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雨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46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风雨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风雨的雨伞结构,特别是可以完全确保强力的风作用于伞面时能在伞面开启大的洞孔以让风能快速地通过而不会发生翻伞的状况,且当风力通过后,又能快速地将洞孔关闭以避免雨淋下,其结构十分精简,不会增加太多的制造成本。
一般人使用雨伞时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困扰,即当伞撑开而遇到大风由伞的下面吹来时,强大的风力作用于伞面上会发生‘翻伞’的状况,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使用者会被雨淋湿,而且雨伞在经过几次这种情形后较容易损坏。
因此,后来经过改进的已知的可抗风式雨伞乃在于克服前述的问题。所述的传统可抗风式雨伞的结构特征,是在伞面中央开设一透风口,并且在伞面上设置一个可以垂直移动的遮蓬,该遮蓬四周的末端则连接于伞骨上,藉以当风力作用于伞面的下方时,风力可以将遮蓬推动而升起,进而让风可以由透风口通过;其另外设置多个加强带来补强伞面的抗风压功能。
然而,前述的传统可抗风式的雨伞至少具有以下的缺陷1.其遮蓬的四周是与伞骨连接,当风力作用于伞面的下方时,风力是将遮蓬沿着伞柄的中心轴方向推动而升起,因此,遮蓬的周边与伞面之间的开口并不会太大,以致于强风并无法快速地由透风口通过,其造成翻伞的机率仍然相当大。
2.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因而必须再增加多个内、外加强带做为补强之用,如此直接增加了制造成本。
3.其主要是利用重力来使遮蓬覆盖于伞面上,但由于遮蓬与伞面均为相同材料的伞布制成,因此无法保证其遮蓬与伞面之间完全地密切贴合;为了确保雨水不会从遮蓬与伞面之间的缝隙渗进而淋到使用者,其遮蓬的外径必须至少大于透风口的内径一倍以上,故其遮蓬所需要使用的材料较多,亦为增加制造成本的原因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乃是基于前述一般雨伞遇到强风时容易翻伞,以及前述传统的可抗风式雨伞所存在缺陷加以改进,使其可以完全确保雨伞遇到强力风力时也不会翻伞,而且结构更为精简,亦能保障雨水不会渗漏淋到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雨的雨伞,其在主伞的中央设有一洞孔,并在对应该洞孔的位置设置一副伞,平时利用该副伞遮蔽住洞孔面可以挡雨,而当遇到强力的风力往主伞下方吹动时,该副伞可以被大幅度地开启以让大量的风通过,以完全确保雨伞不会发生翻伞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雨的雨伞,其是利用具有挠性的副伞骨跨过伞骨的弯折处所形成的弹力拉动副伞遮蔽于主伞的洞孔,而且副伞的面积大于由所述各弯折处所包围成的面积,让副伞的边缘位于弯折处往下方的位置,藉以达到完全防止雨水由主伞的洞孔渗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雨的雨伞,其整体的结构较传统的同类产品更为精简,且更为坚固,因此不需要加设其它的补强元件,更不需大幅增加制造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风雨的雨伞,其雨伞的伞骨结构是在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复数内侧支骨,每一内侧支骨的适当位置均枢设有一支撑骨,且该支撑骨的另一端枢接于配合在主骨的活动钮,每一支撑骨与对应的内侧支骨之间均枢设有一第一连杆骨,该第一连杆骨再枢接一第二连杆骨,该第二连杆骨再枢接一外侧支骨,该外侧支骨与所述的内侧支骨之间则连接一挠性支骨,该挠性支骨并具有一弯折处,在所述的内侧支骨、挠性支骨与外侧支骨的上面覆设有一主伞,该主伞的中央设有一洞孔,在主伞上面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副伞,该副伞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洞孔面积,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一第一连杆骨均枢设有一副伞骨,使各副伞骨呈放射状排列,该副伞骨朝向放射状外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副伞外缘,该副伞的内缘固定于所述的固定头。该副伞的面积大于由所述的弯折处所包围的面积,且设在主伞上的洞孔面积小于由所述的各弯折处所包围的面积;当开伞而将各伞骨展开时,得以同时将各副伞骨撑紧于各挠性支骨上面,使得副伞覆盖住主伞上的洞孔,而当风力由主伞的下方吹动,以致于风力克服了副伞骨的弹力时,则可以使副伞开启,进而让风通过,以避免发生翻伞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功能配合下列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后将更为明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平面剖视图;图2是将雨伞倒置,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副伞开启后的结构形态平面剖视图;图4是将雨伞倒置,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副伞开启后的结构形态局部立体图。
图中1 主骨4 第一连杆骨11 固定头 40 第二连杆骨12 活动钮 5 挠性支骨13 固定元件6 副伞骨2 内侧支骨61 枢轴20 外侧支骨7 主伞201 枢轴70 洞孔3 支撑骨 71 弯折处31 枢轴8 副伞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风雨的雨伞,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1的上端设置一固定头11,且在固定头11下方的主骨1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1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活动钮12,该固定头11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复数内侧支骨2,每一内侧支骨2的适当位置均枢设有一支撑骨3,且该支撑骨3的另一端枢设于所述的活动钮12;每一支撑骨3藉由一枢轴31枢接一第一连杆骨4,第一连杆骨4则藉由一枢轴401枢接一第二连杆骨40,第二连杆骨40再藉由一枢轴201枢接一外侧支骨20;枢轴401与外侧支骨20之间则连接一挠性支骨5,该挠性支骨5的适当位置并形成有一弯折处71。
当操作活动钮12沿着主骨1上升时,得以利用内侧支骨2、支撑骨3、第一连杆骨4、第二连杆骨40及外侧支骨20的连动作用而让所构成的伞骨撑开呈放射状。反之,若操作活动钮12沿着主骨1下降时,则同样地藉由连动作用而让伞骨收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利用枢轴61在第一连杆骨4枢接一副伞骨6,此副伞骨6大致上是与所述的挠性支骨5一样地具有足够的挠性。
所述的各内侧支骨2、挠性支骨5与外侧支骨20上面共同覆设有一主伞7,该主伞7的中央设有一洞孔70,而且洞孔70的面积小于由所述各弯折处71所包围成的面积。主伞7的外缘、接近洞孔70的内缘,以及内、外缘之间的适当位置是以缝合或任何可能的方式固定在内侧支骨2、挠性支骨5与外侧支骨20。本实用新型在主伞7上面的中央位置设置一独立的副伞8,该副伞8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洞孔70面积,而且也大于由所述各弯折处71所包围成的面积。所述的副伞骨6朝向放射状外侧的一端是由下往上方穿过洞孔70后再固定于副伞8外缘,副伞8的内缘是利用一固定元件13固定于固定头11。
藉由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开伞而将各伞骨展开时,得以同时将各副伞骨6撑紧于各挠性支骨5上面,并且使副伞骨6的外侧端因为超越弯折处71的范围而产生往下方弯曲变形,致使副伞8覆盖住主伞7上的洞孔70,而且因为副伞8的外缘位于弯折处71外侧的往下方倾斜的斜面,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从洞孔70渗入及回流。又,当风由主伞7及副伞8的下方吹动,以致于风力克服副伞骨6的弹力时,连接于副伞8的副伞骨6会以枢轴61为中心而偏转,同时副伞骨6也会从其弯折处71往上方翻折,致使副伞8的周围完全地开启(如图3及图4所示),让大量的风得以通过洞孔70,因而主伞7不会因为受到过大的风压而发生翻伞的状况。又,尚若要将副伞8再度覆盖于洞孔70时,则使用者只要手持雨伞,将副伞8的上面朝向空气快速地推动,便能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施力于副伞上面,进而使副伞8被推动而回覆至遮蔽住洞孔70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抗风雨的雨伞,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固定头,该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活动钮,该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复数内侧支骨,每一内侧支骨的适当位置均枢设有一支撑骨,该支撑骨的另一端是枢设于所述的活动钮,每一支撑骨与对应的内侧支骨之间均枢设有一第一连杆骨,该第一连杆骨再枢接一第二连杆骨,该第二连杆骨再枢接一外侧支骨,该外侧支骨与所述的内侧支骨之间连接一挠性支骨,该挠性支骨并具有一弯折处,所述的内侧支骨、挠性支骨与外侧支骨的上面覆设有一主伞,该主伞的中央设有一洞孔,并在该主伞上面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副伞,该副伞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洞孔面积,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一第一连杆骨均枢设有一副伞骨,使各副伞骨呈放射状排列,该副伞骨朝向放射状外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副伞外缘,该副伞的内缘固定于所述的固定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雨的雨伞,其特征是设在主伞的洞孔面积小于由所述的弯折处所包围成的面积,而且副伞的面积大于由所述的弯折处所包围成的面积。
专利摘要一种抗风雨的雨伞,是在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复数内侧支骨,每一内侧支骨均枢设有一支撑骨,支撑骨的另一端枢接于配合在主骨的活动钮,每一支撑骨与对应的内侧支骨之间均枢设有一第一连杆骨,第一连杆骨再枢接一第二连杆骨,第二连杆骨再枢接一外侧支骨,外侧支骨与内侧支骨之间连接一挠性支骨,挠性支骨有一弯折处,在上面覆设有一主伞,其中央有一洞孔,在中央位置设一副伞,第一连杆骨枢设一副伞骨,使各副伞骨呈放射状排列。
文档编号A45B25/18GK2476209SQ01226509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5日
发明者李允兴 申请人:李允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