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8905发布日期:2022-12-31 09:2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卷烟由滤棒和短支烟组成,其中,滤棒卷制系统是生产滤棒的主要设备,滤棒卷制系统包括供纸盘、检测单元和切刀,其中供纸盘提供成型纸,成型纸用于包裹纤维束形成长条滤棒,当一盘成型纸用完后,供纸盘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更换新的成型纸;检测单元在供纸盘更换成型纸时会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切刀将长条滤棒切割为固定长度的滤棒;之后滤棒经输送装置输送至卷烟机,经过卷烟机的卷接工序将滤棒和短支烟搓接在一起便形成了卷烟。
3.由于供纸盘更换成型纸后,会造成滤棒上有成型纸接头存在,这种接头被视为质量缺陷,影响滤棒的质量。而现有的滤棒输送装置仅包括接收鼓轮和传送鼓轮,只能实现从滤棒卷制系统接收滤棒并将接收到的滤棒传送至卷烟机的功能,不能将带有接头的滤棒剔除,从而带有质量缺陷的滤棒会被输送至卷烟机进行卷烟搓接,进而影响卷烟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滤棒输送装置无法将带有接头的滤棒剔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棒输送装置,通过在接收鼓轮和传送鼓轮之间增加剔除鼓轮,以将带有接头的滤棒剔除,保证滤棒的品质,进而确保卷烟的质量。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滤棒输送装置,用于将滤棒卷制系统生产的滤棒输送至卷烟机,沿滤棒的输送方向,滤棒输送装置依次包括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接收鼓轮和传送鼓轮,接收鼓轮用于将位于其圆周面上的滤棒传送给传送鼓轮,滤棒卷制系统包括供纸盘和检测单元,供纸盘用于更换成型纸,检测单元用于在供纸盘更换成型纸时向外发送信号,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
6.剔除鼓轮,设于接收鼓轮和传送鼓轮之间,剔除鼓轮用于接收接收鼓轮输出的滤棒并将接收到的滤棒传送给传送鼓轮,剔除鼓轮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沿剔除鼓轮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各第一容纳槽沿剔除鼓轮的周向间隔设置,各第一容纳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7.控制系统,与检测单元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检测单元发出的信号;
8.通风机构,与各第一通孔相连通;
9.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提供负压;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提供正压,预设时间为滤棒由供纸盘运行至剔除鼓轮所用的时间。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成型纸更换信号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内提供负压,滤棒保持在第一容纳槽内,并被输送至传送鼓轮,随后被输送至卷烟机进行搓接;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成型纸更换信号时,说明此时滤
棒上会产生接头,在预设时间后控制系统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内提供正压,正压使滤棒从第一容纳槽中脱离,进而使带有接头的滤棒从剔除鼓轮上脱离,这样便可以将带有接头的滤棒进行剔除,保证滤棒的品质。
11.可选地,通风机构包括:
12.第一负压管道,其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气源相连通;
13.第一控制阀,设于第一负压管道上,第一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负压管道的开闭;
14.正压管道,其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正压气源相连通;
15.第二控制阀,设于正压管道上,第二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正压管道的开闭;
16.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
17.可选地,接收鼓轮的圆周面和剔除鼓轮的圆周面之间以及剔除鼓轮的圆周面与传送鼓轮的圆周面之间均具有间隙,间隙的距离均小于滤棒的半径。
18.可选地,接收鼓轮的圆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沿接收鼓轮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各第二容纳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传送鼓轮的圆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沿传送鼓轮的轴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各第三容纳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负压管道,第二负压管道的一端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第二负压管道的另一端与负压气源相连通。
19.可选地,负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
20.可选地,正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
21.可选地,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质量检测机构,两个质量检测机构分别设于剔除鼓轮的两端,质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滤棒的端面平整度。
22.可选地,滤棒卷制系统还包括切刀,切刀用于对滤棒进行切割,质量检测机构包括:
23.图像采集机构,设于剔除鼓轮端面的一侧,图像采集机构用于对第一容纳槽内的滤棒的端面图像进行采集;
24.图像处理系统,与图像采集机构和控制系统电连接,图像处理系统用于接收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将该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并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当图像采集机构采集到的图像与标准图像不一致时,图像处理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控制系统控制切刀停止运行。
25.可选地,图像采集机构为摄像机。
附图说明
26.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剔除鼓轮和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收鼓轮、剔除鼓轮和传送鼓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29.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机构与剔除鼓轮的位置关系图。
30.附图标记:1.接收鼓轮;2.传送鼓轮;3.剔除鼓轮;4.第一容纳槽;5.第一通孔;6.通风机构;7.第一负压管道;8.第一控制阀;9.正压管道;10.第二控制阀;11.图像采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滤棒输送装置,用于将滤棒卷制系统生产的滤棒输送至卷烟机,沿滤棒的输送方向,滤棒输送装置依次包括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其中,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的转动方向分别为图3中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上箭头所指的方向),其中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均由电机驱动旋转,接收鼓轮1用于将位于其圆周面上的滤棒传送给传送鼓轮2,滤棒卷制系统包括供纸盘和检测单元,供纸盘用于更换成型纸,检测单元用于在供纸盘更换成型纸时向外发送信号,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
37.剔除鼓轮3,设于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之间,剔除鼓轮3的转动方向如图3中剔除鼓轮3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所示,剔除鼓轮3用于接收接收鼓轮1输出的滤棒并将接收到的滤棒传送给传送鼓轮2,剔除鼓轮3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沿剔除鼓轮3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4,各第一容纳槽4沿剔除鼓轮3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各第一容纳槽4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5,如图2所示,各第一容纳槽4内均设有13个第一通孔5;
38.控制系统,与检测单元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检测单元发出的信号;
39.通风机构6,与各第一通孔5相连通;
40.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5提供负压;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5提供正压,预设时间为滤棒由供纸盘运行至剔除鼓轮3所用的时间。
41.由于供纸盘与剔除鼓轮3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当供纸盘更换成型纸时,检测单元会发出信号,此时滤棒卷制系统生产的滤棒上会有接头存在,带有接头的滤棒由供纸盘运行至剔除鼓轮处需要一定的时间,该时间即为预设时间。因此,控制系统需要在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通风机构向第一通孔5提供正压,这时通入的正压刚好可以使剔除鼓轮3上带有接头的滤棒成功剔除。
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成型纸更换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通风机构6向第一通孔5内提供负压,对滤棒产生吸附力,使滤棒保持在第一容纳槽4内,并被输送至传送鼓轮2,随后被输送至卷烟机进行搓接;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成型纸更换信号时,说明此时滤棒上会产生接头(影响滤棒的质量),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通风机构6向第一通孔5内提供正压,正压使滤棒从第一容纳槽4中脱离,进而使带有接头的滤棒从剔除鼓轮3上掉落,这样便可以将带有接头的滤棒进行剔除,从而保证滤棒以及卷烟的品质。
43.可选地,如图2所示,通风机构6包括:
44.第一负压管道7,其一端与第一通孔5相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气源相连通;
45.第一控制阀8,设于第一负压管道7上,第一控制阀8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具体的,第一控制阀8可以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负压管道7的开闭;
46.正压管道9,其一端与第一通孔5相连通,另一端与正压气源相连通;
47.第二控制阀10,设于正压管道9上,第二控制阀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控制阀10可以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控制阀10用于控制正压管道9的开闭;
48.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8打开、第二控制阀10关闭;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控制阀8关闭、第二控制阀10打开。
49.当控制系统未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阀8打开、第二控制阀10关闭,即第一负压管道7打开、正压管道9关闭,此时负压气体会将使滤棒保持在第一容纳槽4中,以便于滤棒向传送鼓轮2进行输送;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信号时,控制系统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控制阀8关闭、第二控制阀10打开,即第一负压管道7关闭、正压管道9打开,此时正压气体会将滤棒从第一容纳槽4中吹出,以实现带有接头的滤棒的剔除。
50.可选地,如图3所示,接收鼓轮1的圆周面和剔除鼓轮3的圆周面之间以及剔除鼓轮3的圆周面与传送鼓轮2的圆周面之间均具有间隙,各传送鼓轮2的圆周面之间也具有间隙,间隙的距离均小于滤棒的半径。
5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接收鼓轮1和剔除鼓轮3之间以及剔除鼓轮3和传送鼓轮2之间产生磨损,同时还可以保证滤棒可以顺利从接收鼓轮1上传递到剔除鼓轮3上,并从剔除鼓轮3传递到传送鼓轮2上,并经过多个传送鼓轮2被输送至卷烟机进行搓接。
52.可选地,接收鼓轮1的圆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沿接收鼓轮1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各第二容纳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传送鼓轮2的圆周面上沿周向等间
隔设有多个沿传送鼓轮2的轴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各第三容纳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负压管道(图中未示出),第二负压管道的一端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气源相连通。
5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负压管道可以向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中通入负压气体,以使滤棒在接收鼓轮1和传送鼓轮2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时能够克服自身重力保持在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中不发生掉落,便于实现滤棒的输送。
54.可选地,负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
55.可选地,正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
56.经过发明人探索发现,负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刚好可以满足滤棒保持在第一容纳槽4、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中不掉落;正压气源的压力为0.05mpa刚好可以使滤棒从第一容纳槽4、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中脱离。
57.可选地,如图4所示,滤棒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质量检测机构,两个质量检测机构分别设于剔除鼓轮的两端,质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滤棒的端面平整度。
5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滤棒两端面的切割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滤棒的质量。
59.可选地,如图4所示,滤棒卷制系统还包括切刀,切刀用于对滤棒进行切割,质量检测机构包括:
60.图像采集机构11,设于剔除鼓轮3端面的一侧,具体的图像采集机构安装位置需要保证其采集端能够对所有第一容纳槽4内的滤棒的端面图像进行采集;
61.图像处理系统,与图像采集机构和控制系统电连接,图像处理系统用于接收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将该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其中,标准图像是指滤棒的端面平整度达标、滤棒端面没有凹陷和凸起、没有纤维束漏出状态时的图像,标准图像被预先存储到图像处理系统中)并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当图像采集机构采集到的图像与标准图像不一致时,说明此时滤棒端面平整度不达标,图像处理系统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控制系统控制切刀停止运行。此时需要对切刀的损坏程度以及安装角度等进行检查和调整,以使切刀切割后的滤棒端面平整度达标。
62.可选地,图像采集机构11为摄像机。
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滤棒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剔除鼓轮可以实现将带有接头的滤棒进行剔除;通过设置质量检测机构,可以采集滤棒的端面图像,并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当两者不一致时,控制系统控制切刀停止运行,以使操作者能够对切刀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滤棒端面的切割质量,进而确保卷烟的品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
64.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