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管烟弹及使用其的低温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45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石英管烟弹及使用其的低温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燃烧低温香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英管烟弹及使用其的低温烟。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需要通过明火点燃燃烧产生烟草烟雾,烟草在高温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混合物高达数千种,该混合物由挥发物、存在于颗粒中的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组成,如一氧化碳、酚类、醛类、尼古丁(烟碱)、烟焦油等,而低温烟所采用的电子雾化烟油、低温烘烤或不燃烧烟草,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产生。

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和低温烟能够降低吸烟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但是在用户体验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为:1、低温烟的烟草烟雾,需要经过一定温度烘烤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温再抽吸,所抽吸的烟雾量偏小;2、电子烟的烟油经过加热或振动产生一种模拟传统卷烟的气体烟雾,而非真正意义上含有烟草气味的烟雾。并且两种烟大多采用加热元件直接加热的方式,存在升温慢、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低温烟和电子烟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英管烟弹及器使用其的低温烟,采用新型的烟弹载体和加热模式,提高加热元件的加热效率,并且改善低温烟的抽吸感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英管烟弹,包括石英管、与所述石英管一体成型的加热电阻、填装在所述石英管内的第一烟雾产生材料和第二烟雾产生材料,所述石英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形成气孔的封堵元件封装,所述加热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接通电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加热电阻分别将所述第一烟雾材料和所述第二烟雾材料加热以生成混合烟雾。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电阻采用蛇形分布在所述石英管的外周面上,沿着所述外周面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的,至少两段加热电阻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雾产生材料和第二烟雾产生材料在所述石英管的轴向上分段布置,所述第一烟雾产生材料和第二烟雾产生材料之间通过透气的隔板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烟雾产生材料为烟草混合物压制形成的柱形结构,所述第二烟雾产生材料为渗透有烟油的柱形储油棉。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电阻在所述石英管的轴向上分为独立电控制的两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烟雾产生材料和所述第二烟雾产生材料的所在区域分布,两组所述加热电阻之间连接有用于接通电源的共同电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石英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石英管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为绕所述石英管外周面布置的一圈环形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元件为金属箔,并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或者,所述封堵元件套在所述石英管上,并且所述封堵元件套在所述石英管上的周壁部分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石英管烟弹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石英管内部的填装物及两端的封堵元件上预留有轴向贯穿所述石英管的烟雾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石英管烟弹的低温烟,所述低温烟的烟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加热雾化段,所述加热雾化段内设有分别与烟弹上的电极电性接触的烟体电极,至少两所述封堵元件中之一被刺穿而使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内腔与所述烟体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雾化段包括烟弹支架和烟道支架,所述烟弹支架上设有容置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凹槽,所述烟道支架上突出的烟道刺破两所述封堵元件之一以插入所述石英管烟弹内部,所述烟道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内腔通过所述烟道外侧设置的进气槽或进气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烟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石英管烟弹压紧在所述凹槽内的烟弹预压杆,所述烟弹预压杆与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外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若干凸起的烟弹支撑点,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外周面通过所述烟弹支撑点支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雾化段内的烟体电极的电性接触部分为弹片结构且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烟弹支架上还设有容置测温元件的温控接头,所述温控接头与所述加热雾化段内的其中一个烟体电极接触,或者所述温控接头与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烟还包括套在所述加热雾化段上的可拆卸外罩。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优选方案的石英管烟弹的低温烟,所述低温烟的烟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加热雾化段,所述加热雾化段内设有分别与烟弹上的电极电性接触的烟体电极,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内腔通过所述烟雾通道分别与所述烟体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雾化段包括上盖组件和固定座,所述石英管烟弹插装在所述固定座内,并通过所述上盖组件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雾化段内的电极包括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上的固定电极和设在所述上盖组件上的活动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电性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活动电极电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容置测温元件的温控接头,所述温控接头与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接触,或者所述温控接头与所述石英管烟弹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组件包括连接烟嘴的上盖以及与石英管烟弹上部电极电性连接的活动盖,所述上盖通过转接头与上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通过弹簧限位设置在所述上接头内,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组件通过下接头与加热雾化段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英管作为烟弹壳体,在石英管上印刷一种电阻材料进行导电发热,由于石英管能吸收来自电阻材料辐射的几乎全部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且能使之转化为远红外辐射,因此石英管能够作为低温加热烟草的优良载体。结合使用该烟弹的新型混合型低温电子烟使用混合型烟弹,混合型烟弹主要包括石英管、位于石英管内的烟草和储油棉作为烟雾产生材料、以及与石英管一体印刷的发热电阻和电极,其中石英管上印刷的电阻作为发热体,管内装有储油棉与烟草类提取物作为烟雾产生材料,储油棉与烟草提取物沿石英管的轴向分隔布置,两者之间设置有隔板,混合型烟弹在使用完或需要时可以更换。在发热体工作时,储油棉和烟草类提取物均通过石英管的辐射被加热,储油棉内的烟油受热雾化而产生烟雾,烟草类提取物受热而产生烘烤的烟草香味,两者混合产生一种混合型气味的烟雾。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石英管作为加热载体,无需远红外涂层,光谱辐射匹配吸收特性好,长期使用辐射性能不退变,提高了发热电阻的电热转换效率,比一般加热元件节能30%左右;并且石英管的工作温度高,选择范围宽,最高耐温达800℃。整体具有升温快、热惯性小,耐高温、耐腐蚀,热化学性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绝缘强度高,并且无污染,是一种清洁型的低温烟烟弹,符合现代生产高节奏、高品质的要求。

(2)石英管烟弹作为一个空间相对封闭的载体,在发热电阻工作时,热量由外壁向中心迅速传递至储油棉和烟草,启动时间短,能迅速产生烟雾。

(3)石英管同时用作发热体和烟雾材料的载体,结构一体化,充分利用了烟弹的壳体结构。

(4)石英管烟弹在使用前可以是完全封闭的结构,使用时通过烟道支架上具有尖端的烟道刺穿,可以防止烟雾材料挥发和变质。

(5)利用混合型烟弹形成烟雾,同时满足烟雾量大和烘烤烟气香味浓的要求。

(6)可以将石英管外壁上的发热体沿轴向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分别控制储油棉和烟草的加热温度,满足不同烟雾材料所需加热温度的需求。

(6)使用该石英管烟弹的低温烟通过弹簧或烟弹预压杆压紧,导电连接可靠,烟弹拆装方便。

(7)石英管烟弹外表面上的电极为环形结构,可与呈弹片型的铍铜电极任意一点接触,无需精确对准,方便烟弹安装。

(8)可将外部空气和烟气在电子烟内部的气流通道设置成U型,有利于烟体内部的散热。

(9)可将烟弹与加热雾化段内壁之间为相切点接触,可以降低烟弹与烟体之间的热传导,防止产品表面温度过高。

(10)通过测温元件与石英管接触,实现精确测温,保证低温烟的安全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石英管烟弹外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石英管烟弹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石英管烟弹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石英管展开示意图一,表示一种加热电阻的分布方式。

图5为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石英管展开示意图二,表示另一种加热电阻的分布方式。

图6为实施例3中的低温烟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的低温烟加热雾化段内部示意图以及烟气流动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的低温烟加热雾化段内的上盖组件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的上盖组件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的低温烟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中的低温烟烟弹支架和烟道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去除外罩)。

图12为实施例4中的烟弹在低温烟烟弹支架内的截面示意(去除外罩)。

图13为实施例4中的低温烟弹性电极装配示意图(去除外罩)。

图14为实施例4中的烟弹与低温烟弹性电极的位置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的低温烟加热雾化段内部示意图以及烟气流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烟弹,11-石英管,121-第一电极,122-封堵元件,123-第二电极,124-公共电极,13-加热电阻,14-烟草层,15-储油棉,16-隔板,17-烟雾通道;

2-烟嘴;

3-加热雾化段,31-上盖组件,311-上盖,312-上接头,313-下接头,314-转接头,315-弹簧,316-活动盖,32-固定座,321-固定电极,322-温控接头,33-进气通道,34-测温元件,35-烟弹支架,351-弹性电极,352-烟弹支撑点,353-凹槽,36-烟道支架,361-烟弹预压杆,37-烟道,371-进气槽,38-外罩;

4-电控段,41-按键开关,42-主控制板;

5-电源段,51-电池,52-充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图示中的石英管烟弹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其烟弹1包括石英管11、第一电极121、封堵元件122、第二电极123、加热电阻13、烟草层14、储油棉15和隔板16。

具体的,烟弹1采用石英管11作为壳体,石英管11的两端开口,在石英管11内分层填装烟草层14(作为第一烟雾产生材料的一种具体形式)和储油棉15(作为第二烟雾产生材料的一种具体形式)两种烟雾产生材料,其中烟草层14是由烟草混合物压制成的柱状体,储油棉15渗透有烟油的柱形体,分别用于烟草加热和烟油加热产生两种烟雾,在烟草层14和储油棉15之间设置透气的隔板16隔开,然后将石英管11的两端通过封堵元件122封装。其中,可以在隔板1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透气孔而实现透气功能,或者隔板16被构造成纤维棉状结构,比如采用耐高温的醋酸纤维素制成的条絮状纤维,即使在不开孔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透气功能。

本实施例也可单独填装烟草混合物或者储油棉,进行单一味道的填充物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石英管11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贴设有加热电阻13,比如通过高温烧结的方式将电阻材料定型在石英管11的表面上,在石英管1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加热电阻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连接,通过两个电极与低温烟中的电源正负极连通,实现对石英管内的烟草混合物和烟油的加热。本实施例中的烟弹外表面是指的石英管圆柱体的外侧面,但不包括石英管的两端面。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可单独设置,也可与石英管烟弹两端的封堵元件122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围绕石英管外表面的两端设置成一个环形,封堵元件122即封装在石英管11两端的封装件,同一端的电极和封堵元件122之间实现电性接触,封堵元件122采用金属箔套装在石英管11的两端,优选为铝箔,在烟弹的加热电路连接中,可通过将封堵元件122与低温烟中的烟体电极接触,利用金属箔的导电性能和石英管上的电极实现加热电阻13的电路连通。该类烟弹可采用柱状干电池的连接方式,将正负极设置在烟弹的两端。

烟弹外表面的加热电阻13、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可通过印刷或埋设的方式设置在石英管11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印刷的方式,在石英管表面先印刷导电合金作为加热电阻13,再通过1200℃或其他任意适用的温度烧结成型,通过真空镀氧化锡,在石英管的两头形成整圆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石英管11内部装模具成型的烟草层14和储油棉15,两端可采用铝箔作为封堵元件122进行封装。

本实施例的烟弹1自带发热体,石英管11可供不可见红外光穿过,热量传导效率高。在封堵元件122上钻孔,在内部的烟草层14、隔板16和储油棉15中间预留轴向贯穿烟弹的孔道,与封堵元件上的122形成烟雾通道17,适合烟雾流通。在使用烟弹1前,石英管11内的烟雾产生材料被密封,因此可避免材料变质和烟气香味挥发。而在使用烟弹1时,封堵元件122容易被低温烟内的尖刺结构刺穿以形成气流通道,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烟弹在石英管11内部的将烟草层14和储油棉15实心填充,在填装烟草混合物和储油棉时应当保证内部具有空隙,便于烟气流通,通过两端的封堵元件122将石英管11内部封闭,使用时通过外部通道将薄膜状的封堵元件122刺破进入烟弹内部抽吸烟气。

本实施例中烟弹1上的电极只包括石英管外表面两端设置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通过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直接与低温烟中的电路正负极连接,石英管11两端的封堵元件122可采用实施例1中的金属箔,也可采用普通的绝缘薄膜胶纸。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采用环形结构,设置在低温烟烟体内的烟体电极可在任意方向上与烟弹上的电极接触,安装烟弹时不需要调整烟弹放置方向。

结合参见图4,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石英管11外表面设置的加热电阻13采用蛇形分布,并且沿着石英管11的外周面的周向延伸,每个石英管11上设置至少两段加热电阻13,通过并联连接在石英管11两端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之间。该种加热电阻的设置方式优先适用于石英管内填装单一烟雾产生材料的烟弹,也可对混合型烟弹中的两种烟雾产生材料一同加热。

如图5所示,针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烟弹分层设置烟草层14和储油棉15的方式,还可将加热电阻13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对应烟草层14的位置进行加热,另一组对应储油棉15的位置进行加热,实现烟草和烟油的分别单独加热。由于采用两组加热电阻分别加热,因此在烟弹的石英管11的中间还环设一圈公共电极124,两组加热电阻13一端均与公共电极124电性连接,两组加热电阻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电性连接,通过低温烟烟体内设置的两组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极121和公共电极124之间和第二电极123和公共电极124之间,实现混合型烟弹中的两种烟雾产生材料的单独加热。

实施例3

参见图6至图8,图示中的一种低温烟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优选方案,其使用的是实施例1中的石英管烟弹,烟弹1中设有轴向贯穿的烟雾通道17。

该低温烟的烟体为长条形,包括烟嘴2、加热雾化段3、电控段4和电源段5,其中加热雾化段3用于容置烟弹1,烟嘴2与加热雾化段3的上端连接,电控段4和电源段5位于加热雾化段3的下端,用于对烟弹外表面的加热电阻13进行电加热控制。

具体的,加热雾化段3内部设置上盖组件31和固定座32,其中固定座32具有用于定位插装烟弹1的内腔,上盖组件31将插装在固定座32内的烟弹1封装定位,烟嘴2的抽吸通道通过上盖组件31与加热雾化段3连接。

本实施例的烟体电极为包括设置在固定座32的底部的固定电极321,固定电极321与烟弹底端封堵元件122直接接触,烟弹顶端的封堵元件122通过上盖组件31与另一烟体电极(负极)连接,通过烟弹1上导电的封堵元件122和烟弹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将烟弹外表面的加热电阻13接入电路。

参见图7,在固定座32的底部设有一通孔,在低温烟烟体的烟嘴远端设置进气通道33,与固定座32底部设置的通孔连通,外部空气从该进气通道33进入固定座32内,从烟弹1底端封堵元件上的开孔进入烟弹内部的烟雾通道17,与加热产生的烟气混合,在烟嘴2的抽吸压力下,烟气从烟弹内部的烟雾通道17和顶部封堵元件上的开孔进入烟嘴2的抽吸通道。

参见图8和图9,上盖组件31包括上盖311、上接头312、下接头313、转接头314、弹簧315和活动盖316,其中,上盖311通过转接头314与上接头3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活动盖316通过弹簧315活动设置在上接头312内,活动盖316从上接头312内伸出,通过收口的台阶限位,防止活动盖316脱出,上接头312与下接头313固定连接,下接头313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在将烟弹1插放到加热雾化段的固定座32内后,上盖组件31通过下接头313上的外螺纹与加热雾化段3螺纹连接,活动盖316通过弹簧315与烟弹顶端压紧,实现活动盖316与烟弹顶部封堵元件之间以及固定座32底部其中一组固定电极321与烟弹底部封堵元件之间的压紧接触。活动盖316用作另一烟体电极,可通过导电结构与电源输出连接,以将烟弹上的加热电阻接入烟体的加热控制电路中。

本实施例中,需要将上盖组件31拆下以取放烟弹1,因此优选将活动盖316用作加热控制电路的负极端,上盖组件31中除开上盖311以外,其他零部件均可采用金属材质,并藉由金属材质的壳体将烟弹1的负极接入加热控制电路中,便于对烟弹1顶部的封堵元件及第一电极实现电性连接。

上盖组件31的所有零部件中心设置连贯的通孔,与烟嘴2及烟弹1上的烟雾通道17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电控段4包括设置在烟体表面的按键开关41和封装在烟体内部的主控制板42,电源段5包括设置在烟体内部的电池51,电池51对烟弹上1的加热电阻13进行供电,电池51通过主控制板42设置输出电路连接至加热雾化段内的固定电极321,按键开关42连接在输出电路上,控制输出电路连通和关闭,实现烟弹1的加热控制。

电池51可采用充电电池,在电池段5的烟体上设置与电池51连接的充电模块52。

在固定座32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测温元件34的温控接头322,该温控接头322与装入固定座32内的烟弹石英管或封堵元件接触,通过连接测温元件34对烟弹1的实时温度进行监测,该测温元件34可采用热敏电阻,通过导线连接至主控制板42,通过主控制板42接收烟弹1的实时温度信号,当烟弹温度超过预设安全温度值时,可自动控制加热电阻的输出电路断开,避免因烟弹温度过高发生危险,实现低温烟的安全使用。

具体关于加热电阻的输出电路方案以及温度反馈控制技术,均为常规的电控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低温烟具体的加热要求进行选择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加热电阻的详细电路控制方案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使用的烟弹11采用柱体结构的石英管11,上下两端设有封堵元件122,封堵元件122中间设有气孔,石英管11的烟弹内部相对为一个半封闭性结构,加热电阻13工作时,温度由外壁向中间迅速辐射到储油棉15内渗透的烟油与烟草层14内的烟草提取物上,启动后能快速发出烟雾,通过烟嘴2抽吸将烟气从烟弹1上的烟雾通道17实现抽吸,同时设有测温元件34侦测温度防止储油棉与烟草温度过高而碳烧,更加环保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雾化段3、电控段4和电源段5可设置在一个整体的筒形烟体外壳内,更换烟弹1时,可通过将加热雾化段3顶部的上盖组件31取下即可进行烟弹拆换。

实施例4

参见图10至图15,图示中的一种低温烟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其使用的是实施例2中的石英管烟弹。

该低温烟的烟体采用长条形结构,包括烟嘴(图中未示出)、加热雾化段3、电控段4和电源段5。其中加热雾化段3用于容置烟弹1,烟嘴与加热雾化段3的上端连接,电控段4和电源段5位于加热雾化段的下端,用于对烟弹外表面的加热电阻13进行电加热控制。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雾化段3包括烟弹支架35和烟道支架36,其中烟弹支架35用于填装烟弹1,烟道支架36用于将烟嘴2和烟弹支架35内烟弹连接。烟弹支架35采用沿烟弹轴线对半分开的凹槽353,凹槽353与烟弹1的圆柱外表面匹配,可将烟弹1稳定地放置在该凹槽353中,在烟弹支架35的凹槽353底部固定设有两个弹性电极351,作为烟体电极与烟弹上的电极对接,弹性电极351的位置与烟弹1外表面两端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的轴向位置对应,由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为环绕烟弹端部设置,因此烟弹无论如何放置在凹槽353中,均可实现与弹性电极351的电性接触。放入烟弹后,通过嵌入烟道支架36将烟弹封装在烟弹支架35内,同时还将烟弹上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分别和两组弹性电极351压紧,实现烟弹1上的加热电阻电路的可靠连接。

如图12所示,在烟弹支架35的内腔壁设置若干轴向凸起,形成与烟弹外表面接触的烟弹支撑点352,烟弹1装填到烟弹支架35上的凹槽351内后,烟弹1的圆周外表面只与烟弹支架35的烟弹支撑点352接触,其余面全部与烟弹支架35之间分开,减少了烟弹1和烟弹支架35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烟弹1和烟弹支架35之间的热传导,降低低温烟烟体的表面温度。

如图13和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电极351采用铍铜电极,采用铍铜镀镍的弹片,在烟弹的上部预压,弹性电极351与烟弹上的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充分接触,电流导通,铍铜具有弹性,可预压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3的任何一点随机接触。

如果采用的是图5中的分段加热控制的烟弹,则在烟弹支架的凹槽353内设置三组匹配的弹性电极351,分别与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3和公共电极124对应,再通过两个输出电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极121和公共电极124之间和第二电极123和公共电极124之间。关于烟弹的加热控制电路为常规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烟嘴(图中未示出)通过烟道支架36与烟弹支架35内部的烟弹1连接,烟道支架36上设有突出的管嘴作为烟道37,烟道37的顶端设置成尖头,在将烟道支架36和烟弹支架35嵌合后,突出的烟道37能够刺破烟弹1端部的封堵元件122插入烟弹内部,对烟弹1内部加热产生的烟气进行抽吸。在烟道支架36上还设有与烟道平行的烟弹预压杆361,烟弹支架35上设有供烟道37插入的通道,在将烟弹1装入烟弹支架35后,将烟道支架36和烟弹支架35嵌合的过程中,烟弹预压杆361会自动将烟弹1压紧在烟弹支架35的凹槽353内,实现烟弹1的固定以及电极之间的可靠连接。

如图14所示,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烟弹1内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烟道37插入烟弹内部,在烟道37的外侧面设有若干进气槽371,在烟体的烟嘴近端设有进气通道33,进气槽371与烟体上设置的进气通道33连通,外部空气从进气通道33和进气槽371沿烟道37的外壁进入到烟弹1内部,与烟弹1内加热产生的烟气混合,混合烟气在烟嘴的抽吸负压下,通过烟道37进入到烟嘴的抽吸通道内,完成抽吸。外部空气和烟气下加热雾化段内形成一个U型的气流通道,有利于对带走烟体内的热量,避免烟体温度过高。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雾化段3外设置为可与烟体主体拆分的外罩38,在更换烟弹1的过程中,先将该外罩38拆下,然后将烟道支架36和烟嘴拆下,最后将烟弹1直接从烟弹支架35的凹槽353中取出即可,换上新的烟弹后,将烟道支架36装好后,罩上外罩38即可。外罩38可采用透明材质,可直观地观测到烟弹1在烟体内的状况,外罩38上预留有与烟道37对接的烟嘴槽,外罩38可通过常规的螺纹结构或扣件的方式与烟体主体连接。

电控段4和电源段5的设置与实施例3相同,电控段4包括设置在烟体表面的按键开关41和封装在烟体内部的主控制板42,电源段5包括设置在烟体内部的电池51,电池51对烟弹上的加热电阻进行供电,电池通过主控制板42设置输出电路连接至固定电极321,按键开关42连接在输出电路上,控制输出电路连通和关闭,实现烟弹的加热控制。

电池51可采用充电电池,在电池段5的烟体上设置与电池51连接的充电模块52。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测温元件(图中未示出)通过温控接头设置在烟弹支架35上,温控接头与加热雾化段3内的其中一个弹性电极接触,或者温控接头直接与石英管烟弹的外表面接触。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