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开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129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椰子开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椰子开孔器。
【背景技术】
[0002]椰汁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其成分与细胞椰子汁内液相似,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达到利尿消肿之效,椰肉及椰汁均有杀灭肠道寄生虫的作用,饮其汁可驱除姜片虫和绦虫,用之于临床,不仅疗效可靠,且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杀虫消疳食品,另外椰汁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生长激素、维生素和大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饮用,能益人气力,补充细胞内液,扩充血容量,滋润皮肤,具有驻颜美容作用。
[0003]但是,椰子本身具有非常坚硬的外壳,人们在饮用椰子汁前,需要用刀把椰子劈开,在这过程中,椰子汁会洒在地面或者衣服上,造成了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污染,且使用菜刀的过程中,极容易受伤。
[0004]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椰子开孔器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椰子开孔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椰子开孔器,包括底板、支撑架、夹紧板和固定在夹紧板上的手柄,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架底部,手柄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夹紧板位于底板上方,夹紧板上设有开孔装置,通过把椰子放置在底板上,摇动手柄即可使夹紧板上下运动,并带动夹紧板上的开孔装置往下移动,通过摇动手柄即可实现椰子开孔,省时省力。
[0007]其中,所述手柄上设有齿轮,支撑架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与齿轮大小相对应,通过转动夹紧板上的手柄,手柄上的齿轮与支撑架上的卡槽相配合,使得夹紧板在支撑架上下移动,根据需要,对不同大小的椰子进行夹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凹型的底座,凹型的底座使得椰子更牢固的放置在底板上,而不会在开孔的过程中左右晃动。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圆形,由于椰子底部一般为圆形,圆形的底座可以使得椰子更加好的固定在底板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孔装置为空心圆锥体,锥尖向下,空心圆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通过在空心圆锥体外部设有螺纹,使得空心圆锥体更容易进入椰子内部。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锥体底部设有取液孔,通过在空心圆锥体底部设有取液孔,使得椰子汁通过取液孔灌满空心圆锥体,人们只需要通过空心圆锥体即可饮用到椰子汁。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取液孔上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能有效的把椰子汁中的固体隔离,使人们能喝到纯净的椰子汁。
[0013]其中,所述过滤装置为滤网,通过滤网,能有效的把固体隔离,且滤网更换容易,清洗方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固定在取液孔内侧,通过把滤网固定在取液孔内侧,可以防止椰子开孔器在开孔时,高速转动对滤网造成伤害。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防滑层,由于在底板底部设有防滑层,使得椰子开孔器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桌子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通过摇动手柄,即可在椰子上开孔后,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0018](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由于在取液孔上设有过滤装置,可以有效的分离椰子汁内固体杂质,使椰子汁的口感更加好。
[0019](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可直接通过取液孔和空心圆锥体吸取椰子汁,有效的避免拔出椰子开孔器时,满溢的椰子汁洒到地面或者衣服上,造成污染和浪费。
[0020](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椰子开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I为底板,2为支撑架、3为夹紧板、4为手柄、5为空心圆锥体、6为取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椰子开孔器,包括底板1、支撑架2、夹紧板3和固定在夹紧板3上的手柄4,底板I固定在支撑架2底部,手柄4活动连接在支撑架2上,夹紧板3位于底板I上方,夹紧板3上设有开孔装置,通过把椰子放置在底板I上,摇动手柄4即可使夹紧板3上下运动,并带动夹紧板3上的开孔装置往下移动,通过摇动手柄4即可实现椰子开孔,省时省力。
[0027]其中,手柄4上设有齿轮,支撑架2上设有若干卡槽,卡槽与齿轮大小相对应,通过转动夹紧板3上的手柄4,手柄4上的齿轮与支撑架2上的卡槽相配合,使得夹紧板3在支撑架2上下移动,根据需要,对不同大小的椰子进行夹紧。
[0028]此外,在底板I上设有凹型的底座,凹型的底座使得椰子更牢固的放置在底板I上,而不会在开孔的过程中左右晃动。
[0029]在具体应用中,底座为圆形,由于椰子底部一般为圆形,圆形的底座可以使得椰子更加好的固定在底板I上。
[0030]其中,开孔装置为空心圆锥体5,锥尖向下,空心圆锥体5外部设有螺纹,通过在空心圆锥体5外部设有螺纹,使得空心圆锥体5更容易进入椰子内部。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空心圆锥体5底部设有取液孔6,通过在空心圆锥体5底部设有取液孔6,使得椰子汁通过取液孔6灌满空心圆锥体5,人们只需要通过空心圆锥体5即可饮用到椰子汁。
[0032]其中,取液孔6上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能有效的把椰子汁中的固体隔离,使人们能喝到纯净的椰子汁。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为滤网,通过滤网,能有效的把固体隔离,且滤网更换容易,清洗方便。
[0034]在具体应用中,滤网固定在取液孔6内侧,通过把滤网固定在取液孔6内侧,可以防止椰子开孔器在开孔时,高速转动对滤网造成伤害。
[0035]此外,底板I底部设有防滑层,由于在底板I底部设有防滑层,使得椰子开孔器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桌子上。
[0036]如图1-图2所示,底板I固定在支撑架2底部,夹紧板3位于底板I上方,夹紧板3上设有空心圆锥体5,空心圆锥体5底部设有取液孔6,取液孔6内侧设有滤网,手柄4固定在夹紧板3上,手柄4通过齿轮与支撑架2上的卡槽相连接,通过摇动手柄4,夹紧板3可在支撑架2上下移动,并在底板I上设有凹型的底座,用于固定椰子。
[0037]使用时,首先把椰子放置在底板I上的凹型的底座上,凹型的底座能有效的固定椰子,使得椰子待开口处对准空心圆锥体5,然后通过摇动手柄4,使得支撑架2上的夹紧板3向下移动,这时,空心圆锥体5慢慢进入椰子内,由于空心圆锥体5底部设有取液孔6,椰子汁通过取液孔6灌满空心圆锥体5,人们只需要把吸管插进空心圆锥体5内即可饮用椰子汁,且在灌满空心圆锥体5的过程中,椰子汁通过取液孔6内侧的滤网,能有效的把椰子汁中的固体物质隔离,当使用完毕后,逆向旋转手柄4,空心圆锥体5即可从椰子内部拔出,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在具体使用中,空心圆锥体5可拆的连接在夹紧板3上,人们可以根据椰子的大小或使用时间的长短,适时更换空心圆锥体5。
[0038]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架、夹紧板和固定在夹紧板上的手柄,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架底部,手柄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夹紧板位于底板上方,夹紧板上设有开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齿轮,支撑架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与齿轮大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凹型的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装置为空心圆锥体,锥尖向下,空心圆锥体外部设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锥体底部设有取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孔上设有过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固定在取液孔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底部设有防滑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椰子开孔器,该椰子开孔器,包括底板、支撑架、夹紧板和固定在夹紧板上的手柄,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架底部,手柄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夹紧板位于底板上方,夹紧板上设有开孔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只需通过摇动手柄,即可在椰子上开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椰子开孔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量生产。
【IPC分类】A23N5-03, A23N1-02
【公开号】CN204409525
【申请号】CN201420841650
【发明人】何涛
【申请人】何涛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