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5234发布日期:2024-02-02 21:3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雾化,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能够利用加热不燃烧(heat not burning,hnb)技术作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产生气溶胶的小型设备。具体地,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是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到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不足以燃烧的温度,便可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保证原本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口感,又能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由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气溶胶生成装置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含加热组件、控制组件及支撑组件等,气溶胶生成装置装配后的体积普遍偏大,用户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用于解决气溶胶生成装置装配后的体积普遍偏大,用户携带不便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相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供电单元,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避让缺口内,所述供电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外表面围成内凹空间,所述避让缺口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凹空间内。

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至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的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向所述支撑架的第二侧凹陷形成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背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四侧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共同围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所述供电单元承载于所述支撑部,并被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子夹持部、第二子夹持部及第三子夹持部,所述第一子夹持部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所述第三子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子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夹持部突出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子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夹持部及所述第三子夹持部,所述第二子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子夹持部共同围成所述避让缺口。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相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承载于所述支撑部,并位于所述第三子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单元与部分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共同围成所述内凹空间。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延伸,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路板相对。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装载组件及加热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装载组件及加热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装载组件及加热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背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二支撑架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三侧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较所述第二子部更接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三子部及所述盖体共同形成装载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部连接,并位于所述装载空间内。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凹陷形成。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架及加热模块。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支架部分伸入所述盖体的装载孔内,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盖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盖体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三支架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插接槽配合,以使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部连接。所述加热模块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装载于所述加热模块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单元及触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触发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对应,并穿设所述贯穿孔,所述触发单元用于被触控以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安装架、弹性的触发件及按键。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与所述安装架间隔。所述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对。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触发件,并穿设于所述贯穿孔。

14、本申请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电路板与供电单元安装在避让缺口的相背两侧,避让缺口充分利用供电单元的内凹空间,让电路板能够伸入避让缺口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而言,本申请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避让缺口让电路板与供电单元的安装更为紧凑,能够有效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装配体积,从而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小型化,用户携带更为方便。

1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至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的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向所述支撑架的第二侧凹陷形成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背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共同围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所述供电单元承载于所述支撑部,并被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子夹持部、第二子夹持部及第三子夹持部,所述第一子夹持部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所述第三子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子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夹持部突出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子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夹持部及所述第三子夹持部,所述第二子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子夹持部共同围成所述避让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相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承载于所述支撑部,并位于所述第三子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单元与部分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夹持部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共同围成所述内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延伸,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路板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装载组件及加热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支撑组件和/或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背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二支撑架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三侧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较所述第二子部更接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四侧,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三子部及所述盖体共同形成装载空间,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部连接,并位于所述装载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侧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侧凹陷形成;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及控制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相接,第二支撑架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供电单元,电路板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并延伸至避让缺口内,供电单元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外表面围成内凹空间,所述避让缺口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凹空间内。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而言,本申请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避让缺口让电路板与供电单元的安装更为紧凑,能够有效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装配体积,从而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小型化,用户携带更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