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抗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18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风、抗风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伞具,尤其是指一种防风、抗风伞。
因此便有如


图1所示的双层伞布的防风、抗风伞出现,其是在伞支架1’上罩设一环形伞布2’,伞中央设有一通风口21’,在此环形伞布2’的通风口21’上再罩设有一遮篷3’,遮篷3’的边沿是分别固定在各个伞骨11’上。当风从伞的下面吹来时,强大的风力会从通风口21’流出,并通过遮篷3’与环形伞布2’的连接处的间隙吹出伞面外,以此实现防风、抗风。
但是上述结构的防风、抗风伞,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遮篷的边沿是固定于各个伞支骨上,则遮篷与环形伞布之间排风的空间有限,还是容易出现伞面上翻的情况,且长期使用,遮篷长期处于扯拉的状态,而无缓冲的余地,遮篷很容易从各个伞支骨上脱开,因而影响伞具的寿命及挡雨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风、抗风伞,包括伞支架、环形伞布及遮篷,其中在伞支架的各个伞骨中部上方枢接有副伞骨,在此枢接处设有防止副伞骨向上翻起的挡片,遮篷是固定于各个副伞骨的端部。
所述的各个副伞骨的端部设有固定遮篷的伞珠。
所述的各个副伞骨的端部与环形伞布之间连接有松紧带。
所述的副伞骨是固接一蝶片与各个伞支骨枢接在一起,蝶片上设有挡片。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风、抗风伞是在各个伞骨的中部上方枢接有一副伞骨,则遮篷的边沿是固定于此副伞骨的端部上,因此遮篷与环形伞布之间的间隙可在副伞骨的作用下进行调节,当风力较大时,副伞骨的端部会相对伞骨向上抬起,遮篷不会出现脱离伞骨的现象,在枢接挡片的作用下不会向上翻起,以此增加排风的间隙。故相对习用品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牢固,抗风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伞支架1主要由伞中棒12与各个枢接在伞中棒12上的伞骨1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各个伞骨11的中部上方分别枢接有一副伞骨13,如图4所示,此副伞骨13是通过一蝶片14而枢接于伞骨11上,而蝶片14上延伸有防止副伞骨13向上翻起的枢接挡片141,因此副伞骨13相对伞骨11的活动角度是有限的;环形伞布2是固定于各个伞骨11上,其中部形成通风口21;遮篷3是位于通风口21上,其边沿是分别固定于各个副伞骨13的端部,此端部设有便于固定遮篷3的伞珠131,如图6所示,同时在此副伞骨13的端部与环形伞布2之间连接有松紧带4,此松紧带4可由遮篷3遮住而形成隐形状,而保证伞面整体的外形美观,此松紧带4可防止遮篷2相对环形伞布2张开的间隙过大,以保护副伞骨13的使用寿命。
当强大的风力由伞面下方吹来时,风可以顺着环形伞布2与遮篷3之间的间隙向伞面外吹出,而遮篷3的边沿是固定于各个副伞骨13上,由于副伞骨13与伞骨11之间的枢接关系,令排风的间隙可以较灵活的调节,且不会有拉扯的现象,遮篷3不易脱开,因此整体伞具的结构牢固,抗风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抗风伞,包括伞骨、环形伞布及遮篷,其特征在于在伞骨的各个伞支骨中部上方枢接有副伞骨,在此枢接处设有防止副伞骨向上翻起的挡片,遮篷是固定于各个副伞骨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风伞,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副伞骨的端部设有固定遮篷的伞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风伞,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副伞骨的端部与环形伞布之间连接有松紧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风伞,其特征在于副伞骨是固接一蝶片与各个伞支骨枢接在一起,蝶片上设有挡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抗风伞,包括伞骨、环形伞布及遮篷,其中在伞骨的各个伞支骨中部上方枢接有副伞骨,在此枢接处设有防止副伞骨向上翻起的挡片,遮篷是固定于各个副伞骨的端部。遮篷与环形伞布之间的间隙可在副伞骨的作用下进行调节,当风力较大时,副伞骨的端部会相对伞骨向上抬起,遮篷不会出现脱离伞骨的现象,在枢接挡片的作用下不会向上翻起,以此增加排风的间隙。故相对习用品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牢固,抗风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5B25/22GK2596819SQ022588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1日
发明者谢明儒 申请人: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世通洋伞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