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26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伞,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双层防风遮阳伞。
背景技术
当前全国城乡市场和街道两旁的商铺摊位,露天的休闲、娱乐、运动场所及服务行业流行千姿百态的大型遮阳伞,它为人们遮阳避署而普遍使用。
众所周知,这种一统天下的大型遮阳伞,由于伞柱和伞骨都很长,所以展开面积也很大,因此,取得较好的遮荫效果。然而,就因为伞大招风的缘故,如果不加重底盘质量,容易被阵风吹倒在地,伤人伤物伤伞的情况并不鲜见。这种大型遮阳伞材积长度大,使商品运输费用增加,同时给消费者使用与保管也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克服上述商品和现有公开的同类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特提供一种广泛适用的可折叠的双层防风遮阳伞。其优点①伞面直径六折,最大限度减小置放空间的占用位置,降低运输费用和便于存放、使用。②设有双层伞骨结构,为遮阳伞开设圆周大天窗,不仅空间升高增加遮热功能,而且有利伞下空气对流而散发热气。③缓减与避免阵风、大风对伞面的冲击力。④伞面“跃层”立体化,增加层次美感,使夏季城乡遮阳避暑又增设了实用性强而又令人悦目的崭新的一道遮阳景观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在其中心伞柱上设有上、中、下三个套筒花盘。各花盘周缘抠设相同根数的支架或伞骨,活动在伞柱上的下花盘设有支撑伞骨的长支架,与固定在伞柱的中花盘上设有的中支架相连接;中支架中间孔又与多头连接器头部的短支架相连接。伞顶花盘上的第一节S形伞骨外侧,设有小套筒连接孔,通过伞窗支柱与多头连接器的背部孔连接。多头连接器尾部设有固定的第二节伞骨,第二节伞骨尾端装有转换方向的F字形连接器,F字形连接器头部设有专用于伸拉钢丝的连接孔,钢丝通过限位圈与短支架中间孔相连接。F字形连接器尾部装有固定的第三节伞骨。第一节伞骨尾部上的活动小套筒外侧设有挡止用的螺纹胶套,内侧设有闭窗挡止圈。要撑开遮阳伞,先要将下花盘向上推至弹性挡块,长支架因此推动了多头连接器和中支架,小支架随着大支架和中支架的展开而牵动了其中间孔上钢丝而拉紧F字形连接器头部,使第三节伞骨与第二节伞骨呈同一方向展开。届时,多头连接器顶部孔推动与其连接的伞窗支柱,伞窗支柱通过与其相连接的小活动套筒在胶套挡止下,将第一节伞骨尾部抬高而打开伞窗,形成双层伞骨圆周通风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后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展开(半收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头连接器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F字形连接器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伞柱;10遮阳伞;11下花盘;12中花盘;13上花盘;14弹性挡块;20长支架;21中支架;22小支架;23多头连接器;24第二节伞骨;25 F字形连接器;26第三节伞骨;27第一节伞骨;28拉伸钢丝;31长支架孔;32中支架孔;214小支架孔;231多头连接器尾部孔;232多功连接器头部孔;233多头连接器背部孔;241 F字连接器头端孔;242 F字连接器中心孔;280钢丝限位圈;41第一节伞骨小套筒连接孔;42伞窗支柱;43第一节伞骨螺纹胶套;44第三节伞骨平胶套;234第二节伞骨与多头连接器的固定接口;243第三节伞骨与F字连接器的固定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遮阳伞10,其结构包括伞柱1、下花盘11、中花盘12、伞顶上花盘13、弹性挡块14、长支架20、中支架21、小支架22、多头连接器23、第二节伞骨24、F字连接器25、第三节伞骨26、第一节S形伞骨27、活动拉伸钢丝28、伞窗支柱42、第一节带螺纹的伞骨胶套43、第三节伞骨平胶套44、伞窗小套筒挡止圈45、钢丝限位圈280。其中长支架20一端与下花盘11连接,另一端与多头连接器23尾部孔231连接;长支架中孔31与固定中花盘上的中支架21相连接;中支架中间孔32与多头连接器头部孔232,通过小支架22连接。多头连接器与第二节伞骨24相固定于234处;第三节伞骨26与F字连接器相固定于243处;F字连接器头部孔241装有拉伸活动钢丝,通过钢丝限位圈280及多头连接器中间缝道与小支架22的连接孔214相连接。当要撑开伞面时,将下花盘座11往上推,就推动了长支架20与多头连接器23,中支架21的中孔32推动了小支架22,小支架22推动了多头连接器23的头部孔232;小支架中孔214因此拉动钢丝28,使F字连接器头部孔241从下靠向第二节伞骨尾部,让第三节伞骨26成一条线方向向外完全展开。与此同时,大支架20与小支架22推开多头连接器23,由于胶套43对小套筒41挡止下,使与背部孔233相连接的伞窗支柱42从侧卧闭合状态站立起来,从而使第一节伞骨外侧上抬成窗。第一节伞骨S形设计,可缩短中心伞柱高度,折叠时可与第二节伞骨平行相靠,不占空间。如图4图5多头连接器和F形连接器结构关系剖视图所示,两种连接器均可用冲床加工;选用实心园材、空心半园材、方槽材等微型材作为被连接件的用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如图3所示要收合遮阳伞,只要按压伞柱上的弹性挡块14,让下花盘11位置往下移动,长支架20上的中支架21,中支架21上的小支架22与多头连接器23向伞柱方向开始折合。第一节伞骨27上的小套筒41滑动于挡止圈45外侧,伞窗支柱随着伞骨的收合,侧卧在多头连接器背上而闭合伞窗。由于小支架22中孔214向尾部孔231移动,使拉伸钢丝28另一端的F字连接器头部孔241脱离紧靠的第二节伞骨24,第二节伞骨尾端F字连接器因此而使第三节伞骨26从上向第二节伞骨折叠。最后,将折叠遮阳伞的面料顺一个方向卷成筒管状而紧扣好,放入专用伞套内。
上述有关实用新型遮阳伞10的结构关系作了说明。由于伞面圆周直径设有双层六折关系,收合时能达到最小材积占用空间功效;撑开时第一折伞骨外侧抬高,开设了不漏光的大天窗。设有双层伞面,却无需增加伞骨总量;伞下中心空间提高,却大大缓减了阵风、大风对遮阳伞的冲击力,有效避免伤人伤物伤伞的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遮阳伞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所有各种遮阳伞。由于其收合后材积小,同市场流行的遮阳伞及现有公开的同类技术相比,其使用、保存、运输方便,克服了伞大招风的难题,使遮阳、通风、降温效果更趋完美。采用超轻质合金铝材、玻纤管材、碳纤管材制作伞骨,还可广泛使用于高级轿车遮阳伞,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伞柱上设有三个套筒花盘,并通过三个支架及多头连接器、F形连接器、伞窗支柱而连接双层结构的三折伞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伞柱上设有上、中、下三个套筒花盘,活动在伞柱上的下花盘设有支撑伞骨的长支架,与固定在伞柱的中花盘上的中支架相连接,中支架又与多头连接器头部的短支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伞顶花盘上的第一折S形伞骨外侧,设有活动的小套筒接座,通过伞窗支柱与多头连接器的背部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第一节S形伞骨尾部设有螺纹胶套,以支撑小套筒使伞窗支柱树起;小套筒内侧伞骨设有挡止圈,让小套筒外移使伞窗支柱侧卧而关闭伞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多头连接器的尾部设有固定的第二节伞骨,第二节伞骨尾部设有活动的F形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F形连接器尾部设有固定的第三节伞骨;其中部设有可折叠伞骨的转向孔;其头部设有可拉伸钢丝的连接孔,并由钢丝通过限位圈与短支架的中孔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双层防风遮阳伞,伞柱上设有三个套筒花盘,并通过三个支架及多头连接器、F形连接器、伞窗支柱而与双层结构的三折伞骨连接成一体。设有双层伞骨,也不用增加伞骨总量;伞下空间提高,却缓减阵风、大风对大型伞面的冲击力。由于全伞面六折设计,大大缩短收合后的长度,减少空间占用,给使用、保存、运输带来方便。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的遮阳伞,具有很好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45B25/22GK2664451SQ20032012858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
发明者季胜华 申请人:季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