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发热体的低温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902发布日期:2018-10-02 18: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发热体的低温烟。



背景技术:

对于低温烟而言,一般需要在每次使用完后更换包含烟草材料的烟支或烟弹,但是在抽吸完成后,经过烘烤的烟草材料会粘附在低温烟内部的发热元件上,一来不利于将烟支或烟弹顺利取出,同时粘附在发热元件上的残留物会造成污染,但是传统的低温烟烟具的发热元件都不能够快速取出,这样势必会影响低温烟的使用效果,并且降低低温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低温烟发热体不方便取出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发热体的低温烟,使得烟支和发热体都能够方便更换,提高低温烟的使用感受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更换发热体的低温烟,包括壳体1,以及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发热体21、感应线圈32、控制板62和电池63,

所述的感应线圈32与所述的控制板62之间、所述的控制板62与所述的电池63之间电连接;

在所述的壳体1内还设有:

线圈套管31,所述感应线圈32螺旋绕装在线圈套管31的外壁上;

支架套22,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的旋拧在所述线圈套管31内;

烟支套41,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的支架套22内;所述烟支套41的一端开口且外露于所述的支架套22外,另一端封闭且在其底部设有进气通孔412,

所述的发热体21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支架套2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烟支套41上的进气通孔412延伸至所述的烟支套41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套22的一端还设有固定座23,所述发热体21固定插嵌在所述的固定座23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23为分体式扣合结构,在固定座23的拼合处设有供发热体21插嵌的安装槽,所述发热体21和固定座23之间通过相互嵌合的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烟支套41上设有定位卡扣,所述的支架套22上对应设有定位卡槽,所述烟支套41和支架套22之间通过定位卡扣和定位卡槽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烟支套41的外壁和支架套22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14,所述进气通道414与烟支套底部的进气通孔41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更换发热体的低温烟中,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发热体21温度的测温元件5,所述测温元件5固定设置在线圈套管31底端的壳体1内部,所述测温元件5与所述控制板62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5采用红外测温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为分体扣合结构,扣合后的内壳体11通过固定螺丝13固定连接,其内部设有固定线圈套管31和测温元件5的限位挡板111,所述外壳体12罩装在内壳体11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键61,所述按键61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所述的控制板6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低温烟的发热体温度控制方式采用不接触发热体技术,发热组件可以更换,发热组件和烟支套对齐,连接方便拆开或更换,便于清洁或更换发热体;

2).低温烟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发热体本身不需要连接电极,温度感应采用红外温度感应探头或其他不直接接触发热体的技术采集反馈温度,节省布线空间,也更有利于零件结构设计;

3).控制发热体温度采用红外感应或其他不接触发热体的方式,温控感应探头不直接接触发热体,并置于感应线圈外,可以明显减少温控探头受线圈磁感应的影响,从而使温度控制更精密;

4).低温烟的气流方式从烟支套上端往下到发热体根部再往上,可降低发热组件内壁或烟支套外壁的温度,并有效降低整个烟具的外表面温度;

5).低温烟烟具采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发热体升温时间更加迅速,烟雾出烟时间更快,节省烟具出烟等待时间。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技术,通过设置双层套管结构的发热组件和烟支套有效解决了烟草材料被加热后粘附在发热体上产生的发热体清洁、更换操作便利性差的问题,提高了低温烟的使用效果,延长了烟具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低温烟内部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内壳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线圈组件、烟支套和烟支相对于低温烟壳体的位置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烟支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烟支套和发热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的测温元件装配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的低温烟气流流通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壳体,11-内壳体,111-限位挡板,12-外壳体,13-固定螺丝;

2-发热组件,21-发热体,211-限位凹槽,22-支架套,221-外螺纹,222-定位卡槽,23-固定座,231-限位凸起;

3-线圈组件,31-线圈套管,311-线圈定位台阶,312-内螺纹,32-感应线圈;

4-烟支,41-烟支套,411-定位卡扣,412-进气通孔,413-进气槽,414-进气通道;

5-测温元件;

6-电控系统,61-按键,62-控制板,63-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低温烟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包括壳体1、发热组件2、线圈组件3、烟支套41、测温元件5和电控系统6。

结合图2所示,壳体1构成低温烟的主体结构,并且内部用于装配低温烟的其他工作结构。本实施例的壳体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内壳体11为分体扣合结构,包括两半可以相对扣合的内壳体部分,在内壳体11的内侧周围设有唇边和筋位,并且在内壳体11上设有螺丝柱定位与连接,两半内壳体11扣合后通过固定螺丝13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壳体12包裹罩装在内壳体11的外侧。

在壳体1整体的顶部设有供发热组件2和烟支套41装入的开孔,线圈组件3固定安装在该开孔内侧的内壳体11上。

壳体1的底部用于装配电控系统6,电控系统6包括按键61、控制板62和电池63,按键61设置在壳体1上,按键61通过控制板62控制电池63与感应线圈32之间的控制电路,同时控制板62接收测温元件5传输的温度信号,用于发热体的温度保护。具体关于低温烟的电路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对电控系统6的具体方案进行赘述。

结合图3所示,在内壳体11的顶部,线圈组件3固定装配在内壳体11内部,具体包括线圈套管31和感应线圈32,由于本实施例的低温烟采用电磁加热技术,线圈组件3整体不需要从壳体内部取出,可将线圈套管31通过内壳体11内部的限位挡板111紧固装配,感应线圈32螺旋绕装在线圈套管31的外壁上,并与低温烟的电控系统6电连接,螺旋状的感应线圈32通电后,对插入线圈套管31内部的金属发热体进行电磁加热。发热组件2可拆卸地插装在线圈组件3的线圈套管31内,同时用于插装烟支4的烟支套41可拆卸地插装在发热组件2的支架套22内,这样使得发热组件2和烟支套41都能够整体从低温烟的壳体内部取出进行烟支和发热组件的更换。

具体如图4所示,线圈组件3的线圈套管31外壁加工有两个线圈定位台阶311,感应线圈32绕装在线圈定位台阶311之间,通过线圈定位台阶311轴向定位,同时线圈套管31整体还可通过该线圈定位台阶311与扣合的内壳体11紧密配合。在线圈套管3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312,用于与发热组件2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具体如图5所示,发热组件2包括发热体21、支架套22和固定座23,发热组件2通过支架套22与线圈组件3的线圈套管31装配,发热体21采用长条扁形的金属发热体,发热体21的底端固定插嵌在固定座23内,固定座23则通过过盈配合紧固装配在支架套22的内部底部,发热体21的顶端则加工成尖头,便于顺利插入烟支内部。

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3为分体扣合结构,即有两半相同的固定座部分拼合成一个圆柱体的固定座整体,在固定座23的拼合处设有供发热体21插嵌的安装槽,发热体21插入固定座的部分加工设有限位凹槽211,在固定座部分安装槽一侧则加工出对应该限位凹槽的限位凸起231,固定座23扣合后,将发热体21夹紧,并且限位凹槽211和限位凸起231之间相互嵌合,然后将固定座23装入支架套22内,将发热体21和固定座23之间组装限位与固定,固定后的发热体21沿支架套22的中心轴线布置。

在支架套22的外壁上部设有外螺纹221,在将发热组件2插入线圈组件3的线圈套管31过程中,通过外螺纹221与线圈套管31内壁的内螺纹312螺接,实现发热组件2与线圈组件3的固定装配,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可实现发热组件2的可拆卸功能。同时,在支架套22的顶端还设有两个呈180°分布的定位卡槽222,用于与烟支套41定位装配。

具体如图6所示,烟支套41用于插装烟支4,其采用底部密封并设有通孔的筒体结构,顶部开口且开口端的外围加工成台阶,烟支4可插装到烟支套41内,由底部的密封端限位,烟支套41的底部相对烟支封闭的同时设有供发热体21穿过的进气通孔412,在将插装有烟支4的烟支套41装入发热组件2的支架套22后,发热体21可通过进气通孔412插入到烟支内部,实现发热体对烟支4内部的烟草材料进行接触加热。

为了保证烟支套41插入支架套22内部能够轴向防止脱出,烟支套41顶部的台阶底面设置有定位卡扣411,定位卡扣411能够在烟支套41插装到支架套22内部后,与支架套22顶部的定位卡槽222固定卡合,同时通过按压定位卡扣411能够将定位卡扣和定位卡槽分开,便于取出烟支套41。

为了保证烟支套41插入到支架套22内部后,能够将发热体21准确地通过进气通孔412插入烟支,烟支套41上设置的定位卡扣411与支架套22上的定位卡槽222在圆周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对烟支套41和支架套22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进行限位,实现烟支套41相对支架套22的定向插装。

至此,如图7所示,图4中的线圈组件3通过线圈套管31固定装配在内壳体内部,图5中的发热组件2通过支架套22插装到线圈套管31内部,并且通过内螺纹312和外螺纹221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和拆卸,图6中的烟支套41插装到支架套22内部,通过定位卡扣411和定位卡槽222之间固定和拆卸,实现了低温烟的烟支和发热组件均可拆卸更换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低温烟在使用过程时,将烟支4通过烟具壳体上的开孔直接插入到烟支套41内,由于发热体21绝大部分都在烟支套41内,烟支4上带有烟草的一段在插烟的作用力下被发热体21挤压,最终发热体21进入到烟支4的烟草中,通电时将烟草加热产生烟雾。

当一支烟抽完,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拔烟支套41,将烟支套41同时带着烟支4从烟具中拉出,通过轴向拉拔烟支套41,从而挣脱定位卡扣411和定位卡槽222之间的卡合力,可以将烟支套41从支架套22中拔出,实现烟支的更换,从烟支套41中取出抽过的烟支4后,再将新的烟支4连同烟支套41插入到烟具的支架套22中即可。

当需要更换发热体21时,通过周向旋拧烟支套41,在定位卡扣411和定位卡槽222之间的卡合作用下,烟支套41与支架套22共同旋转,使得支架套22上的外螺纹221与线圈套管31上的内螺纹312逐渐脱离,从而将烟支套41与支架套22共同从线圈套管31中取出,由于发热体21固定在支架套22上,故发热体随着支架套22共同脱离线圈套管31,此时即可将固定座23从支架套22上拆下来,将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座23分开,即可拿出发热体21,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反向操作再将发热体21装上即可,更换起来十分的方便、快捷。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低温烟的测温元件5固定设置在线圈套管31底端的内壳体11内部,通过内壳体11内的限位挡板111定位,测温元件5对装入线圈套管31内部的发热体进行测温,测温元件5与电控系统6之间通过电信号反馈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可拆卸,为了保证测温元件5对拆装更换的发热体的测温可靠性,本实施例采用红外测温探头作为测温元件5,红外测温探头不用接触发热体即可对发热体进行测温,在发热体21的底端保留部分伸出固定座23,红外测温探头则对该部分伸出的发热体21进行探测测温。为了电磁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对测温探头的影响,测温元件5应当设置在感应线圈形成的电磁场范围正下方,发热体21随发热组件2装配到线圈套管31内部后,发热体21的底端与测温元件5正对,可以有效检测发热体的温度。当发热体21的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后,测温元件5发送信号到电控系统6的控制板62,控制反应线圈的电流进行适应调整。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烟支套41的外壁和支架套22的内壁之间保留间隙,形成一个环形的进气通道414,进气通道414底部与烟支套底部的进气通孔412连通,在烟支套41的底端面与发热组件的固定座顶面之间同样保留有间隙,进气通孔412的通道截面大于发热体21,这样发热体21在通过进气通孔412后,进气通孔412仍留有空气进入的间隙,烟支套41上还设有进气槽413,该进气槽413位于定位卡扣411之间,进气槽413与进气通道414的顶部连通,这样,在对烟支进行抽吸时,烟具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槽413进入进气通道414,然后通过进气通孔412进入到烟支套41内腔,通过烟支内部带走烟雾并从烟支的顶端吸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