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和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0659发布日期:2018-06-19 19:2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和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电子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和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雾化器已经成为市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吸烟替代品,并受到广大年轻烟民的追捧,电子雾化器通过电池对雾化器中的发热单元进行供电,使得发热单元在电驱动下加热烟液产生烟雾,从而使用户吸食烟雾。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器的上盖一般都是通过旋转结构固定的,当用户想往电子雾化器内添加烟液时,需要两手分别握住电子雾化器的外壳体和上盖并旋转,才能将电子雾化器的上盖打开,再倒入烟液,当用户想将上盖盖合时,也需双手分别握住电子雾化器的外壳体和上盖并旋转,才能将电子雾化器的上盖闭合,因此过程复杂、用户的动作较为繁琐,打开和关闭的方式不够方便和快捷,所以能够提供一种便于用户开启和关闭的雾化器是尤为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和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应用于雾化器,通过该卡扣装置可非常方便地将雾化器中的上盖打开或者关闭。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主壳体和卡扣装置;

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铰接;

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勾部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勾部固定,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勾部;

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勾部与所述卡槽卡合,从而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的一端延伸有第一延伸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夹角为钝角,且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第一延伸板朝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

可选的,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与所述上盖铰接的一端靠近所述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的一端远离所述卡槽。

可选的,所述上盖设有收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铰接;

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第一连接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可选的,所述收容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勾部的横截面和所述卡槽的槽口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

可选的,所述勾部的横截面和所述卡槽的槽口的形状均为矩形。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

所述主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

所述外壳体套设于所述内壳体外,且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以及所述雾化芯三者之间形成了储油仓,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储油仓连通。

第二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扣装置,应用于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上盖和主壳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铰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勾部和卡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勾部固定,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勾部;

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勾部与所述卡槽卡合,从而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雾化器包括上盖、主壳体和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勾部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勾部固定,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勾部;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盖合时,所述勾部与所述卡槽卡合,从而将所述上盖和所述主壳体固定。因此,当用户需要将所述上盖与所述主壳体盖合时,只需将所述上盖下压后再将推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直至所述勾部与所述卡槽卡合,便将所述上盖与所述主壳体盖合;当用户需要将所述上盖从所述主壳体上打开进行清洗或者注油等操作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二连接件朝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拉出至所述勾部与所述卡槽脱离即可。操作过程十分方便,用户单手持握也可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中上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中主壳体和雾化芯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中卡扣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中上盖处于盖合状态时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实施方式中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0、主壳体20、卡扣装置30和雾化芯40;

其中,上盖10的一端和主壳体20的一端铰接,卡扣装置30用于将上盖10和主壳体20固定在一起,雾化芯40固定于主壳体20的另一端,进一步的,上盖10的一端的侧壁和主壳体20的一端的侧壁铰接。

请参阅图3至图7,卡扣装置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勾部33和卡槽34,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与上盖10铰接,第一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勾部33固定,卡槽34设置于主壳体20上,卡槽34用于收容勾部33;当上盖10和主壳体20盖合时,勾部33与卡槽34卡合,从而将上盖10和主壳体20固定。具体的,当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主壳体20盖合时,第一连接件31上与上盖10铰接的一端靠近卡槽34,第一连接件31上与第二连接件32铰接的一端远离卡槽34,卡扣装置30可折叠至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重叠,由于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与上盖10铰接,第一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2的一端的侧壁铰接,且第二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勾部33固定,因此用户只需通过拨动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一连接件31组成的整体结构,以调整勾部33与卡槽34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将上盖10从主壳体20上打开或者闭合。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方便用户拨动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2上与第一连接件31铰接的一端延伸有第一延伸板321,可选的,第一延伸板321的中心线与第二连接件3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钝角,且当上盖10和主壳体20盖合时,第一延伸板321朝向远离上盖10的方向,即当上盖10与主壳体20固定时,第一延伸板321与上盖10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方便用户的手指伸入空隙再将第二连接件32的掰出,从而将勾部33与卡槽34分离。可选的,为了使勾部33与卡槽34卡合的更加牢固,勾部33的横截面和卡槽34的槽口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可选的,勾部33的横截面和卡槽34的槽口的形状均为矩形。

上盖10包括第一出烟通孔11和收容槽12,第一出烟通孔11贯穿上盖10,当上盖10与主壳体20盖合时,第一出烟通孔11的一孔口与主壳体20对接;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与收容槽12的内壁铰接,当上盖10和主壳体20盖合时,第一连接件31收容于收容槽12内。可选的,收容槽12的槽宽等于第一连接件31的宽度。

主壳体20包括外壳体22和内壳体21;外壳体22套设于内壳体21外,且外壳体22的一端与内壳体21的一端密封连接,雾化芯40固定于外壳体22的另一端,并与外壳体22、内壳体21密封连接,外壳体22、内壳体21以及雾化芯40三者之间形成了储油仓50,内壳体21的一端设有注油孔211和第二出烟通孔212,注油孔211与储油仓50连通,第二出烟通孔212用于和第一出烟通孔11对接,可选的,卡槽34位于内壳体21上。当用户需要清洁注油孔211或者往储油仓50注油时,只需要通过弹性件卡合装置30将上盖10打开即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将雾化器100的上盖10从主壳体20上闭合和打开的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一种情况,将上盖10与主壳体20盖合时,以上盖10和主壳体20铰接的铰接处为转轴转动上盖10,直至上盖10的一端面和主壳体20的一端面对接,再推动第二连接件32,直到勾部33伸入卡槽34内并与卡槽34卡合,同时,第一连接件31收容于收容槽12内,从而将上盖10与主壳体20固定,进一步可选的,收容槽12的槽宽略小于第一连接件31的宽度,因此收容槽12的内壁将对第一连接件31产生夹持力,确保卡扣装置30固定的更加牢固;可选的,收容槽12上端的槽深比收容槽12下端的槽深略深一点,即第一连接件31收容于收容槽12内时,第一连接件31上与第二连接件32铰接的一端稍微朝收容槽12内倾斜,以确保卡扣装置30固定的更加牢固。第二种情况,将上盖10从主壳体20上打开时,用户将手指伸入第一延伸板321与上盖10之间的空隙,将第二连接件32拉出,直至勾部33与卡槽34分离,再以上盖10和主壳体20铰接的铰接处为转轴向上转动上盖,从而将上盖10从主壳体20上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雾化器100包括上盖10、主壳体20和卡扣装置30;卡扣装置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勾部33和卡槽34,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与上盖10铰接,第一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勾部33固定,卡槽34设置于主壳体20上,卡槽34用于收容勾部33;当上盖10和主壳体20盖合时,勾部33与卡槽34卡合,从而将上盖10和主壳体20固定。因此,当用户需要将上盖10与主壳体20盖合时,只需将上盖10下压后再将推动第二连接件20,直至勾部33与卡槽34卡合,便将上盖10与主壳体20盖合;当用户需要将上盖10从主壳体20上打开进行清洗或者注油等操作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件20朝远离上盖的方向拉出至勾部33与卡槽34脱离即可。因此操作过程十分方便,用户单手持握也可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再参阅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卡扣装置30,应用于雾化器100,雾化器100包括上盖10和主壳体20,且上盖10和主壳体20铰接,该卡扣装置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勾部33和卡槽34;

第一连接件31的一端与上盖10铰接,第一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勾部33固定,卡槽34设置于主壳体20上,卡槽34用于收容勾部33;

当上盖10和主壳体20盖合时,勾部33与卡槽34卡合,从而将上盖10和主壳体20固定。

由于上述实施方式雾化器100包括实施方式卡扣装置30,因此本实施方式卡扣装置30的具体内容和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雾化器100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