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3002发布日期:2021-12-31 21: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3.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作为另一示例,存在有气溶胶提供制品,例如,所谓的电子烟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液体,该液体被加热以使其发生汽化,从而产生可吸入蒸气或气溶胶。该液体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已知的装置例如雾化器,在加热器化生成的气溶胶输出至吸食的过程中,在输出通道的内壁上形成冷凝液,随着输出的气流被吸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被配置为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吸气口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
5.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6.雾化组件,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进而吸取液体基质,并加热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7.支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容纳或保持所述雾化组件;
8.烟气输出管,提供将气溶胶输出至所述至少一个吸气口的气流路径;所述烟气输出管具有与所述支架配合连接的进气端;
9.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临近所述烟气输出管的进气端,以将所述烟气输出管内产生的冷凝液自所述进气端引导出烟气输出管。
10.以上雾化器,通过支架上的凸起结构将烟气输出管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引导出烟气输出管,减缓或消除吸食到冷凝液。
11.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烟气输出管是非接触并保持有间隙的,进而由所述间隙界定形成有毛细通道。
12.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烟气输出管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气端的第一缺口;所述凸起结构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内。
1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凸起结构被构造成沿所述外壳体的纵向延伸,并具有沿延伸方向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内,并与所述第一缺口之间界定所述毛细通道;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外。
14.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
15.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大约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长度。
16.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凸起结构上还设置有导流凹槽,用于将所述毛细通道吸收的气溶胶冷凝液朝背离所述烟气输出管的方向引导。
1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外壳体的纵向延伸的遮挡部分,所述导流凹槽延伸至该遮挡部分上,进而将气溶胶冷凝液朝该遮挡部分引导。
1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遮挡部分靠近所述烟气输出管的至少部分表面被构造成是弯曲的弧形。
1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20.导液元件,沿垂直于所述外壳体的纵向延伸,并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
21.加热元件,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导液元件,用于加热所述导液元件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22.所述遮挡部分沿所述外壳体的纵向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加热元件。
2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支架至少部分界定有围绕所述雾化组件的至少部分的雾化腔室;
24.所述凸起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腔室内,以将所述烟气输出管气溶胶冷凝液朝所述雾化腔室引导。
25.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烟气输出管的进气端具有垂直于所述外壳体的纵向方向的宽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厚度方向,并且所述烟气输出管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厚度方向尺寸;
26.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烟气输出管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
2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烟气输出管被构造成具有大致呈椭圆形的横截面。
2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烟气输出管的进气端还设有位于所述烟气输出管的宽度方向至少一侧的第二缺口。
2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
30.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电源机构;所述雾化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雾化器。
附图说明
3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3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示意图;
33.图2是图1中雾化器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图2中雾化器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35.图4是图2中雾化器又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36.图5是图2中雾化器沿宽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37.图6是图4中雾化组件安装在上支架和下支架内的示意图;
38.图7是图3中外壳体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39.图8是图3中上支架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40.图9是图2中雾化器沿厚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41.图10是又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1是又一个实施例中主壳体内烟气输出管的进气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44.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存储有液体基质并对其进行汽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100、以及为雾化器100供电的电源机构200。
4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比如图1所示,电源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接收和容纳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270,以及至少部分裸露在接收腔270表面的第一电触头230,用于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和容纳在电源机构200内时与雾化器100的形成电连接进而为雾化器100供电。
46.根据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雾化器100沿长度方向与电源机构200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电触头21,进而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于接收腔270内时,第二电触头21通过与第一电触头230接触抵靠进而形成导电。
47.电源机构200内设置有密封件260,并通过该密封件260将电源机构200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形成以上接收腔270。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该密封件260被构造成沿电源机构200的横截面方向延伸,并且是采用具有柔性材质制备,进而阻止由雾化器100渗流至接收腔270的液体基质流向电源机构200内部的控制器220、传感器250等部件。
48.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机构200还包括沿长度方向靠近相对于接收腔270的另一端的电芯210,用于供电;以及设置于电芯210与容纳腔之间的控制器220,该控制器220可操作地在电芯210与第一电触头230之间引导电流。
49.在使用中电源机构200包括有传感器250,用于感测用于通过雾化器100的吸嘴盖20进行抽吸时产生的抽吸气流,进而控制器220根据该传感器250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芯210向雾化器100输出电流。
50.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机构200在背离接收腔270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240,用于通过与外部的充电设备连接之后对电芯210充电。
5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雾化器100的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雾化器100整体呈细长的扁形形状,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在使用中,近端110作为用户嘴部抽吸使用的一端、远端120是接收于电源机构200的一端。在外部构造上包括有:
52.主壳体10,呈中空的筒状形状,靠近远端120的端部为敞口;
53.端盖20,布置在雾化器100的远端120,并对主壳体10的敞口进行封闭,进而共同形成完成的雾化器100外壳。
54.进一步根据图2所示,雾化器100的第二电触头21由远端120贯穿至内部,并至少部分是裸露在端盖20表面的,进而在使用中便于与电源机构200形成导电。同时,雾化器100的远端120还设置有进气口22,用于在用户抽吸中供外部的空气进入至雾化器100内。
55.同时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中,雾化器100还设置有由远端120贯穿至内部的磁吸元件
(图中未示出),在使用中通过与电源机构200磁性吸附进而使雾化器100稳定保持在电源机构200内。
56.进一步图3至图5示出了图2中雾化器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部分部件的分解示意图。根据图3和图5中所示,雾化器100还包括:
57.烟气输出管11,沿主壳体10的轴向延伸,其上端是与位于主壳体100上端的吸气口a气流连通的,进而将雾化器100内生成的气溶胶输出至吸气口a吸食;
58.储液腔12,由烟气输出管11与主壳体10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59.雾化组件30,用于从储液腔12通过毛细浸润吸取液体基质,并对吸取的液体基质加热汽化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具体,雾化组件30包括导液元件31、以及至少部分围绕导液元件31的加热元件32。根据图3和图4所示,导液元件31被构造成沿主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两端是露出或者是与储液腔12流体连通的,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沿图3中箭头r1所示由导液元件31两端被吸收后向内传递。加热元件32围绕或缠绕导液元件31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加热导液元件31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
60.在可选的实施中,导液元件31可以采用或包括多孔陶瓷体、纤维棉、纤维绳、多孔材料等等;加热元件32可以采用电阻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铁、镍、铬或它们的合金等等。
61.进一步参见图3至图5所示,由刚性的上支架40和柔性的下支架50在主壳体10内装配和固定雾化组件30。具体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上支架40上设置有延伸出的夹持臂44,并由该夹持臂44将雾化组件30抵靠或夹紧在下支架50上;同时,上支架40上设置有朝向下支架50的第一凹腔43,下支架50上设置有朝向上支架40的第二凹腔52,进而在装配之后由第一凹腔43和第二凹腔52共同形成环绕或围绕雾化组件30并容纳释放生成的气溶胶的雾化腔室。
62.在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中,下支架50还设置有与导液元件31的端部相对的承接槽51,用于承接由导液元件31的端部渗出的液体基质。
63.为了便于对上支架40于储液腔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在雾化器100还包括密封元件60,至少部分位于上支架40与储液腔12之间,进而密封储液腔12。在安装后,导液元件31和加热元件32主要均容纳于雾化腔室内进而能将生成的气溶胶释放至雾化腔室,并由雾化腔室通过密封元件60上的第一插接孔61输出至烟气输出管11。
64.进一步下支架50的第二凹腔52底壁上还设置有与端盖20上的进气孔22相对的孔53,由进气孔22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该孔53进入至雾化腔室内。
65.在气溶胶的输出的气流设计上,上支架40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41;烟气输出管11端部贯穿密封元件60上的第一插接孔61后,进一步插接在第二插接孔41内。上支架40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输出通道45,进而雾化腔室内的气溶胶通过图3和图6中箭头r2所示输出至烟气输出管11。
66.为了配合雾化组件30的导液,密封元件60上设置有供液体基质流向上支架40的第一导液孔62。上支架40上还设置有第二导液孔42,在使用中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依次经第一导液孔62、第二导液孔42传递至雾化组件30上被吸收和汽化。
67.进一步在图8和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中,上支架40内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遮挡部分46,并由该遮挡部分界定第一凹腔43。该遮挡部分46一方面沿雾化器100的纵向方向的投影是覆盖加热元件32的,进而在使用中可以遮挡加热元件32加热过程中炸油形成的大液滴、
另一方面还能挡住雾化腔室内的冷凝液等,阻止它们直接流向烟气输出管11。
68.进一步参见图6至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烟气输出管11插入至上支架40的下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1,上支架40上设置有配合缺口111的凸棱47。具体在图8中,凸棱47是沿雾化器100的纵向延伸的,并且具有宽度不同的两部分,靠近烟气输出管11的第一部分471、以及相比背离烟气输出管11的第二部分472;其中,第一部分471相比第二部分472具有更小的宽度,从形态上第一部分471要比第二部分471更细。在图9所示的实施中,第一部分471大约具有0.3~0.8mm的宽度,第二部分472大约具有0.8~1.5mm的宽度。缺口111大约具有1.2mm的宽度。
69.在装配之后的形态参见图9所示,第一部分471至少部分延伸至烟气输出管11下端的缺口111内;而第二部分472是位于缺口111外。同时装配后,第一部分471的两侧表面与缺口111的两侧表面是不接触的,并且根据图9中第一部分471与缺口111的两侧表面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进一步控制该间距低于2mm,进而形成纵向延伸的毛细通道80。进而在使用中,烟气输出管11内壁上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由于重力坠落或向下流动至下端时,由该毛细通道80的毛细吸附和引导的作用力将烟气输出管11下端的冷凝液向下引导至支架40内,进而避免冷凝液在烟气输出管11的内壁或下端聚集,缓解或消除抽吸到冷凝液的问题。
70.进一步参见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凸棱47的下端是连接在遮挡部分46上的,进而使毛细通道80吸取和传导的冷凝液滴落至遮挡部分46上。图8和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中,遮挡部分46是弧形的形状,则后续流落在遮挡部分46上的冷凝液由弧形上表面向下引导流落至雾化腔室内,如图9中箭头r3所示。
71.在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第二部分472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部分471。在实施中,第二部分472的长度大约具有3mm,第一部分471的长度大约具有2mm。
72.进一步在其他的可选的实施中,凸棱47还包括由第二部分472与上支架40的壁界定的导流凹槽473。在图8中第二部分472与上支架40的结合的部分是存在导流凹槽473的,通过该导流凹槽473更进一步有助于将毛细通道80传递的冷凝液快速地引导至遮挡部分46上,避免冷凝液被吸附和保持在第一部分471与烟气输出管11之间的毛细通道80内。
73.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雾化组件30还可以是其他目前常用的多孔陶瓷的雾化组件;多孔陶瓷可以是例如申请人在201920645593.5号专利中提出的具有横向贯穿的液体通道的多孔陶瓷体、或者是常用的上表面具有凹槽的杯状陶瓷。装配中同样是由上支架50容纳和保持,并向多孔陶瓷体传递液体基质。
74.在其他的可选或变化实施中,凸棱47可以变化成其他的形状和位置。例如图10中示出了又一个具有凸棱47a的上支架50a的结构示意图。图10的凸棱47a具有比图8的凸棱47更大的尺寸。形状上,同样具有第一部分471a和第二部分472a,同时第二部分472a与上支架40a的壁400a接合的部位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导流凹槽473a,更快地将冷凝液向下传递。
75.第一部分471a相比第一部分471更加靠进中心,同样与上支架40a的壁400a是不接触的,进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4711a。在装配之后,烟气输出管11下端的缺口111延伸至该容纳空间4711a内,使得在凸棱47a与烟气输出管11之间的毛细通道80的空间能进一步扩大,进而对于更多的接收和容纳气溶胶冷凝液是有利的。同样,在装配后,第一部分471a仍然有一部分是延伸至烟气输出管11的缺口111内并保留一定的间距的,形成吸收和传递烟气输出管11下端的冷凝液的毛细通道。
76.图11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主壳体10a内制备的烟气输出管11a的示意图。在图11所示的实施中,烟气输出管11a的横截面形状是扁形形状、优选是椭圆形的形状;并且椭圆形是以主壳体10a的宽度方向为长轴b1、以主壳体10a的厚度方向为短轴b2,进而烟气输出管11a内的冷凝液更加倾向于聚集在长轴b1的曲率较大的端部。进而烟气输出管11a的端部设置有靠近主壳体10a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第二缺口112a,通过该第二缺口112a使长轴b1的曲率较大的端部呈镂空的空间,进而消除冷凝液在此处的聚集而转向更多地聚集至靠近第一缺口111a的位置,而后更加便于在凸棱47的配合下引导至雾化腔室内。当然进一步配合该椭圆形或扁形的烟气输出管11a,则以上第一插接孔61、第二插接孔41同样也配合呈扁形或椭圆形的形状。同样地,在配合以上实施中,凸棱47位置需要调整为与第一缺口111a配合形成毛细通道以引导气溶胶冷凝液。
77.在图11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中,第一缺口111a具有大于第二缺口112a的宽度;实施中的第一缺口111a的宽度大约2.4mm,第二缺口112a的宽度大约1mm。
7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