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6802发布日期:2024-04-01 14: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


背景技术:

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包含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在蜂窝陶瓷外围绕布置加热元件,使空气在穿过蜂窝陶瓷内的通道孔时被加热形成热气流;而后再通过该热气流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2、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3、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石墨和氧化物。

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47~85wt%的石墨、15~53%的氧化物。

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氧化物包括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基本不含有单质形态的金属。

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导热率介于80~155w/m.k。

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实际密度介于2.2~3.3g/cm3。

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的总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至少是1.2:1。

1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的体积电阻率介于0.8×10-5~9.6×10-5ω·m。

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是黑色的。

1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具有介于3b~2h铅笔芯的硬度和/或黑度。或者,3b~2h铅笔芯可以包括3b、2b、b、hb、f、h、2h等。h值越大,铅笔芯愈坚硬,颜色也越浅;b值越大,铅笔芯越软,颜色也越深。

1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与2b铅笔芯具有基本相同或接近的硬度和/或黑度;

14、和/或,所述加热元件与hb铅笔芯具有基本相同或接近的硬度和/或黑度。

1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在所述加热元件内沿预定方向有序地布置。

1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空气通道具有0.01mm~3mm的直径。

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基本是沿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的纵向方向延伸布置的;

18、所述空气通道被布置成沿所述加热元件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加热元件。

1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是蜂窝结构。

2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具有5~30mm的延伸长度。

21、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22、管状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被容纳或保持于该管状元件内。

23、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24、腔室,以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部分;

25、所述管状元件至少部分围绕或界定所述腔室。

2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27、所述管状元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凸缘;所述管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凸缘与第一端之间的第一区段、以及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二区段;

28、所述第一区段至少部分围绕或界定所述腔室;所述加热元件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区段。

2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对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提供止动;

30、和/或,所述凸缘还被配置为对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加热元件提供止动。

3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凸缘界定有第一孔;在使用中,由所述加热元件的空气通道输出的空气穿过所述第一孔后提供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3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相背离的内壁和外壁,以及位于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中心区域;

33、所述中心区域被排空为压力低于所述管状元件外部的压力,从而至少部分在所述加热元件外提供绝热。

3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还配置为至少部分在所述加热元件和/或所述腔室外提供绝热。

3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管状元件是非接触的,以减少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向所述管状元件的传递。

36、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37、隔离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并且保持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的间距。

3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包括金属或合金;

39、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还布置有绝缘部件,以使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绝缘。

40、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41、密封元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以用于在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提供气密密封。

42、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43、基座,所述管状元件的第二端抵靠于所述基座上以至少部分在轴向提供止动。

4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基本是垂直于所述管状元件布置的。

4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包括朝向所述管状元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管状元件内的凸沿。

4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内表面抵靠于所述凸沿,以在所述管状元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止动。

4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还界定有:

48、空气入口,以用于向所述加热元件提供空气。

49、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50、支撑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管状元件的第二端之间,以至少部分支撑所述加热元件。

5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界定有空气间隙。

52、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53、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上,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以使所述加热元件通过焦耳热而发热。

5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围绕或包围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部分;

55、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围绕或包围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部分。

5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所述加热元件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

5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电极环、电极帽、电极片、轨道电极或电极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58、在一些实施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时,所述加热元件的等效电阻介于150~800mω之间。

59、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60、电路;

61、第一导电引线,将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

62、第二导电引线,将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

6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导线槽;

64、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至少部分容纳或保持于所述导线槽内。

65、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66、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

67、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测结果,调整提供给所述加热元件的电力,以使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空气的温度保持于预设温度。

68、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69、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上;

70、所述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具有不同的材质,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感测所述加热元件温度的热电偶。

7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内壁还被配置为向气溶胶生成制品传递热量以辅助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72、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73、腔室,以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部分;

74、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75、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毗邻或朝向所述腔室的表层部分,该表层部分包括石墨。

76、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77、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78、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石墨和黏土。

79、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80、管状元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一端接收于管状元件内或从所述管状元件内移除;

81、至少一个加热元件,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管状元件内,并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第二端进入的空气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8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相背离的内壁和外壁,以及位于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中心区域;

83、所述中心区域被排空为压力低于所述管状元件外部的压力,从而至少部分在所述加热元件和/或气溶胶生成制品外提供绝热。

84、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85、管状元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管状元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凸缘与第一端之间的第一区段、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二区段;

86、所述第一区段被配置为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部分,并由所述凸缘对接收于所述第一区段内气溶胶生成制品提供止动;

87、至少一个加热元件,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区段内;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区段的空气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88、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

89、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加热;

90、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石墨和氧化物。

91、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92、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上,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以使所述加热元件通过焦耳热而发热。

93、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绝热管,包括:

94、沿径向方向相背离的内壁和外壁,以及位于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被排空为压力低于所述绝热管外部的压力;

95、所述内壁上设置有凸缘。

96、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97、至少一个加热元件;

98、至少一个热扩散器,所述热扩散器上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热扩散器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加热元件,并用于从所述加热元件吸收热量;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所述热扩散器吸收的热量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99、所述热扩散器包括石墨。

10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包括:47~85wt%的石墨、15~53%的氧化物。

10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氧化物包括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10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的导热率介于80~155w/m.k。

10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的总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至少是1.2:1。

10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是黑色的。

10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具有介于3b~2h铅笔芯的硬度和/或黑度。

10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在所述热扩散器内沿预定方向有序地布置。

10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空气通道具有0.01mm~3mm的直径。

10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基本是沿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的纵向方向延伸布置的;

109、所述空气通道被布置成沿所述加热元件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加热元件。

11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被构造成是蜂窝结构。

1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具有5~30mm的延伸长度。

11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螺线管线圈。

11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沿轴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沿径向延伸的尺寸。

11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沿轴向延伸的尺寸介于0.5~2.0mm;

115、和/或,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沿径向延伸的尺寸介于0.1~0.5mm。

11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导电磁性材料;以及,

117、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元件提供ac驱动电流,以使所述加热元件在所述ac驱动电流流过时由于焦耳热而发热。

11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导电的铁磁性材料或亚铁磁性材料。

11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容纳腔内;

120、所述空气通道避开所述容纳腔布置。

121、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122、管状元件,所述热扩散器被容纳或保持于该管状元件内。

12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区段;

124、所述第一区段被布置成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热扩散器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区段。

12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凸缘;

126、所述第一区段位于所述第一端和凸缘之间,所述第二区段位于所述第二端与凸缘之间。

12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对接收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提供止动;

128、和/或,所述凸缘还被配置为对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热扩散器提供止动。

129、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130、隔离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热扩散器之间,并且保持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热扩散器之间的间距。

13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热扩散器与所述管状元件是非接触的,以减少所述热扩散器的热量向所述管状元件的传递。

132、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133、密封元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热扩散器之间,以用于在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热扩散器之间提供气密密封。

134、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135、基座,所述管状元件的第二端抵靠于所述基座上以至少部分在轴向提供止动。

13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基本是垂直于所述管状元件布置的。

13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包括朝向所述管状元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管状元件内的凸沿。

13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内表面抵靠于所述凸沿,以在所述管状元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止动。

13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基座还界定有:

140、空气入口,以用于向所述热扩散器提供空气。

141、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142、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加热元件或所述热扩散器的温度;

143、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测结果,调整提供给所述加热元件的电力,以使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空气的温度保持于预设温度。

144、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145、至少一个加热元件;

146、至少一个热扩散器,所述热扩散器上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热扩散器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加热元件,并用于从所述加热元件吸收热量;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所述热扩散器吸收的热量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147、所述热扩散器包括石墨和黏土。

148、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149、管状元件,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能通过所述第一端接收于管状元件内或从所述管状元件内移除;

150、至少一个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管状元件内;

151、至少一个热扩散器,所述热扩散器上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热扩散器被布置成位于所述管状元件内并围绕所述加热元件,并用于从所述加热元件吸收热量;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所述热扩散器吸收的热量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152、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153、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包括导电磁性材料;

154、电路,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元件提供ac驱动电流,以使所述加热元件在所述ac驱动电流流过时由于焦耳热而发热;

155、至少一个热扩散器,所述热扩散器上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热扩散器被布置成围绕所述加热元件,并用于从所述加热元件吸收热量;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所述热扩散器吸收的热量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156、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

157、至少一个加热线圈;

158、至少一个热扩散器,所述热扩散器上设置有空气通道;所述热扩散器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加热线圈,并用于从所述加热线圈吸收热量;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被所述热扩散器吸收的热量加热;

159、所述热扩散器包括石墨。

160、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热扩散器,包括:

161、主体,包括石墨;所述主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端的孔;

162、所述主体的总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至少是1.2:1。

163、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包括石墨和氧化物的加热元件加热穿过加热元件的空气,再由热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