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9742发布日期:2022-06-29 11:3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2.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的器具。
3.目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技术主要包括:(1)直接接触式的电阻加热;(2)感应式电磁加热;(3)微波加热等方案。其中,方案(1)与方案(2)都是热传导的方式,在使用时需预热等待时间较长,且可能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影响了用户的抽吸体验。方案(3)为辐射加热,其加热过程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整个内部同时进行,升温迅速,加热均匀。但是气溶胶生成制品通常整体装填于加热腔内,由于微波的波长较长(约12cm左右)会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很难在特定位置进行加热,这意味着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每次快速加热都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整体加热至约300-400摄氏度的温度,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多次抽吸的口感变化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能够实现均匀加热,同时可以保持气溶胶口感的新鲜及一致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收容腔体、加热组件以及输送组件;其中,收容腔体具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至少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输送组件用于将至少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输送至雾化区域;加热组件用于对雾化区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上述所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收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通过将存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位置与雾化区域分区设置,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气溶胶生成制品分批输送至雾化区域,以使激光组件每次仅对输送至雾化区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雾化,这样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均匀性较好,加热速度较快,雾化利用率较高。另外,能够在雾化区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雾化完成之后,再将未雾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输送至雾化区域继续进行雾化,从而可以根据每口或预设口数对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量选择每次仅输送固定量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雾化,进而可以保持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口感的新鲜及前后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图1的拆解示意图;
10.图3为除壳体外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透视图;
1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12.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与承载板、收容腔体及回收腔体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13.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与承载板、收容腔体及回收腔体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14.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与承载板、收容腔体及回收腔体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15.图8为旋转件的收容槽与第一开口正对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9为旋转件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输送至第二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17.图10为具有三个收容槽的旋转件旋转一定角度后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雾化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8.图11为旋转件在图10基础上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雾化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9.图12为旋转件的收容槽旋转至区别于第二开口的其它位置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20.图13为旋转件的收容槽旋转至雾化区域后旋转件与转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21.图14为图13所对应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b-b向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气溶胶生成制品s;气溶胶生成制品s’;壳体11;主体111;盖体112;收容腔体12;收容腔121;旋转件13;雾化孔131;收容槽132;加热组件14;吸嘴15;出气通道151;第一驱动元件16;回收腔体17;回收腔171;承载板18;第一开口181;第二开口182;雾化区域183;密封盖19;第二驱动元件20;转接件21;气流通道211;压紧件22。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
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28.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除壳体外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透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收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
29.其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通过激光对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气溶胶生成制品s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茶叶、薄荷叶等植物叶类,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当然,气溶胶生成制品s也可为液体基质,比如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药液等。以下实施例均以气溶胶生成制品s采用固体基质为例。
30.在具体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s包括多个,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呈片状且层叠设置;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密度,提高固定体积内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收容量,从而增大气溶胶生成装置对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存储量,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单次装填后的长时间抽吸。具体的,每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为0.2-2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为0.5-1mm。在该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内可容纳30片甚至更多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每片气溶胶生成制品s加热一到五次,支持单次的抽吸,以保证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一致性,该设计至少能够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单次装填后,满足30次以上的抽吸动作,甚至100次以上,实现了长效、一致性的气溶胶口感。
31.具体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直径可为2-15mm。进一步地,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表面还设计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填充比可以根据不同的气流阻力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最佳的气溶胶释放。
32.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功能。
33.如图2和图3所示,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收容腔体12、输送组件、加热组件14以及吸嘴15。
34.其中,壳体11包括主体111和盖体112,盖体112盖设在主体111上,并配合界定出一中空腔体,且被构造成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表面,用于保护中空腔体内的组件;当然,壳体11也可成左右或前后扣合式组合,本技术对壳体11的结构不做限定。收容腔体12、输送组件以及加热组件14具体收容于该中空腔体内。吸嘴15设置于壳体11上,并形成有出气通道151,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用户通过该吸嘴15抽吸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当然,该吸嘴15也可直接由壳体11界定形成。本实施例中,吸嘴15为柱状管,插设于主体111的顶壁的通孔内。
35.如图3所示,收容腔体12具有收容腔121,收容腔121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s;即,气溶胶生成系统中的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具体沿收容腔121的深度方向层叠设置。在
一具体实施例中,收容腔体12为一区别于壳体11的独立结构,且与壳体11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收容腔体12的一次性即抛,从而在收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被消耗完之后便于取出收容腔体12,以实现快速装填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或者替换新的装有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收容腔体12,进而实现收容腔体12的更好的可替换性。
36.收容腔121可呈柱状;收容腔121的周向形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周向形状匹配,且二者的孔径大致相同或者收容腔121的孔径略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孔径,以在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收容腔121内晃动的同时,便于气溶胶生成制品s装入或从收容腔121内取出。具体的,收容腔体12的材质可以为无害金属材料,比如6系铝合金、不锈钢等,或者为无害的塑料材料,如聚醚醚酮(peek)。
37.如图3所示,输送组件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分批输送至雾化区域183。具体的,在气溶胶生成制品s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时,输送组件具体用于将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依次输送至雾化区域183,即每次输送预设个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至雾化区域183,而非一次性将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全部输送至雾化区域183。可以理解的是,在气溶胶生成制品s为液体基质时,可控制收容腔121内每次流出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部分至输送组件,或者输送组件每次从收容腔121内取出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部分输送至雾化区域183,以将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分多次输送至雾化区域183。
3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3所示,输送组件包括旋转件13、动力元件(图未示)以及控制电路(图未示)。其中,旋转件13与动力元件连接,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旋转件13旋转,以通过旋转件13的旋转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输送至雾化区域183。其中,旋转件13可为可旋转的板件或者可活动的机器臂或机器手等;动力元件可为电机、泵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旋转件13也可通过手动机械机构进行驱动,比如,旋转件13的部分延伸至壳体11外,通过手动驱动其旋转。这样能够减少动力元件的使用,以进一步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控制电路分别与动力元件和加热组件14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元件,使旋转件13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雾化区域183,以及在旋转件13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输送至雾化区域183之后,控制加热组件14加热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其中,控制电路可由内置的电池组件提供能源;且控制电路进一步可用于控制加热组件14的连续激光或脉冲激光的输出,同时可以控制单次抽吸的功率输出曲线,以获得更好的气溶胶体验效果。
39.如图2、3所示,加热组件14用于对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并雾化。加热组件14例如是采用激光加热、微波加热、红外加热等热辐射加热方式,由于非接触、瞬间加热的特点,可以实现更为安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减害加热不燃烧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加热组件14是以加热组件14作为示例性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加热组件14可用于发射激光,激光用于对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40.加热组件14包括半导体激光芯片,半导体激光芯片可以为砷化镓、磷化铟材质的边发射半导体激光芯片或者为垂直腔面半导体激光芯片。具体的,本技术采用全封闭式封装(transistor outline,to)或者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uad flat no-leads package,qfn)的边发射激光器(eel)芯片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芯片,以采用气密性封装的半导体激光芯片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长期工作的稳定可靠性。其中,封装体可以采用被动的传导冷却方案,比如,to或qfn封装结
构直接封装在散热金属热沉上辅助激光发射模组进行散热。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散热元件(图未示),散热元件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流路径,设置于加热组件14的上游,以对加热组件14进行散热。该散热元件可为散热翅片。其中,散热热沉、散热翅片均为高热导率、高热容材料,如金属铜、铝,同时激光封装模组与金属散热片的固定采用rohs认证的可固化银胶、金属焊料固定。
41.半导体激光芯片的输出峰值功率为1-30w,且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波长为800-1500nm。其中,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出射激光的波长在约800-1500nm左右,具有明显的粒子性,同时激光光束的光束质量及光束的指向性很强。因此基于激光典型的物理特性,采用激光对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能够实现快速加热。进一步的,由于激光的光学特性,可以对于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选择性直接非接触加热,这样可以保持气溶胶口感的新鲜和稳定。且相比于其他加热方式,激光加热无需专门增设激光屏蔽部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体的,半导体激光芯片的体积小于4立方厘米,减小了加热组件14的体积,实现了小型化、商业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加热装置。
42.在具体实施例中,激光在气溶胶生成制品s表面上形成的光斑,与气溶胶生成制品s直径基本一致或略小,同时光斑的能量分布为top-hat平顶模式;这样光能量的均匀性大于70%,有效保证了加热的均匀性。
43.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设置收容腔体12,收容腔体12具有收容腔121,以通过收容腔121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s。同时,通过设置输送组件,以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分批输送至雾化区域183。另外,通过设置加热组件14,用于发射激光,以利用激光对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并雾化。其中,采用激光对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由于激光的非接触、瞬间加热的特点,可以实现更为安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减害加热不燃烧技术方案;同时,通过将存储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位置与雾化区域183分区设置,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分批输送至雾化区域183,以使加热组件14每次仅对输送至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加热并雾化;这样能够根据激光的实际波长选择每次加热预设量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避免发生因激光的波长特性,激光被气溶胶生成制品s吸收,导致距离加热组件14较远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加热均匀性较好,雾化利用率较高;同时,能够在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雾化完成之后,再将未雾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输送至雾化区域183继续进行雾化,从而可以根据每口或预设口数对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量选择每次仅输送固定量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雾化,进而可以保持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口感的新鲜及前后的一致性。
44.如图3所示,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元件16,第一驱动元件16设置于收容腔121内,用于驱动收容腔121内的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依次移动至收容腔121外;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元件16能够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水平或非水平位置,均能使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通过第一驱动元件16的驱动力移动至收容腔121外。具体的,第一驱动元件16每次驱动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收容腔121外。在该实施例中,输送组件具体用于将移动至收容腔121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输送至雾化区域183。
4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16为设置于收容腔体12的底壁与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之间的弹性件,比如弹簧或者扭簧等。当然,第一驱动元件16还可以为转轴或活塞,并与驱动源,比如电机或泵等连接;以通过驱动源驱动第一驱动元件16运动,并每次驱动一
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收容腔121外。
46.其中,由于气溶胶生成制品s消耗完之后,即气溶胶生成制品s被雾化完全之后,会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为了避免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对之后输送至该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雾化效果造成影响;输送组件进一步还用于在气溶胶生成制品s消耗完之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雾化区域183移除。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也可能是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外包装,例如铝箔等。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生成制品s若为液体基质,则基本不存在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无需移除;但需要在雾化区域183处设置一回收容器,以收容液体基质。
47.在该实施例中,如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进行二次回收利用,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回收腔体17,回收腔体17具有回收腔171,输送组件具体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雾化区域183输送至回收腔171进行回收。
48.其中,回收腔体17为一区别于壳体11的独立结构,且与壳体11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回收腔171的一次性即抛,从而在回收腔171装满之后,达到更加环保及快速的更换。具体的,回收腔体17可与收容腔体12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并排设置,以减少产品体积。同时,回收腔171也可为柱状;且回收腔171的周向形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的周向形状匹配,且二者的孔径大致相同或者收容腔121的孔径略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的孔径,以便于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落入回收腔171内。具体的,回收腔171的材质可以为无害金属材料,比如6系铝合金、不锈钢等,或者为无害的塑料材料,如聚醚醚酮(peek)。回收腔体17可与收容腔体12一体成型,只需界定出两个不同腔即可。当然,收容腔体12和/或回收腔体17也可直接由壳体11界定,即,收容腔121和/或回收腔171由壳体11构造而成。
49.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承载板18。承载板18朝向吸嘴15的一侧表面形成雾化区域183,以承载气溶胶生成制品s。承载板18的材质可为安全无毒的金属或者塑料。
5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收容腔体12和回收腔体17均位于承载板18背离吸嘴15的一侧,以减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体积。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能够移动至承载板18的雾化区域183,且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能够顺利进入至回收腔171,承载板18开设有与收容腔121连通的第一开口181,以使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能够通过该第一开口181到达承载板18朝向吸嘴15的一侧;和/或承载板18开设有与回收腔171连通的第二开口182,以供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进入回收腔171。这样能够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移动过程中掉落至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其它位置,导致浪费或污染。具体的,第一开口181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与收容腔121的腔口正对,第二开口182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与回收腔171的腔口正对。
51.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为了便于装配及减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加热组件14与收容腔体12位于承载板18的同一侧,且承载板18对应雾化区域183的部分为光学透明材料;这样加热组件14能够穿过承载板18直接照射并加热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相比于其他加热方式先加热导热介质,然后通过导热介质的热传导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方案,能够实现安全的非接触加热,且加热可以瞬时完成,加热更加均匀。其中,该光学透明材料可为熔融石英或蓝宝石材。当然,加热组件14也可以设置于承载板18朝向
吸嘴15的一侧,在该实施例中,承载板18不会对激光造成遮挡,此时,承载板18对应雾化区域183的部分的材质不做限定。
52.在该实施例中,旋转件13具体可呈板状,且旋转连接于承载板18朝向吸嘴15的一侧表面,以将收容腔121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沿承载板18所在的表面移动至雾化区域183,并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雾化区域183移动至回收腔171内。
53.具体的,参见图2、图3和图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13与承载板18、收容腔体12及回收腔体17之间的位置示意图。旋转件13朝向承载板18的一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收容槽132,收容槽132的底壁或侧壁具有雾化孔131。其中,至少一个收容槽132用于接收并限位收容腔121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旋转件13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该收容槽132固定气溶胶生成制品s以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雾化区域183;并进一步将收容槽13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雾化区域183移动至第二开口182并落入回收腔171内。雾化孔131与收容槽132连通,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雾化区域183进行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具体经过雾化孔131流出。其中,如图5所示,雾化孔131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微孔;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气溶胶从收容槽132内流出并进入至出气通道151,且能够直接利用收容槽132的底壁对激光进行遮挡,以尽可能地降低高指向性激光从壳体11溢出造成人员安全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屏蔽激光部件的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当然,参见图6,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13与承载板18、收容腔体12及回收腔体17之间的位置示意图;雾化孔131的孔径可略小于收容槽132的孔径,即略小于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直径,此时,雾化孔131为较大的单一通孔;在该实施例中,不仅能够通过收容槽132对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行限位,且便于外界通过该较大的雾化孔131施加作用力于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使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收容槽132掉落。
54.具体的,收容槽132的深度可与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一致,以确保每次只有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进入收容槽132,通过该旋转件13每次输送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从而使得加热组件14每次仅加热雾化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这样在用户抽吸1-5次,气溶胶生成制品s被消耗完之后,即可雾化下一个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从而能够保证用户抽吸前后的气溶胶的口感的一致性;同时能够保证较短波长的激光在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过程中不会被气溶胶生成制品s所吸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加热均匀性及雾化效率,及气溶胶口感的新鲜及前后的一致性。
55.当然,收容槽132的深度也可与两个或三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一致,具体可根据激光的穿设波长及用户需求进行设定。例如,也可以将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做的更小,多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厚度的总和与激光的穿设距离相同。这样,每次可以将多个不同口味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层叠设置推入收容槽132,并被输送至雾化区域183进行加热雾化,丰富用户抽吸体验。
56.请参阅图7,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件13与承载板18、收容腔体12及回收腔体17之间的位置示意图,为了避免收容槽132从第一开口181处移走之后,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第一驱动元件16的驱动作用下弹出收容腔121;可进一步使旋转件13除收容槽132的其它位置与第一开口181正对时,旋转件13封堵第一开口181,以使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该旋转件13的阻挡下无法移出至收容腔121外。
57.以下对旋转件13的旋转过程进行说明:请结合图5和图8,图8为旋转件13的收容槽
132与第一开口181正对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与第一开口181正对时,如图5和图8所示,旋转件13对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作用力消失,此时,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第一驱动元件16的作用下移动至收容腔121外,并收容至收容槽132内。旋转件13开始旋转并输送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如图2所示,收容在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可随着旋转件13的旋转移动至雾化区域183进行雾化,此时,第一开口181被旋转件13封堵。待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被完全消耗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之后,参见图9,图9为旋转件13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输送至第二开口182的结构示意图;旋转件13继续旋转,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输送至第二开口182,在收容槽132与第二开口182正对时,收容于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从收容槽132内掉落,并经第二开口182落入回收腔171,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此时,第一开口181仍然被旋转件13封堵。然后,旋转件13反向旋转,使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与第一开口181正对,收容腔121内的另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第一驱动元件16的作用下移动至收容腔121外,并收容至收容槽132内。
5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旋转件13仅设置有一个收容槽132;且旋转件13呈扇形状,扇形状的旋转件13沿扇形的一个端部或边缘处旋转;且扇形状的旋转件13所对应的弧度不小于第一开口181与第二开口18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所对应的弧度,这样能够保证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与第二开口182正对时,第一开口181仍被旋转件13封堵遮盖,避免收容腔12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在第一驱动元件16的驱动力下从第一开口181移动至收容腔121外的现象发生;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旋转件13可沿以下路径进行旋转: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从图8所示的第一开口181的位置绕逆时针旋转至图2所示的雾化区域183,然后继续逆时针旋转至图9所示的第二开口182的位置;之后,沿顺时针经图2的雾化区域183旋转至第一开口181的位置继续获取收容腔121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
59.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旋转件13可呈圆盘状,旋转件13沿圆盘的中心旋转;在该实施例中,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移动至任一区别于第一开口181的位置,旋转件13均可对第一开口181进行封堵遮挡,旋转件13可一直沿同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具体不对旋转件13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定。
60.请参阅图10至图11,其中,图10为具有三个收容槽的旋转件旋转一定角度后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雾化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61.图11为旋转件在图10基础上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雾化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其它实施例中,旋转件13也可具有至少三个收容槽132,至少三个收容槽13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间隔设置,且相邻三个收容槽13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与第一开口181、雾化区域183和第二开口18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一致。
62.如图10所示,以三个收容槽132为例,包括两组相邻设置的收容槽132,其中一组相邻设置的收容槽13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与第一开口181和雾化区域183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相同,另一组相邻设置的收容槽13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与雾化区域183和第二开口182沿旋转件13的旋转路径的间隔距离相同。相比于仅具有一个收容槽132的方案,无须旋转件13来回往复旋转再去输送下一个气溶胶生成制
品s。如图10至图11的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件13可以沿同一方向一直旋转,待其中一个收容槽132移动至雾化区域183之后,下一个收容槽132正好旋转至第一开口181的位置,以接收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待雾化区域18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消耗完全并朝向第二开口182旋转时,接收有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收容槽132也随之朝向雾化区域183旋转,以进行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雾化,以此循环。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雾化效率,能量利用更大。
6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旋转至区别于第二开口182的其它位置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内部示意图;若旋转件13呈扇形状,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位于不同于第二开口182的其它位置时,第二开口182始终处于暴露状态,为了防止回收腔体17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撒漏或废气逸出;参见图2或图3,该气溶胶生成制品s还可包括密封盖19和第二驱动元件20,密封盖19在第一位置和不同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且密封盖19在第一位置时遮盖第二开口182,在第二位置时露出第二开口182。第二驱动元件20与密封盖19连接,用于驱动密封盖19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当然,密封盖19也可通过手动驱动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密封盖19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驱动力可由旋转件13的旋转力提供。
64.其中,第二位置可以是平行于承载板18的方向上与第二开口182间隔的任一位置,或者是垂直于承载板18的方向上与第二开口182间隔的任一位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位置指第二开口182的正上方,密封盖19沿垂直于承载板18所在的表面移动以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驱动元件20可为电机、泵、弹性件等。可以理解,如果第二位置可以是平行于承载板18的方向上与第二开口182间隔的任一位置,则旋转件13呈扇形状绕中心轴来回摆动。
65.在一实施例中,密封盖19具体沿垂直于承载板18所在的平面移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且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向第二开口182移动时,密封盖19远离第二开口182;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移动至第二开口182时,密封盖19靠近第二开口182移动,使得密封盖19的部分可穿过雾化孔131与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接触,此时,第二驱动元件20继续驱动密封盖19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在该驱动力下朝向回收腔171的方向移动,以落入回收腔171进行回收,防止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卡在收容槽132内无法掉落的问题发生。
66.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13以及图14,其中,图13为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旋转至雾化区域183后旋转件13与转接件21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4为图13所对应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b-b向剖视图。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转接件21,转接件21形成有气流通道211,且气流通道211的一端与吸嘴15连接,并与吸嘴15的出气通道151连通,另一端用于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旋转至雾化区域183之后,与旋转件13上的雾化孔131连通,以使收容槽13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依次通过雾化孔131、气流通道211和出气通道151进入用户的口腔。需要说明的是,转接件21相比于吸嘴15的位置固定,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旋转至区别于雾化区域183的其它位置时,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或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则通过雾化孔131暴露,以使外界能够通过该雾化孔131施加作用力于收容槽13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便于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落入回收腔体171。
67.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高指向性激光不会从壳体11溢出造成人员安全风险;参见图14,吸嘴15的出气通道151沿其径向方向与加热组件14的光路错位设置,即,出气通
道151和加热组件14的光路不共轴。进一步地,出气通道151的内侧壁为黑色发黑处理(如阳极氧化等)。吸嘴15的出气通道151的内侧壁的粗糙度为0.4-3.2um;和/或吸嘴15的出气通道151的孔径沿背离气流通道21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68.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可参阅2、图3或图14,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包括压紧件22,旋转件13夹持于压紧件22与承载板18之间,以通过压紧件22对旋转件13施加一朝向承载板18的作用力,保证旋转件13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与承载板18贴合。具体的,压紧件22可沿垂直于承载板18所在平面的方向连接设置于第一开口181的正上方,这样能够在旋转件13的收容槽132旋转至第一开口181时,通过压紧件22使旋转件13完全贴合于承载板18上,避免收容腔121内过多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移动至收容腔121外,进而对旋转件13的旋转造成影响的问题发生。该压紧件22可为带有滚轮的部件,以避免对旋转件13的旋转造成影响。
69.当然,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还包括按键、连接件、安装座等部件,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现有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相关部件的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7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控制每次仅加热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s即可实现单次到多次抽吸,既保证了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均匀加热,实现了其他技术目前较难实现的均匀一致口感体验;且进一步实现了单次装填后的长时间抽吸。此外,通过将收容腔体12和/或回收腔体17设计为一次性即抛,当内置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消耗完成后即可更换收容腔体12,实现快速的装填或更换;且可对气溶胶生成制品残留物s’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再者,通过采用激光直接加热的技术,实现了安全的非接触加热,且加热可以瞬时完成,加热更加均匀。同时,基于激光的小型化芯片实现了加热组件14的小体积结构,真正实现了小型化、商业化的气溶胶生成制品s的加热结构。另外,通过将吸嘴15的出气通道151与加热组件14的光路设计为非共轴结构,通过使出气通道151呈锥形孔及对其内侧壁进行发黑处理,有效保证了加热组件14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7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