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638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衣,确切地说是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
目前,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雨衣主要有两种,一种与普通衣服的结构形式相同,另一种则是由使用形状近似于蘑菇形的罩体和固定联接在罩体上部可开式颈口上的防雨帽构成的罩式雨衣。现有的雨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对使用者封闭不严,因而其遮雨效果不够理想;2、停放摩托车时,它不能用于其防雨用具;3、罩式雨衣还存在不好固定,使用不够安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封闭效果好,便于固定的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驶员使用的罩式雨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罩体、防雨帽,防雨帽与罩体上部颈口相联接,其特点是该罩体对驾驶状态下的驾驶员身体形成包容,其下端周边与驾驶员四周部车体之间相配罩接并实现可拆固定联接;所述颈口处罩体上制出至少一条与颈口连通,并能使驾驶员自其中通过的可开启封闭缝;该颈口两侧罩体上各制出一个袖口,该袖口上各联接一个衣袖;在与车灯、车把轴、驾驶员双脚外侧位置相对的罩体上设置车灯口、车把轴口、脚部伸出口,并在车把轴口周边至其外侧罩体上开制至少一条便于车把自其中通过的可开启的封闭开口,在脚部伸出口处罩体上设置便于开启,并能对其形成封盖的盖体。
上述罩体后侧向后延伸,该延伸部位罩体上部也设置所述颈口、防雨帽,可开启的封闭缝,并在其上设置便于其折叠时固定的联接件。
上述罩体上下方向中部沿其周向设置一条带有手拉的拉锁半体,并在该拉锁半体的下部间距地设置多条与之配用的带有拉链插键的拉锁半体。
上述防雨帽与罩体之间的联接方式为可拆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它能将使用者完全地封闭在罩体内,因而其遮挡风、雨、雪的效果更好;2、由于它能与车体相联接,故其使用更为安全;3、停放摩托车时,它可用于其防雨用具;4、它可对摩托车驾乘人员起到较好地保暖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左侧视图。
图3是
图1的右侧视图。
图4是罩体展开示意图。
图5是防雨帽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衣袖展开图。
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现有罩式雨衣的防雨帽7和罩体28,其中,罩体28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下端向下延伸,该端周长增大,从而使罩体能对驾驶状态下的驾驶员及搭乘人员的身体形成包容,使其下端周边与驾驶员四周部车体之间相配罩接,并通过设置于其上的联接件与之实现可拆联接。在本实施例中,车体与罩体的接触部位是由车体前端至其中部踏板两侧再至车座后端,所述联接件分别由缝制在罩体下端周边上的松紧带2,设置在罩体下端两侧并与车体踏板前后两端部位置相对处的4个联接环1、4个联接带31及其配用的端部粘扣、4个联接带30及其配用的端部粘扣、穿接在罩体前侧下端周边处带孔内的拉带15组成。罩体上部制有两个颈口28、26,两者前后分布,各颈口四周边上分别缝制粘扣27、25,前部颈口28前侧部罩体上开制一条可开启的封闭缝16,该封闭缝的联接件由拉链构成,该密封缝的内侧端通过可开启的封闭开口34与颈口连通,用来供驾驶员自其中通过;后部颈口26的前部罩体上开制了两条可开启的封闭缝5、该封闭缝的联接件也由拉链构成并与领口连通,其作用是供搭乘人员自其中通过;在颈口28前部左右两侧罩体上各制出一个袖口29,各袖口上分别粘接联接一个衣袖8;在与摩托车的车灯、车把轴位置相对处罩体上制出车灯口10,车把轴口9,并在车把轴口9与前部颈口28之间设置可以开启的封闭开口34,该开口由粘扣构成,它可供车把自其中通过;在前部颈口28的后部、后部颈口26的后部各缝制一条相互配用的粘扣半体23、24,使之形成一组粘扣,同时在前部颈口后部左右各侧罩体上分别设置两行相互配用的粘扣半体4,使之形成两组粘扣。当摩托车无人搭乘时,位于驾驶员后部的罩体本体可折叠起来,并通过该三组粘扣固定联接成一体,由驾驶员背负;在罩体中部外面沿其周向设置组合拉链3,该拉链由上、中、下间距分布的三条拉链半体构成,其中,上部拉链半体19上装有手拉20,中部及下部拉链半体22上带有拉链插键21,该组合拉链3的作用是能够调整罩体高度,以便使之适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例如,当使用者身材很高时,可使之完全打开,当使用者身材较高或矮小时,则可使之上部拉链半体与中部或下部拉链半体相拉合;在与驾驶员双脚外侧位置相对处的各侧罩体下部分别制出一个脚部伸出口13,并在该伸出口的下边罩体上固定设置较薄的铁板条14,在伸出口上部罩体上缝制一个采用罩体面料制成的可对该伸出口形成封盖的盖体11,并在盖体的下边部位固定设置若干个小磁块12,从而使盖体能在驾驶员双脚推动下开启,并能在驾驶员双脚收回后,通过其上磁块自行与所述铁板条吸合,使之对脚部伸出口形成封盖;防雨帽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其特点是帽口周边设置系带18,帽颈周边缝制可与设置在颈口28、26上的粘扣半体27、25相配用的粘扣半体32,防雨帽与罩体28的各颈口之间通过该各粘扣半体组成的粘扣6构成可拆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罩体的下料形式如图4所示,衣袖8的坯料33的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缝制罩体时,将图4中的A边与A′边、B边与B′边、C边与C′边、D边与D边缝合;再将衣袖坯料33缝成衣袖后与袖口29缝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是唯一的,例如,第一,可取销后部颈口26,并使罩体后部向内缩进,同时取消一个防雨帽,并取销粘扣半体25、粘扣半体4、拉链5、粘扣半体23、24,从而体本实用新型成为仅适用于驾驶员单人使用的雨衣;第二,各部拉链均可用粘扣或按扣代替;第三,粘扣半体23、24组成的粘扣以及粘扣6均可用拉链代替;第四,组合拉链3中使用的带有插键的拉链半体数量也可以多于两个,当然,不设置拉链3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用;第五,防雨帽与罩体之间的联接方式也可以是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按图示结构实施并由司、乘人员共同使用时,其使用方法是1、打开粘扣34,使车把自其中通过。
2、通过罩体下端将其套置到车体上部,使该端后部挂置于车座后端下部,该端前部复盖于前部车体上面并通过拉紧拉带15使之固定包容在该部车体上,同时将拉带一端自该部车体下部穿过并与另一拉带端部系接一起。然后,通过联接带30、31及其配用的联接扣1使罩体下端两侧与车体踏板固定联接。
3、打开拉链5、拉链16后,驾驶员、搭乘人员则可分别通过该各相应拉链处的罩体开口进入罩内。
4、粘合粘扣34、拉合拉链5、拉链16后,再戴好防雨帽,即可驾车行驶。
停放摩托车时,可将设置于罩体上的按扣35扣合,使本实用新型对摩托车形成遮盖,从而起到防雨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它包括罩体、防雨帽,防雨帽与罩体上部颈口相联接,其特征在于该罩体对驾驶状态下的驾驶员身体形成包容,其下端周边与驾驶员四周部车体之间相配罩接,并实现可拆固定联接;所述颈口处罩体上制出至少一条与颈口连通,能使驾驶员自其中通过的可开启封闭缝;该颈口两侧罩体上各制出一个袖口,该袖口上各联接一个衣袖;在与车灯、车把轴、驾驶员双脚外侧位置相对的罩体上设置车灯口、车把轴口、脚部伸出口,并在车把轴口周边至其外侧罩体上开制至少一条便于车把自其中通过的可开启的封闭开口,在脚部伸出口处罩体上设置便于开启并能对其形成封盖的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后侧向后延伸,该延伸部位罩体上部也设置所述颈口、防雨帽、可开启的封闭缝,并在其上设置便于其折叠时固定的联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下方向中部沿其周向设置一条带有手拉的拉锁半体,并在该拉锁关体的下部间距地设置多条与之配用的带有拉链插键的拉锁半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与罩体之间的联接方式为可拆固定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供踏板式摩托车驾乘人员使用的罩式雨衣,它包括罩体、防雨帽,其特征在于该罩体对驾驶员身体形成包容,其下端与车体罩接联接;所述颈口处罩体上制出能使驾驶员自其中通过的可开启封闭缝;该颈口两侧罩体上各联接一个衣袖;在与车灯、车把轴、驾驶员双脚外侧位置相对的罩体上设置车灯口、可开式车把轴口、脚部伸出口;在脚部伸出口处罩体上设置盖体。本实用新型实现后具有遮挡风、雨、雪效果好,使用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A41D3/00GK2423757SQ002119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4日
发明者张洪宝 申请人:张洪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