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6021发布日期:2023-10-22 03: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有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池组件,雾化器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器件,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2、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通常包括外壳体以及雾化芯,外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气流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雾化芯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和发热体,雾化芯安装于气流通道的流通路径上并与储液腔相连通,其中,导液体的材料可以是导油棉、多孔陶瓷等,发热体可以是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网等。雾化器的雾化过程一般如下:雾化液从储液腔流入至导液体与发热体相连接的区域,在发热体的加热作用下,发热体周围的雾化液被雾化而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用户进行抽吸时,会在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形成抽吸气流,抽吸气流流经发热体时将气溶胶带走,气溶胶最终跟随抽吸气流一起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流出至用户的口腔而被用户所吸食。

3、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普遍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储液腔与雾化芯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因此使得雾化芯因不断吸收雾化液而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进而使得雾化器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雾化器发生晃动等因素而导致雾化液从雾化芯处渗漏出来,造成漏液问题。

4、相关技术中,为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有些厂商会在储液腔中塞入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储液体(例如往储液腔中填充纤维棉),利用储液体吸附储液腔中雾化液,并由吸附有雾化液的储液体为雾化芯进行供液,由于储液体能够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对雾化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因此有效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忽略了雾化液的粘稠度情况,由于雾化液的粘稠度越高,回气的阻力就越大,而且填充棉的加入也会增加回气的阻力,因此当雾化器中所使用的雾化液为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时,即便储液体中吸附有雾化液,也容易因为回气不及时而导致雾化芯发生缺液干烧的问题。

5、因此,如何既能有效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又能使得雾化器能够适应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而不易发生缺液干烧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储液腔内设置高度小于储液腔的储液体,并在储液体上设置与储液腔相连通的回气通道,不仅能有效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而且使得雾化器能够适应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而不易发生缺液干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

3、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流通道;

4、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以及

5、储液体,由多孔材料制成,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相连接,所述储液体上设有至少一条回气通道,且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所述储液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储液腔的高度,所述回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至少一根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回气通孔,所述回气管插设于所述回气通道中,且所述回气管的侧壁与所述回气通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回气管的一端端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回气通道设置有多条,所述回气管的数量与所述回气通道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回气通道中均插设有一根所述回气管。

8、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回气管的侧壁均设有多个所述回气通孔,多个所述回气通孔沿所述回气管的轴向间隔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回气通道沿所述储液体的轴向贯穿所述储液体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储液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储液体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周侧壁相接触,所述回气通道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所述储液体的高度为所述第二腔体的高度的80%~100%。

11、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储液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储液体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周侧壁相接触,所述回气通道自所述储液体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向所述储液体远离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回气管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配合于所述出液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体、发热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支架套,所述支架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储液体套设于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并遮挡各个所述进液孔,所述导液体安装于所述支架套内并遮挡各个所述进液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液体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

13、进一步地,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所述储液体的高度为所述储液腔的高度的30%~70%。

14、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体的材料包括棉纤维、混纺纤维、多孔高分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15、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回气通道的内径为0.5mm~5mm。

16、进一步地,所述回气通道的横截面呈闭环形。

17、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液仓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互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其中:

18、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底盖、所述隔板、所述雾化芯、所述储液体以及中空的套筒,所述储液体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储液体的外部,每一所述回气通道均位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隔板盖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且与所述储液体相抵接,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储液体相抵接,所述底盖、所述隔板、所述套筒的内壁以及所述雾化芯的外壁共同围合出所述第二腔体;

19、所述液仓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以及具有所述出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中空的吸嘴部,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雾化芯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相连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通气管的外壁以及所述隔板共同围合出所述第一腔体;

20、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中空而形成所述进气通道,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孔、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体、发热体以及中空的支架套,所述导液体具有中空贯通的雾化通道且所述导液体的外侧壁上凸设有连接部,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上,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所述支架套套设于所述导液体的外部,所述储液体套设于所述支架套的外部,且所述导液体的外壁和所述储液体的内壁均遮挡所述进液孔,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支架套并插设于所述储液体内,所述支架套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底盖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空间体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空间体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1~7:1。

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前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储液腔中设置有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储液体,储液体能够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对雾化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单位时间内导入雾化芯的雾化液的流量,使得雾化芯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能够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

26、并且,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储液体持续不断地向雾化芯供应雾化液的同时,也会持续不断地吸收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当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储液腔会因雾化液的减少而相对于外界形成一定的负压,该负压的存在会使得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减缓甚至停止导入储液体中,且会使得储液体中的雾化液减缓甚至停止流向雾化芯,直至该负压消除为止,当储液腔形成负压时,由于此时外界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因此外界空气可依次通过气流通道、雾化芯、储液体、回气通道而导入储液腔中进行回气,以提升储液腔内的气压,从而消除储液腔所形成的负压,当储液腔内的负压被消除后,储液腔中的雾化液能够正常导入储液体中进行补充,且储液体中的雾化液能够正常导向雾化芯,而回气通道的设置能够有效减轻储液体的回气阻力,即,外界空气流经充满雾化液的回气通道时所受到的阻力要小于流经吸附有雾化液的储液体时所受到的阻力,因此即便储液腔中所存储的雾化液为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回气通道的设置也能够起到一个辅助回气的作用,用以弥补储液体因吸收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所带来的回气阻力增大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雾化器的回气速度,使得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能够及时导入储液腔中进行回气,进而使得当雾化芯中的雾化液被消耗后,储液体能够及时向雾化芯补充雾化液,因而能够有效降低雾化芯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

2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既不易发生漏液问题,又能适应粘稠度较高的雾化液而不易发生干烧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