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定位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562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定位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配件领域,特指一种可牢固地固定在模具上的模具定位块。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模具1在周围预定的孔座11中装设定位块2时,主要是利用强迫套合的方式,将直径稍微大于孔座11的定位块2直接冲压铆合到模具1的孔座11中。这样的方式固定往往效果较差,因为模具1通常需要反复开模闭模,容易导致定位块2发生松脱落掉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更牢固的固定在模具上的模具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由呈圆锥体的上段和圆柱体的下段及中部的挡缘组成,挡缘包括一圆台部分和一圆柱部分,在挡缘圆柱部分的下方凹设一沟槽;下段底部有一凹洞,下段的圆柱表面有若干棘齿。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本实用新型再与配套的上、下冲头结合使用,通过上、下冲头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到模具中,可以令下模具中的部分材料挤压到沟槽中,而下段的凹洞在受到下冲头的冲击时会将下段直径扩张,使之部分嵌入到下模具的内壁中。挡缘设计出圆锥体与圆柱体结合的结构是使得冲压的方向更准确,且不会由于小的偏差而导致定位块被冲压坏。还有棘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中的固定,不会如传统模具一样,由于反复的开闭模具而导致固定块的脱落或松动。


图1为传统模具及定位块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传统模具及定位块的断面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断面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呈圆锥体的上段31和圆柱体的下段30及中部的挡缘32组成,挡缘32包括一圆台部分321和一圆柱部分322,在挡缘32圆柱部分322的下方凹设一沟槽34;下段30底部有一凹洞35,下段30的圆柱表面有若干棘齿33。
在实际操作中,如图5所示,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套设于模具2的孔座21中,同时利用上冲头4与下冲头5将本实用新型冲压铆合于模具2的孔座21中。然后利用上冲头4的中心处穿凿设置有一孔洞41及一斜锥面42和柱面43刚好可以套合于本实用新型上半段的圆锥体31与挡缘32中。挡缘32中圆台部分321的设计是为了让上冲头4易于套入本实用新型中,而圆台部分321下还有一圆柱部分322可以使上冲头更准确的套住本实用新型进行冲压,不会由于一些位置上的偏差导致冲压时误压到挡缘32。并且由于上冲头4的柱面421的周围隆起形成一圈的突物43,故可以借上冲头4的突物43,在冲压时使得下模具2的孔座21壁面被堆挤埋入到沟槽34中,而该下冲头5则在上端设置成圆锥体51,令该圆锥体51恰可伸入于下模具2底部的孔座21中,且在下冲头5的中段设置一圆形挡缘52,以此限制下冲头5的圆锥体51的动作,在铆合时恰可伸入本实用新型下段30的凹洞35,造成本实用新型下段30挤压变形,进而扩大嵌入下模具2的孔座21壁面中,让本实用新型坚固牢靠的固定于下模具2的孔座21中。有棘齿33的表面更进一步加强了固定的牢固性。这样,即使是多次反复打开闭合模具,本实用新型也不会容易脱落和松动。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定位块,由呈圆锥体的上段(31)和圆柱体的下段(30)及中部的挡缘(32)组成,其特征在于挡缘(32)包括一圆台部分(321)和一圆柱部分(322),在挡缘(32)圆柱部分(322)的下方凹设有一沟槽(34);下段(30)底部有一凹洞(35),下段(30)的圆柱表面有若干棘齿(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模具配件领域,特指一种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在模具中的模具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由呈圆锥体的上段和圆柱体的下段及中部的挡缘组成,挡缘包括一圆台部分和一圆柱部分,在挡缘圆柱部分的下方凹设一沟槽;下段底部有一凹洞,下段的圆柱表面有若干棘齿。这样的结构通过上、下冲头可以使紧密的固定在模具中,不会因为反复的开启和关闭模具而导致固定块的脱落和松动。
文档编号A43D83/00GK2652195SQ200320117670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4日
发明者邱显章 申请人:范纲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