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杆式拉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891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杆式拉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单杆式拉杆结构。
伸缩拉杆目前乃被运用在许多商品中,其中旅行箱或行李箱上,伸缩拉杆更是不容或缺的构件,是以针对拉杆的调整、操控结构而加以改良之专利前案也较多,其结构均是在一按键下方连接左、右二支内管,且在各内管中设置有一连动杆,而各连动杆下方又对应有一块作动块,且使各作动块连动一块定位块,藉此幅当各定位块位移时,便可解除与外管间的卡制,进而令把手、内管、连动杆可以移动,而达到调整把手位置之功效。
上述专利前案所揭露之结构虽能达到调整拉杆位置之功效,但因均采用二支运动杆、二支内管、二支外管、二作动块及二定位块作为结构组件,故在构件数量上相当可观,易造成材料成本过高之缺陷,而且过多的零组件,组装上亦明显具有组装不便,费时费工之缺陷。
此外,由于前专利案之连动机构主要由左、右二支连动杆,及各连动杆下方之作动块与定位块所构成;惟左、右二组机构各自独立,连动杆与连动杆间、作动块与作动块间、定位块与定位块间,亦无连动关系,因此操控上易受到制造、组装所产生之误差,而导致左、右二组连动机构有不完全解除定位块与外管间之卡制情形,意即若有一侧完成解除卡制,而另一侧未完全解除卡制时,拉杆恐会无法调整移动,或是无法顺利、顺畅的移动调整;是以前专利案结构难谓具有精确操控作用,需进一步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单杆式拉杆结构,其利用一支压杆促动一压块,并以该压块同时连动两块相对之滑块,使两滑块得以相对位移,而达到解除卡制作用,进而调整把手位置以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结构包括有一把手,其内部组装一可弹性作动之按钮块,并使该按钮块露出以供按压操作;一压杆,其为一长杆,且组接在该按钮块上;一定位组,其具有二块可相对往复运动之滑块,及一可连动该两滑块之压块,且整体配合适当连接构件与该手把结合,并使该压块对应在该压杆一端;一外座,其轴向开设有一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二侧壁面相对地至少开设二组定位孔,且供该定位组可移动地安装在容置空间内;藉此触动按钮块连动压杆,使压杆一端所对应之压块连动两滑块靠合,则可移动手把,俟至定位时两滑块得自动卡制在外座之定位孔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部分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作动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作动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把部分之另一型态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10)手把 (11)容置孔 (12)按钮块(13)弹簧 (14)固定螺丝(15)透出孔(16)按钮块(17)突出部 (20)压杆(30)连接构件 (31)内管(32)穿设空间(40)定位组(41)塞头(411)组装空间(412)中孔 (413)突出孔 (42)滑块(421)缺 (422)作动斜面 (423)限位杆(424)定位凸杆 (43)滑块(431)缺(432)作动斜面 (433)限位杆 (434)定位凸杆(44)复位弹簧 (45)压块(451)压触端(452)受压面 (50)外座(51)容置空间(52)定位孔(53)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单杆式拉杆结构,请参阅第一、二、三图所示,其主要由一手把(10)、一压杆(20)、一连接构件(30)、一定位组(40)及一外座(5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手把(10)可制成环状,下方结构体处开设有一贯穿之容置孔(11),该容置孔(11)内组装一按钮块(12),而且在按钮块(12)二端下方对应组配有弹簧(13),并藉适当之固定螺丝(14)以一端穿过弹簧(13)及按钮块(12),锁固在手把(10)上,使得该按钮块(12)与手把(10)结合不脱出,并且配合弹簧(13)形成可弹性作动。
该压杆(20),其为一长杆,并且组接在前述按钮块(12)下方。
该定位组(40)包括有一塞头(41)、二滑块(42)、(43)、一复位弹簧(44)及一压块(45);其中塞头(41)制成凸字形阶级状,内部设有组装空间(411),顶面开设有一中孔(412),二端各开设有一突出孔(413),且该中孔(412)与突出孔(413)均与组装空间(411)连通;两滑块(42)、(43)系各在表面上制设有凹缺(421)、(431),并于各凹缺(421)、(431),一侧制成有一倾斜之作动斜面(422)、(432),此外在各滑块(42)、(43)的一端各凸制有一短杆状之限位杆(423)、(433),另一端各凸制有一定位凸杆(424)、(434),藉此将两滑块(42)、(43)安装在塞头(41)之组装空间(411)内呈相对状,并使端部所设之定位凸杆(424)、(434)穿出塞头(41)之突出孔(413);此外在两滑块(42)、(43)间配置该复位弹簧(44),且使复位弹簧(44)二端套置在限位杆(423)、(433)上不脱出。该压块(45)系可制为横置的工字形状,二端形成压触端(451),中间为受压面(452)。
据此将压块(45)组装于塞头(41)之组装空间(411)内,使压块(45)位在两滑块(42)、(43)的上方,并且令压块(45)的两个压触端(451)恰抵靠在两滑块(42)、(43)之作动斜面(422)、(432)上;又,压块(45)之受压面(452)与塞头(41)之中孔(412)相对。
该连接构件(30)系以一端与手把(10)固接,而另一端与定位组(40)组接结合,据以使得手把(10)、定位组(40)可同步移动;更具体而言,该连接构件(30)可制成一内管(31),该内管(31)轴向上为一穿设空间(32),如此内管(31)一端与手把(10)固接,且令组接在手把(10)下方之压杆(20)穿设在穿设空间(32)内,而定位组(40)藉塞头(41)之凸字形构造,方便塞组在内管(32)下方处,并使前述穿设在内管(32)中的压杆(20)一端又穿设在塞头(41)之中孔(412)中,与压块(45)之受压面(452)相对。
该外座(50)系在轴向开设有一容置空间(51),该容置空间(51)之大小形状与前述之内管(31)大小相当,且在该容置空间(51)二侧壁面相对地开设有上、下二组定位孔(52)、(53);据此前述之内管(31)得容置在该容置空间(51)内,并使凸出塞头(41)之定位凸杆(424)、(434)可对应定位孔(52)、(53)而成卡制状。
缘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系将其组装在预定之箱体中,例如旅行箱或行李箱之类,而其作动情形,请参阅图4所示,当使用者压下手把(10)上的按钮块(12)即连动压杆(20)向下位移,并压动位在压杆(20)端部之压块(45),此时向下位移的压块(45)以压触端(451)施力于两滑块(42)、(43)之作动斜面(422)、(432)上,而随着作动斜面(422)、(432)的倾斜方向及在斜面上的分力作用,两滑块(42)、(43)即产生相对位移靠合,使得端部的定位凸杆(424)、(434)收缩,且位在两滑块(42)、(43)间的复位弹簧(44)呈压缩状;如此便可拉动手把(10)及内管(31)沿着外座(50)位移,俟两滑块(42)、(43)之定位凸杆(424)、(434)对应到外座(50)之定位孔(52)时,藉压缩之复位弹簧(44)的回复力,可将两滑块(42)、(43)自动推开,使定位凸杆(424)、(434)伸入定位孔(52)中构成卡制状。
又请参阅图5所示,使用者压下按钮块(12)可连动压杆(20),促使二滑块(42)、(43)收缩,进一步将手把(10)向下推压,则内管(31)逐渐隐置于外座(50)内,俟两滑块(42)、(43)之定位凸杆(424)、(434)对应到外座(50)之定位孔(53),即可自动地伸入定位孔(53)内形成卡制状。
又,基于使用习惯及消费者喜好不同,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亦可提供不同型态之选择,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手把(10)上方开设有一透出孔(15),而手把(10)内部制成中空状,并容置一环状之按钮块(16),且使按钮块(16)之突出部(17)突出透出孔(15),此外在环状按钮块(16)的底部接设该压杆(20),而压杆(20)未端则如前述般对应定位组(图中未示)。如此,因按钮块(16)之突出部(17)露在最上方表面,使用者在操纵上可更直接、简便,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之需求。
是以,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利用一支压杆(20)、一内管(31)、一外座(50)及一组具有两滑块(42)、(43)、一压块(45)之定位组(40),构成拉杆及其定位结构,整体构件数量明显少于前述之专利前案构件数,而较少的构件数加上简易的组态关系,相对也会减少组配的程序及组配时间,因此对于制造成本而言,本实用新型明显可低于前述专利案结构,具有进步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以一压杆(20)触动一压块(45)后,藉该压块(45)同步连动两滑块(42)、(43),其作动的精确度,高于前专利案之变杆式结构,意即在使用上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顺利、顺畅的调整拉杆位置,以达到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之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精简、创新,使用上又具有制造成本低,作动精确之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单杆式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手把,其内部组装一可弹性作动之按钮块,并使该按钮块露出以供按压操作;一压杆,其为一长杆,且组接在该按钮块上;一定位组,其具有二块可相对往复运动之滑块,及一可连动该两滑块之压块,且整体配合适当连接构件与该手把结合,并使该压块对应在该压杆一端;一外座,其轴向开设有一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二侧壁面相对地至少开设二组定位孔,且供该定位组可移动地安装在容置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组与手把间之连接构件可以是一内管,该内管一端固接在手把上,而中间设穿设空间供压杆穿设,而定位组则装设在该内管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组系可由一塞头内部组设两块滑块,两块滑块间配设一复位弹簧,且两滑块共同对应一压块,及两滑块端部凸设有定位凸杆所构成,并藉该塞头与连接构件一端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组之两滑块上各设有一倾斜状之作动斜面,据以配合压块之压触而产生相对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组之压块可制成横置之工字形结构体,据以利用二侧构造以同步连动两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中该把手上所设之按钮块可配置弹簧以形成弹性作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单杆式拉杆结构。其主要由一手把连接一压杆,并在该压杆一端对应一组可与手把连动之定位组,以及使该定位组可在一外座内移动所构成;据此藉按动手把上的按钮块连动压杆,促使定位组上的两块相对组装之滑块运动,解除定位组与外座间之卡制,而达到单杆操作功效,并符合结构精简、作动确实之实用所需。
文档编号A45C13/00GK2445625SQ002394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1日
发明者李奇才 申请人:李奇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