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红茶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03793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过多或者过少都直接影响枣红茶的品质。
[0034]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在温度为130_170°C下烘干7_15分钟,提香4_6小时。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12小时至叶片柔软;
[0038]b.回鲜还阳:将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10,煎煮1.5小时制得红枣调味汁,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10分钟;
[0039]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枣树芽含水量为50% ;
[0040]d.揉捻发酵:加入接种量为0.5%的酵母粉在温度为25 °C,相对湿度70%下,揉捻1.5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60% ;在温度为130°C下烘干7分钟,提香4小时。
[0041]实施例二
[0042]本实施例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18小时至叶片柔软;
[0044]b.回鲜还阳:将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20,煎煮2.5小时制得红枣调味汁,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30分钟;
[0045]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枣树芽含水量为70% ;
[0046]d.揉捻发酵:加入接种量为1 %的酵母粉在温度为40 °C,相对湿度85%下,揉捻2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90% ;在温度为170°C下烘干15分钟,提香6小时。
[0047]实施例三
[0048]本实施例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15小时至叶片柔软;
[0050]b.回鲜还阳:将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15,煎煮2小时制得红枣调味汁,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20分钟;
[0051]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枣树芽含水量为65% ;
[0052]d.揉捻发酵:加入接种量为0.7%的酵母粉在温度为35 °C,相对湿度75%下,揉捻1.8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80% ;在温度为150°C下烘干10分钟,提香5小时。
[0053]实施例四
[0054]本实施例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14小时至叶片柔软;
[0056]b.回鲜还阳:将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12,煎煮2.2小时制得红枣调味汁,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28分钟;
[0057]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枣树芽含水量为55% ;
[0058]d.揉捻发酵:加入接种量为0.6%的酵母粉在温度为35 °C,相对湿度80%下,揉捻1.6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85% ;在温度为160°C下烘干13分钟,提香5.5小时。
[0059]实施例五
[0060]本实施例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17小时至叶片柔软;
[0062]b.回鲜还阳:将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18,煎煮1.8小时制得红枣调味汁,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30分钟;
[0063]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枣树芽含水量为68% ;
[0064]d.揉捻发酵:加入接种量为0.9%的酵母粉在温度为40 °C,相对湿度85%下,揉捻
1.5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65% ;在温度为140°C下烘干13分钟,提香4.5小时。
[006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至叶片柔软; b.回鲜还阳: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 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 d.揉捻发酵:将步骤c中的枣树芽揉捻后发酵; e.烘干提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萎凋时间为12-18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干红枣或/和鲜枣煎煮浸提制得红枣调味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红枣或/和鲜枣与水的重量比为1:10-20,煎煮1.5-2.5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红枣调味汁浸泡10-30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率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萎凋走水至率树芽含水量为50-7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加入酵母粉揉捻至枣树芽茶坯为条索紧褶,细胞损伤率为60-9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温度为25-40°C,相对湿度70-85%下,揉捻1.5?2小时,然后恒温恒湿发酵至叶色呈红色。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酵母粉的接种量为0.5-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在温度为130-170°C下烘干7-15分钟,提香4-6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枣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萎凋:将新鲜的枣树芽在室温下自然萎凋至叶片柔软;b.回鲜还阳:将萎凋后的枣树芽于红枣调味汁中浸泡;c.萎凋走水:将浸泡后的枣树芽摊放晾干至叶片呈暗绿色;d.揉捻发酵:将步骤c中的枣树芽揉捻后发酵;e.烘干提香;以枣树芽头为原料制作出果香味浓郁,滋味香甜,口感极好的枣红茶,且无农药残留。
【IPC分类】A23F3/14
【公开号】CN105360434
【申请号】CN201510904317
【发明人】黄英, 肖海兵, 侯旭杰, 张锐利, 宋丽军, 牛希跃, 司辉清, 覃旋, 伍志阳
【申请人】塔里木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