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6263发布日期:2023-08-09 19:2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雾化,涉及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者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至人体内以使得雾化基质能够有效地被人体吸收,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雾化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2、目前,大部分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对雾化基质进行加热,具体地,通过电阻对导热体加热进一步地使得导热体对附近的雾化基质进行热以生成气溶胶。但是现有技术中,电阻长时间的处于高温状态下,电阻的局部容易产生断裂,这会降低发热组件、雾化器或者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改变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并将弧形结构的两端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以减小发热件端部与发热件中心位置处的温差,进而减小发热件的热应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件的局部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发热组件设置于多孔基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多孔基体用于对雾化基质进行导向,发热组件包括两个电极连接部以及连接于两电极连接部之间的发热件,发热件的两端均为相同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为变化值,弧形结构与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处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

3、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从发热件的中部向靠近电机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部的形状为矩形,弧形结构与矩形的电极连接部的侧边相切。

5、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以及第三发热部,第一发热部和第三发热部均为曲率半径变化的弧形结构,第二发热部为对称或者中心对称的结构。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热部包括至少两个首尾连接的u型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以及第三发热部的宽度相等。

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的材质为导热金属,导热金属为铜。

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基体为陶瓷材质。

10、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雾化器包括上述的发热组件。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热组件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3、电极连接部与发热件连接用于使发热件的温度升高以对多孔基体上的部分雾化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基体上的孔用于导向或者容纳雾化基质。两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为变化可以使得发热件与两电极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过渡自然,以用于防止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发热件与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处产生断裂。其中,将发热件的两端设置为相同的弧形结构以减小发热件内部受热不均匀产生的热应力,发热件为曲率变化的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与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处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发热件产生的热量更为聚集,进而提升雾化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发热件的两端相对于发热件中心部分的温差较小进而减小发热件内部产生的热应力。

14、发热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当两电极连接部与发热件接通时,发热件通过内部电阻发热,发热件的部分热量可直接对部分热雾化基质加热,发热件的另一部分热量传递至多孔基体中以对多孔基体孔中的部分雾化基质进行加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热组件,通过改变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并将弧形结构的两端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以减小发热件端部与发热件中心位置处的温差,进而减小发热件的热应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件的局部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

15、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是基于上述雾化发热组件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的发热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16、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基于上述雾化器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的雾化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17、上述说明仅是本使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使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发热组件设置于多孔基体(100)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多孔基体(100)用于对雾化基质进行导向,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两个电极连接部(200)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电极连接部(200)之间的发热件(300),所述电极连接部(200)用于连接电极,所述发热件(300)的两端均为相同的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为变化值,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电极连接部(200)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发热件(300)的中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从所述发热件(300)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电极连接部(200)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部(200)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弧形结构与矩形的所述电极连接部(200)的侧边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发热部(310)、第二发热部(320)以及第三发热部(330),所述第一发热部(310)和所述第三发热部(330)均为曲率半径变化的所述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发热部(320)为对称或者中心对称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部(320)包括至少两个首尾连接的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310)、所述第二发热部(320)以及所述第三发热部(330)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300)的材质为导热金属,所述导热金属为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100)为陶瓷材质。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雾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发热组件设置于多孔基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多孔基体用于对雾化基质进行导向,发热组件包括两个电极连接部以及连接于两电极连接部之间的发热件,电极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发热件的两端均为相同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为变化值,弧形结构与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处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组件,通过改变弧形结构的曲率半径并将弧形结构的两端靠近发热件的中心设置,以减小发热件端部与发热件中心位置处的温差,进而减小发热件的热应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件的局部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聂革,安鹏展,王灵权,肖小朋,魏春花,丁明内,莫美妮,赵贯云,赵波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