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0813发布日期:2022-12-07 03:5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例如,对含有香精香料的组合液态基质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雾化形成气溶胶,其可用于不同的领域。
3.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组件多采用金属发热片,这是因其具有雾化细腻,解析也浓郁,且爆发感强等口感优势,在雾化行业中使用广泛。
4.然而,现有的雾化组件装配复杂,且由于设计原因,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组件装配复杂,且气溶胶传输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多孔基体,所述发热元件为层状且弯折设置形成容置槽;所述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所述雾化部两端的导液部,所述雾化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容置槽的内表面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且沿着所述容置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容置槽的宽度逐渐减小。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多孔基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置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沿着虚拟弯折线弯折,所述发热元件的位于所述虚拟弯折线两侧的两部分分别形成所述容置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容置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为平面或曲面或折面。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侧面包括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以及与所述容置槽的内表面贴合的曲面。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和位于所述发热部两侧的引脚部,所述发热元件沿着虚拟弯折线弯折,两个所述引脚部部分位于所述虚拟弯折线上。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呈所述容置槽的形状。
1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发热元件的位于所述虚拟弯折线两侧的相对两边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固定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相对两端。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容置槽的端口连通且形状相同的凹槽。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发热元件一体注塑成型。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和位于所述发热部两侧的引脚部,所述
发热部沿虚拟弯折线弯折设置,两个所述引脚部位于所述虚拟弯折线两侧;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两个引脚,每个所述引脚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引脚部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引脚部一一对应连接。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脚为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第一段与所述引脚部平行设置,以作为所述支撑部;所述金属丝的第二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段向所述容置槽底部一侧弯折,以作为所述连接部。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为多孔陶瓷,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多孔基体烧结成型。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为棉芯、多孔陶瓷或玻璃;所述发热元件为金属发热膜、金属发热丝或金属发热网。
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气流通道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部横跨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发热元件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同。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管和雾化座,所述雾化管具有相对设置的吸嘴端和开口端以及连接所述吸嘴端和所述开口端的雾化通道;所述雾化座封盖于所述开口端并与所述雾化管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雾化座具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过气腔,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过气腔和所述雾化通道;其中,所述雾化组件横跨所述过气腔,且所述发热元件的弯折方向为朝向所述吸嘴端的方向。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具有出气孔以及下液孔,所述出气孔分别与所述过气腔和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下液孔与所述导液部流体连通;所述下座具有过气槽以及与所述出气孔相对设置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过气槽的底壁,所述上座封盖所述过气槽的槽口且与所述过气槽界定形成所述过气腔。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座还具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气槽的相对两侧,至少部分所述雾化部容置于所述过气槽,位于所述雾化部两侧的所述导液部分别位于所述过气槽两侧的固定槽。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进气孔的一侧与所述过气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平齐,所述上座封盖所述过气槽的槽口以及所述固定槽的槽口。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座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孔两侧的所述下液孔,两个所述下液孔分别与所述雾化部两端的两个所述导液部对应设置且流体连通;所述上座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气孔内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雾化组件抵接并共同形成阻流体;所述阻流体的横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所述阻流体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阻流体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体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宽度随后再逐渐减小。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体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靠近所述挡板的表面以及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多孔基体的表面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雾化组件抵接时,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限位凹槽。
2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
置,包括雾化器和主机;所述雾化器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用于给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和控制所述雾化器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多孔基体,发热元件为层状且弯折设置形成容置槽;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雾化部两端的导液部,雾化部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与容置槽的内表面贴合设置;其中,容置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容置槽的深度,且沿着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容置槽的宽度逐渐减小,以此避免气流流过雾化部时,在雾化部的背风面形成涡流,利于提升气溶胶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如图1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33.图3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
34.图4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另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
35.图5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又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
3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如图6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38.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是如图8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40.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1是如图10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42.图12是如图10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43.图13是如图1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结构放大图;
44.图14是如图12中所示的雾化座的结构爆炸图;
45.图15是如图13中所示的阻流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6是如图13中所示的阻流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
49.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5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5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52.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的雾化组件的零件多,装配复杂且成本高,雾化组件上的热量容易传递至储液腔内,导致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变质,影响口感。另外,由于气流方向与雾化组件的轴线垂直,气流经过棉芯发热丝组件的背面时易形成涡流,使部分气溶胶滞留在气流通道内形成冷凝液,造成抽吸漏液;同时由于部分气溶胶滞留在气流通道内,降低了气溶胶传输效率。另外,气流在雾化组件的背面形成涡流还会使气溶胶分布比较散,影响口感。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53.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雾化组件10包括发热元件11和多孔基体12,发热元件11为层状且沿着虚拟弯折线x弯折设置形成容置槽110,多孔基体12包括雾化部121和位于雾化部121两端的导液部122,雾化部121设置于容置槽110内且与容置槽110的内表面贴合设置,雾化组件10的零件较少,且装配简单。其中,容置槽110的槽口宽度w小于容置槽110的深度h,且沿着容置槽110的深度h方向容置槽110的宽度w逐渐减小,有利于气流从容置槽110的底部向槽口方向流动,使得气流从容置槽110的底部向容置槽110的槽口方向流动时,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之间形成低速且低压的区域,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形成涡流,利于气流从雾化组件10流过时携带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多孔基体12的雾化部121和导液部122的材料相同,且均具有导液功能。由于发热元件11设置于雾化部121,导液部122与发热元件11非接触,雾化时雾化部121的温度能够达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沸点温度,导液部122的温度无法达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沸点温度,因此,气溶胶生成基质主要在雾化部121雾化。另外,由于发热元件11上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导液部,导液部122还起到对气溶胶生成基质预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雾化部121的雾化效率。
55.其中,多孔基体12可以是棉芯、多孔陶瓷或玻璃等,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多孔基体12为多孔陶瓷或玻璃时,为提高发热元件11与多孔基体12的连接稳定性,发热元件
11与多多孔基体12烧结成型,以避免发热元件11与多孔陶瓷之间存在间隙或避免发热元件11从多孔陶瓷上脱落,影响雾化效果。
56.其中,发热元件11可以为发热膜、发热丝或发热网,发热元件11的材料可以为为镍铬合金、镍铬铁合金、铁铬铝合金、金、银、镍、铂、钛中的一种,发热元件11可以通过物理沉积或化学沉积形成。
57.其中,发热元件11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刚性,通过调整发热元件11的材质、形状、厚度以及弯折方向等,使发热元件11能够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呈容置槽110的形状。即,发热元件11作为独立个体时,能够保持容置槽110的形状,结构稳定,便于安装。
58.在一实施例,发热元件11的位于虚拟弯折线x两侧的两部分分别形成容置槽1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11,容置槽1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11为平面或曲面或折面。
59.例如,参见图3,图3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侧壁111为曲面。
60.例如,参见图4,图4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另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侧壁111为平面。
61.例如,参见图5,图5是如图1所示的发热元件的又一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侧壁111为折面。
62.其中,在不影响气溶胶传输效率的情况下,虚拟弯折线x可以在发热元件11上左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当虚拟弯折线x位于发热元件11的中间位置时,发热元件11沿着虚拟弯折线x弯折形成的容置槽110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气溶胶传输效率提升效果更好。具体的,容置槽110的横截面形状与虚拟弯折线x垂直,且穿过发热元件11的侧壁111。
63.可选的,多孔基体12的横截面形状与容置槽11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此提高雾化部121与发热元件11的接触面积,增加雾化效率。具体的,多孔基体12的横截面与发热元件11的横截面为同一剖面线切割形成。
64.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110的侧壁111为曲面且容置槽110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雾化部121的形状与容置槽110的形状相同,雾化部121的侧面包括与容置槽110的槽口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以及与容置槽110的内表面贴合的曲面。具体的,将容置槽110的侧壁111以及雾化部121与侧壁111接触的侧面设置为曲面,有利于雾化部121与容置槽110的内表面更好地贴合。雾化部121与侧壁111不接触的侧面可以与容置槽110的槽口平齐或略高于容置槽110的槽口所在的平面,整个雾化部121基本容置于容置槽110内,增加雾化效率,且有利于雾化组件安装。
65.参见图2,发热元件11包括发热部112和位于发热部112两侧的引脚部113,引脚部113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虚拟弯折线x穿过发热部112及发热部两侧的引脚部113,发热元件11沿着虚拟弯折线x弯折,两个引脚部113部分位于虚拟弯折线上,以便于引脚部113与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引脚抵接。
66.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如图6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雾化组件10还包括支架13,支架13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杆131以及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杆131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固定件132;其中,发热元件11的位于虚拟弯折线x两侧的相对两边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31连接,两个固定件132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杆131的相对两端,以此增加容置槽110结构的稳定性,
使得容置槽110可以承受一定的挤压力而不变形,方便雾化组件10实现自动化装配。
67.其中,支架13由热塑性材料制成,例如,支架13的材料为聚亚苯基砜树脂(polyphenylene sulfone resins,ppsu)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
68.支架13可以通过粘接或卡接的方式与发热元件11固定连接;支架13也可以与发热元件11一体注塑成型,从而减少工艺流程,且支架13与发热元件11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雾化组件10的稳定性更好,结构不易变形。
6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件132为杆状,两个固定件132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杆131的相对两端,形成矩形框结构,对发热元件11的位于虚拟弯折线x两侧的相对两边进行限位,防止其受压变形。
70.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为提高容置槽110的整体稳定性,两个固定件132为固定板,固定板具有与容置槽110的端口连通且形状相同的凹槽130。具体的,两个固定件132分别连接于两个固定杆131的相对两端,两个固定杆131对容置槽110的两侧壁111形成的槽口限位,两个固定件132对容置槽110两端的端口限位,从而提高容置槽110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容置槽110内的多孔基体12挤压容置槽110的侧壁111,使容置槽110受力散开变形。
71.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如图8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雾化组件10还包括两个引脚14,两个引脚14将发热元件11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外部设备可以为主机200,主机200通过引脚14控制发热元件11工作,其中,引脚14还用于为支撑发热元件11形成的容置槽110,提高容置槽110结构的稳定性。
72.具体的,发热元件11包括发热部112和位于发热部112两侧的引脚部113,发热部112沿虚拟弯折线x弯折设置,两个引脚部113位于虚拟弯折线x两侧;每个引脚14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141和连接部142,支撑部141从引脚部113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具体为支撑部141设置于引脚部113,且从容置槽110的一侧端口延伸至另一侧的端口,两个支撑部141分别与两个引脚部113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支撑部141可以与引脚部113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7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引脚14为金属丝,金属丝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挤压力而不发生形变,具体的,金属丝的第一段与引脚部113平行设置,以作为支撑部141;金属丝的第二段相对于第一段向容置槽110底部一侧弯折,以作为连接部142。即,支撑部141与连接部142之间的夹角为90度,支撑性能更好。
74.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10,发热元件11为层状且弯折设置形成容置槽110,多孔基体12包括雾化部121和位于雾化部121两端的导液部122,雾化部121设置于容置槽110内且与容置槽110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有利于气流从容置槽110的底部向槽口方向流动,使得气流从容置槽110的底部向容置槽110的槽口方向流动时,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之间形成低速且低压的区域,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形成涡流,利于气流从雾化组件10流过时携带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其中,雾化组件10还可进一步包括支架13和/或引脚14,支架13和/或引脚14能够提高雾化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使得雾化组件10不易受力变形。且雾化组件10的零件较少,装配简单。
75.参见图10-图12,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如图10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12是如图10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图;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可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300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等。
76.具体的,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雾化器100和主机200。其中,雾化器100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雾化器10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0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7.主机200包括壳体201和位于壳体201内的电池202和控制器(图未示)。电池202用于为雾化器100的工作提供能量,以使得雾化器100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控制器用于控制雾化器100工作以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主机200还包括气流传感器(图未示)等其他元件。气流感应件可以为频率硅麦或咪头,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300内的气流变化,气流感应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基于气流感应件检测到电子雾化装置300内的气流发生变化,判断用户触发抽吸触发信号,控制雾化器100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78.其中,雾化器100与主机200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79.参见图11和图13,图13是如图1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结构放大图。雾化器100包括雾化管20、雾化座30和雾化组件10。雾化管20具有相对设置的吸嘴端21和开口端22以及连接吸嘴端21和开口端22的雾化通道23。雾化座30封盖于开口端22,雾化座30具有安装腔301,雾化组件10设置于安装腔301内,且雾化座30具有与雾化通道23连通的过气腔302,过气腔302和雾化通道23构成雾化器100的气流通道c,雾化组件10横跨过气腔302设置,且发热元件11的弯折方向为朝向吸嘴端21的方向,即发热元件11的弯折方向与气流通道c内的气流流向相同,以利于过气腔302和雾化通道23将雾化组件10上雾化生成的气溶胶导出,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形成涡流,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
80.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3和图14,图14是如图12中所示的雾化座的结构爆炸图,雾化座30包括上座31和下座32,下座32对雾化管20的开口端22进行封堵,上座31和下座32配合界定形成安装腔301,雾化组件10位于安装腔301内且设置于上座31和/或下座32,雾化组件10至少部分位于过气腔302内。
81.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管20与上座31配合形成储液腔d,储液腔d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例如药液、营养液或其他具有特殊香气的组合液态基质等。上座31设有下液孔311,雾化组件10通过下液孔311与储液腔d流体连通,即,储液腔d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孔311进入雾化组件10,雾化组件10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可以理解,雾化组件10将下液孔311完全遮挡,以使从下液孔311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进入雾化组件10,防止从下液孔311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至其他地方而造成漏液。
82.具体地,雾化管20形成有雾化通道23,雾化通道23的一端通过吸嘴端21与外界空气连通。参见图13和图14,上座31上设有出气孔312,出气孔312将过气腔302和雾化通道23连通;且上座31的外表面与雾化管20的内表面抵接,雾化管20与上座31配合形成储液腔d,上座31作为储液腔d的底壁;设有两个下液孔311,两个下液孔311分别位于出气孔312的两
侧,且沿出气孔312对称设置。可选的,下液孔311对应导液部122设置。可选的,上座31的材质为硅胶或氟橡胶等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还作为密封件使用,利于减少元件数量。
83.参见图13和图14,下座32设置有过气槽321以及与出气孔312相对设置的进气孔322,进气孔322设置于过气槽321的底壁,上座31封盖过气槽321的槽口且与过气槽321界定形成过气腔302,至少部分雾化部121容置于过气槽321。
84.进一步,安装腔301内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槽323,两个固定槽323分别设置于过气槽321的相对两侧,且与下液孔311对应设置,两个下液孔311分别与雾化部121两端的两个导液部122对应设置且流体连通,以将从下液孔311导出气溶胶生成基质传递至雾化部121并雾化。
85.可以理解的,储液腔d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下液孔311流入导液部122,并经过导液部122传递至雾化部121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进气孔322、过气腔302、出气孔312、雾化通道23配合形成气流通道c,外界气体从进气孔322进入过气腔302,携带雾化组件10加热雾化好的气溶胶从出气孔312以及雾化通道23流出,被使用者吸食。为了保证雾化器100的气密性和液密性,设置雾化组件10远离进气孔322的一侧与过气槽321的槽口以及固定槽323的槽口平齐,上座31封盖过气槽321的槽口以及固定槽323的槽口,生成的气溶胶只能在气流通道c内流动,不会进入固定槽323以安装腔301内的其他空间,另外,导液部122封堵下液孔311,使得下液孔311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进入导液部122,防止从下液孔311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至其他地方而造成漏液。
86.其中,过气槽321对应两侧固定槽32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开口(图未示),两个固定槽323对应过气槽3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图未示),雾化组件10横跨过气槽321和两个固定槽323,且搭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上,且雾化组件10靠近进气孔322的一侧悬空设置,雾化组件10靠近出气孔312的一侧的直径小于出气孔312的直径,以避免封堵气流通道c。
87.在一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槽323的底壁均具有通孔,雾化器100还具有两个电引脚,两个电引脚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引脚部113抵接,两个电引脚的第二端且从通孔延伸出下座32,用于与主机200电连接。
88.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3,上座31还包括位于出气孔312内的挡板313,挡板313与雾化组件10抵接并共同形成阻流体40;阻流体40的横截面形状的宽度w在长度l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阻流体40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l大于阻流体40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w。其中,阻流体40的长度l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以利于气流从阻流体40流过,而不产生涡流。
89.可选的,参见图15,图15是如图13中所示的阻流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阻流体40的截面形状的宽度w在长度l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宽度w随后再逐渐减小。
90.可选的,参见图16,图16是如图13中所示的阻流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阻流体40的截面形状的宽度w在长度l方向上呈阶梯式逐渐增大随后再呈阶梯式逐渐减小。
91.可选的,阻流体40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通过使阻流体40部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使得气流从雾化部121的迎风面流至背风面过程中,降低气流与阻流体40表面流动分离的可能性,进一步避免了在背风面形成涡流。
92.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5,多孔基体12靠近挡板313的表面以及挡板313靠
近多孔基体12的表面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123,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3131,挡板313与雾化组件10抵接时,限位凸起123嵌入限位凹槽3131,以增加雾化组件10与雾化座30的连接稳定性。例如,如图15所示,多孔基体12靠近挡板313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123,挡板313靠近多孔基体12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凹槽3131,挡板313与雾化组件10抵接时,多孔基体12上的限位凸起123嵌入挡板313上的限位凹槽3131。
93.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10和雾化器100具有气流通道c,雾化组件10横跨气流通道c设置,且发热元件11的弯折方向与气流通道c内的气流流向相同,使得气流从容置槽110的底部向容置槽110的槽口方向流动时,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之间形成低速且低压的区域,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21的背风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形成涡流,利于气流从雾化组件10流过时携带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
9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