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滴油型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282发布日期:2019-02-12 21:1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滴油型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电子烟领域中的一种储滴油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之一,正在慢慢地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中。其中,注油式雾化器的电子烟深受广大烟民所喜爱,因为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注入不同味道的烟液,选择性宽泛,而且大烟雾量可使得消费者获得生理上的充分满足。

电子烟的关键技术在于雾化器的设计上,现有的设计大多是通过导油棉将烟油仓内的烟油导入到电热丝上,液体烟油在电热丝上受热雾化,产生烟雾。

现有雾化器存在的普遍问题为,烟液储存在一个非密闭环境中,储油仓内烟液与空气大面积接触,烟液容易氧化变质,从而影响烟液的品质,使得抽吸体验大大降低.另外,在侧立或者倒放雾化器时,容易出现漏油的现象;再者,由于烟液的粘稠度比较大,容易堵塞进油孔,解决方法复杂不容易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烟液极易溢出,污染用户环境。

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其他缺点:

1、注油孔及导油棉接入孔过多,且孔的最高面不一致,注油时烟液容易通过除注油孔的其他孔流出;

2、因为结构和尺寸限制,注油孔的孔径偏小,由于烟液属于比较高粘稠性液体,其表面张力较大,容易造成注油孔堵死无法注油,其解决方法复杂不易操作,且烟液极易在操作过程中溢出,污染用户使用环境;

3、烟液从导油棉自下而上传送,当烟液储量随着使用过程的消耗,液位发生变化使得导油效果不一致,将造成导油量的变化,影响雾化器雾化效果,在烟雾量或口感上对用户产生使用体验上的影响;

4、烟液储量偏少或极少量储油时,导油棉则无法把烟液全部传送上雾化底座,容量造成干烧;此外,更换烟液品种时必须倒干净剩余的少量烟液,操作过程繁琐且浪费烟液;

5、雾化座靠近吸嘴,且发热装置安装在雾化座的上面则更接近吸嘴,发热装置和吸嘴之间的热量传输和加热雾化的高温烟气容易烫嘴;

6、由于结构限制,进气通道与发热装置基本在同一平面或稍低于发热装置,且该类型结构进气通道孔偏小,吸进去的空气无法将大部分雾化产生的烟雾带出,容易造成积热烧坏导油棉,而且传送到发热部件的烟液容易从进气孔漏出;

7、不能查看雾化器的雾化过程,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滴油型雾化器,其包括:

储油仓(18),其下端封闭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滴油孔(1801),其上端开口内套有活塞筒(16),活塞筒(16)内设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上部与吸嘴(1)可拆卸连接;

电热丝(24),其位于所述滴油孔(1801)出口处。

其中活塞杆向下运行时,会压缩储油仓的烟油上方的空气而增压,进而推动烟油从储油仓底部的滴油孔逐滴滴出。优选地,所述活塞杆(3)上具有行程显示刻度线,以便显示其运行行程,帮助用户查看并控制滴油量。

优选地,所述储油仓(18)和电热丝(24)的外面依次设有内仓(11)和外仓(10),所述外仓(10)与雾化外管(9)固定连接,雾化外管(9)侧壁上设有进气孔(901),所述进气孔(901)、所述内仓(11)和外仓(10)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储油仓(18)与内仓(11)之间的间隙,共同限定出U型气流通道,最终通往所述吸嘴(1)。

优选地,所述吸嘴(1)通过吸嘴座(6)固定在所述外仓(10)顶部,所述吸嘴座(6)上具有弧形通气孔(603),用于将所述U型气流通道连通至所述吸嘴。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901)外部套有调气环(7),该调气环(7)与进气孔(901)的重叠面积可调,由此调节进气量。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3)被容纳在吸嘴帽(5)之内,所述吸嘴帽(5)内还设有弹性机构(2),该弹性机构(2)一端抵靠所述吸嘴(1)的下表面,另一端抵靠所述吸嘴座(6)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内仓(11)和外仓(10)是整体透明或局部透明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储油仓是密闭的。储油仓与外界相连的部位均密封,仅储油仓底部的滴油孔与空气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烟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烟油存储时间。

2、仅在储油仓底部设有很小的滴油孔,由储油仓顶部通过人为的外力推压活塞杆才可从滴油孔滴油,不挤压活塞,无论雾化器以何角度放置,都不会出现储油瓶往下滴油的情况,基本上杜绝了漏油现象。

3、精准控制滴油量:通过观察活塞杆上的行程刻度线来调节和控制每次挤油量,每按压一次挤油的体积是可控的,使用过程方便。

4、U型气流通道的设计有以下好处:空气经过进气孔在外仓与内仓之间流动时,可对内仓和外仓进行冷却,降低外仓温度,防止烫手。空气携带电热丝产生的烟雾在内仓与储油仓之间的间隙流动时,储有大量烟油的储油仓相当于一个冷却装置,可冷却烟雾的温度,防止其烫嘴,冷凝在储油仓外壁上的烟油还可以回流到电热丝上再利用。

5、雾化效果不受储油量的影响,储油仓的滴油孔在储油仓的底部,每次按压挤压装置的挤油量不受储油量的影响,不影响雾化效果。

6、内仓和外仓的整体或局部是透明的,便于用户从外观察到整个发热装置的雾化过程,即时了解雾化器的工作状态,及时采用相应合理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滴油型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2为吸嘴示意图。

图3为活塞杆示意图。

图4为吸嘴帽示意图。

图5为吸嘴座示意图。

图6为活塞筒示意图。

图7为储油仓示意图。

图8为U型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滴油型雾化器在活塞杆按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滴油型雾化器在活塞杆按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吸嘴,2-弹性机构,3-活塞杆,4-Ⅰ型O圈,5-吸嘴帽,6-吸嘴座,7-调气环,8-Ⅱ型O圈,9-雾化外管,10-外仓,11-内仓,12-支撑圈,13-雾化底座,14-Ⅲ型O圈,15-密封机构,16-活塞筒,17-Ⅳ型O圈,18-储油仓,19-Ⅴ型O圈,20-Ⅵ型O圈,21-正极安装板,22-绝缘环,23-正电极柱,24、电热丝,101-吸嘴限位,102-吸嘴进气孔,103-活塞槽,301-活塞导向杆,302-活塞杆环型槽,501-限位套,502-吸嘴帽螺纹,601-吸嘴座内环,602-吸嘴座外环螺纹,603-弧形通气孔,604-活塞筒口,901-进气孔,1601-上限位,1602-下限位,1603-活塞凸环,1604-活塞通道,1801-滴油孔,1802-储油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储滴油型雾化器,其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吸嘴1,为圆筒状;其接近底部与圆筒面相垂直的水平面上有若干吸嘴进气孔102,所述水平面朝下的几何中心位置,有直径小于吸嘴1的圆柱形活塞槽103,其底部与吸嘴1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用于容纳如下所述的活塞杆3的活塞导向杆301;所述吸嘴1底部有吸嘴限位101;

弹性机构2;其可以是一圈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吸嘴1的下表面和下文所述的吸嘴座6的上表面。弹性结构2的作用在于当用户按压活塞杆3时被压缩蓄能,当用户不再按压活塞杆3后,其回复其原始形状,提供活塞杆复位作用。

活塞杆3,总体呈倒T形,上下均呈现圆柱形,上部为活塞导向杆301,几何径长总体小于下部直径,下部有均匀布置的活塞杆环形槽302;

吸嘴帽5,呈圆筒状,上方具有往内部延伸的限位套501,下部内侧具有吸嘴帽螺纹502;

吸嘴座6,呈环形分布,包括吸嘴座内环601及吸嘴座外环602,内环与外环之间有均匀弧形的吸嘴座通气孔603;

活塞筒16,呈圆筒状,外周有高度不一的凸环;包括上限位1601,下限位1602,活塞凸环1603,以及活塞通道1604;

储油仓18,呈杯状,上部是开口较大的储油仓口1802,其内套设有所述活塞筒16,所述储油仓18的下部具有至少一个滴油孔1801,;

各部件连接方式为:

活塞杆3上的活塞导向杆301铆插入吸嘴1的活塞槽103中;活塞杆环形槽302,用于放置Ⅰ型O圈4;活塞杆3的下部可插入活塞通道1604,并可在其中上下移动,Ⅰ型O圈4的使用用于增加其摩擦力,减小刚性强度,进而减小对活塞通道1604的磨损;

吸嘴帽5直接套在吸嘴1的外围,其中,吸嘴帽5的限位套501与吸嘴1的吸嘴限位101相互抵制,防止弹性机构2复位时,吸嘴1弹出掉落;吸嘴帽螺纹502与吸嘴座外环602外的螺纹间隙配合,螺纹连接;

弹性机构2套入活塞杆3中,弹性机构2的上部直接与吸嘴进气孔所在平面的下部相抵靠;弹性机构2的下部与吸嘴座6的底面相抵靠;

活塞筒16位于吸嘴座6的下部,活塞筒16的上部通过活塞筒口604穿出,上限位1601限定吸嘴6继续往下移动;下限位1602与活塞凸环1603间放置密封机构15,使得活塞筒16的下部与储油仓18的储油仓口180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需要抽吸时,往下按压吸嘴1,活塞杆3往下移动,挤压储油仓18空间的空气,使得储油仓18中的压强增大,里面储藏的电子烟液被迫从滴油孔1801中挤出,滴落到下方的电热丝(仅示意性画出,略去了其具体电连接方式)上,开始受热雾化,这可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雾化烟液的多少;放开吸嘴1时,作用力消失,弹性机构2复位,活塞杆3复位,储油仓18里面的气压重新恢复平衡,烟液不会再往下滴漏,不影响正常抽吸。工作时,气流从调气环7处经进气孔901进入,向下穿过外仓内壁和内仓外壁之间的间隙到底部发热丝24处,从底部向上拐弯通过储油仓外壁与内仓内壁之间的间隙,到达吸嘴座通气孔603处,最后从吸嘴进气孔102处被吸入用户口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