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7921发布日期:2024-03-05 15: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具有包围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的管状的加热器,加热器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区域的,以独立地启动以分别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周向的不同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2、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3、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

4、电芯,以用于向所述加热器提供功率;

5、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不能够仅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或两个。

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被构造成仅能同时加热。

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没有在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之外的更多加热区域;

9、和/或,所述加热器仅包括三个加热区域。

1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加热更快或更大功率的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另外加热更慢或更小功率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之和大于π。

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其中,

12、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

13、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

14、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1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通过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的电连接关系的方式,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所述电连接关系包括串联和/或并联。

1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能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两个进行串联后、再与另一个进行并联,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串联的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另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1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依次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

19、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20、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21、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2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2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是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非对称布置的;

24、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2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26、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27、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2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29、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

30、以及形成或结合于所述基体上的红外发射层;

31、围绕所述基体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并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及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3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中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二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33、在一些实施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34、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35、和/或,在所述第三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三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3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3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3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为100~150s;

39、和/或,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为20~30s;

40、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60~120s;

41、和/或,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60~150s。

42、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43、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44、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45、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4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4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4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49、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50、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51、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52、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53、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54、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55、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56、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57、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58、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59、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60、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61、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62、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63、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64、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65、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66、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67、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6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是非对称布置的;

69、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70、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71、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72、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73、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74、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75、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76、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77、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78、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79、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80、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81、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分别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不同部分;

82、所述方法包括:

83、提供功率给所述加热器,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

84、调整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的至少部分电极元件,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比另外两个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被加热。

85、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86、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87、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88、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89、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90、所述方法包括:

91、提供功率给所述加热器,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92、在第一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一区域至第一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当前温度;

93、在第二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二区域至第二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当前温度;

94、在第三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三区域至第三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当前温度趋于接近。

95、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96、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97、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在周向方向同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使不同区域差异化地产生气溶胶是有利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