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98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尤指一种可任意调节充气量,以增加穿着舒适感的气囊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主要包含一鞋底、一鞋垫,鞋底前、后方分别设有凹槽,并使其中一凹槽连接一气口,气口突露于鞋底的侧边;一鞋垫,其前、后方设有对应于鞋底凹槽的不同形状凸块及间隔于各凸块的凹沟,并于各凸块的表层设有密布的颗粒;该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两凹槽各自形成气囊,气囊由气口注入或释放气体或液体。
鞋底前、后方分别设置的两凹槽可以一气管相通,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两凹槽形成相通的气囊,气囊由气口注入或释放气体或液体。
该气囊的边壁,系设为环状排列并形成可伸缩性且增加鞋体弹性的纹路。
该气囊内部系分别设有复数的支撑柱,于受压迫时,达到瞬间恢复原形状及支撑重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所形成的两气囊,其中一气囊为固定充气气囊,另一气囊连接一气口形成可充、放式气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具有如下的优点1、气囊的气体或液体剂量,可依需要调节,将其注入或释放,使穿着时具有柔软、舒适及特殊弹性,而能于瞬间爆发更敏捷的运动反射,有助于动作快速移动,并可减缓与地表反作用力的伤害。
2、其材质选用耐磨、耐压、柔软的材料(如奶嘴的矽胶),且有特殊的弹性。
3、可灌入特殊的气体,具有保温、抗寒及除臭的功效。
4、鞋底以特殊材料制成(如飞机的轮胎),不含导热,保持穿着时的舒适感。
5、气囊顶面的凹凸纹路及表层的颗粒设计,可使脚底不完全平贴密实于鞋垫上,具有通气流畅,且兼具稳定双足于行进中平衡的作用,确保安全更使行进中达到按摩效果及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压力、消除疲劳及保健的功效。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气口结构示意图;图4a系图4的A-A’剖视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组装于鞋体实施例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气囊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气囊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的说明1鞋底 11前凹槽12后凹槽13气管 2鞋垫 21凹块22凹沟 23颗粒 3前气囊31支撑柱 4后气囊 41支撑柱5气6鞋体 30纹路40纹路参阅图4、图4a所示,前述的鞋底1与鞋垫2于相互贴合后,形成前、后的贯通气囊3、4,于其中任一气囊3、4设以一特殊的气口5(如打火机的瓦斯充气口),使该气口5突露于鞋体的侧边,由气口5以罐装的特殊气液容器灌入气体或液体,并可依需要调节其剂量,而能增加穿着时的舒适感;该两气囊3、4的边壁,设为环状间隔排列的纹路30、40,以构成可伸缩性,形成适当的弹性,且气囊3、4内部分别设有复数的支撑柱31、41以供支撑上下表面,当受力压迫时可瞬间恢复原形状,即使于气囊3、4未充气时,亦可达到支撑重压的功效。
如图5所示,经由组合后的本实用新型,系装设于鞋体6的底层,借由气囊3、4的充气,使其构成一定的弹性。
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于其中一气囊3或4设为固定充气式,而另一气囊4或3则为可充放式,并将相通的气管13去除,而同样可达到双气囊的功效。
此外,由于气囊内部设有支撑柱,可于受力压迫时瞬间恢复原状形体,即使于不充气时依然保有支撑重压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主要包含一鞋底、一鞋垫,其特征在于鞋底前、后方分别设有凹槽,并使其中一凹槽连接一气口,气口突露于鞋底的侧边;一鞋垫,其前、后方设有对应于鞋底凹槽的不同形状凸块及间隔于各凸块的凹沟,并于各凸块的表层设有密布的颗粒;该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两凹槽各自形成气囊,气囊由气口注入或释放气体或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鞋底前、后方分别设置的两凹槽以一气管相通,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两凹槽形成相通的气囊,气囊由气口注入或释放气体或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囊的边壁,系设为环状排列并形成可伸缩性且增加鞋体弹性的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囊内部系分别设有复数的支撑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鞋底与鞋垫于组合状态所形成的两气囊,其中一气囊为固定充气气囊,另一气囊连接一气口形成可充、放式气囊。
专利摘要一种鞋体的可充放式气囊结构,主要系于鞋体底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凹槽,使两凹槽间以一气管相通,并于其中一凹槽设以一气口,鞋底上方则贴附有一鞋垫,于鞋垫表面前后方设有凹凸纹路,以及表层的颗粒,使鞋垫与鞋底于贴合后,构成前、后气囊,由气口以罐装特殊容器灌入气体或液体,使鞋体于穿着时,具有柔软、舒适的弹性,有效减缓反作用力的伤害,以及抗寒、降温隔热的功效,且因鞋垫表面的颗粒,而兼具按摩及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B13/20GK2504928SQ012609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8日
发明者邱孝兴 申请人:邱孝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