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77659发布日期:2024-05-13 12:33阅读:8来源:国知局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雾化芯包括陶瓷和发热丝,发热丝制成类似弹簧,然后发热丝嵌入到陶瓷中加热陶瓷,从而雾化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但是气溶胶基质被雾化成气溶胶后,由于发热不均匀,使得气溶胶口味差异极大,特别是气溶胶口味的表达不全或者出现其他异味。

2、同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陶瓷雾化芯通常是将发热膜设计成s形附着在方形陶瓷表面,其容易出现雾化不充分而导致雾化设备产生的气雾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雾化不充分导致的雾化口感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设有中心孔,所述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为45%-68%,所述多孔基体的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发热件,至少部分预埋入所述多孔基体的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所述发热件包括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其中,所述雾化芯具有第一功率模式和第二功率模式,在所述第一功率模式下,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中的一者进行作业;在所述第二功率模式下,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二者均进行作业。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还包括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三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相互电隔离。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自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沿相反的方向环设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两侧且彼此相错位。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网包括多个第一热传导部和相连接的多个第一发热单元,多个所述第一热传导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且沿所述第一发热单元轴向分布的边缘两侧;

6、所述第二发热网包括多个第二热传导部和相连接的多个第二发热单元,多个所述第二热传导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且沿所述第二发热单元轴向分布的边缘两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热传导部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均沿同一方向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10-35mm2,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5-30mm2,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为菱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热单元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单元为方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在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发热网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发热网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上的长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传导部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发热网上除所述第一凸起外均预埋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所述第二热传导部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发热网上除所述第二凸起外均预埋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雾化套管和吸液层,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多孔基体外侧,所述吸液层设置于所述雾化套管和所述多孔基体之间,所述雾化套管上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在所述雾化芯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的制作方法。所述雾化芯为如上述的雾化芯,其制作方法包括:制备多孔基体的混合浆料;将所述混合浆料注入注浆机中,其中所述注浆机中预置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制作所述多孔基体的胚体,其中所述胚体形成有中心孔,所述发热件至少部分预埋入所述多孔基体的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对所述胚体进行排腊和烧结,以形成孔隙率为45%-68%及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的所述多孔基体。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的配方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石英砂35-45%,莫来石5-8%,粘土2-5%,硅藻土5-10%,高导热材料2-15%,助烧剂25-45%,造孔剂15-35%,石蜡20-45%;

14、其中,所述助烧剂包括高岭土、碳酸钙和玻璃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造孔剂包括煤粉、碳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淀粉和玉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导热材料包括碳化硅、氮化硅和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多孔基体的混合浆料,包括:

16、采用锆球对置于容器中的所述石英砂、所述莫来石、所述粘土、所述硅藻土、所述高导热材料、所述助烧剂和所述造孔剂进行混合球磨;

17、将所述石蜡、硬脂酸和混合球磨后得到的粉体一同进行搅拌,以得到所述混合浆料。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所述多孔基体的胚体,包括:

19、所述注浆机将所述混合浆料在保温温度为65℃-75℃下搅拌40分钟-60分钟;

20、在0.6mpa-0.75mpa下将所述混合浆料热压铸成所述胚体。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胚体进行排腊和烧结,包括:

22、对所述胚体进行排腊,其中排蜡温度为230℃-250℃,排蜡时间为3-4小时;

23、对所述胚体进行烧结,其中烧结温度为900℃-1200℃,烧结时间为1-3小时。

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如上述的雾化芯。

2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上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通过设置孔隙率为45%-68%及其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使得多孔基体能够对发热件进行充分供液,有利于发热件雾化更充分,且减少干烧风险,且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可实现第一功率模式和第二功率模式,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可单独工作,可单独工作,也可交替工作,从而能够提供多种工作模式,满足用户的多种雾化需求,使得用户能够适当选择功率模式,以满足各自的口感差异,且发热件的网状结构能够极大地覆盖中心孔的内壁面,有效地提升了发热面积,有利于雾化更充分。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还包括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三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相互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自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沿相反的方向环设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两侧且彼此相错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网包括多个第一热传导部和相连接的多个第一发热单元,多个所述第一热传导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且沿所述第一发热单元轴向的边缘两侧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热传导部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均沿同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10-35mm2,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5-30mm2,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为菱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热单元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单元为方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在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发热网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发热网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导部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发热网上除所述第一凸起外均预埋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所述第二热传导部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发热网上除所述第二凸起外均预埋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雾化套管和吸液层,所述雾化套管套设于所述多孔基体外侧,所述吸液层设置于所述雾化套管和所述多孔基体之间,所述雾化套管上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在所述雾化芯的径向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

10.一种雾化芯的制作方法,所述雾化芯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配方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石英砂35-45%,莫来石5-8%,粘土2-5%,硅藻土5-10%,高导热材料2-15%,助烧剂25-45%,造孔剂15-35%,石蜡20-4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多孔基体的混合浆料,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所述多孔基体的胚体,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胚体进行排腊和烧结,包括:

1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设有中心孔,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为45%‑68%,多孔基体的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发热件,至少部分预埋入多孔基体的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发热件包括沿中心孔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其中,雾化芯具有第一功率模式和第二功率模式,在第一功率模式下,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中的一者进行作业;在第二功率模式下,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二者均进行作业。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能够实现充分供液及充分雾化,能够极大地提升雾化口感,减少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异味。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林,周永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辰满天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