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热源棒的制造机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124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热源棒的制造机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热源片的热源棒的制造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源片被使用在作为香烟替代品的吸烟物品上。
背景技术
这种热源片可以通过将连续延伸的热源棒切断成每个规定长度而得到。例如特许第3472591号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热源棒包括将可燃性燃料材料成形成棒状的挤出成形品、包裹该挤出成形品的隔热卷筒纸,隔热卷筒纸是由玻璃纤维构成。
更详细地,挤出成形品在刚被如此制造出来后,也就是还在湿润状态,即柔软状态时被供给包装部,在该包装部通过隔热卷筒纸连续地包裹,制造成热源棒。之后,将燃料棒供给切断部,在该切断部被切断成每个规定长度,由此得到上述热源片。因此,热源片包括由挤出成形品的一部分构成的燃料芯部和包裹该燃料芯部的隔热外皮,隔热外皮由隔热卷筒纸的一部分构成。然后,上述热源片与其他结构要素组合,这些热源片及结构要素形成类似香烟的吸烟替代品。
上述热源片,即挤出成形品必须具有适合吸烟替代品的燃烧特性,因此,挤出成形品具有形成在其中央的通孔、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多个轴向槽,这些轴向槽在挤出成形品的周向上被间隔地配置。
热源片的隔热外皮必须确实地包裹热源芯部,防止热源芯部从吸烟替代品上脱落。因此,所述专利文献的制造机器具有分配辊。该分配辊配置在包装部的上游,在将隔热卷筒纸供给包装部前,在隔热卷筒纸上涂敷作为结合诱发剂的水。该涂敷水使作为隔热卷筒纸结合剂的果胶溶解,溶解的果胶作为结合剂具有将挤出成形品和隔热卷筒纸粘结的作用。具体地,分配辊沿隔热卷筒纸的纵向,在隔热卷筒纸上涂敷筋状的水,其结果,在隔热卷筒纸上形成由溶解果胶构成的轨道糊。
如前所述,挤出成形品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故在包装部上,当隔热卷筒纸包裹挤出成形品时,隔热卷筒纸的轨道糊能与轴向槽的一个吻合。此时,轨道糊不与挤出成形品的外周面接触,没有有效地起到作为结合剂具有的将挤出成形品和隔热卷筒纸粘结的作用。
当得到从在这种状况下制造出来的热源棒的热源片时,热源片因其燃料芯部与隔热外皮的粘结不好而成为不合格品,而组装了这样的热源片的吸烟替代品也成为不合格品。因此,不论不合格的吸烟替代品是在运输中,还是在消费者手中时,在对吸烟替代品的轴向所施加的冲击,会使得热源片的燃料芯部在其轴线方向上位移。这样的燃料芯部的位移,会导致燃料芯部从隔热外皮的一端即吸烟替代品的一端飞出,或导致在吸烟替代品内燃料芯部向与热源片相邻接的结构要素之间突出,而燃料芯部的飞出或突出会导致吸烟替代品的吸烟困难。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可以增加形成在隔热卷筒纸上的轨道糊的数量,或将各轨道糊的宽度拓宽。但是,这两种都是向隔热卷筒纸添加多量的水,故导致挤出成形品的外周面渗入水的量增多,使挤出成形品外面的硬度明显降低。
当挤出成形品被供给包装部时,仍是湿润的柔软状态,故挤出成形品的内部含有多量的水分,如在此之上还要向其内部渗入更多来自隔热卷筒纸的多量水的话,挤出成形品的外形形状将不能维持。其结果是,在由隔热卷筒纸包裹挤出成形品时或切断热源棒时,挤出成形品的轴向槽产生变形,或者轴向槽溃损堵塞。这种轴向槽的变形和溃损使得轴向槽的流路横断面面积大幅度减少,热源片不能具有所要求的燃烧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充分确保挤出成形品和隔热卷筒纸之间的粘结强度的同时能付与热源棒,即热源片所希望的燃烧特性的制造机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热源棒制造机器包括卷筒纸路径,其供给将隔热性纤维材料通过结合剂结合的隔热卷筒纸;包装部,配置在卷筒纸路径的下游,接受来自卷筒纸路径的隔热卷筒纸,并且在接受了隔热卷筒纸的单面上,还接受由可燃性材料构成且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的棒状挤出成形品,这些隔热卷筒纸和挤出成形品通过包装部时,由隔热卷筒纸将挤出成形品连续地包裹,形成热源棒;溶液喷出装置,在向包装部供给隔热卷筒纸前,向隔热卷筒纸的单面喷出结合剂的溶液,在单面上形成溶液的湿润带,湿润带在隔热卷筒纸的纵向上具有连续波形形状。
隔热卷筒纸的湿润带溶解隔热卷筒纸的结合剂,形成挤出成形品的结合剂即筋状的粘结区域。隔热卷筒纸包裹挤出成形品,其结果,在形成燃料棒时,上述筋状的粘结区域粘结隔热卷筒纸和挤出成形品。湿润带即筋状的粘结区域与挤出成形品的轴向槽交叉,同时向挤出成形品的周向延伸,故挤出成形品和隔热卷筒纸可强固地粘结,增加它们的粘结强度。因此,形成湿润带所需的溶液量为少量就可以,故可在充分确保挤出成形品的外面强度,确实地维持从热源棒得到的热源片的燃烧特性。
具体地说,溶液喷出装置包括振动器,其配置在卷筒纸路径的上方,且具有在横断所述卷筒纸路径的方向上振动的振动部件;喷嘴,其安装在振动部件上,用于向隔热卷筒纸喷出溶液;供给源,其向喷嘴供给所述溶液。优选地是,振动器是能独立调整振动部件的振幅及振动数的空气振动器。
喷嘴是贯通所述振动部件并安装在该振动部件上的挠性喷嘴,该挠性喷嘴具有通过振动部件的振动在横断卷筒纸路径的方向上往返运动的前端。
在沿卷筒纸路径供给隔热卷筒纸时,喷嘴通过振动器的振动部件在隔热卷筒纸的横向上往返动作,同时向隔热卷筒纸的单面喷出溶液,由此在隔热卷筒纸上形成上述湿润带。该湿润带的振幅及波长由振动部件的振动数、振动宽度、隔热卷筒纸的移动速度决定。
波形形状的湿润带容易通过隔热卷筒纸的移动和振子的振动的组合形成,另外,挠性喷嘴的使用通过将从溶液供给源延伸来的管路和挠性喷嘴相连接来简单地实现。
上述的制造机器,还包括供给路径,其能向包装部供给纸质卷筒纸,纸质卷筒纸与隔热卷筒纸同时包裹所述挤出成形品。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源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其分别向包装部供给由可燃性材料构成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的棒状挤出成形品,以及通过结合剂结合了隔热性纤维材料的隔热卷筒纸,且在所述隔热卷筒纸的单面上重叠挤出成形品;第二工序,其在这些隔热卷筒纸及所述挤出成形品通过所述包装部时,由隔热卷筒纸将挤出成形品包裹,形成热源棒;第三工序,其在向包装部供给隔热卷筒纸过程中,向隔热卷筒纸的所述单面喷出所述结合剂的溶液,在所述单面上形成溶液的湿润带,湿润带在所述隔热卷筒纸的纵向上具有连续波形形状。
第三工序使用向隔热卷筒纸喷出所述溶液的喷嘴,在向包装部供给隔热卷筒纸时,喷嘴的前端在横断所述隔热卷筒纸方向上往返运动。第一工序还包括向包装部供给纸质卷筒纸的工序,纸质卷筒纸与隔热卷筒纸同时包裹所述挤出成形品。


图1是表示一实施例制造机器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图2是用于成形热源棒的挤出成形品的横剖面图;图3是热源棒(热源片)的端面图;图4是具有热源片的吸烟替代品的纵剖面图;图5是燃料芯部的推入阻力在实施例的热源片与比较例的热源片之间比较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一个测量推入阻力的测量装置的图;图7是热源片的通气阻抗在实施例与比较例间比较的曲线图;图8是用于说明通气阻抗的测量方式的图;图9是燃料芯部的推入阻力在两个实施例的热源片间比较的曲线图;图10是比较两个实施例的热源片的通气阻抗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所示的热源棒的制造机器具有卷筒纸路径2。卷筒纸路径2延伸至包装部4附近,且向包装部4供给隔热卷筒纸W。隔热卷筒纸W是玻璃纤维的无纺布,包括有使无纺布内的玻璃纤维互相结合的果胶等的结合剂,其从卷筒纸辊(未图示)沿卷筒纸路径2输出。
包装部4接受包括隔热卷筒纸W在内的棒状挤出成形品A及纸质卷筒纸P的供给。隔热卷筒纸W和挤出成形品A在包装部4的开始端,在纸质卷筒纸P上依次重叠。
挤出成形品A由可燃性混合物构成,被挤出成形机6制造,然后沿规定的引导路径被引导到包装部4。具体地,混合物包括作为燃料的碳粉、燃烧调节剂、烟草粉、结合剂及水等,通过混合这些材料得到。燃烧调节剂是由石墨、碳酸钙、碳酸钠等中的一种,或这些的组合构成。结合剂由藻酸铵、甲基纤维素、愈疮胶、果胶等中的一种,或这些的组合构成。
图2所示的是挤出成形品A的剖面形状。挤出成形品A具有在其中央形成的通孔B、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各6个的轴向槽Gb、Gs。这些轴向槽Gb、Gs在挤出成形品A的周向上以一定的间隔交错配置。由图2可知,轴向槽Gb的宽度比轴向槽Gs的宽度宽,轴向槽Gb的深度比轴向槽Gs的深度深。
挤出成形品A具有例如3~5mm的直径,挤出成形品A的周长与隔热卷筒纸W的宽度实质上相等。因此,隔热卷筒纸W能完全包裹挤出成形品A。纸质卷筒纸P具有比包裹了挤出成形品A的圆筒状隔热卷筒纸W的周长宽的宽度,纸质卷筒纸P在包裹圆筒状隔热卷筒纸W时,纸质卷筒纸P的两侧边缘经由作为结合剂的研磨糊互相重叠。
包装部4具有与香烟制造机器的包装部相同的结构。挤出成形品A和隔热卷筒纸W与纸质卷筒纸P同时通过包装部4内时,如图3所示,挤出成形品A被隔热卷筒纸W及纸质卷筒纸P包裹,其结果是形成了热源棒HR。
之后,热源棒HR在设置于包装部4的下游的切断部(未图示),被切断成每个规定长度,由此可以得到碳素质的热源片HC。
图4所示的是香烟式的吸烟替代品SC。该吸烟替代品SC包括,热源片HC、烟雾剂产生体(烟叶)AG及烟嘴(滤波器)FT,这些片、产生体及烟嘴在吸烟替代品SC的轴线方向上一线排列。
在吸图4的吸烟替代品SC时,热源片HC被点燃。从热源片HC产生的热加热烟雾剂产生体AG,由此从烟雾剂产生体AG产生烟状的烟雾剂。该烟雾剂通过烟嘴FT被吸入到吸烟者的口内。
在制造所述热源棒HR时,为了使挤出成形品A和隔热卷筒纸W互相充分的粘结,如图1所示,制造机器还具有溶液的喷出装置10。喷出装置10在向包装部4供给隔热卷筒纸W前,向隔热卷筒纸W喷出溶解隔热卷筒纸W的结合剂的溶液,具体的是水。
更详细地说,喷出装置10具有直线型的空气振动器12,空气振动器12配置在卷筒路径2的上方。空气振动器12具有圆筒状箱14、收容在该箱14内的活塞(未图示),活塞可以在箱14内沿该轴线方向,即,与卷筒纸路径2垂直的方向往返动作。
箱14的外面分别具有输入口16及排出口18。输入口16经由供给管路20与压缩空气的供给源22连接,供给管路20上从供给源22侧开始依次插入压力调整器24、压力计26及针状阀28。排气管路30从排出口18延伸,并且排气管路30具有向大气开放的前端。排气管路30上也插入有针状阀32。
从输入口16向所述空气振动器12内通过输入口16供给来自供给源22的压缩空气,通过排出口18排出来自空气振动器12的压缩空气,由此活基在一方向上往返动作即振动。活塞振动数及振幅根据输入口16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及从输出口18排出的压缩空气的排出速度决定。因此,活塞的振动数及振幅能通过压力调整器24、针状阀28、32独立调整。
空气振动器12的活塞上连接有振动棒34。振动棒34从空气振动器12突出,在卷筒纸路径2的上方横断卷筒纸路径2后而延伸。
振动棒34上安装有挠性喷嘴36。该挠性喷嘴具有前端,该前端向着卷筒纸路径2上的隔热卷筒纸W。从挠性喷嘴36的基端开始延伸有供水管路38,该供水管路38与水槽40连接。供水管路38上插入有齿轮泵等的调节泵42。调节泵42可吸入来自水槽40的水,然后将吸入的水以规定的喷出量从挠性喷嘴36向隔热卷筒纸W上喷出。
更详细地,挠性喷嘴36包括将供水管路38嵌入其基端的插孔部36a、从该插孔部36a一体延伸的针状部36b,针状部36b具有可挠性。振动棒34的前端部有孔,该孔使振动棒34贯通,孔的贯通方向是振动棒34的直径方向。挠性喷嘴36的针状部36b从上方插通振动棒34的所述通孔,由此挠性喷嘴36可安装在振动棒34上。
驱动空气振动器12,然后在振动棒34进行振动时,挠性喷嘴36的前端随着针状部36b的弯曲,同时追随振动棒34的振动,在隔热卷筒纸W的横向上往返运动。虽然挠性喷嘴36针状部弯曲,但还稳定接受来自调节泵42的一定量的水。因此,虽然挠性喷嘴36的针状部36b通过振动棒34的振动使挠性喷嘴36的前端往返运动,但可简单地使从调节泵42到挠性喷嘴36前端的水的供给路径具体化。
即使改变振动棒34的振幅或振动数,针状部36b很容易通过可挠性来对应该变更。
挠性喷嘴36还可起到阻止振动棒34与空气振动器12的活塞同时围绕其轴线旋转的中止作用。
在卷筒纸路径2上向包装部4供给隔热卷筒纸W时,所述振动棒34振动,然后从挠性喷嘴36的前端向隔热卷筒纸W喷出水。这样喷出的水渗入隔热卷筒纸W的上面,如图1所示,在隔热卷筒纸W上形成湿润带H。该湿润带H是沿隔热卷筒纸W的纵向连续画出的波状形状即正弦曲线。
湿润带H溶解隔热卷筒纸W中的果胶等的结合剂,形成所谓的粘结剂的涂敷区域。湿润带H的振幅根据振动棒34的振幅决定,湿润带H的波长根据隔热卷筒纸W的移动速度及振动棒34的振动数决定。
形成所述湿润带H即粘结剂的涂敷区域的隔热卷筒纸W与纸质卷筒纸P同时供给包装部4。还向包装部4供给挤出成形品A,挤出成形品A隔着隔热卷筒纸W载置在纸质卷筒纸P上。这些挤出成形品A、隔热卷筒纸W及纸质卷筒纸P通过包装部4时,挤出成形品A被隔热卷筒纸W及纸质卷筒纸P连续地包裹,形成热源棒HR。
此时,隔热卷筒纸W具有湿润带H即结合剂的涂敷区域,故隔热卷筒纸W及挤出成形品A通过粘结剂相互粘结。湿润带H向挤出成形品A的周向延伸,故湿润带H确实地粘结挤出成型品A和隔热卷筒纸W,这些挤出成形品A与隔热卷筒纸W间的粘结强度高。
即使在切断热源棒HR而得到的热源片HC上,燃料芯部K及隔热外皮S是相互强固粘结的状态。其结果,包括热源片HC的吸烟替代品SC在制造之后,运送吸烟替代品SC时或吸烟替代品SC在消费者手上时,即使在吸烟替代品的轴向施加冲击,相对隔热外皮S燃料芯部K也不会在轴线方向上位移即活动。
如上所述,燃料芯部K与隔热外皮S间的粘结强度高,故形成湿润带H 所需的水的喷出量少量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向挤出成形品A内过度的渗入湿润带H的水,即防止挤出成形品A的外面强度的下降。在热源棒HR成形时或切断热源棒HR时等,可避免或减少挤出成形品A的轴向槽Gb、Gs的溃损。这些轴向槽Gb、Gs可稳定维持挤出成形品A成形后的槽的形状。其结果,热源片HC能具有所希望的燃烧特性。
图5所示的是准备实施例E1的热源片HC的个数与比较例C1、C2的热源片相同,而对于这些热源片表示了测量燃料芯部K与隔热外皮S间的粘结强度的结果。这里,粘结强度表现的是对于的隔热外皮S燃料芯部K的推入阻力。
实施例E1制造用于热源片HC的热源棒HR时,相对隔热卷筒纸W以每25ml4ml的水形成湿润带H,对此,比较例C1、C2制造用于热源片的热源棒时,相对隔热卷筒纸以每25m28ml、14ml的水形成直线状的湿润带。实施例E1、比较例C1、C2的热源片,都可通过每12mm切断具有如图2所示的剖面形状的挤出成形品而得到,挤出成型品的制造条件相同。
图6所示的是获得图5的检测结果的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具有基座44,在该基座44上,上下配置有一对中空圆筒部件48、50。圆筒部件48、50间夹入有环状的盘46。圆筒部件48、50的内径比热源片HC的外径大,盘46的内径比热源片HC的燃料芯部K的外径大,但比热源片HC的外径小。检测装置包括配置在圆筒部件48、50上方的测力计52,该测力计可升降。
如图6所示,作为实验零件的热源片插入到上侧的圆筒部件48内,载置在盘46上。这种状态下,测力计52向下方,以1.5mm/s的速度推入热源片HC的燃料芯部K,这时,测力计52所示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作为燃料芯部K的推入阻力(燃料芯部K与隔热外皮S间的粘结强度)被检测。
如图5所示,实施例E1(14ml)的热源片具有比比较例C2(14ml)的热源片大的推入阻力,该推入阻力与比较例C1(28ml)的热源片的推入阻力相同。由此可知,得到同一推入阻力下,实施例E1制造用于热源片的热源棒与比较例C1制造用于热源片的热源棒相比,向隔热卷筒纸W喷出的水量少就可以。
实施例E1与比较例C1的分别多个热源片,将热源片的轴向槽的溃损程度作为热源片的通气阻抗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图7的累积度数所示。
图7的检测结果是使用了图8的吸引检测装置54而得到。吸引检测装置54包括吸管56,该吸管56具有可嵌入实验套58的入口,实验套58具有作为检测对象的被不透气地插入到其内部的燃料芯部K。将实验套58嵌入到吸管56的入口后,吸引检测装置54通过实验套58,吸引17.5ml/s的空气,然后检测燃料芯部K(热源片HC)的通气阻抗。
由图7可知,实施例E1(14ml)的热源片与比较例C1(28ml)的热源片相比,具有小的通气阻抗的比率高。由此可知,实施例E1的热源片可以将燃料芯部K的轴向槽G的形状良好地维持成挤出成形式时的形状。其结果,实施例E1的热源片可具有所希望的燃烧特性,使吸烟替代品SC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图9、图10所示的是,在实施例E1、E2的热源片间,进行燃料芯部K的推入阻力及轴向槽的溃损程度(通气阻抗)的比较结果。
实施例E1、E2的用于热源片的热源棒使用不同的挠性喷嘴制造。具体的,在制造实施例E1的热源棒时使用的挠性喷嘴36具有0.61mm的内径,在制造实施例E2的热源棒时使用的挠性喷嘴36具有0.25mm的内径。因此,实施例E1的湿润带的宽度比实施例E2的湿润带宽度宽。
如图9所示,实施例E1的推入阻力与实施例E2的热源片的推入阻力相比比较高,如图10所示,实施例E1、E2的热源片间的通气阻抗差几乎不存在。由此可知,假如水的喷出量相同,实施例E1、E2中的推入阻力被挠性喷嘴36的内径即湿润带H的宽度影响,但是,意味着实施例E1、E2中的通气阻抗(即轴向槽的溃损)不产生差。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多种变形。
例如,喷出装置10可使用空气振动器12以外的其他振动器,可包括代替挠性喷嘴36的硬性喷嘴和将该喷嘴连接到供水管路的软性连接器。
另外,向隔热卷筒纸喷出的溶液不限于水,可以对应隔热卷筒纸所含的结合剂的种类适当地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源棒的制造机器,其包括卷筒纸路径,其供给将隔热性纤维材料通过结合剂结合的隔热卷筒纸;包装部,其配置在所述卷筒纸路径的下游,接受来自所述卷筒纸路径的所述隔热卷筒纸,并且在接受了所述隔热卷筒纸的单面上,还接受由可燃性材料构成且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的棒状挤出成形品,这些所述隔热卷筒纸和所述挤出成形品通过所述包装部时,由所述隔热卷筒纸将所述挤出成形品连续地包裹,形成热源棒;溶液喷出装置,其在向所述包装部供给所述隔热卷筒纸前,向所述隔热卷筒纸的所述单面喷出结合剂的溶液,在所述单面上形成溶液的湿润带,所述湿润带在所述隔热卷筒纸的纵向上具有连续波形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机器,其中,所述溶液喷出装置包括振动器,其配置在所述卷筒纸路径的上方,且具有在横断所述卷筒纸路径的方向上振动的振动部件;喷嘴,其安装在所述振动部件上,用于向所述隔热卷筒纸喷出所述溶液;供给源,其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机器,其中,所述振动器是能独立调整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幅和振动数的空气振动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机器,其中,所述喷嘴是贯通所述振动部件并安装在该振动部件上的挠性喷嘴,该挠性喷嘴具有通过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在横断所述卷筒纸路径的方向上往返运动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机器,还包括供给路径,其向所述包装部供给纸质卷筒纸,所述纸质卷筒纸与所述隔热卷筒纸同时包裹所述挤出成形品。
6.一种热源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其向包装部分别供给由可燃性材料构成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的棒状挤出成形品,以及通过结合剂结合了隔热性纤维材料的隔热卷筒纸,且在所述隔热卷筒纸的单面上重叠所述挤出成形品;第二工序,其在这些隔热卷筒纸以及所述挤出成形品通过所述包装部时,由所述隔热卷筒纸将所述挤出成形品包裹,形成热源棒;第三工序,其在向所述包装部供给所述隔热卷筒纸过程中,向所述隔热卷筒纸的所述单面喷出所述结合剂的溶液,在所述单面上形成溶液的湿润带,所述湿润带在所述隔热卷筒纸的纵向上具有连续波形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工序使用向所述隔热卷筒纸喷出所述溶液的喷嘴,在向所述包装部供给所述隔热卷筒纸时,所述喷嘴的前端在横断所述隔热卷筒纸的方向上往返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工序还包括向所述包装部供给纸质卷筒纸的工序,所述纸质卷筒纸与所述隔热卷筒纸同时包裹所述挤出成形品。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机器,其制造热源棒,具有喷出装置(10),所述热源棒包含由可燃性材料构成且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轴向槽的棒状挤出成形品、包裹该挤出成形品的隔热卷筒纸,所述喷出装置在向包装部(4)供给隔热卷筒纸W的过程中,向隔热卷筒纸W喷出水,喷出装置包含具有振动棒(34)的空气振动器(12)、贯通振动棒(34)且安装在该振动棒上供给来自调节泵(42)的水的挠性喷嘴(36),挠性喷嘴的前端在隔热卷筒纸W的供给中,通过振动棒的振动在隔热卷筒纸W的横向上往返动作,同时向隔热卷筒纸W喷出水,喷出的水溶解隔热卷筒纸中的隔热纤维结合剂,形成湿润带H,该湿润带H在隔热卷筒纸W的纵向上形成连续的波形形状,且向挤出成形品提供粘结区。
文档编号A24B15/00GK101048083SQ20058003661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5日
发明者马场保夫, 大日向肇, 细谷伸夫, 柳敏郎 申请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