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裁剪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147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80°裁剪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裁剪新法迄今为止,我国乃至世界服装裁剪设计中,前胸宽大都采用如下两个公式2/10胸-1.3厘米或1.5胸+3.5厘米,但上面两个公式属归纳总结验证出来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比较适合体型比较标准的体型。对于体型较胖的人群,上面两个公式都不成立。并且,上面两个公式都没有科学依据。前胸宽为什么=1.5/10胸+3.5厘米,前胸宽为什么=2/10胸-1.3厘米,都是没有科学理论依据的。对此“D式裁剪法”的0作者曾对服装裁剪公式作以抨击。《D式裁剪》由安微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发明的目的就针对于上述前胸宽公式的不公,发明一种更新更科学的服装裁剪法—180°裁剪法。本方法则科学地深刻地提示了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内在关系。使服装裁剪更准确更科学更美观。
现已根据180°裁剪法编写成书,将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下面是有关180°裁剪法的部分内容,现摘录如下所有搞过服装裁剪的同志,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能为顾客做好一件衣服并不容易,能为每一位顾客每一件衣服都做得特别合身,穿着效果特别好,更是不容易。即使裁剪师傅手艺再高,裁剪技术再好,也比较难以做到。同一个师傅,为什么给甲做的衣服就合身,对乙作出的就难看呢?裁剪师傅与裁剪师傅之间的悬殊,那就更是千差万别。其实,我们共同拥有“服装裁剪理论”,同一个人运用“同一裁剪公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服装裁剪公式的不“公”。服装裁剪有很多公式以及定数,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难认识到,这些公式与数学公式是截然不同的,数学公式是经过理论逻辑推导,是“绝对”的公式,不得有一点半点差错的,是绝对一成不变。服装裁剪公式来源也是经过实践理论推导出来,但即使这样推导出来的公式也是“牵强附会”的,服装裁剪公式有个致命的弱点,如人体某个部位,某一裁剪公式,而我们千千万万人的体型的某个部位是绝对不是按照这一公式生长的。所以服装裁剪公式的“公”字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作为服装裁剪制作者,必须也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在向读者介绍180°裁剪法之前,下面先就服装裁剪部分公式与读者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
一.前胸宽公式的比较与弊病目前,有部分服装书中对前胸宽只标明一个明确尺寸,这对读者来说,无疑是个猜不透的谜,不可能,一件款式,不论大小肥瘦,前胸宽都是一个准确尺寸。其前胸宽公式大致有下面两种①女前胸宽=2/10胸-1.3厘米(定数)②女前胸宽=1.5/10胸+3~4厘米(定数)第一个前胸宽公式计算比较方便,但其准确性不高,第二个前胸宽公式较第一个准确些,但以厘米为单位,在单件裁剪时计算不太方便。下面取几个不同胸围分别运用上面两个公式进行计算并比较如下胸围 80901001051101201302/10胸-1.3厘米14.7 16.7 18.7 19.7 20.7 22.7 24.71.5/10胸+3~4厘米 15.5 17.0 18.5 19.2 20.0 21.5 23.0误差 0.8 0.3 0.20.50.71.21.7从上面比较看,当胸围在90-100厘米时,两组前胸宽公式最多误差0.7厘米,用市寸作单位即2分,相差不大。但当胸围大于130厘米时,第一个前胸宽公式计算出的前胸宽比第二个大出1.7厘米,即市寸的5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服装裁剪公式的不统。
下面再结合肩阔,比较以上两个前胸宽公式如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肩宽 427453472胸围 100厘米110厘米130厘米2/10胸-1.3厘米18.74 20.7 24.71.5/10胸+3~4厘米 18.5 20.0 23.0图1 图2 图3是前胸宽公式,2/10胸-1.3厘米运用在不同胸围上所出现的情况。
图4 图5 图6是前胸宽公式,15/10胸+3.5厘米运用在不同胸围上所出现的情况。
从上面制图可以看出,上述两个前胸宽公式对图3,图6都不成立,任何一位裁剪师对图3,图6的现象都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图3前胸宽高于肩宽,图6前胸宽接近肩宽。在单件实际裁置中经常会出现图3,图6的现象,但这种现象违背了人体结构的客观规律,无论何种体形,肩阔都必须大于前胸宽,因为肩部覆盖着胳膊和前胸。如图7,前胸宽必须小于肩,从这里可以看出,服装裁剪公式并不“公”,只是在某种范围的情况下,它才比较合理。下面再比较一组数据某女,在线衣外测量基本胸围93厘米,肩阔44厘米(总肩),分别取胸围加放8厘米,13厘米, 17厘米,另外再加4厘米缝头,分别得到如下尺寸93+8+4=105
93+13+4=11093+17+4=114同一人,加放量不同,衣服的肥瘦自然不同,但肩阔不会因胸围加放量的变化而变化,下面以肩宽为44厘米,胸围分别为105厘米,110厘米,114厘米,按1∶7,用前胸宽=1.5/10胸+3.5公式制图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同一个人,同一件衣服,取胸围加放量的不同,前胸宽也按一定比例随之增加,图10比图8前胸宽增加量为20.5-19.2=1.3厘米,其增加量不算少。但在实际观察衡量一件成品衣服效果时,前胸宽随胸围加放量增加并不受顾客的欢迎。比较考究的顾客往往要你修改,把前胸宽改瘦。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有一部份顾客喜欢穿宽松些衣服,胸围放量增加些,但有些部位并不需要按一定比例随之增加。增加反而成了“多余的赘肉”,得修改掉。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手、双臂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身体前面运动的,没有任何人反剪着双手在身后工作的。前胸宽增加有利于双臂做向后伸展运动,但我们向后伸展动作毕竟是很少的。并且我们按图5裁制的衣服不也是很成立的吗?所以前胸宽的增加,会使衣服前胸部位出现皱褶看上去,并不美观。前胸宽除了受加放量的制约外,还受高低胸的影响。
图8 图9 图10是表达同一人同一肩宽,胸围加放量的不同,肩与前胸宽之间的变化。
对于高胸体,所测量的胸围包含了隆起的乳房,而前胸宽,则不含有因胸部隆起所增加的量。当然高胸的体形在裁剪时要做加收省缝或开片等处理以满足体形的需要。由此可见,在实际单件裁剪中,前胸公式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前面所讲的图3。我们把前胸宽公式2/10胸-1.3厘米在运用图3时把减数1.3厘米调整一下。分别用2/10胸-3厘米,2/10胸-5厘米制图11,图12。
图11是用2/10胸-3厘米制图,图12是用2/10胸-5厘米制图 图13是运用1.5/10胸+3.5厘米制图。
从上面制图看,运用2/10胸-3厘米图11,肩与前胸宽相差仅0.6厘米,仍然不成立。运用2/10胸-5厘米,肩与前胸宽相差2.6厘米,在实际适用中效果很好。运用1.5/10胸+3.5厘米,得图13,肩与前胸相差也仅为0.6厘米,在实际裁剪中也不成立。在制图12中,前胸宽公式2/10胸-5厘米的伸缩性是很大的,与标准公式相差达5-1.3=3.7厘米。往往我们很多裁剪师傅不敢伸缩这么大的,担心把衣服做坏了,最多用2/10胸-3厘米,或2/10胸-4厘米,认为这与标准公式相差都很大啦。这样就会出现做出的衣服效果不佳。事实上,胸围与前胸宽是有直接的紧密联系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前胸宽公式2/10胸-1.3厘米,1.5/10胸+3.5厘米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他们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效果较佳。即胸围在90-110厘米之间运用效果可能较好。胸围在120厘米以上,运用以上的公式,效果都不算理想。因为人胸围变化量可以是很大的。如一个人发胖前成衣的胸围可以是110厘米,发胖后衣服的胸围或许需要130厘米,变化量很大,但肩部在人体发胖后,肩也会变化,但变化怎么也没有胸围那么明显,这样肩阔与前胸宽公式就出现不成立现象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胸围与前胸宽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但我们不难看出肩与前胸宽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因为,不论何种体形的人,肩部总是居高临下覆盖着胳膊与前胸,肩部包含了胳膊与前胸两部分。前胸宽必须小于肩。当然这是针对设计造型合身类的服装而言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之间都蕴藏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在服装结构中同样也蕴含着它自身的规律。
180°裁剪法的主旨是揭示了服装设计中肩与前胸宽及背宽的内在关系。摒弃了过去前胸宽、背宽公式莫衷一是运用不成立的繁杂局面。
1、180°服装裁剪法推论前胸宽公式2/10胸-1.3,1.5/10胸+3.5是过去,直至现在我国服装书通用的服装裁剪公式。其公式来源大概是根据标准体型归纳总结验证出来,它确实符合标准体型,但实用性太狭碍。仅适合胸围较小的标准体型,在胸围大超过一定范围之后,上而两个前胸宽公式都不成立。但由于找不到更完善的“公式”,这两个带有很大局限性的前胸公竞长盛不衰。180°服装裁剪法将彻底打破这一僵局。
我国正常人体的肩膀斜度一般在20°左右,但由于现在上衣大部分肩部都装垫肩,所以,上衣落肩的斜度取值要比人体的肩膀的斜度落小一些,一般取18度左右。为了说明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内在关系,现在先假定前胸宽、背宽与肩宽同样大。F、E分别为线段AB、CD的中点。如图14,角α=18°则角β即角OCD和角OAB都等于90°+α=90°+18°=108图14是假设前胸宽背宽与肩同样大的情况下前后衣片所出现的情形。
下面将前后衣片肩缝OA、OC缝合在一起,展开,如图15。图15是假设前胸宽背宽与肩宽同样大前后衣片肩缝缝制在一起出现的情形。
从图15可以看出,前后衣片EAF所组成的角则=β+β=108°+108°=216°。凹角EAF则是袖笼弧线,其角度=360°-216°=144°大家对我们人的体型都是比较熟悉的,不论男女其肩膀都是浑圆的,如图16,再特殊的体型肩膀也不可能定凹进的,所以,EAF的袖洞弧线必须是直线,才能符合人的体型。即袖笼弧线EAF应保持180°。同时,现在西装都采用平口垫肩,前后衣片EAF所组成的角度必须保持和平口角度垫肩一致,否则衣片EAF的角度不是180°,与平口垫角(180°)强硬组合在一起,衣服的肩部必将出现毛病。如图17图16是人体体型示意图。图17是平口垫肩与衣片搭配图。
图15衣片EAF所组成的角是216°,必须修剪掉36°,保持180°才能符合人的体型,满足平口垫肩的需要。由于人的双臂大都在身体前面运动的,后背可取宽松些,前胸可取略小些,所以可采取了三分制的分配方式,即后片背部修剪掉36°的1/3,即12°,前胸部修剪掉36°的2/3,即24°。如图18,这样袖笼弧线EAF即控制为180°,只有这样的设计,衣服的肩部才能与人的体型相吻合,才能使用平口垫肩。
图18是180°裁剪法西装角度图解示意图。
180°裁剪法的定义从人体的结构和服装设计理论上讲,前后衣片肩部缝合展开后,其肩部的袖笼弧线EAF必须保持为180°即服装裁剪新法-180°裁剪法。
180°裁剪法,它不仅揭示服装结构的内在规律,而且增加了服装裁剪的透明度,清晰度,简便了服装裁剪,突出了服装裁剪美的含义。
180°裁剪法是男女西装最佳裁剪法。180°裁剪法给西装肩部造型下了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义。西装由于是驳领,前胸部是不扣死的,所以,即使是双臂向后做伸展运动,驳口处可以豁开,双臂收回时,驳口又回复原样。所以180°度裁剪不仅使西装肩部造型美观,而且并不影响西装穿着的舒适度。
关门领类上衣与西装有所不同。由于关门领类上衣前胸部是扣死的,前胸宽背宽都应相对增大一些,以方便手臂的运动。为此需将肩与前胸宽与背宽角度差量分别缩小1/3,即关门领类肩与前胸宽角度修剪量为24°×2/3=16°,肩与背宽角度修剪量为12°×1/3=8°,这样前后衣片袖笼弧线所组成的度数为216°-16°-8°=192°,所以关门领类上衣不适合用平口垫肩,更不适合用较大较厚的定型的平口垫肩,否则肩部将会出现毛病。关门领类上衣可用稍修凹的垫肩或用易变型的较柔软海绵垫肩。当然肩与前胸宽,肩与后背宽的差量还可进一步缩小,只是前胸部及背部皱褶将进一步增多,运动舒适度将会增加,适合要求衣服特别宽松的老年人及宽松式服装。但这样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差量进一步缩小,前后衣片袖笼弧线所组成的角度更远离180°,这样肩部将不能使用垫肩。如图19,图19是茄克衫袖笼弧线。
关门领类上衣肩与背部的设计也可与西装背部相同,因为西装的背部已经考虑到背部的宽松舒适,仅修剪掉应该修剪掉的角度1/3。这样关门领类上衣肩部所组成的角度为216°-16°-12°=188°,此种设计使关门领类上衣的肩部趋近180°,使关门领类上衣肩部造型更美观。
192°关门领上衣的设计,使衣服更宽松更舒适,但后背的皱褶较多,适合老年人及喜欢穿宽松式的人群。
188°的关门领类上衣的设计,使关门领类上衣的肩部、背部造型更美观。
180°服装裁剪法适用男、女童所有西装、关门领类上衣。只是在具体运用中,由于款式的不同,肩部的袖笼弧线角度也稍有变化,西装类的上衣肩部袖笼弧线度数为180°关门领类上衣袖笼弧线度数为192°,188°。对于宽松式等到特殊袖笼弧线则当别论。
180°裁剪法图解示意图,图20。图20是关门领类上衣180°裁剪法角度示意图。
180°服装裁剪法,彻底使上衣肩部设计、裁剪、制作、造型,清晰化、明朗化。彻底避免因使用前胸宽背宽公式而出现的种种弊病。如在使用前胸宽背宽公式设计制作西装时,不可能准确使肩部袖笼弧线达到180°,这样与平口垫肩强硬组合在一起,势必破坏了肩部的造型美。避免胖体因使用前胸宽公式而出现前胸宽高于或接近肩宽,而难于把握,需要反复修改的现象。
180°服装裁剪法适用于任何体型,对于扛肩坍肩的体型则可调整垫肩的厚度使肩部造型达到更完美,扛肩体可用厚度较薄一些的垫肩,坍肩体则可用厚一些的垫肩,对于肩部较窄,较狭小的削肩体则可将肩宽适当增大1-2.5厘米,因使用垫肩,肩宽的适当增大不仅不影响成衣的美观,而且修正了体型,便削肩体的肩部造型也更完美。
2、180°服装裁剪法数字化上面是用角度来表示180°服装裁剪法,在实际单件裁剪中将角度转化为尺寸更方便些。180°服装裁剪法根本目的是确定肩与前胸宽,肩与背宽之间的差量。其差量即为角度所对应的边分别为FH、EP。FH即是肩与前胸宽的差量,EP为肩与背宽的差量。如图21成年人的袖笼深一般在25厘米左右,去掉落肩5厘米(落肩一般在5-6厘米之间)即AB的长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AF,CE一般在10厘米左右。通过实线测量FH大约为4厘米,EP大约为2厘米。如图22 23同样我们可以测出当AF,CF分别为9厘米,8厘米,7厘米,6厘米,5厘米,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差量。图21是180°裁剪法字母表达示意图。图22图23是180°裁剪法数字表达示意图。
从图23可以看出,袖笼越深肩与前胸宽与背宽差量越大,袖笼越小,肩与前胸宽与背宽差量越小。图22,图23,为西装180°裁剪法修剪角度按1∶1实线制图,我们不妨实际测量一下1、180°裁剪法西装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差量当AF=10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4.2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21厘米当AF=9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3.8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9厘米当AF=8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3.4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7厘米当AF=7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3.0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5厘米当AF=6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6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3厘米当AF=5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2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1厘米2、180°裁剪法(192°)关门领肩与前胸宽肩与背宽的差量当AF=10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8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4厘米当AF=9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5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2厘米当AF=8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2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1厘米当AF=7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9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1厘米当AF=6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6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0.8厘米当AF=5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3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0.7厘米3、180°裁剪法(188°)关门领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差量当AF=10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8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2.1厘米当AF=9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5厘米,肩与背宽差量=1.9厘米当AF=8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2.2厘米,肩与背宽差量=1.7厘米当AF=7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9厘米,肩与背宽差量=1.5厘米当AF=6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6厘米,肩与背宽差量=1.3厘米当AF=5厘米时,肩与前胸宽差量=1.3厘米,肩与背宽的差量=0.7厘米188°关门领肩与前胸宽差量同192°关门领类上衣,肩与背宽的差量同西装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180°裁剪是服装肩部造型的最佳选择。从而确定了肩部造型的准确理论依据。从根本上明确简化澄清了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内在关系。使肩与前胸宽,背宽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简便了服装裁剪,在我们对肩与前胸宽与背宽彻底明确了内在关系之后,在我们实际裁剪中,对肩与前胸宽与背宽的处理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就可根据不同服装不同爱好等做出最佳的选择,使衣服肩部造型更加准确美观合理。
权利要求
本发明180°裁剪法,系服装裁剪新法。主要技术特征是指服装前后肩缝缝合后,肩缝处袖笼弧线应保持在180°左右,由于款式的不同,具体角度也不一样,西装为准确180°、关门类上衣为188°、192°等。其角度修剪采取三分制的分配方式,即前片修剪该修剪角度的2/3,后片修剪掉该修剪角度的1/3。其角度修剪也可以采取其它分配方式。但应保持修剪掉角度的范围该修剪掉的角度2/3≥前胸宽修剪的角度≥该修剪掉角度的1/2,该修剪掉角度的1/3≤后背宽修剪的角度≤该修剪掉的1/2。180°裁剪法的表达方式可分为1、可用角度表达方式;2、角度所对应的数字表达方式;3、尺寸注入表达方式如注入1/2肩尺寸,再注入前胸宽尺寸,二者差与180°裁剪法相吻合。1、西装准确180°。其修剪角度分配方式采取三分制。即前胸修剪掉该修剪角度的2/3,后背修剪掉该修剪掉的角度的1/3。修剪掉的角度也可采取其它分配方式,其范围是该修剪掉的角度的2/3≥胸宽修剪角度≥该修剪掉的角度的1/2,该修剪掉的角度1/3≤后背宽修剪的角度≤该修剪掉的1/2。
2.关门领类上衣其前后衣片缝合展开后,其肩部衣片的袖笼弧线角度为188°、192°。根据不同款式,年龄关门领类上衣其肩部袖笼弧线角度可灵活选用,其角度范围定180°-192°之间。其修剪角度分配方式可采取三分制即前胸宽修剪掉该修剪角度的2/3,后背修剪掉该修剪掉角度的1/3。修剪掉的角度也可采取其它分配方式,其范围是该修剪掉的角度的2/3≥前胸宽修剪的角度≥该修剪掉的角度的1/2,该修剪掉角度的1/3≤后背宽修剪的角度≤该修剪掉的角度的1/2。
3.180°裁剪法的表达方式①角度表达方式用该修剪掉的角度直接注入制图。②数字表达方式用该修剪掉的角度相对应的数字注入制图。③数字相差表达方式用1/2肩的数字注意制图,用前胸宽数字注入制图,二者的数字差与180°裁剪法各种情形相吻合的。
4.落肩角度的变化所引起相应的一切变化本申请是是以衣服前后衣片落肩取18°的情况下,出现上述各种数据的。在落肩角度变化的情况下,180°裁剪法所相应引起的一切变化。
全文摘要
180°裁剪法,系服装裁剪新法。彻底解决了前胸宽公式2/10胸-13厘米,1.5/10胸+3.5厘米不合理及局限性。180°裁剪法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指:上衣前后衣片肩缝缝合后,其肩缝处袖笼弧线应保持180°左右,根据其服装款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西装肩缝袖笼弧线为180°,关门领类上衣肩缝处袖笼弧线为188°,192°等角度的选择。并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在不同款式中测量出所有的肩与前胸宽肩与背宽的差量,这样即使服装裁剪更准确,更科学,更合理,更简便。
文档编号A41D1/00GK1321447SQ0110145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4日
发明者朱孟青 申请人:朱孟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