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61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机器的结构改良,更详而言之,指一种可调整制鞋机扫刀进刀轨迹的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制作鞋子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为求成品鞋面平顺美观,于进行鞋面与鞋底贴合加工时,需得利用制鞋机的扫刀机构将鞋面的前后帮分别拉撑扫平贴合,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面所示,以一后帮机的扫刀机构为例,习用技术中主要包含有一滑移机构10,其于机台上固设有一基板11,该基板11上滑设有一平移滑板12,并于该平移滑板12两侧锁设有限位块13,使得该平移滑板12可于该基板11上产生轴向水平滑移;其中,该平移滑板12前端并突设有一弧形块状的扫刀座14,且于该平移滑板12底侧凹设有一圆弧状的轨槽15。
一扫刀组20,其主要包含一组左右对称的扫刀板21,该扫刀板21中央各设有一凹凸相对应的轴接部22,以供左右两扫刀板21相互靠合接抵;且该扫刀板21底侧向外延伸固设有一底板23,并于该底板23外缘向上突伸有一滑轨突檐24,其中该滑轨突檐24的形状相对应于该轨槽15,且该轴接部22的圆心与该轨槽15的圆心相重叠,以使得该扫刀板21可活动嵌设于该基板11与该平移滑板12之间,并于该扫刀座14内以该轴接部22为圆心,沿该轨槽15产生滑移转动。
一推杆组30,该推杆组30包含有一推杆座31,该推杆座31前端枢设有两推杆32,该推杆32的前端并分别连接轴设于该两扫刀板21上。
一驱动组40,其主要包含一驱动座41,该驱动座41上设有一驱动油压缸42,该驱动油压缸42的驱动轴421连接一锁设于该平移滑板12后端中央处的轴块121,藉以带动该平移滑板12产生轴向水平滑移;其中,该驱动座41前端并设有一枢块43,该枢块43两侧分别轴接有摆动杆44,该摆动杆44的中央并轴接于该驱动轴421上,且摆动杆44的上端并轴接于该推杆座31上。
请参阅图2图面所示,当该驱动油压缸42推动该驱动轴421向外移动时,该平移滑板12可同时带动该扫刀板21产生轴向水平滑移,进而使得该扫刀板21产生轴向进刀的动作。
再者,由于该摆动杆44的中央轴接于该驱动轴421上,当该驱动轴421向外移动时,可同步带动该摆动杆44以枢块43的轴接点为圆心产生摆动,并同时驱动该推杆组30往该扫刀组20方向产生轴向推动;通过该轨槽15与该滑轨突檐24的配合,当该推杆32推动该扫刀板21时,该扫刀板21可于该扫刀座14内以该轴接部22为圆心,沿该轨槽15产生滑移与圆摆进刀的动作。
且由于该摆动杆44与该驱动轴421轴接点的轴心于该摆动杆44的正中央,而该摆动杆44与推杆座31及枢块43轴接点的轴心距离相等(如图2图面所示两者长度均为L),当该摆动杆44以枢块43的轴接点为圆心摆动时,该摆动杆44的正中央与上端的水平移动量为一比二,亦即该推杆座31的移动量为该驱动轴421移动量的两倍;因此当该驱动轴421动作时,该扫刀板21以一比一的比例同步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
如图3A图面所示,其为理想状态的成品示意图,当该扫刀板21该扫刀板21同步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的比例恰当时,可使得该后帮50的鞋面边缘51均匀贴合于鞋子的中底52上,然而当该扫刀板21同步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的比例不恰当时,如图3B图面所示,即为轴向进刀量比例大于圆摆进刀,造成鞋面边缘51的折痕集中于两侧转折处,如此会造成鞋面不平整的缺陷,同理,当轴向进刀量比例小于圆摆进刀时,也会造成鞋面不平整;因此为达成理想状态的成品,习用的技术只能更换选用与鞋模后帮50相配合的扫刀板21,当该扫刀板21以一比一的比例同步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时,才可使得该鞋面边缘51均匀贴合于鞋子的中底52上,如此一来,得依照不同产品准备多副的扫刀板21,实徒增管理麻烦。
再者,即使相同形状的产品也具有各种大小不同尺寸,不同尺寸的扫刀板21也无法完全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产品尺寸改变后会造成扫刀板21与鞋模问产生间隙,也会造成鞋面的缺陷,影响成品的美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通过该调整螺杆的转动,可带动该滑移座产生轴向滑移,以带动该摆动杆产生轴向摆动,并驱动该扫刀板产生圆摆进退刀动作,预先调整该扫刀板的开口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再者,当使用者转动该旋转螺杆时,可驱动该枢轴于该调整孔内产生滑移,以调整该摆动杆与驱动轴及连动杆轴接点间的距离,改变该扫刀板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的进刀量比率,以适用于不同鞋型的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于制鞋机的机台上固设有一基板,并于该基板上滑设有一平移滑板;该平移滑板前端并设有一扫刀座,且该平移滑板底侧凹设有一圆弧状的轨槽,以于该扫刀座内活动嵌设两左右相对称的扫刀板;其中,该扫刀板底端并转折延伸设有一滑轨突檐,以滑套于该轨槽内;该机台后方并设有一驱动座,该驱动座上固设有一驱动油压缸,该驱动油压缸的驱动轴系活动连接于该平移滑板后端;该驱动轴上并轴设有一摆动杆,该摆动杆上并轴接有一连动杆,以活动连接一推杆座,且该推杆座前端轴接有两推杆,该推杆的前端并分别轴接于该两扫刀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座下方设有一水平位移结构,该水平位移结构系于该驱动座下方设有一滑槽,该滑槽内滑设有一滑移座,且该驱动座后方设有一调整座,该调整座内活动枢设有一调整螺杆,其中,该调整螺杆的前端系活动螺接于该滑移座;且该滑移座上方突设有一摆动轴块,该摆动轴块上穿设有一长形孔,供以该摆动杆的下端穿设轴接;且该摆动杆为一中空杆体,于该摆动杆内设有一杆长调整结构,该杆长调整结构于该摆动杆上端轴设有一旋转螺杆,并于该摆动杆两侧穿设有调整孔,其中,该旋转螺杆上螺设有一导引块,该导引块两侧各设有一枢轴,该枢轴穿设并突露于该调整孔外,以供该连动杆活动轴接。
因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进步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位移结构可活动带动该摆动杆产生摆动,以带动该推杆组与扫刀板产生圆摆进退刀动作,当产品尺寸改变时,只需通过该水平位移结构带动该扫刀板预先产生圆摆进退刀量,即可使得该扫刀板开口尺寸改变,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且该水平位移结构系为无段式调整,不但可精密调整该扫刀板的开口尺寸,更可确实消除消除后帮与扫刀板的间隙。
再者,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杆长调整结构,可活动调整该摆动杆与驱动轴及连动杆轴接点的长度,藉此可依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调整该扫刀板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的进刀量比例,可依照产品后帮的形状、弧度的不同,修改扫刀板的进刀轨迹,以使一副扫刀板可适用于多种不同鞋型,更可节省更换扫刀板的维修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A为习用后帮机扫刀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B为习用后帮机扫刀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习用驱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A为成品状态示意图(一)。
图3B为成品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7A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7B为图7A的扫刀板调整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制鞋机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为使公众能清楚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应用于后帮机为例以作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单局限应用于后帮机,合先述明;再者,该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应用于传统的后帮机结构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帮机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具有与先前技术雷同的结构,例如后帮机的滑移机构10、基板11、平移滑板12、轴块121、限位块13、扫刀座14、轨槽15、扫刀组20、扫刀板21、轴接部22、底板23、滑轨突檐24、推杆组30、推杆座31、推杆32。上述结构及作动方式与先前技术所述者相同,在此不多加赘述。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征做详细说明如下如图4~图6图面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驱动组60,该驱动组60系该后帮机的机台后方设有一驱动座61,该驱动座61上固设有一驱动油压缸62,该驱动油压缸62的驱动轴621前端系活动轴接于该平移滑板12的轴块121;其中,该驱动座61的下方设有一滑槽611;一水平位移结构,其于该滑槽611内滑设有一滑移座63,该滑移座63上方突设有一摆动轴块631,且该摆动轴块631上穿设有一长形孔632;其中,该驱动座61后方设有一调整座633,该调整座633内活动枢设有一调整螺杆634,该调整螺杆634的前端系活动螺接于该滑移座633,且该调整螺杆634的尾端系突露于该调整座633外,并于该调整螺杆634尾端设有一齿轮635,该齿轮635可为一链条齿轮或皮带齿轮,以一链条或传动皮带连接于一动力源(图未式),该动力源系可以为马达带动或以手动转动,以带动该调整螺杆634旋转;由于该调整螺杆634的前端系活动螺接于该滑移座633上,当调整螺杆634转动时,可带动该滑移座633于该滑槽611内产生轴向移动;一杆长调整结构,其于该驱动轴621上轴设有一摆动杆64,且该摆动杆64的下端轴接于该长形孔632内;该摆动杆64为一中空杆体,且该摆动杆64上方穿设有一螺孔641,以供以螺设一旋转螺杆642,该旋转螺杆642顶端并突设有一旋转钮643;其中,该摆动杆64两侧各穿设有一调整孔644,且该摆动杆64内设有一导引块645,该导引块645中央穿设有一导引螺孔646,以供以该旋转螺杆642穿设螺接,并于该导引块645两侧各突设有一枢轴647,该枢轴647穿设并突露于该调整孔644外,以供一连动杆65活动轴接,且该连动杆65的另一端活动轴接于该推杆座31上;且使用者通过拨转该旋转钮643,可驱动该导引块645的枢轴647于该调整孔644内滑移;
明了上述结构后,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做一详细说明如图7A所示,当该调整螺杆634以马达带动旋转时,可推动该滑移座633产生外推或内移,而当该滑移座633向平移滑板12侧推移时,可带动该摆动杆64以该摆动杆64与驱动轴621的轴接点产生摆动,并同步驱动该推杆组30往平移滑板12的后方拉动;如图7B所示,此时该推杆组30也同步拉动该扫刀板21,通过该轨槽15与滑轨突檐24的配合,驱使该扫刀板21向外产生圆摆退刀的动作,使得该扫刀板21的开口尺寸增加,以适用于较大尺寸的产品;反之,当产品尺寸较小时,只需驱动该动力源带动该调整螺杆634,使得该滑移座633往该平移滑板12反向推移,即可带动该扫刀板21向内产生圆摆进刀的动作,使得该扫刀板21的开口尺寸减小,以适用于较小尺寸的产品;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调整螺杆634控制该滑移座633的水平位移,以使得该扫刀板21预先于该平移滑板12上产生圆摆进刀量,藉以改变该扫刀板21的开口尺寸,以改变扫刀板2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且该水平位移结构系为无段式调整,可精密调整该扫刀板21的开口尺寸,更可确实消除扫刀板21与后帮50的间隙;再者,请参阅图8图面所示,该摆动杆64、驱动轴621的轴接点与摆动杆64、连动杆65的轴接点(亦即为枢轴647的中心点)距离为L1,而该摆动杆64、驱动轴621的轴接点与摆动杆64、摆动轴块631的轴接点距离为L2;当该驱动轴621推动时,该摆动杆64以摆动杆64与摆动轴块631的轴接点为圆心转动,并同步带动该连动杆65产生连杆动作,而该连动杆65的水平位移量系相等于该摆动杆64、连动杆65轴接点的位移量,因此该连动杆65的水平位移量与该驱动轴621的位移量即为(L1+L2)比L2;而当使用者拨转该旋转钮643时,可驱动该导引块645的枢轴647于该调整孔644内滑移,以改变L1的长度;当L1的长度大于L2时,该扫刀板21圆摆进刀的进刀比例大于轴向进刀;同理,该当L1的长度调整至小于L2时,该扫刀板21圆摆进刀的进刀比例小于轴向进刀;通过该旋转螺杆642转动,同步带动该导引块645产生移动,可调整并改变L1的长度,达到改变该扫刀板21的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比例的目的,并藉以改变扫刀板21的进刀轨迹,以使一副扫刀板可适用于多种不同鞋型;再请参阅图9图面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水平位移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于该驱动座61的下方设有一调整油压缸70,该调整油压缸70的推动轴71前端设有一摆动轴块72,该摆动轴块72上穿设有一长形孔721,以供以该摆动杆64的下端穿设轴接,其中,该调整油压缸70与该驱动油压缸62同一轴向;通过驱动该调整油压缸70可带动该摆动杆64产生轴向摆动,并驱动该扫刀板21产生圆摆进退刀动作,预先调整该扫刀板21的开口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二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均属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于制鞋机的机台上固设有一基板(11),并于该基板(11)上滑设有一平移滑板(12);该平移滑板(12)前端并设有一扫刀座(14),且该平移滑板(12)底侧凹设有一圆弧状的轨槽(15),以于该扫刀座(14)内活动嵌设两左右相对称的扫刀板(21);其中,该扫刀板(21)底端并转折延伸设有一滑轨突檐(24),以滑套于该轨槽(15)内;该机台后方并设有一驱动座(41),该驱动座(61)上固设有一驱动油压缸(62),该驱动油压缸(62)的驱动轴(621)系活动连接于该平移滑板(12)后端;该驱动轴(621)上并轴设有一摆动杆(64),该摆动杆(64)上并轴接有一连动杆(65),以活动连接一推杆座(31),且该推杆座(31)前端轴接有两推杆(32),该推杆(32)的前端并分别轴接于该两扫刀板(21);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座(61)下方设有一水平位移结构,该水平位移结构系于该驱动座(61)下方设有一滑槽(611),该滑槽(611)内滑设有一滑移座(63),且该驱动座(61)后方设有一调整座(633),该调整座(633)内活动枢设有一调整螺杆(634),其中,该调整螺杆(634)的前端系活动螺接于该滑移座(63);且该滑移座(63)上方突设有一摆动轴块(631),该摆动轴块(631)上穿设有一长形孔(632),供以该摆动杆(64)的下端穿设轴接;且该摆动杆(64)为一中空杆体,于该摆动杆(64)内设有一杆长调整结构,该杆长调整结构于该摆动杆(64)上端轴设有一旋转螺杆(642),并于该摆动杆(64)两侧穿设有调整孔(644),其中,该旋转螺杆(642)上螺设有一导引块(645),该导引块(645)两侧各设有一枢轴(647),该枢轴(647)穿设并突露于该调整孔(644)外,以供该连动杆(65)活动轴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634)后端突露于该调整座(633)外,并于该调整螺杆(634)尾端设有一齿轮(6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齿轮(635)为一链条齿轮,并以一链条连接于动力源,以控制并带动其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齿轮(635)为一皮带齿轮,并以一传动皮带连接于动力源,以控制并带动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螺杆(642)顶端设有一旋转钮(6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平位移结构可为一设于该驱动座下方的调整油压缸(70),该调整油压缸(70)的推动轴(71)前端活动轴接于该摆动杆(64)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油压缸(70)的推动轴(71)前端设有一摆动轴块(72),该摆动轴块(72)上穿设有一长形孔(721),供以该摆动杆(64)的下端穿设轴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油压缸(70)与该驱动油压缸(62)同一轴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刀可变轨迹调整结构,于扫刀机构的驱动座下方设有一水平位移结构,该水平位移结构活动连结于该摆动杆的下端,以带动该摆动杆产生轴向摆动;且该摆动杆为一中空杆体,于该摆动杆内设有一杆长调整结构,以活动调整该摆动杆与驱动轴及连动杆轴接点间的距离;藉此,该水平位移结构可带动该推杆与扫刀板产生圆摆进退刀动作,预先调整该扫刀板的开口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且藉由调整该摆动杆与驱动轴及连动杆轴接点间的距离,可改变该扫刀板轴向进刀与圆摆进刀的进刀量比率,以适用于不同鞋型的产品。
文档编号A43D63/00GK2638489SQ0320629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9日
发明者廖聪年 申请人:廖聪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