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8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皮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着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皮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皮鞋都是加工成固定的形式,一旦皮鞋某个部位坏了,则整个皮鞋都作废了,尤其是皮鞋帮中部非常容易损坏,一旦鞋帮中部坏了,难以修补,往往整个皮鞋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皮鞋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组装皮鞋。它能在当皮鞋某个部位坏了时,能方便地更换坏的部位,使皮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组装皮鞋,包括鞋底1、鞋跟2、鞋帮尖部3、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组成的皮鞋,其特征在于皮鞋是通过连接件组装而成,连接件由鞋帮尖压铁6、鞋帮中部压铁7、鞋帮后部压铁8、镙纹连接件9和连接线组成;鞋帮尖压铁6、鞋帮中部压铁7和鞋帮后部压铁8上开有固皮齿和连接孔,鞋底1和鞋跟2上也开有连接孔;鞋帮尖部3和鞋帮中部4的连接处以及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的连接处开有连接线孔10;组装时,鞋帮尖部3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尖压铁6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尖压铁6与鞋底1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中部4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中部压铁7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中部压铁7与鞋底1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后部5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后部压铁8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后部压铁8、鞋底1和鞋跟2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尖部3和鞋帮中部4的连接处以及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的连接处通过连接线孔10用连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在当皮鞋某个位坏了时,能方便地更换坏的部位,使皮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
咐图说明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咐图2为压铁与鞋底1相连接的示意图。咐图3为鞋帮尖压铁6的结构示意图。咐图4为鞋帮中部压铁7的结构示意图。。咐图5为鞋帮后部压铁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普通皮鞋加工方式制造,镙纹连接件采用镙栓和镙母,连接线用尼龙线,按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的连接方式组装即可。在加工鞋底1时,可在鞋底的上面安放压铁的部位按压铁的形态设计凹陷,以使安放压铁后,整个鞋底的上面是平整的,在鞋底的下面连接孔处也设计凹陷,以使镙纹连接件不外露出鞋底的下面。组装时,当压铁的固皮齿压住鞋帮的边缘后,将压铁的固皮齿尖向下弯曲,使固皮齿尖扎进鞋帮里,使鞋帮与鞋底连接牢固。使用时,一旦发现皮鞋某个部位坏了时,就松开连接件,更换坏的部位即可。此外只要将鞋底设计成是由几截组装而成的,就可通过改变鞋底长度,来实现鞋码大小的变化,这对儿童尤为适用。
权利要求1.组装皮鞋,包括鞋底(1)、鞋跟(2)、鞋帮尖部(3)、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组成的皮鞋,其特征在于皮鞋是通过连接件组装而成,连接件由鞋帮尖压铁(6)、鞋帮中部压铁(7)、鞋帮后部压铁(8)、镙纹连接件(9)和连接线组成;鞋帮尖压铁(6)、鞋帮中部压铁(7)和鞋帮后部压铁(8)上开有固皮齿和连接孔,鞋底(1)和鞋跟(2)上也开有连接孔;鞋帮尖部(3)和鞋帮中部(4)的连接处以及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的连接处开有连接线孔(10);组装时,鞋帮尖部(3)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尖压铁(6)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尖压铁(6)与鞋底(1)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中部(4)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中部压铁(7)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中部压铁(7)与鞋底(1)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后部(5)的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后部压铁(8)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后部压铁(8)、鞋底(1)和鞋跟(2)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镙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尖部(3)和鞋帮中部(4)的连接处以及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的连接处通过连接线孔(10)用连接线连接。
专利摘要组装皮鞋,其特征在于皮鞋是通过连接件组装而成,组装时,鞋帮边缘与鞋底1的连接处通过鞋帮压铁的固皮齿压在一起,鞋帮压铁与鞋底1通过其上的连接孔用螺纹连接件9相连;鞋帮尖部3和鞋帮中部4的连接处以及鞋帮中部4和鞋帮后部5的连接处通过连接线孔10用连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在当皮鞋某个部位坏了时,能方便地更换坏的部位,使皮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43B9/00GK2566662SQ022784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王家银 申请人:王家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