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628755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用品,是一种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包括手套及袜子,本发明还涉及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手足癣合并皲裂症在我国及全世界普遍存在。手足癣、皮肤癣菌侵犯皮肤相当深,难以治疗,手足癣引起皮肤脱屑,角质化,失去弹性,干燥裂口,严重者裂隙深达真皮,出血甚至感染。患者手不能抓握,脚走路疼痛。
单纯用药物治疗,难以长年坚持,用橡皮膏粘贴及乳胶足跟套等单纯密封保护,虽然能局部、暂时地缓解干裂,但对菌性手足癣合并皲裂不能治愈,因不透气反而助长了病菌的滋生,容易产生臭味或引起皮肤过敏,加重病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附着在针织的手套或袜子状护套的外层上制成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天然胶乳、平平加O、KOH、升华硫、ZnO、促进剂PX、尿囊素、乙酰水扬酸、羊毛脂、铵盐。其中以重量份数比计算
天然胶乳 90-110平平加O0.2-0.5KOH0.05-0.2升华硫 0.5-0.8ZnO0.5-0.8促进剂PX 0.2-0.3尿囊素 0.2-0.4乙酰水扬酸 0.2-0.3羊毛脂 0.3-0.8铵盐 0.3-0.5其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1、将天然胶乳过滤,去除杂质,将溶于水的药物及助剂KOH、尿囊素、铵盐分别制成水溶液,将羊毛脂制成乳浊液,将不溶于水的升华硫、ZnO、促进剂PX、乙酰水扬酸分别经球磨机或胶体磨研磨成微粒,粒径在1μm以下,沉降量在120mg/h以下,混入水中,加入常规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制成不沉淀、不附聚的水分散体。
2、将各种配料按下列顺序加入软化水中,加温并且不停地进行搅拌,天然胶乳---平平加O---KOH---升华硫---ZnO---促进剂PX---尿囊素---乙酰水扬酸,待温度冷却后再加入羊毛脂---铵盐。其中加热温度为55-65℃、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室温熟成24-48h,总固含量40-50%,粘度Pa.s5×10-3-8×10-3,PH值10-11。
3、将针织手套或袜子套在手形或脚形的不锈钢模具上,将配制好的药物天然胶乳注入耐腐蚀的槽内,循环搅拌,温度控制在20-22℃,将套有手套或袜子的不锈钢模具加热至80-85℃,浸入槽内,提起,药物天然胶乳在织物上形成薄膜。
4、控干15-30分钟,在80-85℃条件下40-60烘干分钟,冷却脱模制成本产品。
本发明产品,胶乳浸入织物内0.1-0.2mm,胶乳的总厚度0.2-0.3mm并且不透出织物的另一面,穿用方便舒适,柔软、耐磨、耐水洗,有弹性,无异物感,不影响皮肤透气,可以长期穿戴,无副作用,经检测,对实验用指示菌有抑菌作用,临床试用效果表明,患者穿用8小时显效,当天止痒、止痛、止血,继续穿用角质化皮肤逐渐软化、脱落,3-7天裂口愈合,1-2周皮肤恢复正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天然胶乳1千克过滤,去除杂质,取溶于水的药物及助剂KOH1千克、尿囊素3千克、铵盐4千克分别制成水溶液,取羊毛脂5千克制成乳浊液,将不溶于水的升华硫7千克、ZnO7千克、促进剂PX3千克、乙酰水扬酸2千克分别经球磨机或胶体磨研磨成微粒,粒径为1μm,沉降量为120mg/h,混入水中,加入常规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制成不沉淀、不附聚的水分散体。将各种配料按下列顺序加入软化水中,加温并且不停地进行搅拌,天然胶乳---平平加O---KOH---升华硫---ZnO---促进剂PX---尿囊素---乙酰水扬酸,待温度冷却后再加入羊毛脂---铵盐。其中加热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50分钟,室温熟成35h,总固含量50%,粘度Pa.s7×10-3,PH值10。将针织手套套在手形的不锈钢模具上,将配制好的药物天然胶乳注入耐腐蚀的槽内,循环搅拌,温度控制在21℃,将套有手套的不锈钢模具加热至85℃,浸入槽内,提起,药物天然胶乳在织物上形成薄膜。控干22分钟,在85℃条件下50烘干分钟,冷却脱模制成本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将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附着在针织的手套或袜子状护套的外层上制成,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天然胶乳、平平加O、KOH、升华硫、ZnO、促进剂PX、尿囊素、乙酰水扬酸、羊毛脂、铵盐,其中以重量份数比计算天然胶乳90-110平平加O 0.2-0.5KOH 0.05-0.2升华硫 0.5-0.8ZnO 0.5-0.8促进剂PX0.2-0.3尿囊素 0.2-0.4乙酰水扬酸 0.2-0.3羊毛脂 0.3-0.8铵盐0.3-0.5。
2.一种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完成(1)、将天然胶乳过滤,去除杂质,将溶于水的药物及助剂KOH、尿囊素、铵盐分别制成水溶液,将羊毛脂制成乳浊液,将不溶于水的升华硫、ZnO、促进剂PX、乙酰水扬酸分别经球磨机或胶体磨研磨成微粒,粒径在1μm以下,沉降量在120mg/h以下,混入水中,加入常规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制成不沉淀、不附聚的水分散体;(2)、将各种配料按下列顺序加入软化水中,加温并且不停地进行搅拌,天然胶乳---平平加O---KOH---升华硫---ZnO---促进剂PX---尿囊素---乙酰水扬酸,待温度冷却后再加入羊毛脂---铵盐。其中加热温度为55-65℃、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室温熟成24-48h,总固含量40-50%,粘度Pa.s5×10-3-8×10-3,PH值10-11;(3)、将针织手套或袜子套在手形或脚形的不锈钢模具上,将配制好的药物天然胶乳注入耐腐蚀的槽内,循环搅拌,温度控制在20-22℃,将套有手套或袜子的不锈钢模具加热至80-85℃,浸入槽内,提起,药物天然胶乳在织物上形成薄膜;(4)、控干15-30分钟,在80-85℃条件下40-60烘干分钟,冷却脱模制成本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及生产方法,属于医疗保健用品,是采用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附着在针织的手套或袜子状护套的外层上制成防治手足癣皲裂症的护套,其生产方法是将天然胶乳过滤,去除杂质,加入KOH、尿囊素、促进剂PX、乙酰水杨酸等药物及助剂制成配有药物的天然胶乳,将针织手套或袜子套在手形或脚形的不锈钢模具上,将配制好的药物天然胶乳注入耐腐蚀的槽内,将套有手套或袜子的不锈钢模具浸入槽内,提起,药物天然胶乳在织物上形成薄膜制成本产品。
文档编号A41D19/015GK1465304SQ0213251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徐卫红 申请人:韩凤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