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629发布日期:2020-06-26 22:4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卷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卷烟是通过对烟支进行加热而实现抽吸烟气的一种新型烟草制品。现有技术中,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口感和传统香烟在口感上还有很大差距。与传统的烟支不同,以加热不燃烧为思路设计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能使烟草材料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烟气的程度,而不会点燃烟草材料。通常情况下,传统卷烟在点燃吸食时超过800℃的高温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而加热不燃烧卷烟一般加热温度在350℃以下,有害物质会显著减少。但是,目前的烘烤烟具在加热过程中无法有效调控烘烤温度,容易对烟支过早过度加热,破坏烟支的口感并让吸烟者吸入较多的有害物质。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温控效果好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系统,在加热不燃烧卷烟生产中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对烟支的非均匀供热,合理调节烟草材料在整个工作阶段中的累计受热过程,避免烟支在过早过度受热而导致的有害物质增多及烟雾产生一致性不佳等问题,并且非均匀加热控制还可以改善能量利用效果,降低热量耗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包括:

烟壳本体,所述烟壳本体中设置有加热器;

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器中,所述加热组件中设置有用于穿设烟支的受热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间隔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加热部;

加热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烟壳本体中,所述加热控制系统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分区域和/或分时段独立供热;

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烟壳本体中,且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相连。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管、第一发热片和第二发热片,所述第一发热片和所述第二发热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热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导热管中形成所述受热空间,所述第一发热片和所述第二发热片在所述导热管上的设置位置形成所述加热部。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隔热组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真空管层、隔热棉层和隔热管层,所述真空管层套设在所述导热管外,所述第一发热片和所述第二发热片设置在所述真空管层和所述导热管之间。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烟壳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包括支撑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上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相连,所述支撑组件中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空间和所述进气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进气塞,所述进气塞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包括计时单元和控制器;

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发热片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一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热片停止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发热片的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阶段预设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二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二发热片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三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热片停止加热,并控制第一发热片对烟支进行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发热片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阶段预设时长,如果是,发出第四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热片停止加热。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进气温度检测模块和出气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进气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出气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

加热器工作前,所述进气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备进气温度值,如果是,发出第一进气温度信号;如果否,发出第二进气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据所述第一进气温度信号设定所述第一阶段预设时长为第一阶段的第一预设时长;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进气温度信号设定所述第一阶段预设时长为第一阶段的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加热器工作期间,所述进气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工作进气温度值,如果是,发出第三进气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进气温度信号停止所述第一发热片和所述第二发热片加热。

所述出气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口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预设出气温度值,如果是,发出出气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出气温度信号停止所述第一发热片和所述第二发热片加热。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发热片相连,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发热片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在抽吸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了对烟支不同区域的非均匀加热,合理调节烟草材料在整个工作阶段中的累计受热过程,有效地避免了烟支在过早过度受热而导致的有害物质增多及烟雾产生一致性不佳等问题,影响吸食口感;并且非均匀加热控制还可以改善能量利用效果,降低热量耗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组件和隔热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发热片和第二发热片在工作过程中加热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烟壳本体110-出气口120-进气口

121-进气塞130-旋转盖140-卡烟夹

200-加热组件210-导热管211-受热空间

220-第一发热片230-第二发热片300-加热控制系统

400-电池组件500-支撑组件510-连接件

520-保护件530-气流通道600-隔热组件

610-真空管层620-隔热棉层630-隔热管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包括烟壳本体100、加热组件200、加热控制系统300和电池组件400;其中,烟壳本体100中设置有加热器;加热组件200设置在加热器中,加热组件200中设置有用于穿设烟支的受热空间211,加热组件20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间隔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加热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有两个加热部;加热控制系统300设置在烟壳本体100中,加热控制系统300与加热组件200相连,用于控制加热部分区域和/或分时段独立供热;电池组件400设置在烟壳本体100中,且电池组件400与加热控制系统300相连。

其中,分区域是指能够使烟支上的不同区域分别受热,分时段是指对烟支上的某一区域或多个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加热。

在使用该加热不燃烧卷烟时,可以将烟支插入至加热组件200的受热空间211中,由于加热组件20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加热部,使烟支上具有两个及以上相互间隔的受热区域,每个受热区域分别与一个加热部相对应;然后可以启动加热控制系统300,以对各个加热部分别独立控制供热,并根据不同时段分别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烟支上不同受热区域在不同时段的非均匀加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烟支在过早过度受热而导致的有害物质增多及烟雾产生一致性不佳等问题,影响吸食口感;并且上述非均匀加热控制还可以改善能量利用效果,降低热量耗散。

其中,当加热部有多个时,也可以仅使一部分的加热部参与工作,而其余加热部始终不参与工作,从而也可以实现对烟支的非均匀加热,达到避免烟支过度受热的目的。

具体地,加热组件200包括导热管210、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间隔设置在导热管210的外侧壁上,导热管210中形成上述受热空间211,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在导热管210上的设置位置形成上述加热部。

加热控制系统300可以分别控制第一发热片220或第二发热片230进行独立加热,导热管210可以将热量传导给受热空间211中烟支,从而实现对烟支的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管210可以为硬质铝管,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可以均为mems微加热器发热片,也可以为陶瓷发热片、聚酰亚胺薄膜发热片、hic金属厚膜发热片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mems微加热器发热片,且两个发热片可以对称设置在导热管210的外壁上,具体可以通过导热胶粘结在导热管210上。其中,发热片可以使硬质铝管升高温度,实现低温不燃烧的目的,能够对烘烤烟支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硬质铝管的热传导系数高,可以将热量快速传导至受热空间211中的烟支,从而对烟支进行烘烤加热并挥发烟气。其中,发热片的电阻可以为0.5-1.1欧姆,导热管210的壁厚可以为0.05mm~0.5mm,本实施例中,导热管210的壁厚优选为0.1mm~0.2mm。

此外,发热片可以为长方体的片状结构,且具有与导热管210表面相匹配的弧度,发热片长度与导热管210长度的比值可以为0.5~1.5;发热片的宽度小于导热管210的外径,优选为导热管210外径的0.3~0.6倍。

进一步,为了防止大部分热量传递至壳体而造成用户的不良感受,该加热不燃烧卷烟还包括隔热组件600,该隔热组件600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200的外侧。

具体地,该隔热组件600可以为真空隔热组件600,即该隔热组件600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真空管层610、隔热棉层620和隔热管层630,所述真空管层610套设在所述导热管210外,使第一发热片220和所述第二发热片230设置在所述真空管层610和导热管210之间。

其中,当真空管层610的内壁温度达到220℃时,真空管层610的外壁温度大约为90℃~100℃,当隔热棉层620的内部温度达到220℃时,隔热面层的外壁温度大约为60℃~70℃;此外,隔热棉为铝箔隔热棉,隔热管为塑料隔热管,从而通过真空管层610、隔热棉层620和隔热管层630的配合可以有效地进行隔热,并保证受热空间211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进一步,烟壳本体100上设置有进气口120和出气口110,且进气口120和出气口110分别设置在加热器的两端。

该加热器包括支撑组件500,所述加热组件200上远离所述出气口1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500固定相连,所述支撑组件500中设置有气流通道530,所述气流通道5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空间211和所述进气口120连通。

其中,烟支受热分解产生的气雾会从出气口110流出,如果进气口120封闭,受热空间211会因气体不流通而积聚大量的热,易造成烟支过度热而产生有害气体。为此,在抽吸过程中,可以使进气口120开放导通,空气可以从烟壳本体100外经进气口120进入至受热空间211,从而避免热量过度积聚,并结合加热控制系统300可以有效调节控制对烟支的加热,防止有害物质产生。

此外,气流通道530中还设置有单向阀功能的结构,该单向阀可以控制在抽吸时空气由进气口120流至加热器,而加热器内的受热空气无法逆向流至进气口120。

具体地,支撑组件500包括连接件510和保护件520,连接件510的一端固定嵌设在所述保护件520上,连接件510的另一端与导热管210固定套接,由此,连接件510、保护件520和加热组件200可以预先组装为一整体结构,并整体安装于烟壳本体100的加热器中;同时,由于导热管210的外壁上固定有发热片,该保护件520可以对发热片的端部以及硬质铝管进行保护,防止磕碰。

进一步,该加热不燃烧卷烟还包括进气塞121,所述进气塞12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20中。

在不使用该加热不燃烧卷烟时,进气塞121可以塞入进气口120中,以防止杂质灰尘等进入,保证气流通道530的清洁度。此外,也可以在拆卸下进气塞121后对气流通道530进行清洁,方便清理操作。其中,进气塞121上可以设置有孔道,以便于在抽吸过程中,空气可以由进气塞121上的孔道进入至加热器。此外,进气塞121上的孔道处可以设置有滤网,避免在抽吸过程中杂质的进入。

进一步,该加热控制系统300包括计时单元和控制器。

具体地,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发热片220的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一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热片220停止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阶段预设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二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二发热片230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时长,如果是,发出第三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热片230停止加热,并控制第一发热片220对烟支进行加热。

所述计时单元还用于判断对第一发热片220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阶段预设时长,如果是,发出第四时间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时间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热片220停止加热。

如上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发热片相连,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发热片相连。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对发热片的温度检测为持续检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加热控制系统300可以按照如下控制方法对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温度进行控制:

步骤s1、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对烟支进行第一阶段的加热。

步骤s2、通过计时单元判断第一发热片220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时长t1;如果是,进入步骤s3。

步骤s3、通过控制器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加热,并保持第二发热片230加热。

步骤s4、判断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阶段预设时长;如果是,进入步骤s5;如果否,保持第二发热片230继续加热。

步骤s5、停止第二发热片230加热。

由此,通过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对烟支分别独立分时段加热,完成了烟支在抽吸前的预热,同时可以避免烟支过度受热而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后续吸食口感。

步骤s6、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发热片230进行第二阶段的加热。

其中,第一阶段为烟支预热阶段,第二阶段为用户抽吸阶段。

步骤s7、检测第一发热片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三温度值t3;如果是,进入步骤s8;如果否,进入步骤s9。

其中,该第三温度值可以为170℃~23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10℃。

步骤s8、控制第一发热片220进行加热,再次执行步骤s7。

步骤s9、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加热,再次执行步骤s7。

其中,由于烟支上与第二发热片230对应的第二受热区持续受热,从而会将部分热量传递给与第一发热片220对应的第一受热区,此时,即使第一受热区未受到外部加热,仍然可以保持适当的温度,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受热区的烟草材料在下一阶段受热时可以快速达到足够的温度而正常受热分解,进而保证用户的吸食口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7-s9可以不执行,即第一发热片220在t1-t2期间处于非主动控制状态,由步骤s6进入步骤s10。

步骤s10、判断第二发热片230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时长t2;如果是,进入步骤s11;如果否,保持第二发热片230继续加热。

步骤s11、停止第二发热片230加热,启动并保持第一发热片220进行加热。

此时,由于烟支上第二受热区已经持续受热较长时间,导致位于第二受热区处的烟草材料具有过度分解而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经过第二时长t2后,停止继续对第二受热区加热,而是切换到对第一受热区加热,以提升对位于第一受热区的烟草材料的分解效率,在避免烟支过度受热的同时,保证烟支能够提供均匀的烟雾,保证了吸食口感。

步骤s12、判断第一发热片220加热的时长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阶段预设时长tii;如果是,进入步骤s13;如果否,保持第一发热片220继续加热。

步骤s13、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加热。

进一步,该加热控制系统300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发热片220相连,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发热片230相连。

进一步,在步骤s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发热片220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一温度值t1;如果是,进入步骤s202。

其中,该第一温度值可以为150℃~20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80℃。如图4所示,第一发热片220加热温度变化曲线和第二发热片230加热温度变化曲线的交叉点所对应的时间为t1,温度为180℃,说明在该交叉点处,第一发热片220停止加热,而第二发热片230继续加热。

此外,如图4所示,在t1至ti-1的时长内,第一发热片220停止加热,而第二发热片230持续加热,使烟支上的第二受热区的部分热量会传导至第一受热区,进而会使第一受热区的温度产生小幅度的上升。

步骤s202、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加热,并保持第二发热片230持续加热。

进一步,在步骤s4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1、通过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第二温度值t2;如果是,进入步骤s402。

其中,第二温度值可以为180℃~230℃,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值为210℃。

步骤s402、停止第二发热片230加热。

如图4所示,第二发热片230在时间ti-1处所对应的温度为上述第二温度值,即为210℃。在该时间ti-1处,烟支上的第一受热区受第二受热区的热量传递作用,其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值180℃,但小于第二温度值210℃。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s7中,可以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一发热片220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三温度值t3。该实施例中,该第三温度值t3可以与第二温度值t2相同,均为210℃。

进一步,在步骤s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通过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第四温度值t4;如果否,则第二发热片保持加热;如果是,进入步骤s102。

其中,该第四温度值可以为200℃~25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30℃。

步骤s102、停止第二发热片230加热,回到步骤s101。

如图4所示,在时间ti-1至t2之间,由于第二发热片230通过可控的加热过程持续维持温度,当温度达到230℃时所对应的时间为t2,为了避免烟支上的第二受热区因过度受热而分解出有害物质,当第二发热片的时间达到或超过第二时长t2,此时可以停止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而启动第一发热片220的加热。

进一步,在步骤s11中,第二发热片230在t2-tii期间可以处于非主动控制状态。该非主动控制状态是指控制器根据时间信号对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与否进行控制,而非根据温度信号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发热片230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控制:

步骤s1101、检测第二发热片230在t2-tii期间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五温度值t5;如果是,进入步骤s1102;如果否,进入步骤s1103。

步骤s1102、控制第二发热片230进行加热,并重复执行步骤s1101。

步骤s1103、停止第二发热片230加热,并重复执行步骤s1101。其中,该第五温度值可以为150℃~25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10℃。

进一步,在步骤s1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201、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第一发热片220的加热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第六温度值t6;如果否,则第一发热片220保持加热;如果是,进入步骤s1202。

其中,该第六温度值可以为200℃~25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30℃。

步骤s1202、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加热,回到步骤s1201。

进一步,加热控制系统300还包括进气温度检测模块和出气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进气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20上,所述出气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出气口110上。

在加热器工作前,所述进气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120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备进气温度值,其中,该预备进气温度值可以为12℃~25℃,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如果是,发出第一进气温度信号;如果否,发出第二进气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据所述第一进气温度信号设定所述第一阶段预设时长为第一阶段的第一预设时长ti-1;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进气温度信号设定所述第一阶段预设时长为第一阶段的第二预设时长ti-2,所述第二预设时长ti-2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ti-1。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阶段预设时长表示在抽吸前的烟支预热阶段的总时长。其中,对进气侧的温度检测可以为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检测,如果检测的进气侧温度值达到或超过15℃,例如炎热的夏天,说明吸食的环境较高,此时烟支无需预热较长的时间即可达到抽吸温度。而如果检测的进气温度值小于15℃,例如寒冷的冬天,则说明吸食的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烟支需要长时间的预热才能达到抽吸温度;可以选择的是,在检测的进气温度值小于15℃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延长t1时间,即增加第一发热片的工作时间,来实现增加加热器产生热量进而达到抽吸条件。因此,无论在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都可以使烟支预热至标准的抽吸温度,保证了烟草材料的正常受热分解,避免了设置固定的预热时间而无法弥补环境温度条件对烟草材料分解产生的影响。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仅以烟支在15℃以上的环境下吸食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一阶段预设时长为ti-1,如图4所示。

所述出气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口110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预设出气温度值,如果是,发出出气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出气温度信号停止所述第一发热片220和所述第二发热片230加热。

其中,该预设出气温度值可以为40℃~120℃,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当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滤嘴吸阻较大时,该预设出气温度值可以为60℃~120℃,而当滤嘴为低吸阻的滤嘴时,该预设出气温度值可以为40℃~100℃。

在吸食过程中,当出气侧温度超过上述预设出气温度值时,则会造成用户具有“烫嘴”的不良感受,此时可以停止对第一受热区和所述第二受热区加热来避免温度过度上升,保证用户的吸食感受。

进一步,在加热工作期间,即在所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加热过程中,通过进气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加热不燃烧卷烟的进气侧的温度是否达到或超过工作进气温度值;如果是,发出第三进气温度信号。其中,该工作进气温度值可以为50℃。

控制器根据第三进气温度信号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在抽吸过程中,烟草材料受热分解时的高温热量会影响加热不燃烧卷烟进气侧的温度,导致进气侧检测到的温度值会适当的高于环境温度,但是,当抽吸时的进气侧温度值超过了上述工作进气温度值50℃时,则表明环境温度过高或烟具内部温度过高,此时可以停止第一发热片220和第二发热片230的加热,避免发生不可预料的风险。

此外,在出气口110和加热组件200之间还设置有卡烟夹140,该卡烟夹140可以为筒状的结构,且该卡烟夹140的中间部位向内凹陷成弧形,使得卡烟夹140中间部位的内径小于两端的内径,如图1所示,当烟支插入至卡烟夹140中时,卡烟夹140上内径较小的部位受烟支的挤压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从而可以将烟支夹紧固定。

其中,为了实现卡烟夹140能够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卡烟夹140的材质可以为abs或peek。当然,卡烟夹140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实现卡烟夹140弹性变形的材料,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此外,卡烟夹140也可以为如o形圈等的弹性体,其内径不大于烟支的外径,从而可以将烟支挤压固定。

烟壳本体100上还转动设置有旋转盖130,该旋转给可以通过自身旋转的方式封闭或敞开出气口110。具体地,旋转盖130可绕出气口110外的一点为中心旋转,旋转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旋转盖130向烟具上盖(图中未示出)方向的投影皆落在上盖范围内。在旋转过程中,旋转盖130上除与旋转中心重合点外的任一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其中,旋转盖130的形状可以为但不限于椭圆形、圆形、齿轮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在抽吸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了对烟支不同区域的非均匀加热,合理调节烟草材料在整个工作阶段中的累计受热过程,有效地避免了烟支在过早过度受热而导致的有害物质增多及烟雾产生一致性不佳等问题,影响吸食口感;并且非均匀加热控制还可以改善能量利用效果,降低热量耗散。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