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5466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普洱茶特殊的汤色和味道和它的发酵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普洱茶的生产多为手工制作,其发酵工序是将茶叶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辅以简单设备进行发酵。以上发酵工序主要存在下述不足之处:其一,地面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多,不但会影响茶叶的发酵效果,也给产品留下食品安全隐患;其二,人工发酵还存在洒水(湿度)和加热(温度)不均匀,造成发酵不均匀,容易出现同一处理批次的茶叶的品质差异较大的情况;其三,人工发酵是依靠个人经验对茶叶进行处理的,这就容易产生不同批次的茶叶生产品质差异巨大,产品同一性较差,产品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其四,人工发酵常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符合条件的天气时才能进行茶叶的生产。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许多普洱茶发酵装置。然而,现有的发酵装置通常包括发酵室以及装配于该发酵室内的茶叶盛放架、供湿供热系统、温湿度检测器,茶叶放置在茶叶盛放架上,根据温湿度检测器检测发酵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数据为依据控制发酵装置的运行,使得发酵室内达到一定的发酵条件。现有的发酵装置的改进大多仅是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来提高普洱茶的发酵效率,而往往忽略了普洱茶中微生物的繁殖作用,导致现有普洱茶的发酵效率仍然不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繁殖环境的普洱茶或黑茶的发酵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以克服现有的普洱茶发酵装置中厌氧菌繁殖慢,导致发酵效率不高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包括一发酵室,该发酵室为真空或充惰性气体的发酵室。
[0007]上述发酵室内设有主架体、控制机构、至少一组的装配于主架体上的发酵组、提升机构和温湿度检测器。上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该发酵装置的运行,发酵组包括分别联接上述控制机构的发酵输送带、加热机构、气雾机构以及盖布机构。该发酵输送带用于放置/输送茶叶。该提升机构装配于主架体上,提升机构用于将发酵输送带输出的茶叶提升至发酵输送带的输入端。该加热机构用于加热茶叶。该盖布机构包括盖布以及驱动机构,盖布设于该气雾机构的正上方,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布覆盖/离开发酵输送带上的茶叶。该气雾机构为茶叶加湿。该温湿度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该发酵输送带上的茶叶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检测器与控制机构联接。
[0008]上述发酵室侧壁设有一抽气孔,该抽气孔通过一管道连接一真空泵,该真空泵与上述控制机构联接。
[0009]上述发酵组还包括转移机构,该转移机构包括转移输送带和转移电机,转移电机用于驱动该转移输送带正向/反向旋转,转移输送带用于将上述发酵输送带输出的茶叶转移至提升机构。
[0010]上述提升机构的输出端设有接茶机构,该接茶机构包括一体连接的接茶斗和卸茶斗,接茶斗设于提升机构输出端的正下方,接茶斗的底部设有振动器,卸茶斗的出茶口设于上述发酵输送带进茶端的正上方。
[0011]上述发酵输送带的进茶端设有匀料棒,匀料棒作定轴正向或者反向旋转;该匀料棒沿发酵输送带宽度方向布置,匀料棒周面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齿排,齿排的齿端向外朝向。优选匀料棒沿发酵输送带上的茶叶输送方向逆向拨动茶叶,该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茶叶摊平效果。
[0012]上述发酵输送带的进茶端呈由下向上倾斜状态。
[0013]上述发酵输送带包括输送层和返回层,上述加热机构设于该输送层和该返回层之间,上述温湿度检测器设于该输送层的正下方,温湿度检测器邻接该输送层。
[0014]上述气雾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固定装配于支架上的至少两个平行排布的气雾管,每一气雾管上呈线性地均匀布设有气雾孔。
[0015]上述盖布固定设于上述支架的顶面上,该支架上活动铰接有四个摆杆,上述驱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其中一个摆杆固定连接该摆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另外三个摆杆通过轴承座与上述主架体连接。
[0016]上述发酵输送带的输出端配设有打散机构。
[0017]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占.V.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发酵室采用真空或充惰性气体的发酵室,为普洱茶或黑茶中的微生物(厌氧菌)的繁殖创造优越的环境,厌氧菌大量繁殖,加快了普洱茶或黑茶的发酵速度,同时结合发酵装置内主架体、控制机构、发酵组、提升机构和温湿度检测器等部件,实现普洱茶或黑茶快速自动氧化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发酵过程,大大提高了普洱茶或黑茶的发酵效率,同时提高了茶叶的发酵品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发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发酵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发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方式一
[0024]参照图1、图2,黑茶或普洱茶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I以及装设于发酵室I内的主架体、控制机构、一组的装配于主架体上的发酵组11、提升机构12和温湿度检测器13。其中,发酵室I采用真空发酵室,该发酵室I的侧壁设有一抽气孔10,抽气孔10通过一管道20连接一真空泵21。上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该发酵装置的运行。发酵组11包括分别联接上述控制机构的发酵输送带14、加热机构15、气雾机构16、盖布机构17以及转移机构18。
[0025]上述发酵输送带14包括输送层141和返回层142,茶叶放置在该输送层141上,加热机构15设于该输送层141和该返回层142之间,加热机构15用于对输送层141上的茶叶进行加热。发酵输送带14的输送层141的输出端处配设有打散机构19,打散机构19用于将发酵输送带14输出的茶叶打散,使得茶叶得到翻动,茶叶的分布更为均匀。
[0026]该提升机构12装配于主架体上,提升机构12优选为输送带的结构。提升机构12用于将发酵输送带14输出的茶叶提升至发酵输送带14的输入端。提升机构12的输出端设有接茶机构121,该接茶机构121用于将茶叶均匀分散至上述发酵输送带14上。接茶机构121包括一体连接的接茶斗122和卸茶斗123,接茶斗122设于提升机构12输出端的正下方,接茶斗122的底部设有振动器124,在振动器124的振动下,茶叶逐步由接茶斗122移动至卸茶斗123中,卸茶斗123再将茶叶均匀输送至发酵输送带14上。
[0027]上述发酵输送带14的进茶端为由下向上倾斜状态。发酵输送带14的进茶端设有匀料棒141,匀料棒141作定轴正向或者反向旋转;该匀料棒141沿发酵输送带14宽度方向布置,匀料棒141周面上固定设有四个齿排142,四个齿排142的齿端均向外朝向设置。优选匀料棒141沿发酵输送带14上的茶叶输送方向逆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