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密集型烤烟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烟的烘烤房,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密集型烤烟房。
背景技术:
1958年美国约翰逊(W.H. Johnson)等人成功地研究了 "烟叶密集烘烤"新工 艺。其采用的烤房主要特点是装烟密度大,热风循环,强制通风,有利于智能 化控制。密集烘烤工作原理,蜂窝煤做为燃料加热散热管将供热室空气加热, 利用风机将热风通过进风口强制送入装烟室,通过烟叶层,加热烟叶,经回风 口, 一部分经排湿窗排出,大部分与进气口进入的新鲜空气混合进入供热室, 再被散热管加热送入装烟室。如此循环,直至烟叶被烤干。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昆明佳叶 科技有限公司的飞鸿等人于2006年2月15日公开了一种用于烟农传统烤房的 改造的"热风循环烤房"(授权公告号CN2757599Y)由烤房主体、烤炉、热风 循环管组成,烤房内顶部中心有与顶部热风管相连接的内置式排湿换气装置, 烤炉炉门口内有加热控制装置,垂直热风管上部有顶置式热风循环排湿调节执
炉火管在烤房内流程短,烟气热源的利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发明人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密集型烤烟房的研究,先后对贵州散叶烤房、 安徽利率藕煤烤房,辽宁海帝升,云南达丽康,山东青州华龙,河南科地,湖 北恩施、湘密1号等近10余个厂家生产的密集烤房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结合搡 作使用,发现已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烤房的换热器用薄铁板卷成管式焊接,使用时与炉灶火接触,铁板 抗腐蚀性差, 一般使用3—4年,使用寿命短,维修时需请专业焊工上门焊补, 维修不方便。换热器采用整体焊接,整件重量600-700公斤,更换搬运安装笨重也极不方便。每台换热器套成本造价5000元以上,价格髙的达8000多元烟 农承受经济压力大。
第二,对燃烧的煤质要求条件太高,必须要到外地髙价调运,增加烘烤成 本投入,燃料适应性能差。如辽宁海帝升用小颗粒状煤,安徽利率用的藕煤都 需要外地调运。
第三、循环风机选用1台大功率三相电机风机,功率2.5 3.0KW。农村用 户普遍只有220V单相电源,三相电源线路,需重新用电开户,线路成本投资大, 一旦停电还须配置专门的发电机发电替代,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烤烟房存在的问题,在综合 国内各种密集式烤房性能和设备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换热器使用寿命长,换热 效率高,装烟室装烟密度大,对燃料、电能适应性好的密集型烤烟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集型烤烟房,包括装烟烘 烤室、供热换热室,热风循环装置和电气自动控制,装烟烘烤室和供热换热室 采用砖混结构一体建成,两室之间用一堵隔墙隔开。
所述的装烟烘烤室房顶是千筋砼现浇,顶面外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室内分 为三棚层挂烟。排湿窗安置在与换热连接端的两侧墙体基础之上处;装烟烘烤 室另一端安置两扇装烟门。
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是在隔墙上端的平台上设热风道,热风道连通供热换 热室与装烟烘烤室的顶部;热风道上安置2台小功率单相电动/机动两用风机一 用一备,在房外与上述电动/机动两用风机相对应的位置上安置一台柴油机,以 备停电替用;隔墙底部留有循环风道;该循环风道一路直接与主火道底部通道 相通,另一路通排湿窗;供热换热室外侧墙体上安置一扇电动进风门;以供换 热室调节温度吸进外界空气;当炉灶生火后,炉火进入主火道,流经瓦管内, 再从烟囱口排出余烟;主火道的底面、两側面、顶面的铸铁板和瓦管幅射出的热量,容集在供热换热室内,开启隔墙上面的风机,将供热换热室的热量强制 压送到装烟室顶部,形成热风,由上而下进行烘烤烟叶,透过底棚烟叶的气流
一部分从排湿窗排出;另一部分由通风道进入到换热室主火道底部经铸铁板, 瓦火管再次加热后,压送到装烟室,形成热风循环。
所述的供热换热室由立式炉灶、主火道、瓦火管及烟窗组成;主火道底部 一端悬空架在立式炉灶上面,另一端架设在墙体上与瓦火管连通,用水泥钢筋 砼现浇;主火道及立式炉灶的顶面用多块大于70,厚的弧形铸铁板盖住密封;
瓦火管分为三层两路水平高架安装,每路瓦火管层间从下到上依次通过回气腔 接通;瓦火管顶层瓦管尾部留与烟囱相通。
所述电动自控设备的主机输入端连接干湿温度传感仪,输出端分别连接电 动进风门、炉灶风机;主要是保障烟叶在烘烤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操作使 用时,电动自制仪按照操作人员的意识准则进行自动控制。当传感仪反映烤房 内温度过低时,炉灶鼓风机自动开启,给炉灶鼓风升温。使换热室温度随之升 高,经机动风机压送到烤房内,温度逐渐上升,直到适合时炉灶风机自动停止 鼓风。当烤房内温度或湿度超高时,电动进风门自动打开,外界的冷空气进入 到换热室,综合后压送到烤房内,再由底部的排湿窗排出。达到理想温度时, 进风门自行关闲。如果烤房内需要保持恒温时,进风门自行调节开度,进风量 的大小基本上与排出气流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釆用大于8mm厚的铸铁件,以及陶瓦管与炉火接触,抗 腐蚀性强,比其它换热铁板釆用4mm的热扎铁板卷成焊接要经济耐用,使用寿 命延长2倍以上。
第二、本实用新型主火道悬空安置,瓦火管高架平放,火势流畅,整个换 热器表面是现有技术换热器表面积的2倍,散热充分,辐射均匀,提高热效率。第三、本实用新型立式炉灶加高炉膛,比其它烤房的炉膛增加高度150mm, 增加储煤量,减少添加煤的次数,使燃煤燃烧充分。每公斤干烟可节省原煤1 公斤,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风机采用2台小功率单相电动/机动两用风机, 一用一备,比单独利
用电动的要保险。如果单相电动机烧坏或停电断电,可用内燃机代动,保证烟 叶正常烘烤。风机采用单相电源,接电容易,不需用电开户费,架设线路导线 成本节省50%以上。
第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上等级比例12.8%,提髙售 价,每公斤干烟提髙均价3. 07元;节省劳动用工,每年每座可节省用工50个 工日。
附困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
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l装烟烘烤室;2供热换热室;3隔墙;4房顶;5排湿窗;6装烟 门;7热风道;8单相电动/机动两用风机;9循环风道;10主火道;11电动进 风门;12立式炉灶;13瓦火管;14弧形铸铁板;16、 16回气腔;17烟凼。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l、附图2和附图3; —种密集型烤烟房,包括装烟烘烤室l、供 热换热室2,热风循环装置和电气自动控制,装烟烘烤室1和供热换热室2釆用 砖混结构一体建成,两室之间用一堵隔墙3隔开;所述的装烟烘烤室1房顶4 是干筋砼现浇,顶面外加100mm厚保温隔热防护层;室内分为三棚层挂烟,一 棚层髙度为1200咖,二、三棚层间距为800鹏;排湿窗5安置在与供热换热室2 连接的两侧墙体基础之上处;装烟烘烤室1另-一端安置两扇装烟门6;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是在隔墙3上端的平台上设热风道7,热风道7连通供热换热室2与 装烟烘烤室1的顶部;热风道7上安置2台1.1KW的小功率单相电动/机动两用 风机8,在房外与上述电动/机动两用风机8相对应的位置上安置一台4KW的柴 油机;隔墙3底部留有髙500mm,长1800mm的循环风道9;该循环风道9 一路 直接与主火道10底部通道相通,另一路通排湿窗5;供热换热室2外侧墙体上 安置一扇电动进风门11;所述的供热换热室2由立式炉灶12、主火道IO、瓦火 管13及烟窗组成;立式炉灶12规格内空高IOOO咖,宽500mm,长IOOO咖;主 火道10内空长2700mm,宽IOOO咖,高30Oram;主火道10底部一端悬空架在立 式炉灶12上面,另一端架设在墙体上与瓦火管13连通,用水泥钢筋砼现浇; 主火道10及立式炉灶12的顶面用多块8咖厚的弧形铸铁板14盖住密封;瓦火 管13分为三层两路水平高架安装,每路瓦火管层间从下到上依次通过回气腔15、 16接通;瓦火管13顶层尾部与烟囱17相通;所述电动自控设备的主机输入端 连接干湿温度传感仪,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进风门n、炉灶风机。
权利要求1、一种密集型烤烟房,包括装烟烘烤室(1)、供热换热室(2),热风循环装置和电气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装烟烘烤室(1)和供热换热室(2)采用砖混结构一体建成,两室之间用一堵隔墙(3)隔开;所述的装烟烘烤室(1)房顶(4)是干筋砼现浇,顶面外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室内分为三棚层挂烟;排湿窗(5)安置在与供热换热室(2)连接的两侧墙体基础之上处;装烟烘烤室(1)另一端安置两扇装烟门(6);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是在隔墙(3)上端的平台上设热风道(7),热风道(7)连通供热换热室(2)与装烟烘烤室(1)的顶部;热风道(7)上安置2台小功率单相电动/机动两用风机(8),在房外与上述电动/机动两用风机(8)相对应的位置上安置一台柴油机;隔墙(3)底部留有循环风道(9);该循环风道(9)一路直接与主火道(10)底部通道相通,另一路通排湿窗(5);供热换热室(2)外侧墙体上安置一扇电动进风门(11);所述的供热换热室(2)由立式炉灶(12)、主火道(10)、瓦火管(13)及烟窗组成;主火道(10)底部一端悬空架在立式炉灶(12)上面,另一端架设在墙体上与瓦火管(13)连通,用水泥钢筋砼现浇;主火道(10)及立式炉灶(12)的顶面用多块大于8mm厚的弧形铸铁板(14)盖住密封;瓦火管(13)分为三层两路水平高架安装,每路瓦火管层间从下到上依次通过回气腔(15、16)接通;瓦火管(13)顶层尾部与烟囱(17)相通;所述电动自控设备的主机输入端连接干湿温度传感仪,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进风门(11)、炉灶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集型烤烟房。包括装烟烘烤室、供热换热室,热风循环装置和电气自动控制,装烟烘烤室和供热换热室采用砖混结构一体建成,两室之间用一堵隔墙隔开,在热风循环装置是在隔墙上端的平台上设热风道,形成热风循环。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换热效率高,装烟室装烟密度大,对燃料、电能适应性好。
文档编号A24B3/10GK201299089SQ2008201591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吴文信, 周国生, 徐洋来, 成军平, 明 方, 曹圣金, 欧阳政新, 欧阳祝仁, 王生才, 邓正平 申请人: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徐洋来;曹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