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量调节结构以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7058发布日期:2023-09-02 19:3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气量调节结构以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量调节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雾化技术的推广使用,电子雾化设备在社会上的销量逐年递增,尤其是电子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且更加倾向于向降低成本和增强普适性的方向发展,其中就涉及了终端客户可自行调节气流大小的结构,起初该类结构较多为通过拨片,即左右拨动拨片的方式来调节进气量的大小,但由于拨片左右拨动的过程中可调节的进气量是固定且可供选择的选项较少的,较难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普遍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该类结构采用了调节上下依次重叠的两个孔的重叠面积而在低成本的情况下精准、细微且多选择性地实现了进气量的调节,如申请号为20222050285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精准调节气流的一次性电子烟,利用气阀上开设调气孔,以及底盖上开设气孔,促使调气孔和气孔在逐渐重合和分离的过程中实现气孔和调气孔之间的孔隙的大小,进而达到调节气流大小的效果,但其利用了一对相背的括号状控制把手用来实现气阀上的调气孔和气孔的逐渐重合和分离,由于使用者的手的尺寸不一,若需要适配更多的人群,则需要使得把手的尺寸最大化,否则针对具有较大的手的使用者而言,较难捏住把手以实现气阀的转动,如此则会造成电子烟的体积增加而提高成本,并且依旧较难从根本上提高电子烟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调节便利、普适性较好且体积较小的气量调节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气量调节结构,包括壳体和气量调节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气量调节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弧形调节盖,所述壳体与所述弧形调节盖转动连接,所述密封件避开所述进气孔设置,且所述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弧形调节盖之间,所述弧形调节盖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弧形调节盖上开设有气量调节孔,所述气量调节孔在所述弧形调节盖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所述进气孔的至少部分连通,且所述弧形调节盖上设置有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背离所述壳体设置。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调节盖的所述内凹弧面上设置有粗糙结构。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粗糙结构包括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间隔排列于所述内凹弧面上。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粗糙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弧形调节盖上的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间隔排列于所述内凹弧面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粗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软胶体,至少一个所述软胶体设置于所述内凹弧面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嵌置部和顶持凸起部,所述嵌置部嵌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顶持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嵌置部靠近所述弧形调节盖的一侧面上,且所述顶持凸起部与所述嵌置部的部分连接,所述顶持凸起部和所述嵌置部一并夹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弧形调节盖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置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进气孔对齐,且所述气量调节孔在所述弧形调节盖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所述连通孔对齐或至少部分连通,所述顶持凸起部于所述嵌置部的投影与所述连通孔错位设置,且所述顶持凸起部至少部分绕设于所述连通孔外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置部和顶持凸起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调节盖包括弧形盖和卡接件,所述内凹弧面设置在所述弧形盖上,所述卡接件背离所述内凹弧面设置,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弧形盖连接,所述卡接件穿设于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所述壳体与所述卡接件滑动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卡接件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壳体设置,且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弧形盖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腔内;

13、所述卡接件在所述弧形盖带动所述密封件压缩时朝靠近所述滑动腔方向滑动,且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滑动腔靠近所述弧形盖的腔壁间隔设置;所述卡接件在所述弧形盖带动所述密封件扩张时朝远离所述滑动腔的方向滑动至抵持于所述滑动腔靠近所述弧形盖的腔壁。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硅胶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带油硅胶件。

16、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吸嘴、雾化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所述壳体还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吸嘴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在所述气道处,且所述雾化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形成储液仓。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的气量调节结构,使得弧形调节盖与壳体转动连接,以及气量调节孔在弧形调节盖与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进气孔的至少部分连通,即在弧形调节盖于壳体上转动的过程中,气量调节孔和进气孔存在至少部分连通的状态,进而实现了进气量的精准且多选择性地调节,此外,使得弧形调节盖上设置有内凹弧面,且内凹弧面背离壳体设置,即使得弧形调节盖的内凹弧面用于匹配贴合使用者的手指的指面,进而使得使用者在通过指面贴合弧形调节盖的内凹弧面而后转动手指时,即可实现指面带动弧形调节盖于壳体上转动,简化了弧形调节盖的结构,即确保了气量调节结构具有较小体积,且能较好地适配于不同使用者的手指的指面,提高了气量调节结构的普适性,且调节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量调节结构,包括壳体和气量调节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调节盖的所述内凹弧面上设置有粗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结构包括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间隔排列于所述内凹弧面上;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嵌置部和顶持凸起部,所述嵌置部嵌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顶持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嵌置部靠近所述弧形调节盖的一侧面上,且所述顶持凸起部与所述嵌置部的部分连接,所述顶持凸起部和所述嵌置部一并夹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弧形调节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置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进气孔对齐,且所述气量调节孔在所述弧形调节盖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所述连通孔对齐或至少部分连通,所述顶持凸起部于所述嵌置部的投影与所述连通孔错位设置,且所述顶持凸起部至少部分绕设于所述连通孔外周;及/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调节盖包括弧形盖和卡接件,所述内凹弧面设置在所述弧形盖上,所述卡接件背离所述内凹弧面设置,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弧形盖连接,所述卡接件穿设于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所述壳体与所述卡接件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卡接件穿设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壳体设置,且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弧形盖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硅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带油硅胶件。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雾化件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量调节结构,所述壳体还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吸嘴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在所述气道处,且所述雾化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形成储液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量调节结构以及雾化装置。上述的气量调节结构包括壳体和气量调节组件,壳体开设有进气孔,气量调节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弧形调节盖,壳体与弧形调节盖转动连接,密封件避开进气孔设置,且密封件夹设于壳体和弧形调节盖之间,弧形调节盖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气量调节孔在所述弧形调节盖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所述进气孔的至少部分连通,且弧形调节盖上开设有气量调节孔,气量调节孔在弧形调节盖与壳体相对转动至预设重叠位置时与进气孔的至少部分连通,且弧形调节盖上设置有内凹弧面,内凹弧面背离壳体设置。上述的气量调节结构调节便利、普适性较好且体积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键,岑飘尚,田良锐,郑俊,陈思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美深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