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43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餐盒,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
背景技术
已有的一次性餐盒绝大部分为单腔式,极少为平面多腔,更无立体多腔式。不能使主食与菜品,菜品与菜品之间有效地分隔,造成饭菜混为一团,大倒食客胃口;另餐盒未密封,很难保证卫生,不安全;不便于运输、配送和销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从而很难形成产业化经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将主食与菜品、菜品与菜品有效分离,密封性能好,便于运输、配送、销售,利于规模化生产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含主食腔的外盒,置于外盒主食腔上部且装在外盒上的含至少一个副食腔的内盒,密封外盒口面的封口盖,内盒上副食腔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
上述的内盒上的副食腔为二个。
上述的内盒上的副食腔为三个。
上述的内盒上的副食腔为四个。
上述的内盒口面与外盒口面平齐,封口盖将为内、外盒口面密封的封口膜,密封性能好,确保腔体之间互不串流。
上述的封口盖与外盒扣合。
上述的外盒顶部有内凹台阶,内盒上有置于内凹台阶上的支撑。
与已有餐盒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合理容积内建立立体多腔结构,达到主食/菜品、菜品/菜品、菜品/汤品之间有效地分离;2,用一张封口盖(膜)封闭所有腔体,密封性能好,确保腔体之间互不串流,成品卫生、清爽,方便生产、配送、销售和食用,食用者胃口大开;3,促进中式快餐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动绿色农业、食品工业、轻工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腔式内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四腔式内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六腔式内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含主食腔1的外盒2的顶部有内凹台阶3。内盒4置于外盒上部且其顶部有与内凹台阶3配合的支撑5。内盒4有两个副食腔6。内、外盒口面7、8平齐。封口膜9置于内、外盒口面上且将内、外盒密封。
内、外盒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也可为方形或其它形状。内、外盒采用环保形材料制成。
内盒也可如图2所示有三个副食腔也可如图3所示有四个副食腔也可如图4所示有六个副食腔。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定量的主食装入外盒底部;将选定的菜品分别装入内盒各个副食腔内;将整个内盒放入外盒的上部,口面与外盒口面齐平,构成立体多腔组合体;将封口膜(盖)复盖整个餐盒口面即成。
权利要求1.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含主食腔的外盒,置于外盒主食腔上部且装在外盒上的含至少一个副食腔的内盒,密封外盒口面的封口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内盒上的副食腔为二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内盒上的副食腔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内盒上的副食腔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内盒口面与外盒口面平齐,封口盖为将内、外盒口面密封的封口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封口盖与外盒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其特征在于外盒顶部有内凹台阶,内盒上有置于内凹台阶上的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多腔立体组合式餐盒。包括含主食腔的外盒,置于外盒主食腔上部且装在外盒上的含至少一个副食腔的内盒,密封外盒口面的封口盖。能将主食与菜品、菜品与菜品有效分离,密封性能好,便于运输、配送、销售,利于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A45C11/20GK2547177SQ022226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1日
发明者梁稀 申请人:梁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