压至2kgf/cm2,排气保持2kgf/cm2,第20天开始降温,2天降至5℃,罐压保持在1.5-2kgf/cm2,温度为5℃保持一天,再降温2天至0℃,保持15天后降压至0.8-1.0kgf/cm2,两天后用纯净水勾兑,用硅藻土过滤,过滤浊度控制在1.0FBC以下,最后灌装、杀菌。
权利要求
1.汽泡米酒,其特征是用大米糖化、发酵、过滤和勾兑所得的米酒中含有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泡米酒,其特征是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为0.15%-0.5%(w/w)。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泡米酒,其特征是以琥珀酸计,酸度小于或等于0.45g/100mL。
4.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a、按每千克大米用2-2.7kg酿造用水、0.75-0.8mL耐高温a-淀粉酶(国产)0.7-0.72g石膏放入糊化锅中搅拌升温至50℃,再投入粉碎的大米2250kg,继续搅拌逐步升温至100℃,保温30分钟,然后用酿造用水和盘管冷却水降温至62℃,加入350mL中性蛋白酶(NoV)、11.25kg糖化酶(国产)、1000mL磷酸、500mL甲醛搅拌,保温至糖化完全,再逐步升温至76℃,得糖化醪液;b、在过滤槽中放稻壳,用热水浸洗后,再泵入糖化醪液搅拌均匀,开始过滤所得混浊糖液回流过滤槽,待过滤的糖液透明后泵入煮沸锅;c、过滤槽中糟面露出3/4时用热水洗糟,用洗糟水调节煮沸锅内的糖液浓度至18°Bx,加入100kg白砂糖,用内加热器加热蒸发30分钟,加硅藻土1.5kg,最终糖液浓度控制在19°Bx,PH值用磷酸控制在5.2-5.4,送入澄清槽澄清后,用薄板冷却器冷却至20℃,在薄板冷却器出口管道处送入无菌空气,使糖液含氧量达到6-8mg/L,装入发酵罐,20℃保温;d、按大米进料量5/万添加活化后的黄酒活性干酵母于繁殖槽中,通风供氧于糖液,20℃保温30-40小时后泵入发酵罐,保持发酵罐内品温20℃19天,第6天开始封罐,自然升压至2kgf/cm2排气保持2kgf/cm2,第20天开始降温至5℃,罐压保持在1.5-2kgf/cm2,压力1.5kgf/cm2,5℃保持一天,再降温至0℃,保持15天后降压至0.8-1.0kgf/cm2,得到发酵酒液,最后用纯净水勾兑。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用硅藻土过滤,过滤浊度控制在1EBC以下。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灌装酒温控制在-0.5℃-3℃。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过滤槽中稻壳用量为大米原料重量的1/9-1/11。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泡米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薄板冷却器冷却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精饮料及生产方法,将水、耐高温淀粉酶、石膏、大米按比例放入糊化锅,搅拌升温至100℃糊化,然后加水、冷却至62℃,按比例加中性蛋白酶、糖化酶、磷酸、甲醛糖化得糖化醪液,糖化醪液过滤后泵入煮沸锅,加白砂糖,加热蒸发,最终控制糖液浓度在19°Bx,pH值用磷酸调节在5.2—5.4,送入澄清槽澄清后用冷却器冷却至20℃,并送入无菌空气,使糖液含氧量达到6—8mg/l,装入发酵罐20℃保温,按大米进料量5/万加活化的黄酒活性干酵母于繁殖槽中,20℃保温30—40小时后泵入发酵罐,控温控压发酵,再勾兑、过滤、灌装。
文档编号C12G3/02GK1201820SQ9710699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5日
发明者朱坚, 李黄平, 陆永平, 方祖龙, 陆向东, 郁建辉, 陆建中, 季建新, 万平 申请人:启东酒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