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大鞋和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87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放大鞋和鞋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纵向调节的可放大鞋。
(2)背景技术人们作了一些尝试来提供可以放大的鞋子,据说这种可放大鞋能够像一般鞋子那样经久耐穿。美国专利3,389,481例如公开了一种鞋,在该鞋中,一个两片式组件设置在一内鞋底与脱开的外鞋底之间,该组件具有重叠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其中一片包括一弹簧舌状物,另一片包括两容纳该弹簧舌状物的孔,每一孔对应于一个鞋的尺码。为调节鞋的尺寸大小,要取下一穿过鞋跟部进入脱开的鞋底的螺丝。然后可以拉开鞋子,使脱开的鞋底分离,直至弹簧舌状物与下一个孔啮合。从而,鞋子尺寸可放长一尺码,但显然尺寸大小不能做较精细的调节(包括放大和缩小)。鞋子包括两个有摺的皮革部分34,一侧一个,以便于放大鞋子。
(3)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鞋包括一前外组件和一后外组件。一柔软的可放大段连接于前、后外组件,以构成鞋外壳。柔软段至少部分地沿外壳的每一侧延伸并横向延伸过外壳底部。在外壳内设置一可调内组件,并连接于前、后外组件。内组件有一控制部分,用于调节内组件的大小并由此相应地调节鞋子的大小。
根据与前述方面有关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组件可以是底板的形式,或是底板和鞋其它部分例如一部分中底的组合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可视窗为内组件提供一观察孔。内组件包括尺寸标志或其它表示鞋调节的标记,这些标志可放置在内组件上,以通过观察孔看到它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组件包括一第一鞋底部分、一第二鞋底部分和螺丝驱动部分。螺丝驱动部分有一可从外面接触到的螺丝和一螺丝容纳部分,螺丝穿过安装于第一鞋底部分和第二鞋底部分之一的螺丝插入部,螺丝容纳部分安装于两者中的另一部分。在此形式中,转动螺丝,可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相对移动,由此调节鞋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组件包括一第一鞋底部分和一第二鞋底部分。第一鞋底部分的形状适合与第二鞋底部分滑动啮合。一可手动驱动件可从外壳触及,它与一啮合件可啮合或可分离,啮合件固定于第一和第二鞋底部分之一。当驱动件从啮合件中释放出来时,第一和第二鞋底部分可以被移动,以调节鞋的尺寸大小,当驱动件与啮合件啮合时,第一和第二鞋底部分之间不能彼此相对移动。
根据与上述有关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驱动件包括一可变形偏置段,该偏置段偏置一连接于可驱动件的齿状部件与啮合件啮合,此啮合件具有面对齿状部件的齿。当可驱动件被释放时,齿状部件和啮合件的齿互锁,使鞋子处于锁定状态。当可驱动件逆偏置段的偏置力被驱动时,齿彼此释放,鞋处于可滑动移动的解锁状态,由此可调节鞋的大小。
本发明的原理可应用于旅行鞋、时装鞋、便鞋、骑车鞋、北欧及越野滑雪靴等等之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可放大钩状孔眼组件包括两个可相对移动的部分。
(4)


在附图中图1A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的可调节内鞋底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A和4B示出一示意性实施例的可放大眼孔组件;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内鞋底组件的平面图;图6A-C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鞋底组件第一部分的平面图和剖视图;图7A-C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鞋底组件第二部分的平面图和剖视图;图8A-B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鞋底组件一控制部分的平面图和剖视图;以及图9A-B示出本发明若干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有一观察部分用于观看鞋子调节的标记。
(5)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B用立体图和分解图示出一示意性实施例。鞋子10包括形成一前外组件13的一前外鞋底12和一前鞋帮18以及形成一后外组件17的一后外鞋底16和一后鞋帮20。前外组件13连接于一波纹段14的一边缘15B,后外组件17连接于第二边缘15A,两种连接都是用传统的技术,诸如缝合到鞋帮18、20和沿外鞋底12、16用胶水胶合。将前外组件13、后外组件17和波纹段14组合在一起形成外壳21。
一可调内鞋底组件22放置在外壳21内,使一螺丝26穿过后外鞋底16的螺丝孔31。内组件22牢固地连接于前后外组件13、17,但不连接于波纹部分14。以此方式,一旦组合成鞋并使用时,可使用一扳手28(例如用具有六方孔螺钉头的扳手)转动螺丝26在方向A调节内鞋底组件22的长度(因而调节整个鞋子10的长度)。一控制部分24(在下面详述)位于导向槽27内,便于在放大或缩短时对鞋子10的方向控制。可用螺孔塞子30塞在螺孔31内,当鞋子处在不调节状态时用于覆盖螺丝26。在调节该实施例的尺寸时,只需转动螺丝26。鞋子的尺寸可以对应于螺丝的螺距以较细的增量放大或缩短。
图1C示出一组合后鞋子的横截面。该图示出了图1A-B所未示出的内含物,即一中底21和一内鞋底23。在区域25,鞋帮18通过胶水或线缝接合于内组件22。可在鞋子的后部使用类似的连接技术。内鞋底23是传统的那一种,中底可以是传统型,在实施例中使用一底板(last board),也可以改变以形成内组件22的全部或一部分。该图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示出,只要简单地将内组件22的结构结合到中底,或者就让它作为底板留在鞋子内就可以。这种结合大部分是由本发明所要实现的鞋子的类型所决定的,这类鞋子例如旅游鞋、时装鞋(dress shoe)、骑车鞋、滑雪靴、便鞋等等之类。同样,底板和/或中底的刚度也是由鞋子类型所决定的。
前、后外鞋底12、16可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制成,以获得流行的鞋结构。前鞋底12可制成大约只是鞋底的前半部分,而后外鞋底16制成大约只是鞋底的后半部分。不同于传统鞋底的是,后外鞋底在跟部34构成一螺丝孔31和一总体是矩形的凹部33(见图1B)(下面将要描述,凹部容纳内鞋底组件22的一部分)。类似地,前、后鞋帮18、20也可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制造,以获得流行鞋的外观。
波纹段14由可伸长的材料例如橡胶、压涂织物(press coated fabric)等等制成,并做成(例如模制或挤压)总的是矩形的波纹段,然后定形成U形,沿如图1B所示在鞋子10的两侧和底面延伸。波纹段14包括两个彼此相对的平边缘15A、15B,用它们将波纹段14连接于鞋帮18、20和外鞋底12、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边缘15C和未示出的与边缘15C相对的对应边缘连接于可放大的眼孔组件35,这将在下面描述。
图2示出可调内组件22的分解图。内组件22包括一前分段40和一后分段50。每一分段的顶表面基本是平的,但也可以像传统设计中那样略带点弯曲。从上面看分段40、50,每一段都和传统内鞋底式样相似,只是每一分段大约分别等于内鞋底的前一半或后一半。在制造分段40、50时可使用传统材料,例如可用注射模制或类似的工艺技术。
一前调节部件42连接于前分段40或结合成一体。前调节部件42包括一总体是平的分段43和一狭长分段44,分段44有一基本为矩形的顶部45和翅膀状的延伸部46A和B。如下面所述,翅膀状延伸部46A和B的形状做成能够与在后分段50内的相应槽47A和B配合。狭长分段44的下侧是一容纳螺丝的螺纹分段48,该螺纹分段48平行于前分段40的纵向中心线延伸,但偏离前分段40的顶表面。在狭长分段44的顶侧是一略微朝上伸出的并基本上在前分段40的纵向中心线上的控制导向部分24。该导向部分24可用多种方法制成,包括例如使用铆钉或将其形状结合到前调节部件42的设计中。
后分段50下面的形状做成具有第一中空分段52和在第一分段52后面的第二空心分段54。第一分段52与前分段40的平的部分匹配,第二分段54的形状做成能容纳前分段40的顶部45。第二空心分段54包括纵向槽47A、B,其形状做成能够容纳前分段40的翅膀状延伸部46A、B。后分段50也包括一螺丝插入部56,以容纳和引导螺丝26与螺丝容纳部分48对齐。后分段50包括沿后分段50的纵向中心线的导向槽27,一旦内组件22构成,导向件24就通过该导向槽27定位。对于右旋螺丝,可清楚地看出,一旦螺丝26与孔48中的螺纹啮合,顺时针B转动螺丝26将使前分段40靠近后分段50移动,反之则离开后分段50移动。
图3是鞋子10的纵向剖面图,为清楚起见,前分段40和后分段50的一部分未示出。如图3所示,螺丝容纳部分48放置在后外鞋底16的跟部34的凹部33内。凹部33的纵向长度足以使螺丝容纳部分48在其中纵向移动,从而可调节鞋子。当部分48的末端边缘60与插入件56相抵时,鞋子处在最小调节尺寸。当部分48的前边缘62抵着凹部33的前边缘64时,鞋子处在最大尺寸。最小与最大之间的尺寸调节通过转动螺丝26来控制,调节的间隔尺寸仅仅受螺丝26的螺距限制。一夹子66防止螺丝26与部分48脱开并防止离开鞋子10。
图3还示出鞋底12、16可以设计成具有一凸起的弧形区域37,波纹段14就位于那儿。弧形区域伸出易磨损表面(wear surface)38使波纹段14的外表面不会接触地面。由于有了凸起区域37,波纹段14可以是一个沿鞋子的两侧和底面延伸的连续件,这样有利于在外壳21的可放大部分形成良好密封。
图4A-B示出一处在闭合状态(图4A)和打开状态(图4B)的可放大眼孔组件35。可用传统的聚合物材料和传统工艺制成眼孔组件。该组件包括一第一片70和一第二片72。第一片70包括一一体化翼74。其上具有一组槽76a-n。翼74由于材料的柔软性和一体化铰链状部件78而可打开和闭合。为了能至少部分容纳第二片72,第一片上有一矩形凹部(未示出)。第一片还包括一凸起钩状孔眼81,与翼74的槽76a对齐。第二片72总的呈矩形,可配合在第一片70的对应凹部中,它包括凸起的钩状孔眼80和凸起的对齐部件82。在打开状态,第一和第二片70、72可彼此相对纵向移动,以调节孔眼80与槽76a-n对齐。一旦根据要求对齐,突出掣子85与第一片70中的对应槽86啮合来将翼74闭合和锁定。第一片70可缝合到前外组件13,第二片72可缝合到后外组件17。该两片70、72还直接连接于波纹段14或连接于诸如尼龙分段的另一分段,而该分段本身则连接于波纹段14。
图4C-D示出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带子部件90、91与带扣92相连。带扣92包括一弯曲部分93,该弯曲部分可用作孔眼。另一实施例(没必要用附图示出)没有使用孔眼组件35,而是简单地用在波纹段14内或在连接于波纹段14的可伸长材料内的圈状孔眼替代。
图5示出另一内组件122的平面仰视图,可用于替代组件22。在该实施例中,内鞋底组件122包括一前分段140、一后分段150和一控制机构126。下面将要更详细地描述,控制机构126通常情况下处在锁定状态。通过迫使销128A、B朝内,控制机构解锁,前分段140和后分段150可沿线A彼此相对移动,由此可调节鞋子的尺寸。
参阅图6A-C,图中用仰视图更详细地示出了前分段140。前分段140构成传统形状鞋底的前部分,它从鞋脚趾部分148延伸到弧形部分143然后延伸到后跟分段144。前分段140总的是平的,但第一后跟分段144通过垂直部件147朝下偏离顶表面141并基本上相对顶表面141平行。后跟分段144包括沿后跟分段144的边缘横向延伸的凸起翅膀状部件146A、B,并构成一具有齿状纵向壁1 42的腔室149。槽127形成在每一壁142中,这将在下面描述,使控制机构126的一部分(见图5)通过其中。在一与脚趾部148相对的端部是跟部145,它与顶表面141基本上是在一个平面上的。
图7A-C更详细地示出后分段150的底部平面图。后分段150构成传统形状内鞋底的后部,它从跟部158延伸到边缘133。后分段150构成一容纳矩形部分144的空穴152,使得槽156A、B容纳翅膀状边缘146A、B,使弯曲凸脊分段158容纳前分段140的跟部145。当前分段140完全容纳在后分段150时,后分段150的顶部151将处在前分段140的容纳部的顶部,后分段150的弧形分段153将与前分段140的弧形分段143匹配。顶部151的下侧表面136的形状也做成与前分段的鞋帮表面(见图6C)匹配。开口154形成在朝下延伸的插入件155中,该插入件155做成可配合在鞋子的凹部33(见图3)中。开口154允许控制机构126的一部分(见图5)穿过其中。半圆形凹部154A便于控制机构的一部分的通过,否则的话它就要在后分段150的下侧表面上的平表面159上通过。
图8A-B更详细地示出控制机构126。机构包括两个销部128A、B。在每一销部的近端是一具有面朝外牙齿的月牙形分段129A、B。一矩形凹部(用虚线137示出)形成在销、月牙形组合的近端。凹部137的形状做成能容纳菱形偏置件130的一角。当杆件128A、B被迫面对面朝内时,偏置件130的菱形形状和方向以及其厚度缩小的壁131和聚合物构造允许偏置件130变形和被压缩。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一销例如128A和一齿状月牙形例如129A是由聚合物材料模制而成的一个零件,偏置件130则是一单独的零件。这样便于将控制机构放置和组合在前分段140的腔室149内,此时销穿过槽127和开口154。一旦被如此安置,延伸帽128C、D放置在杆128A、B之上,以便于它们的使用。
将控制组件放置在前分段140的齿壁腔室内,偏置件130的通常状态迫使齿状月牙形129A、B朝外,与齿状壁1 42的齿啮合。然后朝内压销128A、B,使偏置件130变形;月牙形129A、B脱开齿状壁142;此时,前分段140可相对后分段150移动。
在类似于上述鞋子中也可使用另外的内组件122,在该组件122中螺孔31没有必要使用,需要的是口部,以便可以接触到销延伸部128C、D供手动操作之用。
此外,尽管该另外的内组件有两个相对放置的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白,该数量可以改变。例如,靠内腔刚性壁放置的可变形件130只要用一个销。或者可使用更多的销,例如3个或4个。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内组件22、122的一个分段做上了标记。例如,鞋尺码标志(绝对的或相对的)可设置于区域190或200,并可通过在鞋底的塑料观察孔看到。如果需要,塑料可具有放大的功能。
图9A示出一示意性实施例的有关部分,其中示出了在区域190的标记以及示出了偏置件130’的另一实施例(形状类似椭圆)。标记210可以是表示可进行调节的绝对或相对标志。在所示实施例中,数字2表示对应于前分段140和后分段150所示部分之间的位移205的调节。标记标志在前分段140(例如标志在塑料壁上或将一标签加到腔室149中),在调节鞋子时,标记相对鞋子后分段移动。
图9B示出另一螺丝型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标志215置于后分段,条形标记(hash mark)220例如可置于控制件24上(见图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标记可放置在鞋子的种种不同的部位,移动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一连接于前分段140的标志带可以通过在鞋子跟部的垂直部分中的观察孔显示。
在所述所有的实施例中,通过外壳就能容易地进行控制,不需要通过鞋底底部进入。在某些实施例中,调节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进行。可进行相当细致的调节,来增加或缩小尺寸。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是结合旅游鞋的设计进行的。其它实施例可针对其它鞋结构,包括跑鞋、骑车鞋、滑雪靴、时装鞋、雪中步行靴(snowboarding boot)、便鞋等等。根据鞋的类型,内组件可以是底板的形式,或是底板与中底的组合。类似地,根据鞋的类型,选择所用材料,以提供所需的柔软性或刚性。此外,根据鞋的款式的不同,外壳可以不同。例如,在一种便鞋中,可使用一个新颖的底板,但外壳只有皮带材料。其它的实施例,诸如骑车鞋,可以有编网、网眼,或者在波纹段根本没有任何材料,从而提高通风度。简而言之,尽管所示实施例中的波纹段在某些实施例中具有新颖性和优点,但外壳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在其它实施例中,杆件的螺孔和导管可置于许多其它地方。类似地,尽管实施例包括诸如在鞋子后部的螺丝、螺丝容纳分段、传动装置和可变形齿的控制机构,但这些结构也可安置在其它部位。
此外,上述实施例描述了由波纹形材料制成的柔性分段,但其它实施例可使用其它材料,例如可延伸的尼龙,网织品或网眼或者可以不用任何材料。类似地,所描述的所有控制结构具有外部结构,以进行控制,但其它实施例(例如降低成本的实施例或需要藏匿控制部分的实施例)可将控制机构放置在外壳内部。
尽管本发明上面结合某些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要知道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特定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拟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内所阐述的所有可替换、可改变和所有等效物。文本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构件、附图和材料类型,但要理解的是,这些构件数量、大小和材料类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举的例子,而绝不是用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放大鞋,它包括一前外组件;一后外组件;一可放大分段,它连接于前、后外组件,以构成鞋外壳,其中,柔性分段至少部分地沿外壳的每一侧延伸度在外壳底部横向延伸;以及一可调内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并连接于前、后外组件,内组件有一控制部分,用于调节内组件的大小,由此相应地调节鞋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可放大分段为波纹形分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包括一驱动机构,通过外壳可接触该机构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内组件形成一底板和一螺丝驱动装置,该底板具有一前板部和一后板部,螺丝驱动装置有连接于前板部的第一部分和连接于后板部的第二部分,一可从外面接触到的螺丝穿过螺丝驱动装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啮合,从而转动螺丝,可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相对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一跟部,其中具有一凹部,第一板部锚定于外壳跟部的凹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二板部至少部分地位于凹部内,凹部大到能允许第二板部在凹部内作调节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内组件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其形状做成彼此可相对移动;以及一手动调节组件,用手可从外壳触及其一部分,另一部分与固定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一的啮合件啮合,其中啮合件可用手移动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两个状态中的第一状态是允许第一和第二板部彼此相对移动,以调节鞋的大小,第二状态是阻止这种移动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一杆状分段,可用手从外壳触及;一齿状件和一处于偏置关系的变形部件,当可变形部件处在松弛状态时,齿状件与齿状分段定位成锁定状态,当可变形部件处在变形状态时,两者处在解锁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该分段具有第一组和第二组朝内的齿,第一组齿面对第二组齿,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杆状分段,至少它的一部分在外壳第一表面的外面,第二杆状分段,至少其一部分在外壳第二表面的外面,并基本上与第一杆状分段平行,使得第一和第二杆状分段可从外壳的相对两侧触及,第一齿状件,连接于第一杆状件,第二齿状件,连接于第二杆状件,一可变形偏置分段,位于第一齿状件与第二齿状件之间,以将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偏置成与齿状分段的第一和第二组齿成锁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为脚趾形,具有一离开第一板部的脚趾端延伸的中空延伸部,其中齿状分段在该空心延伸部内,第二板部为跟部形分段,其形状做成可在延伸部上滑动,并将延伸部容纳在由第二板部限定的对齐部分中,延伸部和第二板部各有一开口,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该开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为脚趾形,具有一离开第一板部的脚趾端延伸的中空延伸部,其中齿状分段在该中空的延伸部内,第二板部为跟部形分段,其形状做成可在延伸部上滑动,并将延伸部容纳在由第二板部限定的对齐部分中,延伸部和第二板部各有两个开口,第一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延伸部的一个开口和第二板部的一个开口,第二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延伸部的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和第二板部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可变形偏置分段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变形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包括两个啮合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各包括分别容纳两个啮合部分之一的空心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可变形偏置分段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变形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包括两个啮合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各包括分别容纳两个啮合部分之一的空心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视窗口和一具有鞋的可调大小标记的指示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可视窗口具有放大系数。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视窗口和与窗口光学对齐的固定于第一和第二板部之一的指示器,第一和第二板部的另一个具有鞋的可调节大小的标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是鞋的尺寸或尺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是鞋的相对尺寸。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是鞋的大小。
20.一种可调底板组件,它包括一第一板部一第二板部一螺丝安装部分,连接于第一板部并具有贯穿其中的管道;以及一容纳螺丝安装部分,连接于第二板部,容纳螺丝安装部分具有一螺纹孔,该孔与管道对齐,使得螺丝可穿过管道进入螺纹孔中,可经转动调节第一和第二板部的相对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包括一跟部形分段,第二板部包括一脚趾形分段,其中第一板部的形状做成能容纳第二板部,使它们纵向对齐。
22.一种可调底板,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形状做成彼此可相对移动;以及一手动调节组件,其一部分的形状做成能用手啮合,另一部分与固定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一的啮合件啮合,其中啮合件可用手移动到至少两个状态中之一,两个状态中的第一状态可允许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相对移动,第二状态是阻止这种移动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一杆状分段,其形状做成可用手动进行啮合;一齿状件和一处于偏置关系的变形部件,当可变形部件处在松弛状态时,齿状件与齿状分段可定位成锁定状态,当可变形部件处在变形状态时,两者处在解锁状态。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该分段具有第一组和第二组朝内的齿,第一组齿面对第二组齿,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杆状分段,至少其一部分的形状做成可用手进行啮合,第二杆状分段,至少其一部分的形状做成可用手进行啮合,并基本上与第一杆状分段平行,第一齿状件,连接于第一杆状件,第二齿状件,连接于第二杆状件,一可变形偏置分段,位于第一齿状件与第二齿状件之间,以将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偏置成与齿状分段的第一和第二组齿成锁定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为脚趾形,具有一离开第一板部的脚趾端延伸的空心延伸部,齿状分段在该空心延伸部内,第二板部为跟部形分段,其形状做成可在延伸部上滑动,并将延伸部对齐地容纳在其中,此对齐是由第二板部构成的,延伸部和第二板部各有一开口,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延伸部的开口和第二板部的开口。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为脚趾形,具有一远离开第一板部的脚趾端延伸的空心延伸部,齿状分段在该空心延伸部内,第二板部为跟部形分段,其形状做成可在延伸部上滑动,并将延伸部对齐地容纳在其中,此对齐是由第二板部构成的,延伸部和第二板部各有两个开口,第一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延伸部的一个开口和第二板部的一个开口,第二杆状分段的一部分穿过延伸部的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和第二板部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可变形偏置分段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变形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包括两个啮合延伸部,其中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各包括一容纳两个啮合延伸部之一的一个空心部。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可变形偏置分段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变形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包括两个啮合延伸部,其中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各包括一容纳两个啮合延伸部之一的一个的空心部。
29.一种可放大鞋,它包括一外壳;以及一可调内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内组件形成一底板,该底板具有一前板部、一后板部和一螺丝驱动装置,螺丝驱动装置的第一部分连接于前板部,其第二部分连接于后板部,一可从外面接触的螺丝穿过第一部分并与第二部分啮合,从而转动螺丝,可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相对移动。
30.一种可放大鞋,它包括一外壳;一可调内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内组件形成一底板,该底板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每一个的形状做成彼此可相对移动;以及一手动调节组件,用手可从外壳触及其一部分,另一部分与固定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一的啮合件啮合,其中,啮合件至少可用手动驱动至两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两个状态中的第一状态可允许第一和第二板部彼此相对移动,以调节鞋的大小,第二状态则阻止这种移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一杆状分段,可用手从外壳触及;一齿状件和一成偏置关系的变形部件,当可变形部件处在松弛状态时,齿状件与齿状分段定位成锁定状态,当可变形部件处在变形状态时,两者处在解锁状态。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一包括一齿状分段,该分段具有第一组和第二组朝内的齿,第一组齿面对第二组齿,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杆状分段,它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壳第一表面的外面,第二杆状分段,它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壳第二表面的外面,并基本上与第一杆状分段平行,使得第一和第二杆状分段可从外壳的相对两侧触及,第一齿状件,连接于第一杆状件,第二齿状件,连接于第二杆状件,一可变形偏置分段,位于第一齿状件与第二齿状件之间,以将第一和第二齿状件偏置成与齿状分段的第一和第二组齿成锁定状态。
33.一种可放大鞋,它包括一外壳;一可调底板,设置在外壳内,具有可用手操作的控制部分,以调节底板的大小;一可视窗口和一具有底板可调大小的标记的指示器。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可视窗口具有放大系数。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是鞋的尺码。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是鞋的相对尺寸。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标记具有鞋的大小。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一缚鞋带的可放大组件。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缚鞋带组件包括缝合到可延伸材料中的孔眼。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缚鞋带组件包括一铰链式部件,具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构成一凹部,另一部分构成一组槽;一钩状部件,具有一组凸起的鞋带扣,钩状部件和铰链式部件可彼此滑动啮合,使鞋带扣的方向与一组槽的方向一致。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缚鞋带组件包括一连接于前外组件的第一带件、一连接于后外组件的第二带件和连接于第一带件和第二带件之一的带扣,其中带扣包括一系住鞋带的弯曲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可放大鞋(10),包括一前外组件(13)和一后外组件(17)。一柔性的可放大分段(14)连接于前、后外组件(13,17),以构成鞋外壳(21)。柔软分段(14)至少一部分地沿外壳(21)的每一侧延伸并横向延伸过外壳(21)的底部。在外壳(21)内设置一可调内组件(22),该组件连接于前、后外组件(13,17)。内组件(22)有一控制部分,以调节内组件(22)的大小,由此相应地调节鞋(40)的尺寸。
文档编号A43B3/26GK1413090SQ00817602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权东七 申请人:哈里米勒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