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22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片烟生产线中,梗线梗丝膨胀采用闪蒸膨化设备+隧道式烘梗丝机(中间用振动输送机联接)工艺配置对提高梗丝填充值、改善梗丝内在品质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的闪蒸膨化设备结构是在出料罩上部侧壁设有余汽抽吸管道和压空吹扫管,在出料罩内设有落料罩,余汽抽吸管道与落料罩之间设有过滤网,落料罩设有梗丝进料口,出料罩出口罩在振动输送机上。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闪蒸膨化设备,由于余汽由出料罩的Ф200mm余汽抽吸管道排出,该余汽抽吸管道排潮口位于出料罩一侧,余汽排放不畅,部分余汽滞留,极易形成冷凝水。出料罩积料的两个重点部位1、出料罩与振动输送机结合部及出料罩内壁。结合部是解决梗丝从闪蒸膨化设备落料罩输送到振动输送机的密封通道。从落料罩出来的高速运行的梗丝,冲击在振动输送机上反弹后向四周“飞溅”,造成严重的蒸汽和梗丝“跑、冒”,必须加装接合部密封解决这一问题。落料罩利用旋风分离原理,将汽、料进行了分离,由于落料高度不够,大部分梗丝从入料口旋转约180°后落下,落料区正好处于落料罩与振动输送机接合部,增加了两边积料。
由于受设备配置的影响,梗丝经闪蒸膨化设备膨化输送至振动输送机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水渍梗丝团。大量的大块水渍梗丝团进入烘梗丝工序,极易出现“烘不干”现象,形成严重质量隐患。同时高含水率梗丝也加大了烘梗丝机工序的脱水量,增大了烘梗丝机工作负荷,不利于梗丝内在质量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从闪蒸设备出料口处可以观察到大块水渍梗丝团,特别是连续生产5-6小时以上,情况尤其严重,产生大量不可用梗丝,加大梗丝过程损耗。
水渍梗丝团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设备内有大量冷凝水产生;二是设备内有较长时间的梗丝堆积,即设备积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汽不会滞留,不易形成冷凝水的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包括出料罩、余汽抽吸管道、落料罩,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设在所述的出料罩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为双口余汽抽吸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与所述的出料罩采用天圆地方管过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闪蒸膨化设备,将排余汽由侧面管口改为出料罩顶部排放,由单管口排放余汽改为双口排放余汽,顶部两方形排放口均为600mm*300mm,排放口面积较原管口增大了7倍,中间采用天圆地方管过渡连接。同时,适当加大了排潮风量和风速。这样余汽排放过程中全部是顺势上升排出,不需再在罩内回旋,消除了余汽滞留死角。另一方面也使罩内负压更加均衡,有利于余汽的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落料罩梗丝进料口旋转100°左右加装物料导流板,且所述的落料罩出口加装有延长管。梗丝减速后经物料导流板和延长管下落,大部分梗丝从出料口至90°位置落下,下落后正好处于振动输送机槽体中间位置,少部分飘落梗丝也不会下落至出料罩接合部,极大地减少了两边积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的效果(一)、出口水分稳定,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生产,趋势图上没有出现“尖峰”现象。
(二)、连续观察闪蒸膨化设备出口梗丝情况,极少发现大块水渍梗团。经测定,大块水渍梗丝团数量下降85%以上。
(三)、经对改进后梗丝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均达到或超过改进前指标。
(四)、保证设备连续生产,大大提高设备对工艺、质量的保证能力。由于不再需要每生产6小时搞一次保养,每天可缩短工作时间30分钟以上。同时梗丝生产流量适当提高,由原来的约1200kg/h提高到1300kg/h。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五)、大大降低了梗丝过程损耗。每减少一次闪蒸设备卫生清理,烘梗丝机产生不可回收用干头干尾梗丝14kg(12%水份折算)。由于设备内积料大减少,闪蒸膨化设备清理出来不可回收用梗丝由3-4桶减少至1/3桶,即由原来的约25kg减少至2.5kg,减少梗丝损耗22.5kg(按12%水分)。以上两项每年可减少梗丝损耗9271kg。同时正常设备保养按每天两次计算,每年可减少梗丝损耗11430kg。合计每年降低梗丝损耗约20吨。
(六)、使用该技术后,设备所消耗的蒸汽量每小时降低蒸汽消耗500kg,一天可节约用煤1.3-1.5吨。降低水电汽消耗,每年节约煤耗约300吨以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余汽不会滞留,不易形成冷凝水、不会产生积料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水渍梗丝团的因素,效果是理想的,解决了长期影响生产、工艺、质量的“老大难”问题。


图1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改进后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在出料罩10顶部设有双口余汽抽吸管道1,双口余汽抽吸管道1与出料罩10采用天圆地方管9过渡连接,在出料罩10上部侧壁设有压空吹扫管4,在出料罩10内设有落料罩6,双口余汽抽吸管道1与落料罩6之间设有过滤网5,落料罩6设有梗丝进料口2,出料罩10出口罩在振动输送机3上,落料罩6内壁表面竖直,落料罩6的排余汽口与梗丝的距离在现有基础上升200mm,在落料罩6梗丝进料口2旋转90°加装物料导流板7,且落料罩6出口加装有延长管8。
参见图1和图2,出料罩10顶部设有双口余汽抽吸管道1,顶部两方形排放口均为600mm*300mm,排放口面积较原管口增大了7倍,中间采用天圆地方管9过渡连接。同时,适当加大了排潮风量和风速。这样余汽排放过程中全部是顺势上升排出,不需再在罩内回旋,消除了余汽滞留死角。另一方面也使罩内负压更加均衡,有利于余汽的排放。
在落料罩6梗丝进料口2旋转90°加装物料导流板7,落料罩6出口加装有延长管8,梗丝减速后经物料导流板7和延长管8下落,大部分梗丝从出料口至90°位置落下,下落后正好处于振动输送机3槽体中间位置,少部分飘落梗丝也不会下落至出料罩接合部,极大地减少了两边积料。
权利要求1.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包括出料罩(10)、余汽抽吸管道、落料罩(6),其特征是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设在所述的出料罩(1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与所述的出料罩(10)采用天圆地方管(9)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余汽抽吸管道为双口余汽抽吸管道(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落料罩(6)上梗丝进料口(2)旋转100°左右加装有物料导流板(7),且所述的落料罩(6)出口加装有延长管(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落料罩(6)上梗丝进料口(2)旋转100°左右加装有物料导流板(7),且所述的落料罩(6)出口加装有延长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余汽抽吸管道设在所述的出料罩(10)顶部。所述的落料罩(6)内壁表面竖直。所述的落料罩(6)的排余汽口与梗丝的距离在现有基础上升200mm。在所述的落料罩(6)上梗丝进料口(2)旋转100°左右加装有物料导流板(7),且所述的落料罩(6)出口加装有延长管(8)。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余汽不会滞留,不易形成冷凝水、不会产生积料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卷烟生产中用于梗线梗丝膨胀的闪蒸膨化设备,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水渍梗丝团的因素,效果是理想的,解决了长期影响生产、工艺、质量的“老大难”问题。
文档编号A24B5/00GK2904669SQ20052005255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刘晓务, 刘正明, 黄文生 申请人:长沙卷烟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