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924093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紫莖泽兰拉丁文名为Eupatorium adenophorum,属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南等地。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到哥斯达黎加一带,因其繁殖力和破坏性极强,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入侵物种。人们试图单独或综合应用人工、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措施对其进行防除,但收效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1)人工防除:该方法目前只在经济林木区,农田、果园和草地等管理比较精细的生态区实施,对于管理比较粗放且面积巨大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紫茎泽兰的人工防除基本无法实现;2)物理防除:该方法必须借助大型机具进行操作,而大型器械往往没法清除狭窄、陡峭地段的紫茎泽兰植株;3)化学方法:只有用灭生性、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如草目膦等),才对紫茎泽兰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而这类除草剂的使用不但降低本地生物多样性而且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4)生物防除:利用生命力较强的禾本科牧草(如狗芽根)、病原真菌(如,泽兰尾孢菌、飞机草链格孢菌、飞机草绒孢菌)、天敌昆虫(如泽兰实蝇、旋皮天牛)等生控因子干扰和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但其防控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这些生控因子的控制效率不够高,且这些方法都涉及到高昂的人工成本。相比之下,紫茎泽兰的生物控制措施具有经济、安全、效果持久等优点,因此,开发更加高效的紫茎泽兰生物控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本地昆虫可能会对紫茎泽兰发生生理和行为方面的适应性进化而能够以紫茎泽兰为食。在我们近三年的调查中发现了东方行军蚁、以及刺蛾、尺蛾、卷蛾、夜蛾类的多种昆虫都取食紫茎泽兰,黑银纹夜蛾拉丁文名为Scle1geniajessica(Butler, 1878)是其中取食比较普遍的一种。
[0004]黑银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黑银纹夜蛾属杂食昆虫。其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其中,只有幼虫期取食植物嫩叶、嫩茎和成熟叶片,并且,取食量随幼虫龄期增加而大幅度增大,低龄幼虫取食叶片呈小亮斑、小孔洞或大的孔洞,高龄幼虫能将除主叶脉外的整个叶片和嫩茎吃光。黑银纹夜蛾幼虫也取食紫茎泽兰的嫩茎和叶片,并能在紫茎泽兰植株上完成它的生活史。2014年6-8月,分别在10株紫茎泽兰和10株甘蓝上接60头3龄的黑银纹夜蛾幼虫,每株6头虫,结果发现,5%左右的幼虫能在紫茎泽兰上化蛹,10%的蛹能成功羽化为成虫。但接到紫茎泽兰上的黑银纹夜蛾幼虫期较一般延长,在紫茎泽兰上19±2天,在甘蓝上9±1天。我们推测,开发黑银蚊夜蛾作为紫茎泽兰的生控因子具有较大的潜力。
[0005]当前鳞翅目幼虫的饲养中存在成本高、死亡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比如,一般半人工饲料需要添加琼脂作为饲料凝固剂,因琼脂的价格高而导致饲料成本偏高。新制成的半人工饲料含水量因素对幼虫成活率影响较大,含水量过高,初孵幼虫很容易粘附其上而死亡;含水量过低,饲料板结,幼虫因不能正常取食而死亡。通过相关资料检索查询,迄今为止,未见黑银纹夜蛾人工饲养方面的研究报道。由于室内外控制实验需要一定批量发育整齐的黑银纹夜蛾幼虫,而这样的幼虫只有通过人工饲养获得,因此,本课题组经过多次的试验研究,成功研发了黑银纹夜蛾半人工饲料,其配方及调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0007]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组分:新鲜甘蓝叶7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新鲜鸡蛋105g、坏血酸白糖2g、白糖30g、山梨酸5g、土霉素lg、玉米杆粉I O g、水250ml。
[0008]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玉米杆粉采用成熟玉米植株,去除植株根部、梢部以及叶片、包叶和节间,烘干粉碎备用。
[0010](2)购买饱满的玉米和大豆烘干粉碎备用。
[0011](3)田间选取长势良好的甘蓝植株,采摘健全功能叶片,洗干净备用。
[0012](4)分别称取玉米杆粉1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装入容器A中。
[0013](5)分别称取去壳新鲜鸡蛋105g,白糖30g,山梨酸5g, 土霉素Ig,抗坏血酸2g,洗干净的新鲜甘蓝叶70g,装入榨汁机B中,并加冷开水10ml打成浆糊状,倒入容器A,再用150ml冷开水清洗榨汁机B后倒入容器A,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250ml的罐头瓶,每瓶100-150g。
[0014](6)装有饲料的罐头瓶隔水蒸15min,待其稍冷后加盖放到4°C冰箱保存备用。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饲料配方中添加的玉米秸杆粉有较强的吸水性和持水性,能很好地解决饲料中的水分问题。从而保证:1)初孵幼虫因体小幼嫩,容易粘附在饲料和瓶壁上而死亡的问题,大大降低初孵幼虫的死亡率;2)饲料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饲养成本低。饲料原材料,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且制作方法简便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做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商品。
[0018]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包括以下各组分:新鲜甘蓝叶7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新鲜鸡蛋105g、坏血酸白糖2g、白糖30g、山梨酸5g、土霉素lg、玉米杆粉10g、水 250ml ο
[0019]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I)玉米杆粉采用成熟玉米植株,去除植株根部、梢部以及叶片、包叶和节间,烘干粉碎备用。
[0021](2)购买饱满的玉米和大豆烘干粉碎备用。
[0022](3)田间选取长势良好的甘蓝植株,采摘健全功能叶片,洗干净备用。
[0023](4)分别称取玉米杆粉1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装入容器A中。
[0024](5)分别称取去壳新鲜鸡蛋105g,白糖30g,由梨酸5g, 土霉素Ig,抗坏血酸2g,洗干净的新鲜甘蓝叶70g,装入榨汁机B中,并加冷开水10ml打成浆糊状,倒入容器A,再用150ml冷开水清洗榨汁机B后倒入容器A,充分揽拌均匀后,装入250ml的罐头瓶,每瓶100-150g。
[0025](6)装有饲料的罐头瓶隔水蒸15min,待其稍冷后加盖放到4°C冰箱保存备用。
【主权项】
1.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组分:新鲜甘蓝叶7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新鲜鸡蛋105g、坏血酸白糖2g、白糖30g、山梨酸5g、土霉素lg、玉米杆粉 1gdjC 250ml。2.—种权利要求1所述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杆粉采用成熟玉米植株,去除植株根部、梢部以及叶片、包叶和节间,烘干粉碎备用。 (2)购买饱满的玉米和大豆烘干粉碎备用。 (3)田间选取长势良好的甘蓝植株,采摘健全功能叶片,洗干净备用。 (4)分别称取玉米杆粉1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装入容器A中。 (5)分别称取去壳新鲜鸡蛋105g,白糖30g,山梨酸5g,土霉素Ig,抗坏血酸2g,洗干净的新鲜甘蓝叶70g,装入榨汁机B中,并加冷开水10ml打成浆糊状,倒入容器A,再用150ml冷开水清洗榨汁机B后倒入容器A,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250ml的罐头瓶,每瓶100_150g。 (6)装有饲料的罐头瓶隔水蒸15min,待其稍冷后加盖放到4°C冰箱保存。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银纹夜蛾室内饲养半人工饲料,包括以下各组分:新鲜甘蓝叶70g、玉米粉70g、大豆粉70g、新鲜鸡蛋105g、坏血酸白糖2g、白糖30g、山梨酸5g、土霉素1g、玉米杆粉10g、水250ml。本发明饲料配方中添加的玉米秸秆粉有较强的吸水性和持水性,能很好地解决饲料中的水分问题。从而保证:一、初孵幼虫因体小幼嫩,容易粘附在饲料和瓶壁上而死亡的问题,大大降低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二、饲料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饲养成本低,饲料原材料,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且制作方法简便易行。
【IPC分类】A23K1/18, A23K1/14, A23K1/16
【公开号】CN104957380
【申请号】CN201410756051
【发明人】牛燕芬, 陈武荣, 光映霞, 韩丽, 刘春丽, 陈泽斌
【申请人】昆明学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