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6249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冷凝器通过分别与离心压缩机和节流阀的连接最终连接到蒸发器;热炕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与冷凝器相相连;风叶设置在烤烟房外部的最上端,观察窗设置在烤烟房外房顶的一侧,排湿窗设置在烤烟房内部的左侧;烟架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热炕的上方,并且烟架用轮轴连接外部风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烤烟房内部,并分别与PLC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劳动环境,劳动强度降低且效率得到了提高。自动加热的烤烟房采用的电能驱动压缩机、冷凝器等作用进行加温,提高了热的利用率,而且温度和湿度能够控制,烘烤均匀度很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降低了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烤烟的烤烟工艺的烤烟房是土坯制高体积建筑,内有通风口,烟叶架在烟房内,通过燃烧燃料或得温度,去除烟叶中的水分,以达到烘烘干的目的。其是应用了高品位能燃烧获得高温加热空气烘干烟叶,燃料价格高,燃烧后对大气有污染,这显然存在着大量缺点与弊端,高品位能一位的燃烧释放热量只为烘干烟叶去除水分,而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污染大气,又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影响。烟叶烘烤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生产设备是烤烟房,目前,烤烟生产中使用的烤烟房还是老式的烤烟房,占地面积较大,耗时较长,烘烤过的烟叶需要另设场地进行回潮,并且老式烤烟房工艺陈旧,劳动强度大,操作技术难以掌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使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不能自动化生产,温湿度难以控制;烘烤房外墙为砖式结构,建成后不能拆卸。烤烟房是烤烟生产必需的技术设备。
[0003]我国的烤烟生产中,目前采用的是燃煤式密集型烤烟房,在烤烟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粉尘,对环境污染严重。燃煤式烤烟房采用的是热风炉加温,由于热风炉的腐蚀,对传热的影响大,热的利用大大降低,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烘烤均匀度差,成烟品质差。另外,燃煤式烤烟房还存在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缺点,严重制约我国烤烟工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旨在解决传统的烤烟房对环境污染严重、烘烤均匀度差、成烟品质差、温度不易调节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该烤烟房的结构包括:风叶、排湿窗、湿度传感器、PLC控制端、冷凝器、离心压缩机、节能阀、蒸发器、热炕、烟架、温度传感器、轮轴、观察窗。
[0006]冷凝器通过分别与离心压缩机和节流阀的连接最终连接到蒸发器;
[0007]热炕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与冷凝器相相连;
[0008]风叶设置在烤烟房外部的最上端,观察窗设置在烤烟房外房顶的一侧,排湿窗设置在烤烟房内部的左侧;
[0009]烟架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热炕的上方,并且烟架用轮轴连接外部风叶;
[0010]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烤烟房内部,并分别与PLC控制端连接。
[0011]PLC控制端设置在烤烟房内,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冷凝器相连接。
[0012]进一步,风能动力单元由风叶组成,风叶负责采集风能,把风能变为驱动压缩机工作的机械能并传导给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热泵机组的压缩机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将传导得到的机械能转化为压缩工质的内能。
[0013]进一步,热炕采用并列式暖水管组,水的高比热容的特殊性质决定暖水管组能够吸收足够多的热量,能够满足烤烟工艺60?72°C的温度要求。
[0014]进一步,烤烟房内墙体铺设保温材料,电能驱动压缩机实现工质的气相转化,压缩机压缩工质,将工质压缩变为高压温汽态,工质进入冷凝器内,压力减小、体积变大,在冷凝器内液化放热,而后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内。
[0015]进一步,在节流阀节流的作用下,冷凝器内流出的低压低温变为高压低温雾状液态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冷凝器把热量传导给热炕,热炕将热量均匀释放到空气中,提高温度,加热烟架上的烟叶,风叶采集自然风通过带动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烟架在烟房内转动,烟叶蒸发出水分到空气中;
[0016]进一步,排湿窗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排出烟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监测烟房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端,PLC控制端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各部分运行状态,进而调整烟房内的温度保持在60?72°C之间。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改善了劳动环境,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效率得到了提高。自动加热的烤烟房采用的电能驱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作用进行加温,从而大大提高了热的利用率,而且温度和湿度能够控制,烘烤均匀度很好,从而提高了成烟品质。并且该自动加热的烤烟房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降低了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9]1、风叶;2、排湿窗;3、湿度传感器;4、PLC控制端;5、冷凝器;6、离心压缩机;7、节能阀;8、蒸发器;9、热炕;10、烟架;11、温度传感器;12、轮轴;13、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实用新型附图1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该烤烟房的结构包括:风叶、排湿窗、湿度传感器、PLC控制端、冷凝器、离心压缩机、节能阀、蒸发器、热炕、烟架、温度传感器、轮轴、观察窗。
[0021]冷凝器5通过分别与离心压缩机6和节流阀7的连接最终连接到蒸发器8 ;
[0022]热炕9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与冷凝器5相相连;
[0023]风叶I设置在烤烟房外部的最上端,观察窗13设置在烤烟房外房顶的一侧,排湿窗2设置在烤烟房内部的左侧;
[0024]烟架10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热炕9的上方,并且烟架10用轮轴12连接外部风叶I ;
[0025]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11分别设置在烤烟房内部,并分别与PLC控制端4连接。
[0026]PLC控制端4设置在烤烟房内,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11和冷凝器5相连接。
[0027]进一步,风能动力单元由风叶I组成,风叶I负责采集风能,把风能变为驱动离心压缩机6工作的机械能并传导给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热泵机组的压缩机6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将传导得到的机械能转化为压缩工质的内能。[0028]进一步,热炕9采用并列式暖水管组,水的高比热容的特殊性质决定暖水管组能够吸收足够多的热量,能够满足烤烟工艺60?72°C的温度要求。
[0029]进一步,烤烟房内墙体铺设保温材料,电能驱动压缩机6实现工质的气相转化,压缩机压缩工质,将工质压缩变为高压温汽态,工质进入冷凝器5内,压力减小、体积变大,在冷凝器5内液化放热,而后经节流阀7进入蒸发器8内。
[0030]进一步,在节流阀7节流的作用下,冷凝器5内流出的低压低温变为高压低温雾状液态在蒸发器8内汽化吸热,冷凝器5把热量传导给热炕9,热炕9将热量均匀释放到空气中,提高温度,加热烟架10上的烟叶,风叶I采集自然风通过带动轮轴12转动从而带动烟架10在烟房内转动,烟叶蒸发出水分到空气中;
[0031]进一步,排湿窗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排出烟房,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11分别监测烟房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端4,PLC控制端4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各部分运行状态,进而调整烟房内的温度保持在60?72°C之间。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该烤烟房的结构包括:风叶、排湿窗、湿度传感器、PLC控制端、冷凝器、离心压缩机、节能阀、蒸发器、热炕、烟架、温度传感器、轮轴、观察窗。其中冷凝器通过分别与离心压缩机和节流阀的连接最终连接到蒸发器;热炕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与冷凝器相相连;风叶设置在烤烟房外部的最上端,观察窗设置在烤烟房外房顶的一侧,排湿窗设置在烤烟房内部的左侧;烟架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热炕的上方,并且烟架用轮轴连接外部风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烤烟房内部,并分别与PLC控制端连接。PLC控制端设置在烤烟房内,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冷凝器相连接。该自动加热的烤烟房改善了劳动环境,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效率得到了提高。自动加热的烤烟房采用的电能驱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作用进行加温,从而大大提高了热的利用率,而且温度和湿度能够控制,烘烤均匀度很好,从而提高了成烟品质。并且该自动加热的烤烟房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降低了污染。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其特征在于,该烤烟房的结构包括:风叶、排湿窗、湿度传感器、PLC控制端、冷凝器、离心压缩机、节能阀、蒸发器、热炕、烟架、温度传感器、轮轴、观察窗; 冷凝器通过分别与离心压缩机和节流阀的连接最终连接到蒸发器; 热炕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与冷凝器相相连; 风叶设置在烤烟房外部的最上端,观察窗设置在烤烟房外房顶的一侧,排湿窗设置在烤烟房内部的左侧; 烟架设置在烤烟房的内部、热炕的上方,并且烟架用轮轴连接外部风叶;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烤烟房内部,并分别与PLC控制端连接; PLC控制端设置在烤烟房内,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冷凝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谓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其特征在于,热炕采用并列式暖水管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谓温度自动调节的烤烟房,其特征在于,烤烟房内墙体铺设保温材料层。
【文档编号】A24B3/10GK203435666SQ20132056018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江厚龙, 汪伯军 申请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