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二手烟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1343发布日期:2018-12-25 20:08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二手烟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二手烟过滤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二手烟,亦称被动吸烟、环境烟草烟雾,即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二手烟是由卷烟或其它烟草产品燃烧端释放出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所形成的混合烟雾,其也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二手烟主要由两种烟雾构成,一种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流烟;一种是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称为侧流烟。

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八大类: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含硫气体等挥发性有机物,N-亚硝胺,稠环芳烃,芳香胺类,杂环胺,自由基,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于烟民和二手烟吸入者同样有害,更值得注意的是,侧流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比主流烟含量更高,如一氧化碳,侧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强烈致癌物)是50倍。公告号为CN203575651U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二手烟过滤器,其由遮烟罩、通气支架、粗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器、水过滤器、风扇及电源开关、香烟支架组成,其特征是遮烟罩与通气支架通过销轴连接,通气支架、粗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器、水过滤器、风扇通过软管相连,香烟支架与通气支架弹性相连,电源开关通过电线控制电机风扇的运转,其通过通气支架将过滤器佩戴在头部,从而实现了将香烟燃烧或吸烟者吐出的烟雾进行过滤的目的,但其缺点在于,由于佩戴在头部,因而其主要只能吸收吸烟者吐出的主流烟,而当吸烟者将香烟拿在手上时所产生的侧流烟却无法进行有效吸收和过滤,因此其过滤净化效果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二手烟过滤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侧流烟无法进行有效吸收和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二手烟过滤器,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外侧的佩戴机构以及均安装于壳体内的过滤模块和电路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过滤模块的中空安装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安装部相通;

所述佩戴机构具有安装孔并位于壳体的背离进风口一侧;

所述过滤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风机、电源和用于控制风机工作的第一开关,所述风机、电源和第一开关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侧流烟的走向是吸烟者无法控制的,吸烟者可通过佩戴机构将本实用新型佩戴在其手指或手腕处,则可对香烟中自然发出且走向不定的侧流烟进行有效吸收;同时,由于佩戴在吸烟者手上,吸烟者也可将主流烟吐向进风口,进而对主流烟也可十分有效地进行吸收;此外,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便携性较强,可供吸烟者随身携带,不仅方便了吸烟者,也有利于公共环境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盖体打开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滑盖打开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盖体打开状态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开关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含佩戴机构)在所述第二开关未触发状态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不含佩戴机构)在所述第二开关触发状态的内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二手烟过滤器,其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外侧的佩戴机构2以及均安装于壳体1内的过滤模块3和电路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佩戴机构2具有与人体手指或手腕相匹配的安装孔20以实现可将其固定在人体手指或手腕上,其优选地采用粘接或卡扣式安装在壳体1上的具有弹性的柔性束缚带,束缚带两端分别与壳体1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闭合的安装孔以供套住人体手指或手腕,也可采用与壳体1一体的刚性套环结构而套在人体手指或手腕上,便于将本实用新型佩戴在吸烟者的手指或手腕部,从而在吸烟者将香烟9拿在手上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对香烟9发出的侧流烟进行吸收;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中空的主体11和活动式安装在主体11外的盖体12,所述主体1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过滤模块3的中空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具有与主体11外部相通的第一开口112使其形成槽状结构;所述壳体1的背离佩戴机构2一侧的外壁具有向外凸起的倾斜部111,所述第一开口112设于所述倾斜部111上,如图1所示,如此可使得第一开口112的朝向更加有利于吸收香烟所产生的侧流烟;所述盖体12铰接式地安装在主体11的第一开口112处以实现对第一开口112进行打开或封闭,所述盖体12上设有若干进风口14,以供外部气体可通过进风口14进入安装部13;所述主体11的安装佩戴机构2位置的两侧还设有与安装部13相通的多个出风口15,以供安装部13内的气体可从出风口15排出到主体11外,同时还可避免影响进风口14吸进烟雾;

所述过滤模块3可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3中,其中所述过滤模块3可采用模块化的滤芯,其中公告号为CN205768518U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车载二手烟净化器,其中包含有复合过滤芯,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模块3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其具体原理和结构在此不作赘述;由于所述安装部13为槽状结构,所述过滤模块3可十分方便地安装到安装部13中或是从安装部13中取出进行更换;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41、风机42、电源43、负离子发生器44、电子点烟器45、用于控制风机42工作的第一开关46以及用于控制电子点烟器45的第二开关47,所述风机42、电源43、负离子发生器44、电子点烟器45、第一开关46和第二开关47分别与主控模块41电连接;所述风机42位于安装部13和出风口15之间,则风机42工作时可将壳体外部的烟雾从进风口吸入,并经过过滤模块过滤后再经出风口排出,进而实现将二手烟进行过滤和净化;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4也位于壳体1内的靠近出风口15处,使得其所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可在风机42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5排出到壳体1外部,从而起到清新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

如图4-图7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电子点烟器45与壳体1外部相通且为矩形或长圆形的第二开口113,且壳体1的设有第二开口113一端为逐渐收拢的形状;所述第二开关47为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开口113处固定有用于封闭第二开口113的挡板16,挡板16上设有第一通孔161和第二通孔162且第一通孔161和第二通孔162沿挡板16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挡板16的背离壳体1一侧滑动安装有矩形或长圆形的滑盖17,滑盖17的背离挡板16一侧设有圆形凸起171且圆形凸起171中心为凹陷式结构,滑盖17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161和第二通孔162的宽度之和使得滑盖17可对第一通孔161和第二通孔162进行同时封闭,由于第二开口113处的壳体1为逐渐收拢状结构,且滑盖17的宽度设置为与第二开口113宽度一致,滑盖17的长度则小于第二开口113的长度,使得滑盖17可紧贴在挡板16上进行滑动而不会从第二开口113处脱离开;所述电子点烟器45位于第一通孔161内侧,所述滑盖17上设有延伸至第二通孔162内的第一凸起部172,所述挡板16朝向壳体1一侧固定有与第一凸起部172相平行的第二凸起部163,且第一凸起部172与第二凸起部163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8,所述微动开关位于第一凸起部172和第二凸起部163之间;如图7所示,当吸烟者通过圆形凸起171推动滑盖17滑动时,带动第一凸起部172朝向第二凸起部163滑动进而触发所述微动开关,使得电子点烟器45开始工作;且滑盖17的长度与第一通孔161的宽度之和小于挡板16的长度,使得滑盖17滑动后露出第一通孔161,吸烟者则可将香烟9伸入第一通孔161并接触到电子点烟器45,进而实现将香烟9点燃;如图6所示,最后吸烟者松开滑盖17,滑盖17则在压缩弹簧18的作用下复位到原位置,此时微动开关也复位,电子点烟器45停止工作,且滑盖17将第一通孔161封闭住以避免电子点烟器45暴露在外;

所述电源43为可充电锂电池,所述电路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主控模块41电连接的充电接口48,其中挡板上还安装有第三通孔164且第三通孔164位于第二通孔的远离第一通孔一侧,所述充电接口48安装在第三通孔164内并通过第三通孔164与外部相通;此外,所述主控模块41可采用现有市售移动电源43中的控制电路板,其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可实现对锂电池充电,也可实现将锂电池的电能供应给风机42、负离子发生器44、电子点烟器45等元件,并连接相应开关进行分别控制,微动开关和充电接口可分别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此外公告号为CN205753498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44的双USB大功率闪充智能车载充电器,其包括有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的负离子发生器44以及USB母座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控模块41也可采用近似功能的控制电路板,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控模块41可采用现有技术,其具体电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此外,所示负离子发生器44和电子点烟器45也均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也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