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75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该按钮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双按钮新颖结构空间型态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可移动式的旅行箱或是皮箱都组装有拉杆以便于供使用者拉持拖行,而且,在该拉杆的握把顶端中央部位都会组设有一颗按钮,其功能是用来控制拉杆呈可伸缩状态,通常来讲,都是设计成压下按钮时为拉杆可动状态;但是,目前就消费者普遍的使用经验中发现,这种公知拉杆结构于使用时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由于该按钮是组设在拉杆握把中央部位,当使用者的手握持着拉杆握把时,手掌部位往往刚好就压在那颗按钮上面,虽然业界通常将该按钮顶端作成与握把面平齐以避免任意被按到,但当使用者手掌过于用力下压时,还是会触动到按钮,进而造成拉杆无意间被制动的情形;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操作按钮时,一般来讲应该都是用姆指来达成的,而因此,公知拉杆握把的按钮位于中央的设计显然在操控上并不顺手,必须移动手掌才能顺畅按压,这也是公知结构上的另一个缺点。
因此,针对上述公知拉杆握把的按钮所存在的缺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型结构,实为业界所需改良突破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公知拉杆握把的按钮位于中央的设计存在容易被误压以及操控不顺手的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包括拉杆、组设于拉杆顶端的握把以及组设于握把上的按钮;其中该按钮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双按钮结构。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该拉杆可为单管式结构的拉杆。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该拉杆可为双管式结构的拉杆。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该握把可设为类似倒三角形框架空间型态而分成一顶框架以及二侧弧形框架部位,该二侧弧形框架的底端共同连结于一组接管部,该组接管部底端具有可供单管式的拉杆插组的插接槽,并具有一导滑槽,一制动杆顶端枢设于其中;两端按钮的相对内端分别通过轴栓枢组于顶框架两端,构成其相对外端为可旋压端,二侧弧形框架设有导动槽,该槽中皆枢置有复数节连动块相串接,其最顶端连动块抵靠于按钮旋压端底部,其最底端连动块则可推抵制动杆的顶端,该等连动块通过弹性件的配组可上推按钮旋压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1、通过该按钮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特殊结构设计,将可防止手掌误触的情形发生。
2、藉由其按钮位于拉杆握把两端的设计,让使用者的姆指恰可于握持时顺势压控,无须挪动手部位置,操控更加得心应手。
3、藉由其双按钮结构特色,使用者双向握持皆可方便操控,因此左、右手握持都同样适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实施例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实施例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按钮结构亦可应用于双管式拉杆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10B、拉杆20、握把 21、顶框架 22、弧形框架23、组接管部 25、导滑槽 26、导动槽 27、凸柱28、固定壁 31、32、按钮 33、轴栓 34、可旋压端40、制动杆 51、52、53、连动块 510、长形槽530、框槽54、圆形凸缘 55、半圆形凹缘 6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包括拉杆10、组设于拉杆10顶端的握把20以及组设于握把20上的按钮31、32;其中该按钮31、32为相对组设于拉杆10握把20两端的双按钮结构;藉此改良结构,可达到防止手掌误触、姆指可顺势压控以及双向握持皆可操控的实用目的。
其中,该拉杆10可为单管式的结构型态,如图1所示。
其中,该握把20可设为类似倒三角形框架空间型态而分成一顶框架21以及二侧弧形框架22部位,该二侧弧形框架22的底端共同连结于一组接管部23,该组接管部23底端具有缩径的插接段以供单管式的拉杆10插套组合,组接管部23中并具有一导滑槽25以供一制动杆40顶端枢设于其中,该制动杆40可解除拉杆定位状态,更详细的说,当将该制动杆40往下推抵时,就能解除拉杆10的定位状态;两端按钮31、32的相对内端分别藉由轴栓33枢组于顶框架21两端,构成其相对外端为可旋压端34,二侧弧形框架22中设有导动槽26,该槽中皆枢置有数节连动块51、52、53相串接,其串接方式可采用圆形凸缘54配合半圆形凹缘55的靠接型态,令该等连动块51、52、53可顺着该弧形框架22的导动槽26,其最顶端连动块51抵靠于按钮31、32旋压端34的底部,且该连动块51设有一长形槽510与导动槽26所设一凸柱27相配合,其最底端连动块53则可推抵制动杆40的顶端,该最底端连动块53更设有一框槽530,该框槽530一端槽壁与导动槽26一固定壁28之间组设有一弹性件60(如弹簧),以使该等连动块51、52、53具有往按钮31、32旋压端34上推的弹力。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使用者无论是按压那一端按钮31或32,请对照图4、5所示,皆可经由该等连动块51、52、53的往下滑移传动,达到抵推下方制动杆40的目的。
其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31、32相对组设于拉杆10握把20两端的双按钮结构型态,亦可应用于双管式的拉杆10B结构上而能达到同等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与优点1、藉由该按钮31、32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特殊结构,将可防止手掌误触的情形发生。
2、藉由其按钮31、32位于拉杆握把两端的设计,让使用者的姆指恰可于握持时顺势压控,无须挪动手部位置,操控更加得心应手。
3、藉由其双按钮结构特色,使用者双向握持皆可方便操控,因此左、右手握持都同样适用,请对照图6、7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包括拉杆、组设于拉杆顶端的握把以及组设于握把上的按钮;其特征在于该按钮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双按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杆可为单管式结构的拉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杆可为双管式结构的拉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可设为类似倒三角形框架空间型态而分成一顶框架以及二侧弧形框架部位,该二侧弧形框架的底端共同连结于一组接管部,该组接管部底端具有可供单管式的拉杆插组的插接槽,并具有一导滑槽,一制动杆顶端枢设于其中;两端按钮的相对内端分别通过轴栓枢组于顶框架两端,构成其相对外端为可旋压端,二侧弧形框架设有导动槽,该槽中皆枢置有复数节连动块相串接,其最顶端连动块抵靠于按钮旋压端底部,其最底端连动块则可推抵制动杆的顶端,该等连动块通过弹性件的配组可上推按钮旋压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拉杆握把的按钮结构,其包括拉杆、组设于拉杆顶端的握把以及组设于握把上的按钮,其中该拉杆可以是单管式的、也可以是双管式的;其特点在于该按钮为相对组设于拉杆握把两端的双按钮结构;藉此特殊结构,将可改良公知拉杆握把按钮是位于中央的设计,达到防止手掌误触、姆指可顺势压控以及双向握持皆方便操控的实用进步性,为其主要功效及用途。
文档编号A45C13/26GK2662711SQ2003201027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首卯 申请人:陈首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