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77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式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一种防雨鞋。
背景技术
现在城里下雨天穿胶鞋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青人,几乎不穿胶鞋。究其原因,无外乎二点其一穿胶鞋有损形象,有失风度;其二穿胶鞋不方便,在冬季下雨、下雪时穿胶鞋太冷。在夏季,天气变化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出门因下着大雨穿上胶鞋,过不了一会,雨过天晴,烈日当空,再穿胶鞋走来走去,确实不雅,所以胶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无论下雨还是下雪平常喜爱的鞋也就代替了胶鞋。特别是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时泥水经过车轮一带,再好的鞋也变成了水鞋、泥鞋,这样就大大缩短了鞋子的使用寿命,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穿、收都方便、成本低的可折叠式雨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式雨鞋,其特点是它呈“凹”字船形,包括橡胶鞋底1、防雨布制成的敞开式鞋帮12,鞋帮12的前部及后部均比中部高,前部为鞋盖2,后部为鞋筒8,在鞋盖2的上沿两外侧内表面粘有尼龙搭扣3、4,在鞋筒8的两端内表面对应粘有多个尼龙搭扣6、9,在鞋帮12的中部两对面上沿处的内表面对应粘有尼龙搭扣5、11,在鞋帮12的中后部外表面与鞋盖2盖下时鞋盖上的尼龙搭扣3、4相对应处粘有尼龙搭扣10、7。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鞋帮是用防雨布制成的,且是敞开式的,穿时不需要脱原来的鞋,故穿起来方便、收起来容易,不穿时可将其折叠放入包里或袋里即可,它制作简单,成本低,易被人们接受。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只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呈“凹”字船形,它的底部是橡胶鞋底1,沿鞋底1一周向上部分为防雨布制成的敞开式鞋帮12,在鞋帮中部两对面上沿处的内表面对应粘有尼龙搭扣5、11,鞋帮12的前部、后部均比中部高,前部为本雨鞋的鞋盖2,后部为敞开式鞋筒8,在鞋盖2的上端沿两外侧内表面粘有尼龙搭扣3、4,要鞋筒8两端内表面对应粘有多个尼龙搭扣6、9,在鞋帮12的中后部外表面与鞋盖2盖下时鞋盖上的尼龙搭扣3、4相对应处粘有尼龙搭扣10、7。每双可折叠式雨鞋的两只鞋结构均相同。
当穿本雨鞋时,将原穿有鞋的脚伸入脚帮12内,先将鞋帮中部对压在脚背上方,并将其上的尼龙搭扣5、11对应扣上,然后再将鞋盖2向后拉压,并将鞋盖2上的尼龙搭扣3、4与鞋帮中后部尼龙搭扣10、7对应扣上,最后再将鞋筒8沿裤脚包一圈并将其上的尼龙搭扣6、9对应扣上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式雨鞋,其特征在于它呈“凹”字船形,包括橡胶鞋底(1)、防雨布制成的敞开式鞋帮(12),鞋帮(12)的前部及后部均比中部高,前部为鞋盖(2),后部为鞋筒(8),在鞋盖(2)的上沿两外侧内表面粘有尼龙搭扣(3)、(4),在鞋筒(8)的两端内表面对应粘有多个尼龙搭扣(6)、(9),在鞋帮(12)的中部两对面上沿处的内表面对应粘有尼龙搭扣(5)、(11),在鞋帮(12)的中后部外表面与鞋盖(2)盖下时鞋盖上的尼龙搭扣(3)、(4)相对应处粘有尼龙搭扣(10)、(7)。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式雨鞋,其特点是它呈“凹”字船形,包括橡胶鞋底1、防雨布制成的敞开式鞋帮12,鞋帮12的前部及后部均比中部高,前部为鞋盖2,后部为鞋筒8,在鞋盖2的上沿两外侧内表面粘有尼龙搭扣3、4,在鞋筒8的两端内表面对应粘有多个尼龙搭扣6、9,在鞋帮12的中部两对面上沿处的内表面对应粘有尼龙搭扣5、11,在鞋帮12的中后部外表面与鞋盖2盖下时鞋盖上的尼龙搭扣3、4相对应处粘有尼龙搭扣10、7。本实用新型穿起来方便、收起来容易,不穿时可将其折叠放入包里或袋里即可,它制作简单,成本低,易被人们接受。
文档编号A43B3/16GK2610700SQ03219469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1日
发明者陈正胜 申请人:陈正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